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让文先生派来精兵,便是认定这些军中精锐所汇聚而来的国之气运,能让修道人加以忌惮……尤其是守正道门的修道人,最为注重这点,若无必要之事,定然不会与军中之人有所冲撞。
更重要的是,世人俱都认为,清原隐入洞天福地,隔绝内外,不能探查外界变化,却都断然不会想到,清原在外头仍有后手,能营造出这一番局面来。
外头那些守正道门的弟子,也不会将叶独这二百人,与清原挂上联系。
这也是清原的一番尝试。
此次能成最好。
若是不能,便要另想办法了。
“快来了。”
清原这般念着,手中一挥,已然多了九道符。
符底色漆黑,其上纹路淡白。
正是以因毛发炼制成符纸,以他法力绘画出符文。
这九道神符,有着淡淡的光泽,若隐若现。
但随着清原伸手一抹,九道符尽都消去了光芒,尽数收敛了气息。
“快些罢。”
他低语着,稍显沉重。
……
西山。
二百人行军至此,队列齐整。
他们踏足这座山脉,然后便散了开来,遍及山脉每一处,像是在搜索着什么。
随后,约莫过了半刻钟,又再度匆匆归来,齐聚一处。
“寻不到么?”
叶独眉宇微皱,他正值壮年,而武艺高深,神色肃然,令人心畏,只听他道:“既然未有寻到,那便穿过这座山脉,再往东去,寻一寻痕迹。”
众人齐声应是。
而叶独略微挥手,众人便即前行。
二百人的队列,远看时并不浩大,近看时颇为壮观。
他们横穿这座山脉,徐徐而行。
一行二百人,盔甲兵器齐备,身经百战的杀机浓烈凝实,再有天地气运加持,顿时让飞禽走兽,俱都远离,不敢临近。
“经过这座山,便绕回去?”
叶独心中仍有许多疑惑。
他并不知道文先生究竟是什么打算。
来到西山,先各自散开,搜寻一遍……但究竟要搜寻什么,其实就连叶独本人,都不清楚。
连搜寻什么都并不知晓,那么又如何能搜得到东西?
而文先生的交代,便是在搜过一遍之后,倘如全无所获,便继续结队前行,往东而去,然后……再往南行?
接着绕回京城?
叶独满心疑惑,但不敢表露出来。
他根本不知道文先生命他来此空走一趟,究竟有何深意。
“先生谋算,高深莫测,当真非是常人可以揣度。”
叶独心中这般想着。
……
洞天福地之中。
饶是以清原的心境,也不禁露出凝重之色。
“到时候了。”
他又是欣喜,又有担忧。
因为手中九道符,是该出手了。
叶独等人先是在这山脉搜寻一番,便是为了对守正道门弟子稍加迷惑,否则一队精兵不远千里来到这座荒无人烟的西山,却是漫无目的,岂非令人生疑?
如此故作搜索一番,也算是掩人耳目。
尽管守正道门的弟子似乎不甚容易糊弄,但叶独等人身具军中气运,想来也不会有人窥探他们的心思及举动……甚至退一步讲,这二百人在守正道门的真人眼里,便弱小得蝼蚁一般,不值得正视,他们为这二百军队让道,已是难得,但谁还会揣摩这些孱弱如蝼蚁般的凡人的异常?
若非封神时代有着大气运在世,那么就是十万大军,也难抵御真人。
接着,往东而行,穿过西山,那么叶独等人,就到了三危之山的东面。
由东往西,神光西照,能见洞天。
洞天的东面,其实就是门户所在。
“去罢!”
九道符,合在一处,化作一道流光,往洞天福地东面而去,倏忽消失在了天地尽头,出了这一界,到了那三危之山。
而三危之山外的东面,就是叶独等人。
章七一七 平静之下的暗流,白费心力的谨慎
由东望西,神光西照,能见洞天。
这一句话,便表明了,这处洞天福地的的门户,就在朝东的一面。
叶独等人不是修行人,他们没有神光可以西照,更没有得见洞天的缘法。可是,当他们穿过了西山,到了东面,也就如同来到了这座大门所在。
而继续南行,也即是从这座大门的左边,走到了右边。
对于清原而言,这二百人就如同排着长龙,在自家门口走过了一遭。
“就算这些道士再是怎么盯得紧,但这些军士既然来到了我的门前,要动些手脚,便简单了……”
尽管觉得并不复杂,但清原仍然没有懈怠,神色略有凝重,静等机会。
那九道神符,已在三危之山的东面边缘。
只须时候一到,即可功成。
……
“怎么回事?”
