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反馈让直播公司简直乐开花,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流量啊,还有不少的礼物赠送,而在合同中的独家授权和买断协议里,一口价的矩阵科技是没有任何分成的。
签订合同的时候还肉痛不已,现在看来相当值得。
高大上的宇航员做起了主播,这可是新鲜事儿啊,无数的观众纷纷表示矩阵科技真会玩儿。
而担当主播的刘鹏也火了,火到了全球范围,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太空主播”。
对于无数的国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刘鹏在第一天直播的时候是在星港二号核心舱的内部,第一天直播宇航员们的日常生活,而直播公司也为此准备了一个不俗的幕后团队专业操刀。
刘鹏是不会去看所谓的弹幕,而无数的观众们的问题也就无法看到,这个时候专业的幕后团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其中一项就是专业的团队从网友提出的海量问题中筛选出来一些并告知“太空主播”刘鹏。
比如,有观众请愿让刘鹏通过在外太空看看地球的景象之类的的要求,刘鹏得知后欣然满足了观众们的要求,把镜头对准了蔚蓝的家乡。
无数的民众首次通过实况第一视角看到了美丽的地球,其中让人印象尤为深刻是在空间站抵达太平洋上空的时候,看到了台风“安娜特拉”的形成,那巨大无比的漩涡太震撼了,强烈的即视感连超级大片也不过如此。
刘鹏展现给民众的一切见闻几乎都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这种猎奇感让无数的观众大呼过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天之后,也就是在今天,刘鹏告诉观众要首次给大家展示太空行走时,让无数观众兴奋不已。
今天恰好是“弧鹰三号”刚刚送达货物来到星港。
刘鹏扛着相机走出太空的那一刻,弹幕瞬间刷屏,各种礼物满天飞,弹幕已经被刷爆了。
“星港真的好大啊!好壮观啊!”
“能不能飞远一点啊,好想看看‘天宫’的全景画面,那肯定非常震撼!”
“视角太近了,看不全,只想说,‘天宫真’的太大了,国际空间站和天舟简直像小不点一样!”
“我看到李星峰啦!他不是在‘天舟号’上工作嘛?怎么来‘天宫’啦?”
“‘天舟’和‘天宫’有啥区别,还不都是咱们的!”
“有道理!”
“‘碗’、‘兔’、‘思锐’、‘佛’……偶买噶的,竟然同时有七个宇航员在外太空?加上Mr。刘,噢,上帝,中国又创造了世界记录!”
“好羡慕,这空间站太庞大了,‘鄂霉贼’!!”
“好想去太空尝试一下失重的感觉,还有太空行走,那一定非常棒!”
“别想太多啦,伙计,那加速度绝对会让你恐惧到绝望的,除非经过专业训练!”
各种各样的留言不断出现,关注太空直播的可不仅仅只是国内的民众,几乎全世界多个国家的网友纷纷慕名而来,同样也是带着惊叹于羡慕而来。
对于老外们表示的羡慕言论,国内的网友也是心情大好。十多二十年前一直是羡慕老外们,动不动就上天,动不动就下海,各种“神通”羡慕至极。时光飞逝,到了今天轮到了老外们艳羡咱们了,尤其是在此刻联想到当初把中国拒绝在国际空间站的门外这一事件,顿时全身都舒畅无比。
老外们每一句带着羡慕的惊叹、或赞美都让人暗爽不已。
更多的是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NASA也有直播,但却不像矩阵科技一样,有一个专门的宇航员主播负责直播。而且,“天宫环轨星港”的建造是绝无仅有的,除了普通民众在关注之外,全世界多数的航空航天机构也在默默的关注,他们惊诧的发现“天宫环轨星港”的建造速度。简直咋舌不已。
那频繁的发射任务,几乎每隔一周时间,空间站就会大变一个样子,因为新的组建又出现了。
在外太空,再一次向世人诠释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速度”。
无数的网友能够切身体会到“天宫环轨星港”在自己的眼中一天天“成长”,每天都能有惊喜。
当刘鹏把视角对准了“弧鹰三号”所在的方向,空天运输机开始进行物资投放时,又是惹得无数的观众惊呼,这是他们第二次看到了“弧鹰系”空天运输机在外太空展现的“变形金刚”一般的手段,而且比上次更加全面,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
这才知道,“弧鹰”空天运输机是这样运送物资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些正在关注中的航空航天机构或专业的从业人员却非常的震惊。
怎么可以有这么庞大的运投容积?运输机难道不用携带燃料吗?运送物资的舱室空间几乎占据了整艘飞船近85%的体积,这也太夸张了吧?
