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嗳迫锫罚姓庑┦奔淇峙麓笪壕缇团茉读恕�
袁章死死地盯着前方的火焰,许久之后才按捺下心中的怒气;此次入关击溃了大魏的三十万精锐,自此以后大魏再无可战之兵,等明年自己收拢兵力再来的时候,必可一举拿下大魏的京城。
“就让他们多活些日子吧!”袁章最后看了一眼李悠远去的方向,带着大军缓缓退去。(未完待续。)
第195章 争分夺秒
“陛下,再坚持一会儿,到了前面的安远县就可以歇息了。”魏士良忍着大腿内侧的疼痛向李圭说道,大军突围最要紧的是速度,这段狂奔可把他这把老骨头折腾的不轻。
“没事,朕还能坚持。”经过这些日子的打击,李圭也坚强了许多,不再向刚出京时那般任性,如今他只想着早日回到京城,去收拾杨介夫那一伙人。
“报,前方安远县泗门紧锁,不让我等入城。”还没等魏士良继续开口说话,一名探马急匆匆的跑到钱骅身边汇报道。
钱骅和丘尚俭交换了个眼色,这安远县的知县肯定是杨介夫的人,“你没有说陛下也在军中么?”
“小的说了,可那安远县的知县在城上说如今兵荒马乱、谣言四起,他守土有责,万万不敢放闲杂人等入内,小的又退了一步要他们给些粮草也被他以城中已无粮草拒绝了;小的还想再说,城上就开始放箭,于是只好退回来了。”探马面带不甘的答道。
“区区一名知县安敢如此?”一旁的李圭怒不可遏,“朕这就去安远城下亲自叫门,看他们开不开门!”
“陛下,眼下最要紧的不是这些,而是早日返回京城。”匆匆赶上大军的李悠连忙说道,“臣已经用大火隔断了追兵,他们短时间内追不上来了,我们可以稍事休息,用些干粮,商量下接下来的打算。”
“一切就按李爱卿说的去做。”李圭现在感觉双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闻言连忙附和,让魏士良将自己从马背上搀下来,喝了些水吃了点点心,才算恢复了几分元气,这才想起李悠方才的话来,“京中可是出了大事?”
李悠身后的郭元景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臣在尉州城外苦盼援军,可援军迟迟不止;直到前些日子遇到了京中来人,说京中诸位大臣虽然已经发出了勤王号令,但只是让大军赶往京城,并未有一名士卒派来尉州城。”
说到后面他压低了嗓音,用只有李悠、钱骅、丘尚俭和李圭、魏士良几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且京中多有陛下已经。。。已经。。。。的传言。”他终究没敢将龙驭宾天几个字说出去,“臣还听闻太后已经召郕王入宫,连续数日未出宫门。”
郕王进宫这几个字犹如当头一棒砸的李圭头晕眼花,他方才登基不久,虽然已经有了皇后,可还没有诞下太子,郕王乃是他的亲弟弟,在宗室中和他血缘最近,如果他有个万一,那么郕王就会是继位的最佳人选。
太后将郕王接入宫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如今大军尽失,他所能倚仗的就唯有自己皇帝的身份,现在连这个光环都有失去的危险,李圭一时陷入了沉寂。
“陛下,如今尚未有其他消息传出,或许是太后还没有下定决心,只要您早日返回京城,则郕王必定会离开皇宫回到王府之中。”李悠出言劝解道。
“对,只要朕回到京城,那么一切就会重归正道。”李圭的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他喃喃自语道,“朕才是皇帝,朕才是九五之尊,郕王不过是个顽童罢了,如何配得上。。。。。。李爱卿,我们这就动身,马上返回京城。”
“陛下,您的身子。。。。。。”李悠迟疑的问道,这才跑了半天李圭的脸色就如此苍白,此去京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是京城没到他先挂了岂不是白跑一趟啊。