正行忽然站起身来,神色稍显凝重。
这二百军中之人来到西山,本就显得古怪,此刻穿过西山,来到东面,又正好到了洞天福地的门户方向。
而重要的是,他们由北往南,二百人形成队列,仿佛有着一种能把那洞天福地的大门都恰好阻住的错觉。
“不应该如此巧合的。”
正行目光稍凝,犹疑不定。
在他身后,鸿暮淡淡道:“年轻人谨慎是好,但闲着无事,胡思乱想,便是不太好了。”
正行看了一眼,对于这位修行进境不佳而显得暮气沉沉的师叔,他一向觉得对方过于颓丧,全然没有守正道门之下应有的锋芒。
但守正道门,规矩森严,辈分不可逾越,尽管正行道行已经高过了这位师叔,但仍然不敢不敬,也就应了一声,心中盘算着如何回话。
但不待正行想出敷衍的言词,便又听鸿暮淡淡道:“洞天福地,隔绝内外,就算是二百个修道人去攻打那洞天福地,也不见得能惊动内中的天杀真君……也不就是走了一趟么,有什么打紧的?”
“就算真有什么变化,那洞天福地必然先要打开,你以为打开一座洞天福地就那般简单?”
“你师父在那里,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
鸿暮略微伸了个懒腰,旋即扭动了几下,才又坐下,重新运功,临要入定,便即说道:“就连你那师父,都没有理会,你谨慎个什么劲?若真不放心,那就用抱婴功,收敛气息,跟随在那二百士卒之后,悄然尾随过去,看看动静罢。当然,别怪师叔没有提醒,你收敛气息须得妥当,否则与这阴神与之军中气运杀机冲撞,难免……”
这几句早在师父那里听过,如今再由鸿暮这死气沉沉的声音再度说来,让心神不定的正行,不禁听得烦躁,忙是躬身一礼,说道:“冲撞军中杀机,会有弊端,家师已是有所警示,弟子会稍加注意……但是,既然觉得有些古怪,弟子也想看看,想来就是被杀意损了一点阴神,也不打紧。”
鸿暮嗯了一声,说道:“那就随你罢,反正你师父就在边上,他若真不同意,你也与这些军士冲撞不起来。”
正行随口道了声是,便深吸口气,顿时往前而去。
他逐渐前行,气息也渐渐收敛起来。
与此同时,也在心间谨记着师父所言。
一旦有所动静,不必拦阻,不必逃命,只须立即传讯示警便是。
“怎么会这样?”
不知怎地,正总觉得其中会有古怪。
或许是这二百人来得过于巧合了。
也或许是因为他对于那位当年俯视,如今仰望的天杀真君,过于在意了。
其实,连他师父这一位八重天的大真人,都未有察觉到异常,比较之下,他的谨慎,也显得有些可笑了些。
但即便如此,正行依然没有懈怠,他尾随在二百士卒之后,细看细察,十分谨慎。
……
洞天福地之中。
古镜显化这那二百军士以及周遭变化。
而正行此人,也恰好在古镜之中。
他不是修成阳神的真人,尽管被清原窥探,依然不知。
“是他……”
清原显然认出了这个当年在伏重山见过的年轻道人,想起当初面对此人时,压力沉重,再看如今,对方道行虽有进益,但也只在五重天的境地,以自身水月楼的本领,弹指即能灭去。
清原这般想着,却也不禁有着几分感慨,但感慨之余,也想得更深一层。
“守正道门在此看守的,绝不止他一人,却只有他跟随在后……”
“是因为恰好是他被派遣过来,尾随这二百军士,探查虚实?还是因为他当初跟我有所交集,比其他道士显得更为在意,也就更为谨慎?”
“但不论如何,他道行远不如我,阴神造诣也未登顶,就是再如何谨慎,也察觉不出我如今的手段。”
清原目光稍凝,旋即把左手印诀,虚虚一按。
嗡一声轻响!
三危之山东面边缘的九道神符,顿时投了出去,彻底离开了这座洞天福地,到了人世之间。
然而,在这期间,没有什么浩大动静,也就没有人发觉变化。
因为清原没有打开洞天福地的门户,也不需要打开洞天福地的门户。
在封神期间打开过的洞天福地,就与外界天地有了联系,从此,直到封神事毕之前,都是合不拢的。
洞天福地本来就是没能完全紧闭的,那冥冥之中的联系,就如同一条无法看见的丝线,让那原本该紧闭的洞天福地,有了一丝缝隙……而这九道神符,便经过缝隙,落入了人世。
鸿梁等道行较高的几位道士,并未在意这里,且为了避开军中杀机,也把阳神感知都暂时避开了二百军士所在的地处。
至于正行,虽然尾随在后,但也未敢放出阴神,只是悄然而行,既然未见动静,便也没有察觉到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