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氏急忙拉过了孙子,摸了摸他的脸,栓子这才又笑了开来。
“麻烦你了,进屋喝口水吧。”
赵氏看陈致远把东西搬完后急忙上前道谢。
她并没有称呼陈致远,她觉得叫什么都不合适。
“不了。奶奶和婶子快进去吧,我去迎迎春生叔,免得他回来看不到栓子心里着急。”
陈致远推辞了赵氏的好意,然后大步走了出去。
“这致远倒是个好的,又热心。哎,可惜啊。”
秦氏看重他的背影叹了口气。
赵氏默不作声。
“奶奶,可惜啥。”
只栓子仰头问着,他不懂奶奶为什么叹气。
“没啥,没啥。”
秦氏怎可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急忙打岔过去。
“今个卖了多少文啊,咋会生意这好,明个还去吗?”
她问了起来。
“卖了老多钱了,我去捧过来给奶奶看,当然去了,我明个还跟着大姐去。”
栓子说完跑过去把钱罐捧了过来。
众人伸头去看,里面装了不少的铜钱。
“乖乖,这得多少大钱啊。”
秦氏惊呼一声。
“三百四十文左右。具体多少还得查下,不过应该不会差多少。”
栓子报了数,他收钱的时间查过,他觉得不会差多少。
芸娘倒是高看了眼栓子,栓子报的差不多,虽然她没有查铜钱的数量,可她是下元宵,卖元宵的,元宵总共有多少个,她心里是有数的,只是没想到栓子这样有心,还能计数,他的记性也不错,好好培养,将来应该是个有出息的。
“那我们去数数看多少,你爹还没回来呢,估计他也能卖个上百文,那今个咱们家不是有四百多文的收入了,我的个老天啊。我咋就这样不信呢。”
秦氏边惊呼着边拉着栓子,捧着钱罐进了屋子。
芸娘暗暗发笑,姥姥就看到进的钱了,买这些东西不要钱啊,不过她心里暗暗算了个账。
桌椅板凳,炉子锅碗这些不算,今日做元宵的材料花了三百多文。现在卖了四百多文出来,这还没算小姨送给袁府的那些,要是算上,差不多能卖将近六百文。
这样看来,一天能有二百文的利润啊,真是不少呢。虽然前期要投入,可过不了多久,本钱也就回来了,长期做的话,一个月怎么也能赚个五两银子。
虽然比不上许师傅给她开的价格,也要全家忙活,可这是自己的生意,做着舒心自由啊。(未完待续。。)
ps: 介绍本书,书名《极品萌媳》,作者:四叶荷。简介:穿越为童养媳,被夫家嫌弃,小媳妇忍无可忍,拍案道:“你们都等着眼瞎吧,该我恶女翻身了。”
104章 私塾
这样一算账,芸娘立即觉得不是那么累了,连出气都是舒畅的。
屋内的铜钱数了一遍,三百四十六文,喜欢的秦氏抱着栓子笑个不停,不住的夸着栓子聪慧,这么多都能记住。
栓子羞红了脸,不过眼神却是晶亮的。
过了会儿,赵春生和赵春兰和陈致远一块进了院子。
陈致远没再停留,拉上车要走。
芸娘把舅舅没卖完的元宵包了起来,放在车上,说给陈家人尝尝。
陈致远看芸娘给的诚心,又不好当着赵家人的面和芸娘推辞拉扯,就收下了。
他走后,赵春生和赵春兰进了屋子。
“听致远说你们的元宵都卖完了啊,不会吧,我今个在镇子上卖了一天,总共才卖了五十文,剩了老多回来,你们咋就能卖完呢。”
赵春生也不相信,他今天算是知道东西难卖了,问的人不少,可买的就那么几个,他嘴又笨,所以在那里冻了一天才卖了五十文,本以为这三个小的最多也就卖两碗出去,结果听说卖完了,怎不让他惊奇。
“哈哈,爹爹没我们厉害,不过还是大姐本事,老半天没人买,大姐就让我们烧火煮元宵,香味飘了出去,就围了一群人,可人家怕咱们的元宵不好吃,没人敢买,大姐就找了三个人,让他们白吃,吃完只说说味儿好不好,有白吃谁不吃啊,吃完都说好,那些人一看就买来吃了,不光有要煮的,还有不少带回去的,就全卖完了。”
栓子兴高采烈的给众人讲诉着。
“芸娘这主意不赖。虽说少了三碗的钱,可让人知道好吃了,这名头出去了,不怕没人买,那咋弄?要不我明个去镇子也让人先尝尝?”
