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各项材料运输路劲同样在靠近这个基地后便不会在露天公路上运输,我们将会专门开辟一条长达11公里,以地面为入口的直线隧道直通地下基地。”任鸿解说之余鼠标向左侧移动,“11公里开外也就是这里,这里就是隧道的入口处,为其保密性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建造一个农产、工厂或者其他什么的作为掩饰……”
“这……”林吴斌少校听着任鸿的述说非常吃惊,“这么浩大的工程,单是建造这个基地就得投入多少资金了?并且,建造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啊!”
任鸿移开电脑笑看着对方,“资金不用担心,矩阵军工的初期投入将以470亿美元起步,并且后续还会逐步追加。这470亿美元初始资金主要是用于基地承建支出,在地底挖出我们所需要的空间并巩固,这需要大概300亿美元的投入,开辟这条直通隧道大概耗资30至45亿美元,船坞位置是单独最大的空间,最长超过1500米左右,最高超过100米,开辟这个空间大概就要耗资260亿美元左右,最高400亿美元峰顶,其他的研究室、实验室等空间同样需要开辟额外的空间,剩余的资金足够了。”
林吴斌一听心中暗自咋舌不已,47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兑换成人民币就是3000亿左右,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就为了在地底下先打个洞出来,还没有算后续的投入,果然是不缺钱的主儿,单是开辟所需要的空间就开始烧钱了,也就只有矩阵科技这样的公司有实力玩的起这种“烧钱”游戏,果然不是在玩过家家,这样的投入和规模比国家级战略工程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再次回到总部后,矩阵军工即刻提上了日程,显然,这是一个无比浩大的战略级工程,仅仅是在地底开辟出所应用的空间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了。万事开头难,但如今开头的顺利是一个好兆头,后续的所有难题基本上都是资金的问题了,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于矩阵科技来说并不是问题。
矩阵军工的成立并未对外界公布任何信息,前期阶段必须处于绝密状态。“冥”带有地底的寓意,“斧”是利器的化身,成立之后“冥斧计划”应运而生。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188章:M系】
【第188章:M系】
发展海军科技在任鸿心中早就萌生已久,迫不及待的涉足军工领域一方面是为了矩阵科技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参杂了不少的个人因素。正如他与高将军说的那样,虽然带有一定的调侃性质,但战舰与大炮,恐怕没有几个男人能够抗拒的了,任鸿同样如此。
能够成为一艘钢铁舰船的设计者,看着自己设计的舰船成为海洋无敌的代名词,那将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荣耀。
一切的一切在任鸿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只等待最后的批文,而今批文已到,接下来的要准备的事情都变得行云流水,一切按流程进行,仿佛预先准备好了一样。
矩阵军工成立后,任鸿在公司内部的数千名员工中筛选出了100多名符合要求的工程师调入了新的公司工作,这100名员工在得知新调入的部门竟然是涉及军工科技的时候都感到非常吃惊,随之便是异常振奋。
任鸿挑选的这些人定然是有足够的理由,兴趣使然很重要,国防意识同样很重要,这些人在得知后的表现足以说明,同样也是一群拥有战舰情节的男人,对于其中保密性协议,他们自然很清楚这种涉及高尖军事科技的部门,一旦在这种部门工作就不会在像以往那般自由,想要加入的前提,保密协议必须接受。
实际结果便是100位工程师全部进入了军工科技研发部门,但100个人就想把矩阵军工运营起来是不可能的,不过人员问题并不是问题,国家会帮其招纳必要的成员进来。矩阵军工真正的总部不再0形大厦,而是即将承建的“冥斧基地”在基地未曾建造完毕之前,矩阵科技总部自然成了临时的场地。
一切事务准备就绪,林吴斌和任鸿正在商量到底由国家哪个施工队伍参与“冥斧基地”的建设,但任鸿回答他的一句话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你说什么?不需要国家工程队承建?那谁来?”林吴斌疑惑的看着他,除了国家还有谁能够接下这个任务?外国人?别开玩笑了!
“我公司旗下的团队!”任鸿笑眯眯的看着他,若有深意的补充了一句:“一支特殊的团队,正好赶上时间。”
任鸿口中声称的特殊团队便是来自于AI公司,他没有点破,保留了一丝神秘并带着林吴斌来到了AI公司的生产部。总监得知母公司董事长的到来立马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从办公室里出来迎接。
“魏总,带我们去M系智械成品区看看。”任鸿说道。
“好的,董事长,两位这边请!”
