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摄像机镜头下,沈洋面带微笑,从容不迫,比赛结束之后,他围着看台转了一圈,挥手感谢前来支持自己的观众。
永福军和张海峰完全没有经验。
他们只是一直笑,跟在沈洋屁股后面也朝观众招手,尽管有些支持沈洋的观众,都快很死了这两个‘猪队友’,但华夏男子团体赛取得胜利,两人在最后一组中也表现出色,就还是原谅了两人,也以欢呼声回应。
在围着观众看台走了一圈后,三人就在现场座位上休息,一边记者冲到场内记者的采访。
十几个国际媒体记者被允许进入场地。
国际奥委会主持射箭比赛的官员,原则上就是让每个大媒体的记者派代表进入,但国际大媒体太多了,他们也只能对其中一些记者放行。
前来的都是大媒体。
有英国的bbc广播电视、华夏的中央tv、意大利的天空卫视、德国的》《图片报》,美国国家公立电视台……一群记者赶来后,几乎都是第一时间要对沈洋进行采访。
于是尴尬的场景出现了。
沈洋身边围了一群记者,永福军和张海峰身前根本无人采访。
这时候可没人关心两个‘表现不好、名气不够’的家伙,记者们即便围在外围,也一定要听清沈洋说了什么。
华夏记者先开口问道,“沈洋,带队华夏射箭取得男团冠军,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想法?是否感觉很激动?”
沈洋淡然一笑,摆了摆手,“没什么可激动的,我本来以为取胜更容易,没想到韩国队发挥这么好。他们确实是一支出色的队伍。不过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赛前预料到的。另外……带队射箭的是王文龙教练员,我只是一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对于沈洋的强调,不少记者完全忽略了。
华夏射箭队带队教练确实是王文龙,可任谁都知道,取胜的关键在于沈洋的完美发挥,决赛、半决赛两场,沈洋射出18箭,拿到了180环的成绩,放在任何队伍里,有一名运动员拿到如此成绩,都足以让男子团体取得奥运冠军。
所以沈洋才是最大的功臣,说他‘带队射箭’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是英国bbc记者提问,他问道了关键问题,“能说说你为什么能有稳定发挥,每一箭都命中黄心吗?其中有什么技巧?”
沈洋思考了下,说道,“要说技巧,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心态,我并不是全职射箭运动员,这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是一名运动科学研究员,也是一名业余的教练,所以我知道该怎么调整心态,知道该怎么在赛前调整好状态。这才是我能发挥稳定的原因。”
第三个提问的是意大利的天空卫视记者,意大利人似乎更关心私人生活,“意大利运动员加里亚佐说,他想要依靠亚军找到一个女朋友。本届奥运会,你拿到了两枚射箭金牌,连续打破射箭记录,我想你一定能得到大笔的奖金,也会更加有名气,请问你会用这些名气和奖金做什么?”
沈洋莫名其妙的看了下这名记者说道,“名气来说,事实上我打算奥运会后就退役了,并不希望继续这项运动。”
顿时记者们一片哗然。
沈洋的话还在继续,“至于奖金,我只打算把奖金存到银行……”
很多记者顿时想到‘中国人果然是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随即意大利记者忍不住追问道,“你打算退役?为什么?”
“因为射箭运动员不是我的主业,这会分散我很大一部分精力。”
“那你的主业是什么?”
沈洋笑了,“我有一家运动科学研究所,名字叫做‘羊羊’,和皇家马德里有技术上的合作,我希望认真经营我的研究所以及我的体育产业。”
要对欧洲人说什么美国公司,他们肯定不太了解,但要说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他们就太知道了。
在场的欧洲记者们听到‘和皇家马德里有合作’,顿时内心里就有了个定义‘这家叫羊羊的运动科学研究所,肯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技术上是世界顶尖’,有了这个定义后,记者们就纷纷记录下来,打算之后对羊羊运动科学研究所进行一番了解,也对他们和皇家马德里的合作进行深入调查,再继续针对‘沈洋退役’的事情进行评论。
在采访沈洋结束后,记者们才想起还有两个运动员。
于是他们就例行公事的过去进行采访,先过去的还是中央tv记者,其他记者只是跟着记录。
那副样子完全表现出没多少兴趣。
永福军和张海峰只能苦笑,旁边的王文龙用眼神安慰两人,“就你们,也多和沈洋学习一下,面对记者要从容不迫。”
其实重点还是表现。
体育项目最根本的还是运动员的实力和发挥,若是永福军和张海峰能有沈洋的表现,即便再不会面对记者,也会有很多记者争相去采访,或许他们腼腆的一笑,都能成为记者们的大新闻,并被喜欢的观众们附赠一个‘腼腆小生’的爱称。
可惜啊!
