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蚬逃S姓飧龌。傺А妒埔档馈泛苋菀祝∈埔档滥蔷褪谴笫ゴ笙偷幕。煞鹱髯娴幕∧憔陀辛耍荒懿淮诱庀率帧�
  我们晓得人性本善,佛经上告诉我们人性本觉,既然是本善本觉,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一定要肯定。我们今天学佛没有别的,希望我们从迷失回过头来,我要回归到我自性,我要回归到我本来是佛,那怎么不成佛!没有不成佛的道理。成佛的第一步你现在知道了,是《弟子规》,千真万确。没有这个,你就想想就没有十善业,没有十善业就没有佛法。你天天所念的经、天天所念的佛,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跟佛结个缘,这一生不起作用,来生后世将来再得人身,阿赖耶识这个种子起现行接著再学。可是一失人身之后,如果自己业障习气重,一定是随业流转,业力在那里做主宰。不是佛主宰你,也不是上帝主宰你,也不是阎罗王主宰你,你到哪一道去受苦、享福是你的业报。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冷静去思惟。
  但是现在思惟又很困难,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你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明显的十善业道是善,你不喜欢它,不喜欢它就是恶。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是恶,这是决定堕三途的,你喜欢它,你认为它是好东西,你天天不离开它。这叫不懂得是非善恶,不认识,好难!学佛听经听这么多年,至少有这么个印象,你自己还不能肯定。为什么?肯定,自己一定去做到,他就真干。为什么还不能真干?听得很多,还有疑问在里头,到底是真的吗?真有地狱吗?真有报应吗?为什么世界上造那么多恶的人他没有报应?为什么都还看到很多造善的人在受苦?愈看自己怀疑愈严重,然后愈看最后不相信,想到什么?大概佛菩萨用这种方法来骗众生,来劝众生行善,断恶行善的,果报不是真的,都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所以他还敢造恶,到果报现前,那个时候来不及了,那时候注定他要下地狱。我们学了这么多年,其他的东西没有学到,至少这个概念很清楚、很明白,别人敢做的,我们不敢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我们很认真努力在做。我们在这里面得法喜,我们在这里面确实烦恼轻、智慧长,对於这个世间事事物物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所以我们能够相信,我们能够继续认真还去学习。
  古人说持戒要发三心,第一个要对於现实的环境有出离心。你真正看到世间苦,看到众生苦,看畜生苦,饿鬼、地狱苦,一心一意想离开六道轮回。然后你就想到,六道里面这些苦从哪里来?不善业的感召。佛叫我们持戒的用意在哪里?叫我们远离一切不善,学习一切善法。在因果上讲,行善,善有善果,造恶,恶有恶报,六道都不善,这个认知要提升。人间还不错,天上不就更好吗?不错,天上是你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果报。你要晓得,福享得尽的,福享尽怎么办?你生生世世,不要说生生世世,这一生当中,你造的业是纯粹都是善的吗?没有一个恶业吗?不可能的。所以有善有恶,善的报完之后,恶的就要起现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都有寿命,寿命到的时候就是他的福报享尽,享尽恶的念头就起来了,就要感受恶的果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四禅天、四空天,死了,寿命到了之后多半都是堕地狱。尤其是四空天,真是谚语所谓爬得高、摔得重。所以佛告诉我们三界统苦。欲界是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一直到阿鼻地狱,没有离开欲望。只要你有欲望,你就出不了欲界,六道里面一个小范围,欲界你出不了。欲望舍掉,没有欲望了你才能到色界,才能到无色界。只要你有欲望,你就出不了欲界,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我们要时时刻刻警觉不能够沾惹欲望。
  欲望对什么?财色名食睡。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为什么示现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就是把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欲望,统统舍弃掉,我们世间人认为他那个生活很苦。我们现在学佛这么多年体会到,那个生活是最快乐的,为什么?身心现在人讲没有压力,身心都没有压力,身心轻松愉快,真是法喜充满!遇到任何人,不仅是人类,我们人所看不到无形的众生,佛都能见到。你看佛对於一切众生大慈大悲,不辞辛苦教诲众生,这是他的大乐,我们一般人不知道!真正读书人有这个乐趣,所谓「得天下英才而乐育之」,这是我们世间读书人。而佛这个大乐,是我们世间读书人望尘莫及的,为什么?佛得一切众生而乐育之,因材施教,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种乐不是世间人能了解的,甚至天人都无法了解,真正修行得道的人他知道。