此时此刻的林吴斌抵达AI公司生产部后,满眼震惊的环视这里的一切,甚至在生产部总监的提醒下也没来得及回应,他环视了一周,发现整个生产车间内竟然只有不到5个人,还是加上了自己与任鸿。
“这……”林吴斌不知从何说起。
“智械,或者说智能机械!”任鸿帮他说了出来。
“很惊讶不是吗?”任鸿看着生产车间内唯有机械在运作,缓缓说道:“实际上,目前整个AI公司只有不到200名成员,是矩阵科技旗下所有子公司当中人数最少的一家。你现在看到的生产线上90%的生产内容全部由一个智械单位创造,若是按照传统生产线来制定,这里应该有600名员工,并且还是拥有相当智能化设备的主流生产车间,当然,在我眼里那种智能化不过是伪智能。”
任鸿停下了脚步,转向林吴斌说道:“但是现在,这里只有两个人,两个人就够了。”
“这里正在生产……”林吴斌看着线上忍不住问道。
“智械正在生产智械!正在生产的就是我说的特殊团队!”任鸿回答。看着林吴斌又一次震惊的神色,他也不管对方跟不上来,继续前行,同时说道:“M系智械可以说是为‘冥斧基地’连身打造的一套家族式的智械单位承建队伍。智械能够24小时不间断施工,比传统由人组成的施工团队高出四倍的效率。开凿那条隧道即便是交给最顶尖的人类施工队伍,也至少要2年半的时间才能竣工,但是用M系智械组成的工程队,只需要半年时间。”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来到了成品展览室,“M系家族,就是它们了!”任鸿指向六个不同型号,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金属机械单位,道。
M系智能机械每一个成员都很怪异,智能机械不是机器人,用途才是根本,M系智械的用途就是集钻凿隧道,开辟地底空间和运输于一身的作用,怪异的外形设计都是为了能够有利的进行工作。
任鸿一一介绍道:“M03,它前方的双螺旋式钻机是开凿隧道或开辟通道的绝佳好手,双螺旋式的材质能够粉碎地球上最坚固的岩层,它最大的特点是受力集中,不会造成遇到坚硬岩石的时候,在开凿作业时崩碎目标以外的区域,这对于开凿隧道而言,优点不用多说了。双螺旋钻机的作用不难理解,即在中途相互替换以保证不间断工作时缓解金属疲劳。”
“这是M01,他的作用是将开凿产生的废土运输过程中承担一个中转作用,基础状态长8米,有三截伸缩式,最长20米,上方的履带就是为了把生成的废土运输至隧道外,随着MO3深入挖掘,更多的MO1也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增加,这两大智能机械的加入就能承当开凿与运输废物的所有任务,并且它们不需要人为控制,否则就不是智械了。”
林吴斌呆呆的看着六个大小不一的金属机械单位,它们就能替代一个完整的施工团队?
在任鸿一一介绍的时候,林吴斌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疑惑,“这些机器的动力来源是电池还是其他供能设备?我比较好奇它们怎么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源总有耗尽的时候,那机器也会停下来吧?”
“实际上,每台智械上的能源储备只能维持运作5个小时。”任鸿说道。
“怎么才5个小时?”林吴斌一听顿时有点摸不着头脑,前面的介绍都说能够进行24消失不间断运作,这5小时的维持时间,那是不是意味着每五个小时就要人为给它上电池或充能?这和前面相比是不是有点过于弱智了?
“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任鸿看他疑惑的神色解释道:“智械上的能源储备实际上是作为紧急情况才会使用,而使其常规运作的能量来自于电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另一家子公司Asi,外界对这家公司的估值甚至未破一千亿美元,但矩阵科技旗下的每一家子公司都有着属于他应有的价值,外界不但低估了Asi公司,而且是严重低估。”任鸿铺垫性的解释了一番继而说道:“所有M系家族成员全部都借助无线供电运作,每一台设备内部都装载了类似于S2的无线电能接收器,但又有一定的差异,S2的无线充电技术正是来自于Asi公司,而M系家族的无线供电系统亦是来自于Asi公司,不同的是两者使用的是不同型号的收发器。”
此时此刻的林吴斌已经麻木了,但任鸿依旧在解说,“在M系家族智械工作的地方,每相隔一段既定的距离会放置一台无线电能中转发射站,作为持续性电能消耗,中转站的电能来源自然是通过电缆传输电能,然后再通过中转站释放无线电能信号,智械内部的接收器在信号覆盖范围便会接受无线电能为设备提供能量,这跟S2的无线充电方式一样。如此一来,两者分离,智械就可以一直运作下去,能量供应也会持续不断。”
……
这家公司真的太恐怖了、太可怕了!这是林吴斌听完他解说后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即便作为一名军人也看出了这套无线供电设备的价值和影响。
这套无线供电设备足以让整个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电。就像是水一样重要,人类根本就离不开电,能够想像到,一旦这套无线供电技术投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