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地寻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君儒长长吁了一口气,这才感觉浑身乏力,腿脚都有些酥软,他咬着牙没有倒下。毕竟上了年纪,又是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之上,刚才在雪魈的身上那么一折腾,所耗的力气达到了极限,已经觉得后力不继。

那些士兵发出欢呼声,蜂拥过来将苗君儒抬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抛起,每个人都庆幸自己能够从雪山恶魔的手下逃生。这不是运气,而是智慧与力量对决后的结果。

扎布垂着手走过来,恭敬地跪在苗君儒的面前,用额头去碰他的鞋面。这是藏民最尊敬的礼节,在扎布的心里,他不是人,而是一尊与活佛同样的神了。

董团长带人清理剩下来的人马,骡马跑了4匹,马死了1匹,损失都不大。可是他手下的士兵死了11个,康礼夫手下的黑衣男子死了5个。尸首七零八落,丢得到处都是。好不容易收拢来,很多都缺胳膊少腿的,拼不成一具完整的尸体。

挖了两个雪坑,一个坑埋士兵,一个坑埋康礼夫手下的人。

董团长站在士兵的坟前,哽咽着说道:“你们跟着我姓董的,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我对不起你们,放心吧!只要我能活着回去,一定亏待不了你们的家人!”

其余的士兵也是面有凄色,一个个低着头,眼里含着泪。

还没进入西藏,就死伤这么多人,要真的遇上点什么事情,就凭剩下的这点人,还能够应付吗?

雪魈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另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如果继续在这里宿营,说不定所有人都会丧身在这里。康礼夫和刘大古董商量了之后发了话:趁着黑夜继续往前走!

一溜火把,沿着积雪覆盖的山路蜿蜒向上,看上去颇为壮观。想当年,那些走南方丝绸之路的商人,不也是这样的么?

在翻一道陡峭的雪山崖时,两匹骡马摔下沟谷。

拐过了一道山嘴,眼前白茫茫一片,全是雪。虽然是晚上,但高原的雪山上有光线映照着,倒也可以模模糊糊地看得到一些景色。走不了多远,突然刮起了大风,那风越来越大,在耳边“呼呼”直响,吹得人站立不稳。狂风夹杂着豆大的冰雹,劈头盖脑地打过来。很多人赶紧用毛毯裹着头,只露出一双眼睛。

那风太大,人的眼睛根本没有办法完全睁开。大家手上的火把早就被风吹熄了,彼此之间手牵着手,有的在前面拉着骡马的缰绳,有的在后面扯着骡马的尾巴,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咬着牙往前挪。

每走一段路,董团长就扯起嗓子吼一声:“大家看清脚下的路,注意点,跟上,跟上!”

苗君儒拉着一匹马的缰绳,扯着一个士兵的手,一步三滑地走得很吃力。那风几乎是对着人来的,直往衣服里钻,一直钻到骨头里。穿着那么厚的衣服,根本不管用,手和脚都有些冻木了。鼻孔边上结了一层白霜,一抹全是冰渣子。

苗君儒心中暗骂道:这鬼天气,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他在西藏待过,对西藏的气候还是了解的,尤其在雪山上,狂风、大雪、冰雹,那是很正常的事情。4月份还好,要是等到五六月份去,站在雪山脚下,望着那白皑皑的山顶,连话都不敢说,生怕一点声音就引发雪崩。

连他都感觉呼吸有些困难,更别说其他人。他眯着眼睛朝前后看了看,见大家一个个都低着头,缓慢地往前移。那些马和骡子似乎也很懂事,跟在人的屁股后面,顶着风往前走。

下到一处山谷,风立即小了许多,偶尔有几颗小粒的冰雹落在身上,道路也宽了起来。

董团长仍在吼:“大家注意,跟上,跟上!”

苗君儒见康礼夫和刘大古董被几个黑衣男子围着,正走在队伍的中间,林正雄前后照应着,一副很忙碌的样子。

走在最前面的扎布传过话来:再往前走一段,就是拉古拉山口,过了山口,对面就是雀儿山。

拉古拉山口又叫死人口,是这条通往西藏道路的必经之地,还属于西康省管辖。自光绪二十四年(1899)以来,汉藏两族军队多次在这里激战,死人堆积如山,白骨遍地,因而叫死人口。

往谷底走了一阵,积雪不见了,连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走着走着,居然出了一身汗。这山谷和山顶,真是两重天!

火把重新点了起来,一个接着一个。苗君儒见刘大古董也举着一根火把,紧跟在康礼夫的身后。60多岁的老人,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体质,实在难得。

苗君儒的脚踢到一个圆圆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死人的头颅,再往前走,见到死人的骸骨越来越多,估计离拉古拉山口没多远了。

扎布指着那边大声说道:“看,拉古拉山口!”