无数的疑问冒在了他们的脑袋上,很多人充当观众询问这些问题,不过刘鹏给出的回答却是听出了老茧的那个词汇——机密。
他们当然不知道为整艘运输船提供动力供能的只是一块小小的紫色石头,而百思不得其解的他们更多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地面上那独一无二的发射塔上及其水平跑道和弧形跑道上的弹射轨道上。认为那个奇特的发射塔才是技术核心的一大关键点。
甚至一些专题分析视频,所谓的专家们针对“弧鹰”空天运输机进行各种分析。
分析来分析去都不会想到高储能的紫源晶石。
空间交会对接即将展开,扛着特制相机的“太空主播”刘鹏漫游在太空中,来到了李星峰身边。
“老李,给观众们打个招呼!”刘鹏说道。
正在等待运输机送来的离心舱室的一个重要组建的李星峰闻言,顿时对准了相机做出了一个老土的“剪刀手”姿势,带着灿烂的笑容并向地球上的观众们问候了一句。
随后,刘鹏借助氮气喷射缓缓后退了几码距离,不再打扰李星峰,停留在较远处观看。
此时此刻,太空直播进行了快半个月时间,订阅量即将突破7位数,这是订阅量,而目前正在直播时段里,显示的观众数目已经达到了2280多万的数量,这个数字可不是某些主播买来的“僵尸粉”,也不是系统出错,而是实打实的观众,是纷纷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网友汇聚一起。
………
……
…(未完待续。)
【第545章:真会玩儿】
……
刘鹏可不会像一般的网络直播平台里的主播们基本天天都开播,而且都是大半天时间。刘鹏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只开播了有限的五六次,而且每次持续的时间只有一小时至两小时不等,最长的一次是两个半小时多十分钟。而其余时间还是要做其他工作的。
并且每次直播前都会对外发布公告,公布具体时间,开播之前就有无数的观众心甘情愿的等候。另一方面直播内容也会录制下来,在刘鹏关播的时间段里会进行重播,同时国内最大的流媒体视频网站优酷/土豆拿下了VOD,遗憾错过直播的观众也可以去优酷/土豆上看完整的VOD录像。
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的爱好者们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刘鹏在直播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满足一些观众们的请求,积极参与互动,向网友们展示他们想要看的一些非保密性质的内容;而另一方面也在直播的过程中给观众普及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这也改变了无数人认为宇航员是“大兵司机”的错误认知,无数的观众被刘鹏那渊博的学识所拜服,如果只认为宇航员是会开飞船的认知,那就大错特错了。
每一个宇航员都是真正的全能型人才,简直无所不能。
太空直播也被网友们誉为史上最有趣的科教节目,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相比较NASA的直播,还是通过“天舟号”上进行的,而正在进行组装的“诺亚号”根本不可能玩这种东西,更不可能像矩阵科技一样让一个宇航员专门负责直播。
那可是经费在燃烧啊!!
刘鹏的太空直播在全球范围内反响热切,全球的网友引起一片热议,美国的网友就请愿让NASA也直播“诺亚号”,但并没有如愿以偿,实际上NASA也想啊,但是燃烧的经费不允许,倒在了“国会老爷们”的否决拨款上。而那些合作的科技公司也不可能倒贴钱,靠拿直播那点收入简直巨亏,对于商人来说,这是失败的投资,不是每家企业都像矩阵科技这么阔绰。
送一个宇航员上去专门给民众直播节目,也就只有矩阵科技敢这么玩了,谁叫人家有钱呢。
此时此刻,无数的观众看着全神贯注的李星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不少人纷纷点赞,不过网友们最关注的是接下来的空间交会对接,这么近距离的观看这种高大上的项目作业,可是非常难得的。
在观众们的强烈要求下,刘鹏满足了他们请愿,拉近视角进一步的近距离看着两大舱室之间的对接过程。
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领先世界,而经验丰富的李星峰更是对这项工作轻车熟路,最终毫厘不差的完成了精准对接,在李星峰打出OK的手势后,看直播的网友顿时不停的刷庆祝等弹幕。
刘鹏把视角对准了自己片刻时间,随后又朝着整个星港进行环拍,笑道:“据说‘弧鹰三号’这次还携带了不少好东西,好像有跑步机。嗯,跟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们正在工作的事宜是给‘天宫’搭建一个巨大的环形离心舱,一旦完成后,离心舱就会开始旋转,从而制造出简单的离心引力,最终达到与地球表面一样的重力,这样我们的宇航员们就可以在太空中进行跑步了,跟在地球表面没什么不同。”
“‘天宫环轨星港’是永久性空间站,未来我们的宇航员甚至是科学家们可以,只要有需要可以在‘天宫’里永久驻留而不用担心失重对身体带来的隐患了。离心舱非常非常大,可以同时满足最多80个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可以说是我们在太空中主要的居住和休息场所。离心舱内有健身室之类的,内循环的小型植物生态系统,甚至在未来可以在太空中煮热食品,没错,这里还会有厨房,在我们的制定计划中要在离心舱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