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曾写信给拿破仑,劝其放弃称霸欧洲的计划,和自己一道来建设一个
以道德、科学、工业为基础的,发展人类之爱的美好社会。拿破仑收信
后断言写信的人一定是个疯子。欧洲也曾一时都认为圣西门是个疯子,
一个政治疯子。
圣西门曾一度意志消沉,1823年3月曾举枪自杀,虽未毙命却造成
右眼失明。此后他又振作起来继续著书立说。1825年5月19日,圣西门
在艰难竭蹶中与世长辞,终年65岁。
(2)主要教育思想
在圣西门改造社会的计划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国
民教育计划和教育原则,对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具体的论述。
圣西门所设计的未来社会是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在那里仍然保留企
业主、工业家的私有制度,但是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服从国家总的经济
计划,受国家监督。在这个社会里,“一切人都要劳动”,按能力定报
酬,按效率定能力。社会的领导权掌握在学者和实业家手中。国家的主
要目的不是对人的统治,而是组织社会生产,谋求社会所有成员的幸福。
这种幸福表现为物质生活的“吃得最好,穿得最美,住得最好,能够随
意旅行,到处可以得到生活必需品和生活上的美好东西”;在精神生活
方面,则是“智力得到广泛发展”,“能够欣赏艺术、知道支配自然现
象的规律和掌握改造自然的方法”,以及人们之间能够友善相待等。圣
西门认为,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教育起着巨大作用。他提出要“由
①
最有才能的学者管理国民教育工作”,要“拟出一项使既得的实证知识
②
能尽快在一切社会阶级和各等级的人士当中传播的国民教育计划”圣西
门的国民教育计划包括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两部分。
关于青少年教育,圣西门认为首先要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征制
定一个学制计划。他认为,人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换牙转变期、情欲旺
盛期和成熟期3个身心发展阶段,教育必须与不同的转变期相适应。
在换牙转变期,要注重教养,即“培养习惯,陶冶情感,锻炼一般
③
的预见能力” 。他认为儿童在14岁左右达到情欲旺盛期,已有自己的
思想、感情和意志,强烈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按照自己的选择建立
与外界的联系。对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要注重知识教育,特别强调“实
证知识”的学习。“实证知识”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一般观念或一般规律,即被事实证实了的理论知识,如天文学、物理学、
化学、生理学等。这些自然科学知识对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有重大意义。
圣西门认为,人到21岁已达到成熟期,身心发展已完全成熟,并形成了
自己的个性。这一时期的青年应在高等学校学习,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充分发展智慧和能力。
圣西门主张青少年要全面发展,既要有高尚的情操、善良的品德,
又要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圣西门强调理论联系
①
②
③ 《圣西门选集》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239、237、285 页。
… Page 62…
实际。
关于成人教育,圣西门认为,实业体系下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受到良
好的教育。他提出了成人教育的三项职责,称之为“三大教职”,即一
般教职、道德学教职和实证科学教职。
一般教职,是教导各行各业的实业家学习他们应当特有的政治和实
业行为。所谓实业家,包括农民、各种工匠、工厂主、商人、车夫和海
员等。这种教职还教导人们了解:应该把管理公有财产的大权交给最卓
越的实业家。道德学教职是教导人们如何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
来,认为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努力会感到无上快乐;为寻找个人幸福而
伤害社会会感到沉重的精神痛苦。实证科学教职是教给人们改造自然的
一般方法,同时也教导人们如何把个人利益同公共利益相结合,把个人
利益同他人利益相结合。
圣西门认为,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教育,人们的实业道德和科技才能
都会得到发展,就能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掌握精神权力的学者和领导
世俗权力的实业家。在他们的领导下,整个社会就能走上幸福的道路。
(3)几项教育原则
圣西门提出了劳动是道德的准则的论断。他认为应该用劳动的准则
取代《福音书》上的准则。他提出,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人人应当
劳动。从事劳动的人是幸福的人。假如没有游手好闲的人,人类一定能
享受到他们所追求的一切幸福。他认为,人的主要工作和义务就是劳动;
在新的社会秩序下,每个人只能按照他通过劳动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而得
到荣誉和尊敬。他要求道德家们鼓励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去激发社会成
员在实证的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争取普遍的幸福;促使学者致力于国民
教育工作,每个人获得了知识要尽量为人类造福;使实业家相信与学者
和艺术家合作为人类造福时,对自己也有益。
圣西门还提出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思想。他对知识和人才非常
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能力、意志和知识是完成任何一项事业
必备的三个条件。他说学者是有预见的人。学者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
他们不畏任何困难和干扰,为了达到促进人类理性进步的目的,可以摈
弃陈规,开创新路,勇往直前。他说:“有教养的英国人对学者的敬重
①
胜过对国王的敬重。”他称赞说,在科学园地耕耘的人,是道德最高尚
的人,而且也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的工作对全人类都有益处。
圣西门认为,社会的普遍利益,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
的,都应当由能力最有用、最全面和最实际的人士来主持。他主张选举
最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实业家来管理国家大事。他提出,“人们的
社会地位,将依靠他们的道德、科学或实业方面的优异才能”来决定。
圣西门提出了通过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原则。他指出:“提高法兰
西民族的优越性的最好的手段,就是在无产阶级中间进行普遍适当的教
②
育,而利用相互学习的方法,可以十分容易地办到这一点。”他认为,
一切阶级成员的教育都分成两部分,即教养和教育。教养指培养习惯,
① 《圣西门选集》第1 卷,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51 页。
② 同上书,第287 页。
… Page 63…
陶冶情感,锻炼一般的预见能力。教育则指社会成员之间为维持彼此之
间的关系而不断获得必要知识的过程。他认为,气质、教育和环境支配
着人们一生的行为,改进教养比改进教育更为重要。他特别指出,对无
产阶级来说,教养比教育更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圣西门也提出了中肯的见解。他认为,小
学教师的身教活动对儿童的影响最大;到了高一级学校之后,身教影响
减弱,而言教活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甚至提出了教师应由学生
来担任的思想。
2。傅立叶的教育思想
(1)生平
沙利·傅立叶 (1772—1837年),出身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商人家
庭,其父曾任当地商业法庭庭长。傅立叶只在家乡接受过中等教育。他
学习成绩优秀,兴趣广泛,对数学、文学、音乐和诗歌非常爱好,特别
喜欢数学的精确性和艺术的表现力。他因父亲亡故,很早就中断了学业,
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其大部分知识靠自学获得。他当过店员、推
销员和交易所经纪人。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傅立叶的家产被征用,在雅各宾派的平叛中他
又被捕入狱。这些经历使他由不关心革命到敌视革命。他认为资本主义
制度是一种“每个人对全体和全体对每个人的战争”的制度。他对“自
由、平等、博爱”口号的虚伪性有深刻认识。他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中,推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不可避免性。人民大众的疾苦、
现实社会的腐败和残酷的阶级斗争,促使傅立叶去寻求改革社会的道
路,他要以“法郎吉”为单位组成和谐社会。“法郎吉”是自给自足的
经济单位,在这里,人们共同劳动和享乐。傅立叶认为变革现存社会制
度和实现和谐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道路,只能实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