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活动期的水平,而体温上升后,不管外面的环境如何,黄鼠会马上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沉睡中。
研究人员发现,在漫长的冬眠期中,动物的短暂清醒并不是为了补给营养和水分,仅仅是为了沉睡而醒来,而且动物会把冬眠中全部能量的70%耗费在使体温上升和沉睡上。
研究人员还发现,冬眠期结束后,动物又会出现非常长的沉睡,这一点也非常奇怪,让人很费解。按照常识,冬眠既然是睡眠的一种特殊形态,动物在经过漫长冬眠之后,应该不会出现太长的沉睡,但事实恰恰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呢?
这个矛盾被研究人员查明后,有关冬眠的认识被迫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原来,冬眠期中的动物体温低于25℃时,会因体温过低而无法睡眠,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特殊的清醒状态,所以持续冬眠状态就和断眠相当。动物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清醒一次,使体温上升以再次进入睡眠,而且很快进入沉睡状态。这也是在漫长的冬眠期中,动物为什么在可探测到的睡眠状态中,沉睡占有很大比率的原因。这样一来,冬眠期结束后,动物为何又会出现非常长的沉睡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么长的冬眠期内老不睡,冬眠结束后不赶快睡那才有毛病呢!
即使是在非常寒冷的时候,冬“眠”的动物也不得不恢复清醒以便进入睡眠状态,这一点也从侧面证明了睡眠的重要性。
当然,万事皆有例外,像熊这种在冬眠时体温极少下降的动物,很有可能确实是在进行符合“常识”的冬眠。
三、人类的断眠纪录
动物一直持续不睡觉的话必定会死亡,但我们人类呢?能不睡觉吗?人不睡觉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假如让人10天10夜不睡觉,会出现什么情况?
拿破仑希望从睡眠中节省时间,所以曾强迫自己两三天不睡觉,结果却发现白天总挡不住瞌睡虫的诱惑,老要沉入梦乡,而且整天头昏脑涨,记忆力差,办事效率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缺乏劳动力,英国一些军工厂决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开始的一两周,产品数量稳步增长,第三周后发现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废品率也越来越高,到后来废品率远远超出加班之前,到了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最后,只能减少加班时间,废品率才降低到原先的水平。
无数的例子似乎表明了人类必须睡觉。个人的经验也表明,一直不睡觉的话睡意会逐渐增加,想靠自己的力量长时间不睡觉,最多也不过坚持三四天而已。但人们想通过科学的手段验证睡觉是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是,人能够坚持多长时间的断眠?断眠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一部分我们能不睡觉吗(2)
(一)断眠实验
最早是在19世纪20年代的后半期开始对人进行断眠实验的。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尽量阻止受检者进入睡眠,并观察他们的肉体和精神的反应。当时有3个青年自愿尝试,坚持了90个小时。观察发现,他们的反应的敏捷度、运动的速度、记忆力、计算能力都变得迟钝了。其中一个人在断眠的第二个晚上出现了幻视、体温下降等异常症状,但体重反而增加了。
自那以后,又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次断眠实验。他们发现,随着断眠时间的延长,身体产生机体障碍的程度越来越大。曾有报道说,同时让275人断眠112小时后,其中有人出现了与急性神经分裂症相似的症状。如幻想着要朋友变得与自己相同,或觉得自己成了机器人。有的人感觉自己身体变大或变小。进行断眠的士兵听见队长叫自己的名字时,竟回答:“她结婚了!”有的人大声喊叫有人要害自己。
1959年,彼得·特里普,一个无线电播音员,替“为10美元进军”公益活动筹资而试图断眠200小时。他坐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个完全透明的广播亭里,行人可以看到他断眠的全过程。在前三天,一切正常。到了第四天出现了精神崩溃状态,出现幻觉。他感到极度的不安。他开始怀疑有人为使他入睡,在他的食物中放了麻醉药;对本来并不滑稽的事情也捧腹大笑、不能自控;一些不值得悲哀的消息,听了之后竟莫名其妙地号啕大哭;自己本来没有戴帽子,却不断地埋怨自己头上的帽子压得太重。到了第五天,他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一会儿说别人的上衣像正在爬行的蠕虫; 一会儿又说自己从着火的房里跑出来。200个小时后,他受到类似精神病一样的折磨,几乎疯了。在到201小时13分钟时,他再也无法坚持,被人架到床上。他睡了9小时11分钟后便一切正常了。
这之后,又有许多科学家与自愿者合作进行了多次长达200小时的断眠实验。
(二)断眠纪录
迄今为止,最长的断眠纪录是264小时12分(约11天)。这个纪录是由美国的一个高中生,来自圣迭戈的当时年仅17岁的兰迪·葛德纳,在1964年的圣诞节休假时向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创下的。
兰迪·葛德纳自己先尝试着断眠80小时后,决心向世界纪录挑战。从事睡眠研究的迪曼特博士闻讯后,便与他合作进行实验。