  这一句是『普使受持清净戒』,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四个根。学佛无论在家、出家要扎四个根,除了《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是必须要学的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我们学佛想要成就,要学《沙弥律仪》,诸位要晓得,《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你有这四个根,你是真正的佛弟子。你没有受过皈依,那个皈依是形式,实际上呢?实际上你真的皈依了。为什么?你皈依《十善业道》,你皈依《弟子规》,你皈依《沙弥律仪》,你也皈依《感应篇》,你真皈依了。佛菩萨肯定你,护法神肯定你,你是真正的三宝弟子,你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有这个基础,八万四千法门随便学哪个法门都能成就。
  但是成就是不是在一生?不一定。不在一生,你就想到又有麻烦,为什么?死了之后有隔阴之迷,前世的事情都忘掉了。如果在这一生当中不幸,你生在这个地区没有佛法,你会染上很多不善的习气,换句话,你会退堕,你不能提升。想到这个地方,我们就不能不专修净土,专修净土要记住,持戒念佛。戒律就是这四样东西,四样东西都不多,《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你真能够依照这个修行,这就是什么?就是善恶的标准。依照这个标准断恶,这里面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都不做,教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努力去做。以这个为标准,你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就是善导大师讲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
  讲到「清净戒」,清净戒必须有清净心。诸位要知道,我们受持《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如果执著没放下,你学这个东西是世间善法。念佛往生能不能去?能,生凡圣同居土,叫带业往生,行!如果你能再把执著放下一些,你的品位就一层一层往上升。如果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执著放下一定的程度,这一定的程度是什么?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贪瞋痴慢。真的从内心,我常讲从内心对人、对事、对物对立的念头没有了,你就能生到方便有余土。对立的念头没有了,边见没有了。边见没有,身见就没有了,什么境界?小乘须陀洹的境界,那就是方便有余土下辈往生。达不到这个程度,凡圣同居土上辈往生决定有你分。所以努力不要执著,要看破。
  看破,大乘教里面我们念得太多,怎么看?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应该常常用这个来看,看这个世间一切法,你会看破,那对你往生的品位会大幅度的提升。有为法,什么叫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你想想这个世间哪一法不是生灭法?我们人身体有生灭,我们的精神,念头、意念,意念有生灭,前一个念头灭了,后个念头生了,念头有生灭,是有为法。你要是懂一点法相唯识,你就很容易明白。八识五十一心所是有为法,那是精神,八识五十一心所属於精神,我们今天讲心法,精神。十一个色法,五根六尘这是色法,色法是物质,精神、物质。还有二十四个不相应,这不相应是什么?是错误的抽象概念,这些全都是有为法。有为法,佛说什么?梦幻泡影,不是真的。
  常常这样看,这样观察,觉跟观我们前面都介绍了,觉是粗心,观是细心,就是你很冷静、很细心的你去看、你去观。每天不要多,用十分钟的时间,在你晚上睡觉之前,你很冷静的坐在那里。盘不盘腿不重要,只要没有人干扰,也没有事干扰你,很冷静的你去想想,你就想这个四句偈。你想我们的精神、物质,整个宇宙,在佛经上讲刹那生灭,就是它如电,电是闪电,如露是露水。你这样慢慢仔细去想,真正觉察到了整个宇宙,《大般若经》里所说的,我们做了总结的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常常作如是观,你自然就放下,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哪一天统放下就成佛了,就跟惠能大师一样。放下执著就成阿罗汉,生极乐世界的时候生方便有余土;放下分别,执著分别都放下,生实报庄严土;妄想也放下了,生常寂光净土,究竟圆满。那就是真正的清净戒,为什么?道共戒、定共戒了,也就是说与自性完全相应。
  『发心愿证无师道』,无师道就是无师智,智慧没有老师的。这是佛学里面的名词术语,意思是讲没有老师,是自己悟出来的。我们一般讲大彻大悟,豁然大悟,机缘成熟了,不一定什么东西触发,豁然大悟。禅宗里面常常用这个方法,大叫一声,他听到就觉悟了;或者一个棒子打他一下,他觉悟了,宗门讲棒喝。那是帮助参禅,他到什么程度?将悟未悟,到了开悟很接近,帮他一下,一下就开悟了。那是真要有功夫的人,他看出来你将悟未悟,用这个手段帮助你,果然豁然大悟。如果没有这个本事,学他那个样子,禅堂里拿著香板乱打人,你把他打死了他也不悟,他没有这个功夫!这是什么?自己跟将要开悟的人都认识得清楚,那不是普通人,是真正开悟的人他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