隐约可见右前方有两座相邻的山峰,中间有一道凹陷之处,看上去并不远。往前走了约莫一个小时,终于到了。苗君儒朝前面看了看,可模模糊糊的,根本无法看清。

山口下是一大片草地,兴许是多年来被鲜血滋润的缘故,那草长得特别旺盛,几乎漫过了膝盖。骡马饿极了,只顾低头吃草,怎么拽都不走。

大家走了这么久,早已经疲惫不堪。左边谷底那黑乎乎的地方,都是原始森林。董团长跑到前面,向康礼夫央求去森林的边上休息,等明天再过拉古拉山口。因为雪魈只在有雪的地方活动,所以在森林边上不用担心雪魈出现,况且有木材生火,大家的湿衣服也该烤一烤,否则风寒入骨,会出人命的。

康礼夫也累得够呛,巴不得找个地方歇息。

得到许可后,几个士兵欢叫着朝谷底跑下去,在距离森林边缘还有两三百米时,突然从林子里响起一阵枪声,冲在最前面的两个士兵顿时扑倒在地。

董团长大叫道:“不好,遭埋伏了!”

第五章死人口

拉古拉山口之所以叫死人口,是因为这里死的人太多。早在清朝之前的大明正德年间,这里就发生了一场大战。

正德皇帝即位后,乌斯藏(西藏)大土司勾结喇嘛反叛,不愿臣服大明,护国大将军方治衡率10万大军由岷州出发远征,刚开始时节节胜利,杀了不少头人和土司,掠夺了无数金银财宝。可是仗打到后来,由于受高原气候的影响,军士大多生了伤寒病,一旦得了伤寒,十之八九熬不过半个月。几个月后,10万人马只剩下两三万人,加上粮草后路被截断,大军逐渐陷入绝境。几次与藏军交锋,均得不了便宜,方治衡见再坚持下去无益,遂指挥军队开始向四川雅州方向撤退。当撤至拉古拉山口时,明军遭到十几万藏军的埋伏。那一仗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两三万剩余的明军,最后逃到雅州的,还不到1000人。方治衡本人也在拉古拉山口下战死,遗体被下属连同那些抢夺来的财宝埋在一起。

几百年来,不少人来这里寻找将军墓,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

一直以来,这里都被称为死人口,是一块不祥之地。一些山匪也都躲藏在这里,借机抢掠来往的商旅。

还没接近死人口,董团长就看出了异常。他以前也带人经过这里,还与藏军交火,藏军靠的是熟悉地形,居高临下,西康军队则仰仗武器上的优势,一顿炮火往上面猛轰。那一仗双方互有死伤,最后还是藏军抵挡不住,狼狈逃走。

若是无人经过,山口下的草丛中,随处可见野鼠和山獭,不时还能遇得到几头野狼或熊。那些生活在高原上的小野兽非常惧人,一见到人就溜得没影了。

从看到死人口开始,这一路走过来,除了踩到死人骸骨之外,一只野兽都看不见。他走到最前面,见道路两边的草丛中,有许多被踩踏过的痕迹。

他把心里的疑惑对康礼夫说了,可康礼夫没多想,原因是这条路经常有人走,而且都是成群结队的商旅,踩踏一点路边的草,并不足为奇。

但是董团长已经多了一个心眼,派几个士兵在前面探路。一直走到山口下,都没有发现异常。尽管如此,他还是建议先找个地方休息,明天再过山口。

当他们来到山口下,正准备上山时,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当那两个士兵被林子里射出的排子枪打倒后,山口上立即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跟在扎布后面的几个黑衣男子被子弹射中,尸体滚落在草丛中。

林正雄的反应很快,背起康礼夫就往后跑,刘大古董的速度也不慢,紧紧地跟在他们身后。

几匹骡马受惊后往山上跑去,董团长大声叫道:“大家不要慌,往后撤,用炮对付他们!”

在草地上,连个藏身的地方都没有,若是近距离对火,会很吃亏。只有撤出对手的射击范围,才能做进一步的抵抗。

董团长所选的这些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无需他指挥,就已经躲在骡马的背后,边开枪边往后撤了,待撤出一段距离后,有几个士兵已经从骡马上取下迫击炮,调整射程进行试射。

刚开始,苗君儒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惊住了,跟着士兵往后跑了一段路,才站住身子往回看。他很快看清,森林那边的火力并不猛,倒是山口上的枪声响得很激烈。

董团长命令,所有的人都将火把灭了,以免成为对方的活靶子。他朝前面看了一阵,说道:“不是藏军,好像是山匪,看上去人数有好几百,妈的,是谁成这么大气候了?”

在西康这边的大山里,虽然有很多山匪,但人数一般十几到几十个不等,上百人的山匪只有那么几股,经国军几次围剿之后,已经销声匿迹了。数百人的山匪,董团长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对于有经验的军人而言,无须看到对方,只凭枪声上判断,就知道对方是些什么人。

山口那边有一枪没一枪地响着,距离相隔这么远,根本无须担心会打到这里。毕竟人数上悬殊太大,董团长不敢贸然进攻,只压缩队形,退到一处凹地,等进一步看清情况后再做定夺。

天色渐渐亮了,可以逐渐看清山口那边的情形。拉古拉山口由下往上成八字形,下宽上窄,弯度和坡度比较大,两边都是耸峙的岩壁,形成一条月亮形的大峡谷,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