兰迪·葛德纳和他的两个朋友一直努力控制自己保持清醒。研究人员对他们也监视得非常严密,特别是在夜里,绝不允许有长时间的闭眼。在他们断眠90小时后,一位研究人员与他们共处一室进行研究工作。为了使他们不前功尽弃,白天,研究人员常陪他们上街游逛; 夜里,迪曼特博士亲自陪他们做游戏、打棒球。他们最终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断眠对人体的影响
健康人断眠3天后会成为什么样子呢?美国学者古来托曼在1939年曾对35名学生进行过连续3天的断眠实验,实验的结果是:
断眠的第一夜,受检者在前半夜个个信心十足,主动配合,或看书或娱乐,显得很轻松。但到凌晨三四点钟时则有强烈的困意袭来,眼睛干涩很不舒服,时时打呵欠。到天快亮时,困意逐渐消失,第二天又可像平时那样学习、活动。这些变化显然与昼夜生活规律有密切关系。这种感觉坐过长途硬席火车的人都会有体会。
断眠的第二夜与第一夜的不同之处就是要使受检者保持清醒,需要不断地想出新花样,如聊天、散步、吃东西、做游戏等,否则保持清醒显得有些困难了。两眼干涩、发痒,不闭上眼睛这种感觉就很难消失。同样,凌晨三四点钟时受检者最为难熬,到天快亮时又开始好转。但与前一天有明显不同,不能长时间坐着,一坐下来就犯困,就要睡过去。让受检者数自己的脉搏,往往数到20次以后就乱了。需严加监视,稍不留神就会有人呼呼睡去。
断眠第三夜,情况更加严重,有人开始出现错觉、幻觉,把挂着的衣服当成人,把自来水流水声当成人在谈话。判断力与记忆力等明显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易怒。
在这些实验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受检者头昏脑涨、呆滞、迷茫、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衰退、学习能力下降、情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有时甚至沮丧、压抑,出现自杀念头。严重的出现幻觉、幻听,听见奇怪的声音,看见奇怪的东西,疑心有人想害自己,类似于精神分裂症。当然,这些症状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断眠的直接伤害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受检者身体上几乎没有发现太大的损害,较严重的问题都出现在精神或心理上。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断眠时间的延长,受检者到后来都会不断出现几秒到几十秒的瞬间性睡眠,但受检者对此却没有任何印象。断眠时间越长,瞬间性睡眠出现的频率越高。这种瞬间性睡眠,是人体为了对抗断眠而实行的防御性睡眠。在这种状态下身体与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受检者尽管可以对外界做出反应,也有符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但脑波却是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状态。这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相互交替的正常睡眠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验一旦结束,受检者便立即陷入沉睡。睡醒后基本上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这些实验表明,人类必须睡觉,但可以对睡眠进行一定的控制。如果长时间剥夺人的睡眠,会出现精神或心理上的诸多不良反应。断眠到达极限时,人体会自发进入睡眠状态。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1)
前面,我们知道了人类不能不睡觉。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睡觉,睡觉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大脑的机能——我们自己要睡的
运动、吃饭、走路是我们大脑运动中枢的机能。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睡眠,也是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个机能。
睡眠并不是如我们许多人所想像的是被动的过程,而是我们大脑的主动行为。睡眠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关于睡眠是如何发生的问题至今仍在探讨,未有定论。普遍的观点是,在人脑干的中央部位有一个结构称为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当这个系统受到大脑皮层一定范围的抑制时,人就进入睡眠状态。也就是说,一旦有睡眠发生,那一定是我们想睡,如果我们不想睡,就可以像一些网虫那样可以连续数十小时不睡觉。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控制自己几天几夜不睡觉,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控制能力失调,引起睡眠紊乱,从而导致失眠。
二、人每天的活力之源
睡眠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当人的身体欠佳或疲惫的时候,美美地睡上一觉,体力就会很快得到恢复。
人体内各器官都在不断地进行活动,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积累了大量代谢物,睡眠可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