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驻马太行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冈村宁次默然无语,好半晌才不无遗憾地向平田正判说道:“平田君,我赢了开局和过程:却输掉了结果,这场延绵三年多时间的较量,终于还是岳维汉赢了!烟俊六来了,太行山战役怕是不可能再继续了,功亏一匮啊,可惜了………”本章写完,第六卷《驻马太行侧》也结束了,老实说,这一卷很平庸,没什么出彩之处,而且在展开与不展开,在快速过渡还是大写特写之间,我也纠结了很久,让大家失望了,下过,下一卷《远征缅甸》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还有我得承认,书写到这里,已经与书名《驻马太行侧》明显不符了,其实,刚开始上传的时候,我就想过改书名,改成《山河血》,取自“一寸山河一寸血”我想,这个书名应该更贴近本书的内容,不过被主编拒绝了,所以没改成,大家也别太在意文不对题的尴尬,呵呵。
第391章 蝴蝶效应
    第391章蝴蝶效应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时间来到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六月下旬。
    畑俊六到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之后,就立即中止了冈村宁次的作战计划,云集石门附近的五十万日伪大军纷纷撤离,开始向晋北重镇大同转进,显然,畑俊六更倾向于从吕梁山打开突破口,首先夺取山西,最终长期围困或者强攻太行山。
    不过,畑俊六还是在石门留了第18两大老牌师团。
    驻守石门的另外3个师团是新编成的野战师团,就在半个月前,日军大本营再次在本土进行了动员,新编成了第70师团,这30个新编师团都是三单位制师团,不再设步兵旅团,改为师团部直辖三个步兵联队。
    很明显,这30个师团就是为了“南下计划”所准备的,日本人马上就要动手了。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因为日本政府刚刚已经通过德国,迫使法国投降政府承认了日军在中南半岛(印度支那)的驻军权,有了中南半岛做跳板,日军随时都可以向周边的暹罗(泰国)、荷属东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发起进攻了。
    对于日本人的野心,美国人明显已经提高了警惕,并且中止了与日本的贸易往来。
    此外,美国的《租界法案》已经于3月份正式生效,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租界法案适用于中国,此后,美国援助或者租借的大量物资和装备就源源不断地开始输入中国,而新落成的滇缅公路就成了美国向中国抗战输血的大动脉。
    对于这条大动脉,日本人自然是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因为距离太远,恐怕早就出动空军对滇缅公路进行狂轰滥炸了。
    不过,蒋委员长对此却还是很警惕,专门派人从美国挖来了退役飞行员陈纳德上尉,然后由蒋夫人亲自出面游说美国政府,由美国政府提供退役飞行员和战斗机,组建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也就是大名鼎鼎“飞虎队”。
    以上这些事件,与历史上基本没有什么出入。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却完全背离了历史的走向。
    就在冈村宁次转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之后不久,德国与日本之间就搞了个军事交流,冈村宁次因为在华北的治安肃正战中表现优异,竟被希特勒点名前往柏林,在柏林,希特勒亲自接见了冈村宁次,并畅谈了两个晚上。
    此时的德国,已经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不过德军所面临的局面跟日军在中国所面临的局面差不多,尤其是东欧,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就从未放弃过抵抗,因此希特勒很想从冈村宁次这里取取经,以快速有效地稳定住欧洲的政治局面。
    冈村宁次毫无保留地提供了关于华北治安肃正战的所有经验,并且以个人名义向希特勒提出了建义,要想征服苏联,绝不能只靠军事手段,而应该更多地通过政治手段,首先从内部瓦解掉苏维魂联盟,然后再实施军事征服。
    冈村宁次的建议,对希特勒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原本应该在是年6月22日爆发的苏德战争,竟然推迟了
    不过,取而代之的却是德国对苏联的政治攻势,在德国强大的政治宣传下,原本就已经对斯大林的高压**统治极度不满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加盟共和国纷纷爆发了叛乱,苏联红军也出现了有限度的分裂。
    几乎是一夜之间,貌似强大的苏联就已经陷入了分裂的边缘。
    苏联急剧恶化的政治局面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其中最关心的莫过于远东地区的两个近邻,日本和中国了当躲在太行山中养精蓄锐的岳维汉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间就惊得魂飞魄散,他这只穿越来的小蝴蝶,终于还是诱发了历史的剧变
    由于岳维汉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冈村宁次比历史上提前三年上位。
    冈村宁次比历史上提前三年当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并在华北地区的治安肃正战中获取的巨大成功,居然阴差阳错地引起了德国元首希特勒的注意,严谨认真的德国**者原本一心想用武力来征服苏联,可就因为冈村宁次的建议,却突然间改弦易辙了
    后世曾有许多史学家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二战期间轴心三国中最有可能在军事上冒险成功的,非德国莫属,意大利人完全就是烂泥巴扶上不墙,日本人虽然同样务实,可先天缺陷明显,怎么也不可能干翻美国,但德国却有好几个机会灭掉苏联
    一个最普遍的观点就是,德国人不应该单纯地采取军事手段,而应该辅以政治手段
    二战期间,斯大林对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采取了极端的高压政策,党内、军内也连续发动了大规模的清洗、肃反,政治局面危机四伏,假如德军能够用好政治手段,以“解放者”的形象进入苏联,那么他们遭到的很可能就不是抵抗,而是夹道欢迎
    现在,苏德之间的较量正向着岳维汉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这将会对整个二战,还有中国的抗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假如苏联真的分裂了,假如德国真的灭掉了苏联,假如德军和日军真的在西伯利亚会师了,二战和中国将走向何方?