赵春生觉得芸娘的主意好,想试试。
“舅舅。你卖的可是生的,谁会尝生的啊。”
芸娘一下笑了,舅舅这是病急乱投医啊。
“也是,瞧我笨的。”
赵春生尴尬的摸了摸头,自己真是糊涂了。
“不过你每天可以把每样元宵都打开一个,让人看到里面的馅,别人问起来,你就和人介绍,毕竟这橙皮和桂花对于百姓来说都比较新鲜。我相信会有不少买的。”
芸娘给出着主意。
“中,中,就这样。这法子好。”
赵春生连连点头。
“春兰,你呢,夫人收下了?有没有说啥。”
秦氏看他们说好,又问起了赵春兰。
“我本来说把东西给于妈妈就好,可没想到于妈妈带我去见了夫人,夫人说收下了。说我们还想着她,她很感激。让人赏我二百文钱,我说不要,可夫人说这是她的心意,让我一定收下,往后有什么新鲜的吃食,只管往府内送。她也尝尝鲜。这是夫人赏的。”
赵春兰说完最后一句从怀内掏出银钱放在了桌子上。
“咋还给钱了?咱们没想要钱,不过给就给吧,反正咱们也没想占他们的便宜。”
秦氏叹了口气,把铜钱收了起来。
芸娘没做声,给就收着。指望送点东西,出事的时间让袁家帮扶那是不可能的,那些人都是成精了的,她只要维持和袁家的关系就行。
“那明个就大哥去镇子里卖元宵,我跟着芸娘他们摆摊好了。”
赵春兰不用去袁府,在家里也坐不住,提出要帮忙。
“行啊,就这么多定了。”
芸娘点头。
不过却看向了赵春生,道:“舅舅,现在趁天还没黑,你拎上两包糕点,一包元宵,一条肉,然后去趟咱们庄子的先生家吧。”
“去先生家做啥?咱们和那先生也不是很熟,平时也没咋打交道,咋要给他送礼。”
赵春生瞪大了眼珠子,一副不解的问着。
“当然是为了栓子啊,他可七岁了,该启蒙了,我想让他进私塾去念书。”
芸娘说了她的想法。
“去私塾?就咱们家的还去私塾?咱们不是那样的人家,老老实实过咱们的日子就好了,不用花那大头钱。”
秦氏不同意,供应个学生不是小事,家里虽然有点闲钱了,可需要用钱的地儿太多,根本就不够用,咋能还去败呢。
“就是,你看我没念私塾,不是活的好好的。不用念了。念那没用,尽花冤枉钱。”
赵春生也摆手,他和娘一个意见。
“话不是那样说,这读书人清高,说出去身份都不一样,走出去人家也高看一眼,若是送栓子去念书,我觉得是好事,万一将来有个出息,咱们也算坟头冒烟了,就算考不上,能写会算的,去镇子上找份活计也容易。”
赵春兰在袁府呆了几年,见识要广些。
“大姐也这样说,说让我好好念书,将来就是考不上,我的孩儿还能接着念,要是万一中个秀才,那就是老爷了,咱们家也算读书人家了。”
栓子把芸娘的说词搬了出来,眼内带着丝哀求,他想去念书。
“就让栓子去吧,这芸娘还小,不用给她攒嫁妆,先供栓子念书,将来栓子要是出息,芸娘和月季也好说亲事。”
赵氏也同意,她觉得读书人很高贵。
“是啊,姥姥,舅舅,咱们家现在就栓子一个小子,还是供的起的,要是真有个出息,多好啊,你们看栓子多聪慧,记性也好,不去念书可惜了。”
芸娘也劝着,她实在不忍这样耽误栓子。
“让栓子去吧,我也不要嫁妆。给栓子念书。”
月季也开口求情。
“娘,那要不让栓子去?”
赵春生心思也活动了,觉得众人说的有理。
“你们都这样说,我还有啥说的,我又不是那不开窍的人,真想不到俺孙儿也要成读书人了。”
秦氏拉过栓子。捧着他的脸,眼睛湿润了。
“谢谢奶奶,谢谢爹,谢谢大姑,二姑,谢谢大姐。谢谢姐。”
栓子高兴的不行,躬身挨个谢了一遍。
众人都笑了开来。
赵春生拎着东西出去了,这边开始忙活晚饭。
饭摆在了桌子上,赵春生回来了,一脸的喜气。
“说成了?”
秦氏赶紧问着,神色有些焦急,看来她还是很重视这事的。
“成了,成了,陈先生看我送的礼很高兴。听说我要把栓子送过去读书,还直夸咱们家人有远见,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要是庄子里的人都这样想,那孩儿将来肯定有出息,还说有不少比咱们家日子过的好的,可就是不把孩儿送来读书。还说就念那么几年,没啥用。好愚昧,说咱们家不错,他收下栓子了,让我二十那天领着栓子,拿着束脩过去就中。”
赵春生被先生夸了几句,有点找不到北了。
“这一年多少银子啊。”
秦氏听先生这样说也很高兴。不过还是很关心钱的问题。
“一年二两五钱,要是银子不太够,给点肉啊蛋啊,鸡啊啥的也中。先生说,都是一个庄子的。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赵春生问的清楚,所以一下就答了上来。
“哎,说起来这想是以前,这二两多银子啊,咱们家是连想都不敢想,不过现在看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