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时候,她会用一种很平和的声调,一种超越她年龄与想像力的声调,向我讲述书里发生的故事。
她手舞足蹈,情绪高亢起伏不已,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在细雨的滋润下微微地颤动,莲叶下涟漪轻轻荡漾,一圈
又一圈波纹像电波一样辐射开去,莲花被衬托得更美,更特别,更独具魅力了。
在我眼里,她宛如手持佛扇,脚踩莲花徐徐上升的观音,上到半空里,她的衣褛变得薄如轻纱,随风曼舞。
记忆中的晓雯是那样高贵且充满智慧。
我甚至怀疑记忆中的她到底是她还是我。真实的她毛笔字写得棒极了,她出神入化地将各种字体练到几乎弄假成真。
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出奇得强,她能大段大段背诵小说中的原文,她也可以练字由临帖变成脱帖。
她真像一株神奇的草,随风摇曳却又风采依旧。
后来她沉陷在她的世界中,她拒绝与外界交流。
她说她可以自成一家无需别人死板的教导。
她也拒绝上高中,她说课本总是一成不变,每年世界风云变化,每天的我们都不相同,可课本依旧,知识苍老得使
人疲倦且也变得苍白。她认为知识应该使我们年轻且充满活力。
她的拒绝令她母亲恼羞成怒,她恨铁不成钢地关起门来用木棒子揍她的女儿。晓雯不去躲闪,她母亲像失控的人一
般,发疯地将棒子落到了晓雯的背上、肩上、手上、腿上,大约她母亲打累了,松手将棒子丢掉,而晓雯已被打得瘫在
地上。
后来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晓雯的脚有轻度的骨折,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后,晓雯拒绝同她母亲对话。
她走起路来轻微地有点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破绽的。
晓雯更加有理由不去上高中了,整天在家写字看书。
她父亲张老师说她练字的纸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她看过的书可以开一间图书馆了。
她沉迷在她的世界里,她每天发一些信,每天收到许多信,收到许多稿费单。
第33节:送别晓明
终于有一天,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收到了日本那边寄来的邀请函,请她去日本深造。原来她的字早已漂洋过海去
了许多国家。
她的母亲看着她远走高飞且越飞越远,却无法挽留,后来晓雯安定下来后,每次打电话只和她父亲说话,而与她母
亲连一声招呼也不打。她母亲的形象被晓雯永远定格在那飞舞着棒子狠狠打她的记忆中了。
那是晓雯灼痛的记忆,是晓雯想掩埋却无法埋葬的记忆。
送别晓明
晓明的母亲想留住他在身边,可晓明早已厌倦了她神经质的唠唠叨叨。
他报考大学专门拣远地方的填写志愿,清华没有录取他,却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了。
他背起行囊,在他母亲的泪水中,挥挥手,踌躇满志地登上东去的列车。
那时我也在送行的队伍之中,我拉着晓雯的手站在拥挤的月台上,看着火车缓缓地启动,随后像一缕烟一样消失在
夜色中,那夜月光如水,夜色清清凉凉的,风吹到脸上和手上,仿佛感到小时候母亲吻过之后些微的欢愉。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晓明。他随着那列火车从我记忆的旷野飞过,越飞越远,也越来越模糊不清。
我消失了的两位儿时的玩伴,却以他们的方式进入我浑浊的记忆中来。
我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如我记忆中的他们,他们是否真实地存在,因为谁也不能说过去的会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朱家两朵花
那时的玩伴还有虹和霞。她们两姐妹是朱家两朵花。她们父亲的头光秃秃的,油光发亮,两只眼睛像电灯泡似的鼓
着,若看人则盯着你一瞪,仿佛见了《水浒传》里的蒋门神一般。她们的母亲有着黑亮的眼珠子,眼睛里流动着忧伤。
她们家就在校门外垃圾堆的对面,只隔了一条马路。
她们家的侧边有一口池塘,池塘四周远远近近都是树,将她们家掩映在绿树丛中。
她们家有一个院子,穿过种满花树的院子,便是她们家的两层楼的房子。外面墙上贴了白细条的瓷砖,楼上走廊的
护栏是用镂花的锻铸的铁质零件花装饰的。里面每间屋子都吊了顶贴了墙纸,每间屋子都布置得富丽堂皇。
对于像我这样家庭收入不高的孩子来说,她们真是资产阶级了。
我不清楚朱家两姐妹的父母是做什么的。隐隐约约记得别人说过朱家做布匹生意。
湘潭有一个布市,是全国四大布市之一,位于建设北路。布市分为上下两层,由很多个摊档组成,进到里面,只见