比赛里,两人就是拉后腿的。
媒体记者们能有多少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的颁奖典礼,射箭队领取到了金牌,这是沈洋拿到的第二个金牌,倒是没什么可激动的,等比赛全部结束,他就开始关心田径队的比赛。
当天还有男子400米的半决赛,王建带着李斌去参加比赛,李斌的实力摆在那里,表现依旧很不错,最终以44秒32的成绩获得了预赛小组第一名,成功晋级到决赛。
到这时候,很多人都开始看好田径短跑了。
华夏田径短跑一直是弱项,每一个表现出色的运动员,都能够得到重点关注,在田径短跑脱颖而出的运动员,可要比在举重队、兵乓球队等受重视多了,即便没有拿到金牌,也赶上的其他队伍的金牌选手。
这一次田径短跑运动员们表现除非出色。
顾娜娜以出色的成绩通过女子400米第一轮,李斌成功晋级到男子400米决赛,谢春风在百米项目也进军半决赛。
三名运动员的发挥,让不少华夏观众开始期待田径短跑。
很多人还想到了一名运动员……刘详,刘详可是打破世界记录的选手,男子110米栏项目还没有举行,他已经备受国际关注,拿到金牌的几率非常大。
华夏田径短跑有四名运动员有实力角逐金牌,绝对是华夏奥运代表队在奥运赛场的第一次。
华夏奥委会都开始重视起田径对。
一些领导官员都开始不断询问、关心田径队的备战工作,以及几名关键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情况,训练场以及赛场,也有更多的华夏媒体前来采访。
每个人都希望华夏田径短跑,能真正拿到第一枚金牌!
那将是载入史册的时刻!
在众多的关注下,谢春风迎来了百米项目的半决赛……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最重要的比赛
汗水随着肌肉的运动,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正方形小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反射出略有些刺眼的白光,脸颊汗渍变得更加明显。
“呼……”
“呼……”
谢春风做不断做着深蹲,他粗喘着气,每一个动作都有点艰难,看神态似乎已经达到极限。
孙平坐在贴墙椅上眉头直皱,他忍不住抬头道,“赛前做这么多运动能行吗?不会影响比赛?”
沈洋站在对面,微微一笑,“孙指导,你是关心则乱啊!现在还差一个小时比赛呢!他要做完这一组深蹲,把身体完全放松下来,然后就可以休息准备比赛了。”
孙平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他又看了半天才长呼一口气,“好吧,就听你的。”
沈洋看了眼谢春风,默然摇头,转身走出了休息室。
运动员休息室外,是一条二十几米的甬道,走过甬道之后就是记者驻扎的采访区。
沈洋并没有走进采访区,他站在甬道前,视角变得极为开阔,已经能清整个体育场。
虽只是早上九点钟,前来体育场的观众已经有不少了,有一些观众坐好了位置,看起了场地上的比赛,有一些观众则在走廊上找着位置。
上午的比赛才刚开始。
第一个进行的项目是三级跳远的决赛,现在正进行三级跳远的颁奖仪式,一些坐着轮椅的运动员已经在等待区了,一会儿他们要进行男子轮椅1500米比赛。
那不是残疾人比赛,而是奥运会的表演项目。
之后还会有女子轮椅800米的表项目,再然后才会轮到男子100米短跑决赛。
有个记者看到了甬道前的沈洋,他转头和同伴说了几句,之后旁边几个记者都看过来,其中有一个朝这边招手。
沈洋仔细一看,那是中央tv记者,在射箭比赛的时候,采访过自己两次,他犹豫了下还是走了过去。
到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沈洋不仅仅是射箭队运动员,还会带队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是一名被许多人认可的出色教练员,这名中央tv记者当然知道沈洋的身份,他把话筒递上前,问道,“今天你会带领哪名运动员参赛?”
“下个项目。”
“下个?”记者想了下才反应过来,“是男子一百米?谢春风?”
沈洋点头,“没错,谢春风正在休息室里做热身。”
“你对谢春风的比赛怎么看?他能进入决赛吗?”
“当然。”沈洋毫不犹豫的开口,“谢春风肯定能进决赛,他有进决赛的实力,也有进决赛的信心。”
“那么你对谢春风有什么期待?能说说吗?”
“你指的是成绩或名次?”
看到记者点头确认,沈洋说道,“目标当然是冠军,我只期待他夺冠,拿到第二名都是不能接受的失败……”
几个记者听罢有些哗然。
谢春风的成绩是不错,可一个华夏百米运动员,参加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