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臻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媒婆无颜再在这里待着,强撑着全了礼数,出了屋子。
  臻璇这才明白,老祖宗叫她和郑氏坐在这儿,就是为了叫那媒婆明白,夏家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岂会为了嫁妆就娶王小姐进门。
  李媒婆那些话语,打的是她自个儿的脸面。
  李媒婆忿忿走了,湘翮快步跟了出来,拉了她到一旁。
  “妈妈慢慢走。”湘翮塞了一个大封到李媒婆手中,笑着道,“妈妈别介意,老祖宗在气头上呢。”
  李媒婆一入手就摸出了那封儿沉甸甸的,面上也不好再阴沉着,挤出笑容道:“姑娘,我晓得的。”
  “前些年听说王小姐的事情的时候,老祖宗还念叨过,可怜见地。就像妈妈说的,并不一定是王小姐的过错。只是老祖宗担心三爷,这才急切了些。”
  李媒婆长长叹了一口气:“我懂……家里并不缺银钱,何必去冒那个风险呢。只是王家,哎……也是不幸,本就没有香火,偏偏独女还……我去了王家几次,王老爷头发都愁白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不是一样呢。我们三爷是要说亲事了,老祖宗少不得要把把关,妈妈若有好亲,再来与我们老祖宗说一说。”湘翮又劝了几句,送了李媒婆出了长生居,“王小姐这门亲,妈妈就当没与老祖宗提过,不要挂在心上。”
  李媒婆把大封塞进了袖口,点了点头。
  湘翮回了正屋,见桂嬷嬷一眼扫向她,她以眼神示意,桂嬷嬷微微扬了唇角。
  桂嬷嬷和湘翮都是老祖宗身边的老人了,自是最明白老祖宗看重什么。
  老祖宗发了脾气,赶了李媒婆出去,一来是因为亲事不靠谱,二来是为了警告何老太太。等老祖宗气消了,就会琢磨起李媒婆是不是会记了仇,要是在外头胡说一气,三人成虎,那就对夏家名声不利了。
  夏家是要在甬州城里做生意的,生意人不能不讲名声。塞个大封叫李媒婆闭嘴,老祖宗事后会满意的。
  湘翮倒了茶水,老祖宗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慢悠悠道:“少不得还要多活两年,把几个孩子的事安排了,否则屏翠园里指不定叫她弄得多乌烟瘴气。”
  郑氏不能直言何老太太不是,只是道:“老祖宗身体康健,是我们做晚辈的福气。景卿、湖卿也要老祖宗来相看相看呢。”
  夏湖卿从碧纱橱里出来,听见这话,红了脸站住了。
  老祖宗招招手叫了夏湖卿过去,拉着她在身边坐下,仔细瞧了,点头道:“一转眼都十四了,明年就及笄了,老婆子任重道远啊!”老祖宗又看了看臻璇,与郑氏道,“你婆婆的眼光就不错,颐卿这个媳妇,我就喜欢。”
  老祖宗也不愿意再提何老太太的事,道:“明日下午,我请了空尘大师进府,颐卿媳妇早些来,陪我听一会。”
  臻璇自是答应。
  老祖宗面有倦意,郑氏便带了臻璇与夏湖卿出了长生居,不再打搅老祖宗休息。
  234章 旧账(八)
  回到听风苑里,怀安王府的两位妈妈已经走了,廖妈妈捧着礼单与郑老太太说着话。
  郑老太太见她们回来,问了几句,待听郑氏说了,她哼笑一声,道:“少不得多些闲言碎语的。”
  今日王府里送礼来,郑老太太是极高兴的,廖妈妈不愿意叫何老太太的事坏了郑老太太的心情,便岔开了话题,继续说着那礼单。
  “老太太,药材与往年差不多,灵芝、鹿茸、老参,奴婢刚去瞧了瞧,都是有年头的;布匹绸缎整整六个箱笼。”廖妈妈把礼单递到老祖宗跟前,指着其中一项,道,“您看,还有两块白狐皮子。”
  郑老太太眯眼一看,忍不住笑道:“白狐皮子,那是年轻人用着才好看的。真是的,我那么大年纪了,怎么还送我这个。”
  廖妈妈也跟着笑了:“您忘记啦?那时候娘娘赏了您狐狸皮子,做成之后谁都说好看,刚穿了一次就叫几位殿下弄脏了。”
  提起这桩往事,郑老太太沉思了一会,也想了起来。
  太后娘娘那时还是贵嫔,皇上与怀安王爷还是宫里的几位小殿下,这一晃竟是过了这般久了。
  “这么多年前的事,王爷竟然还记得。”郑老太太颇为感慨。
  廖妈妈点点头:“是王爷惦记着您。”
  到底是自己奶大的孩子,郑老太太听着格外窝心,便道:“我这把年纪就不糟蹋那白狐皮子了,给了颐卿媳妇与湖卿。”
  郑老太太赏的,自是不敢推辞,臻璇与夏湖卿起身谢了。
  “颐卿媳妇,我听说过几日就是你隔房的祖母的生辰?”郑老太太见臻璇点头,又道。“一会挑些灵芝、老参,是我的一番心意。”
  臻璇福了福身,替马老太太谢过了。
  翌日下午。臻璇依照老祖宗的吩咐,早早去了长生居。
  空尘大师还没有到。老祖宗手中握着一串佛珠,紫檀木做的珠子磨得久了自有光泽,亦有异香。
  小几上放了几本经文,老祖宗笑着与臻璇道:“你念过哪些?”