人头攒动,新鲜的干净的布匹一卷又一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来自三湘四水的商人在这里选布、谈价、交款、拿货,瞬间便完成了上万元的生意,无需开发票无需签合同,只要
你情我愿,生意便成,你笑我也笑。
第34节:与霞邂逅在南方
湘潭的布匹生意远近闻名,也带热了出租车、中巴车、长途汽车的生意,人们从各处云集湘潭,而后又满载归去,
因之湘潭街上多了许多行色匆匆的商旅之人,他们面色疲倦,内心却因有生意而满心欣喜,乐此不疲地奔波。
湘潭布市的生意红红火火。那些摊档一般都是一家人在经营:男人负责外出采购,女人负责在摊前买卖,人手不够
的,兄弟姐妹或儿女一齐上阵。场里走动的是背着大布袋采购的商人,流动的卖快餐的妇人,卖茶水的伙计,卖衣料的
女孩子,等等。场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许多人便是从这里起早贪黑做布匹生意发家致富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盖了楼
房,且装饰得很气派,银行里有了存款,也买起了小四轮,做生意做得越来越起劲。
朱家也属于这一类型,朱家做布匹生意期间,遇到过租赁的仓库被人撬开门偷走上万元布料的事情,后来朱家收手
不做布匹生意,将钱存银行吃利息过起了太平日子。
这听来的传言不知可不可信,反正她们家很富裕。我每次去找她们姐妹玩,都有葡萄之类的水果吃。她们家院子里
也种了些果树,譬如葡萄、橘子、柚子、金橘等。她们父亲伺养这些果树细心而周到,一年四季总有不同的花开放,院
子里总浮游着些微花的清香,这和我继父的爱好如出一辙,因此我继父也常来她们家串门,和朱伯伯聊一聊花和树,倒
是十分投机。
大约是继父与他们常来常往,我也受了影响,只要出来散步,总要往她们院门瞧一瞧,探一探,大声叫着“虹、霞”,
如果有人应声,必要进去玩一玩,坐一坐,若无人应声,便不停留,继续自己的散步。
虹是位比较丰满的女孩,当然是与霞相比。她有一双乌黑锃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覆盖着,长发飘逸,有着印度女
孩的美丽。她读书还好,初中上了市二中。但我不知什么原因与她闹了别扭,竟与她不说话。她后来的故事,我不很清
楚。
霞是位单薄的女孩,她从小便喜欢吹口哨,吹得与众不同,吹得别有韵味。
别人给了她一个绰号,叫春叫子。这绰号本来没什么,却寓示了她一生的命运。
她有一种男孩性格,喜欢和男孩玩,后来不爱念书便与社会上的男人玩,玩到吸毒,玩到连她的父母不敢在别人面
前承认她是他们的女儿,她也就成天在外面游荡,不愿归家。
后来听说她因吸毒过量而死在厕所。
与霞邂逅在南方
知道了一切,
就原谅了一切。
——英国谚语
G
只有霞我知道得多一点。
那是我在南方的时候,碰到过她。她把一头短发染成樱桃红,脸上化着浓妆,闪着一双饱含黑夜露珠精华的黑眼睛。
当时我在广州的一家迪厅做领舞女郎。我戴着一头金黄色假发,在强节奏音乐的撞击下,扭动着腰肢,飞舞着手臂,
脸上露出迷人的笑容。
第35节:只有玩的刺激
许多人在小舞池里拥挤在一起跳着,空气像一团从坟墓里腐朽的气体蒸发出来的迷雾一样飘荡,里面掺杂了太多的
啤酒味,各种牌子的烟味,各色人种的汗味,混浊而使人昏沉。
各种射灯旋转着迷炫着,我在领舞台上一如既往地夸张着动作。
那时我别无选择地做了这种角色,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别的工作,只有这儿肯收留我,我只好硬着心肠答应下来,我
在那儿只干了三个月,霞便是我第三个月时遇到的。
许多人围着点有红蜡烛灯的桌子坐着,喝着推销啤酒的小姐建议的啤酒,摇着骰子,或大笑或大喊大叫。
那是个使人疯狂的地方,在那么多的声音里,我听到了久违了的霞的声音。
那声音带着哨子的尖啸声划破层层迷雾。
我顺着声音传播而来的方向,看见一位穿着三点式衣服的女孩在和几个男孩玩骰子。赌博已让霞一件件脱去了外面
的衣服。
如果她再输,她将可能一丝不挂。啤酒已让他们丧心病狂,完全没有了理智,只有玩的刺激。
我很担心地看着这幕触目惊心的戏。我为自己无法脱身而气恼不已。我的手脚已不听大脑的使唤,变得僵硬而无乐
感。
我不顾一切地从领舞台飞落,冲到霞面前,将她脱掉的衣服从椅子上拿起来,拽着她就走。
她看到我很惊异。她不停地说:“我不跟你走,我要和我的朋友玩。”
她挣脱了我,重新回到她的男朋友当中。她对他们说:“她气醒(湘潭话,意为神经病),她以为她是谁,我们不
理她,来,玩呀!”
她重新端起摇骰罐,使劲摇着晃着,然后往桌上一摁,等到大家报出点数她开罐。
我看着她不认识我似的与他们一起玩。
我似乎觉得我与她像从不相识一般,我与她比陌生人还陌生。
我忽然很伤心。
重新回到领舞台领舞。我几乎像一个机器人一般,只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