    一时间,岳维汉只觉手脚冰凉,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苏联局面的急剧恶化也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时的**虽然已经完全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控制,可受到苏共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除了**、朱老总还有周公,党内、军内的重要人物几乎全部拥有苏联背景,对苏联也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
    历史正在持续改变。
    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推迟了,日本对美国的军事冒险却提前了。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2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了珍珠港,正在军港里休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灭,损失比历史上还要惨,历史上本应该幸免于难的那两艘航母也报销了,消息传开,整个美国为之震惊
    日本海军的偷袭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美国人自己。
    日军大本营的决策看似愚蠢,其实却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日本是岛国,这就决定了日军的建军重心始终只能是海军,而日本如果决心北上与德军夹击苏联的话,那就必须调整军事建设的重心,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大规模的炮兵还有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这明显不符合日本的国情,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所以,南下是日本的必然选择,日本陆军在经历了四年侵华战争之后,实力大增,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荡平整个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群岛,而日本海军在综合实力上也完全不输于美国海军,海军航空兵的素质更是远远优于美国海军航空兵。
    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日本的军事冒险是有可能成功的。
    战事的初期,跟日军大本营预料的完全一样,日本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迅速席卷了整个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群岛,东南亚的英军和菲律宾的美军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显得不堪一击,很快,曾经的大英帝国就丧失了与日军争夺东南亚的信心和勇气。
    此时的美国已经直接参战,不过战略重心明显倾向欧洲,苏联的局势仍然混沌不明,美英联军在欧洲、非洲战场的压力极大,美国人已经没有多少精力顾及亚洲战场了,因此罗斯福总统提议由中国出兵,美国出钱,英国出装备,在缅甸共同抵御日军的进攻。
    在欧洲、非洲战场节节败退,已经风雨飘摇的英国很快就同意了,对于英国来说,缅甸就是块无足轻重的殖民地而已,放弃了没啥可惜,可如果中国人愿意当冤大头,帮助英军守住这块殖民地的话,大英帝国还是很乐意的。
    蒋委员长在美国特使的再三“恳求”下也“勉强”同意出兵了。
    其实,此时的蒋委员长早已经心急如焚了,就算美国人不请,他也决定出兵缅甸了。
    不过,蒋委员长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英国佬,而是为了守住滇缅公路这条最后的生命线,因为当时国统军的绝大部份战争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都得依靠这条生命线输入西南大后方,一旦这条生命线被日军掐断,国民政府就有**烦了。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上旬,国民政府以极高的效率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远征军由新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组成,总兵力约十万人,其中新五军是国民**军中仅有的机械化部队,可谓**精锐中的精锐。
    远征军的总司令为杜聿明将军,黄埔出身的虎将
    这一切,都与历史上的中国远征军毫无区别,甚至连后续的战局走向也基本相似。
    不过,关于远征军的组建和总司令的人选,罗斯福总统曾经很明确地向蒋委员长提出过他的建议,希望39集团军能够编入印缅远征军,而岳维汉则是印缅远征军总司令的最佳人选,不过美国人的建议被蒋委员长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尽管岳维汉的党员身份还没有暴露,可军统局不是摆设,39集团军与八路军的诸多亲密合作,还有岳维汉对**人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亲善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