  “在娘家时,与祖母、母亲念过《心经》、《地藏经》与《金刚经》,能念下来,不敢说领悟。也翻看过别的经文,只是看过而已。”臻璇说道。
  老祖宗点了点头:“你年纪小,能静下心来念过一些就已经不错了。我曾听闻,裴家在佛事上向来诚心。”
  “除了祖母、母亲。家中有别的长辈礼佛,重新修了家庙,请了师傅讲经。”
  老祖宗闻言,叹道:“礼佛是好事。人呐,听了菩萨的话。就能少做一些荒唐事。许多事命中注定,自有因果,想明白了,就不会想不开了。”
  臻璇听得出来,老祖宗在说何老太太的事。
  何老太太太过执念、太过计较了。
  无论是长房二房。嫡出庶出,还是与郑老太太攀比,连带着比儿子、比孙子、比媳妇孙媳妇,一旦进了牛角尖,就蒙蔽了眼睛,做出来的事就叫老祖宗不高兴了。
  臻璇不能直接议论何老太太,可这时候听懂了作不懂,做一个闷葫芦,老祖宗也会不喜。
  “我幼时初随着祖母听经时,觉得晦涩不知所语,又没有办法久静,便不爱读。与祖母讲经的师傅说,是我的时候未到,慧根未开,便是日日对着那经文,也无法入心。那时我只当师傅是说我年纪小,可等与我年纪相仿的姐妹也能辩上几句经时,我还是不行。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有一日就品出些味道来了。”臻璇见老祖宗仔细听她说话,浅浅笑着道,“师傅说,这便是‘灵犀一点’,是机缘。从前读不懂,悟不得,全因未到机缘。只是,也只那么一丁点灵犀,再想多悟一些,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有所增进。大抵这也是因果,强求不得的。”
  臻璇说完,目光落到了那几本佛经之上,这番心得体会是她亲身所感,经过了一件件事情,遭遇了一样样变故,再去看菩萨说过的话,看那些故事,才渐渐有了些感悟。
  老祖宗不语,细细琢磨起了臻璇的话。
  八十年风雨,老祖宗的经历非一般人可比,臻璇借着这一番话想表达的,想宽解的东西她也听得明白。老祖宗说何老太太没有想开,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命中自有定数,她再操心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
  儿孙自有儿孙福。
  不做那些荒唐事就行了。
  老祖宗看着臻璇,眉目沉静,笑容和婉,裴家教女用心是一方面,随祖母、母亲听些佛理也是其中一部分吧。她与臻璇说佛经,臻璇用佛理劝慰她,这个曾孙媳妇,还真是有趣人。
  老祖宗不由展了笑颜,哈哈道:“是啊,我挂念着她们而放不下,这也是因果。”
  空尘大师正巧进来,听得这爽朗笑声,合掌道:“老祖宗许久不曾如此开怀,是有什么妙事吗?”
  老祖宗向空尘大师回礼:“与我这曾孙媳妇说话呢,老婆子心中郁结化解不少,自然高兴。”
  “哦?”空尘大师看向臻璇。
  臻璇起身合掌回了佛礼。
  待空尘大师坐下,老祖宗与她说了臻璇的劝解之语,空尘大师亦笑了。
  空尘大师与老祖宗说了会庵堂里的琐事,臻璇细细听了,只觉得从大师口中讲来,那些平日里的小事之中亦有佛法,不知不觉便入了迷。
  讲了小一个时辰,空尘大师转而问臻璇,道:“奶奶读经书,书中许多故事,不晓得奶奶最喜欢哪一个?”
  臻璇没想到空尘师傅会问,怔了怔才道:“也不是喜欢不喜欢,印象最深的是《背女人》。”
  《背女人》中,老和尚将女子背过了河就放下了,而小和尚想着老和尚这般行事不妥当,一直挂念着,他虽没有背在背上,却背在了心里。
  空尘大师点头:“《背女人》不难读懂,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臻璇认同,她刚才与老祖宗说的亦是“放不下”。
  老祖宗摆摆手,道:“老太婆这把年纪了都放不下,看不穿呢,便是庙里的和尚又有几个能说自己已经参破?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皆是因果,莫要执念。”
  时辰渐晚,老祖宗不留臻璇,道:“不要叫听风苑里等久了,你先去吧。记得空闲了来和我说说话。”
  臻璇应下,与空尘大师道了别。
  湘翮送了臻璇出来,笑着道:“老祖宗好久没有那么开心了,多亏了二奶奶。”
  臻璇不敢居功,道:“我只是说了些自己读经的体会。”
  “奴婢说几句逾越的话。”湘翮放低了声音,道,“平日里虽然太太、奶奶们日日来,可也只是请了安,极少与老祖宗说说闲话聊聊天。奴婢知道主子们都忙碌,但若有空闲能多来陪陪老祖宗,老祖宗是很高兴的。”
  臻璇点头,道:“姑娘伺候老祖宗真是用心。我空闲时,会过来的。”
  老祖宗高兴了,底下伺候的丫鬟婆子也轻松一些,湘翮既是为了老祖宗,也是为了她们自己。
  说些佛理,说些家常,有话题时,老祖宗并不难相处,而照顾好长辈亦是做晚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