“朕。。。还顶得住。”皇位即将失去的危险让李圭再也顾不得这些小事,挣扎着站了起来,摇摇晃晃的就要重新上马。
哎,果然是不行啊,李悠暗暗摇头,转身对钱骅说道,“钱兄,虽说安远县城进不去了,但是四下肯定还有些村落,劳烦钱兄立刻带上人马搜寻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马车。”
接着他又转向李圭,“陛下,如今将士们厮杀半天,早已人困马乏,还是暂且休息下等人马稍微恢复再动身吧。”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朕还怎么等得住,李悠你。。。。。。”李圭此时面目无比狰狞,他刚想叱骂李悠却被魏士良拦住了。
“陛下,还是听从嘉州伯的安排吧。”魏士良赶紧拉了下他的衣角,避免他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如今能不能保住皇位就全看李悠这些人的了,若是伤了他们的心,那还会有好下场,“若不是嘉州伯、钱将军、丘将军他们,我等恐怕早为唐括部所擒,如今太后受奸人蒙蔽,我等就只能依靠诸位了。”
说着魏士良就要向李悠等人跪下去,他知道如果李圭没了皇位,那他肯定会招致杨介夫等人的疯狂报复,到时候相求一死怕都难。
“魏公公何须如此。”钱骅连忙上前制止了他的下拜,“我这就去寻找马车,陛下先稍事休息,臣去去就来。”
哎,如此费尽心力只为了保住这样一个废物,到底有没有必要啊?李悠心中不断苦笑,此次大败固然有杨介夫等人断绝粮草、勾结唐括部的原因,但若不是他一路随意改变行军计划,又怎么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
没办法,如果他死了,就算我和钱兄、丘兄能平安回到京城,杨介夫也一定会以失陷主君为借口置我等于死地,现在我们和这个废物算是绑到一块了,再多忍几天熬过这一劫再说吧;李悠暗暗叹道,京城还是过于危险了,若是能平安回京,我还是回嘉州去吧。
钱骅四处寻找了一个多时辰,才从一家小地主家里找来了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稍微布置一番给李圭充当乘坐的工具。
而这些侥幸逃生的大军也分成了两部分,李悠、钱骅和丘尚俭带着精锐的骑兵护卫李圭快速返京,而姚平仲和秦谭胜则带着剩下的兵马跟在后面,军中所剩不多的粮食也都归了李悠等人,姚平仲他们以后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从现在起,必须日夜兼程赶往京城。”李悠大声说道,现在必须得争分夺秒。(未完待续。)
第196章 等(600月票加更)
冲出尉州城,又和唐括部厮杀了一场,就算加上郭元景收拢的溃兵,如今也只剩下了两万人;想想当初三十万大军出征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再看看现在,李悠就有一种恨不得将李圭和杨介夫这些人乱刀砍死的**。
杨介夫策划了这一切自不必说,而统帅这三十万人马的李圭现在也没有丝毫想起那些死去的士兵,心中只有对杨介夫等人的仇恨,以及对可能失去宝座的恐惧,一路上脾气愈发的暴躁起来,对伺候他的士卒动辄喝骂,李悠气急之下只能远远地躲开落得个眼不见为净。
如果大魏的皇帝和朝臣都是这等模样,那这个朝廷剩下的日子或许已经不多了,再想想逐渐壮大的唐括部,以及自己从嘉州入京时沿路所见的那些流民,不由不让李悠生出这样的想法;内忧外患之下,朝中掌权的却是这样一群只知道争权夺利的废物,大魏的将来可想而知,明年唐括部肯定会卷土重来,到了那时候杨介夫拿什么去抵御外寇。
大魏在军制上和大宋颇有相似之处,都采用的是守内虚外的策略,集结重兵与京城拱卫京师,剩下的边关或许还有一些有战斗力的不对,至于各州县兵力极其空虚;如今杨介夫为了世家和寒门的利益,将大魏的支柱——京营禁军一扫而空,等于是打断了大魏的脊梁,来年若是有变,大魏再无可用之兵。
乱世大概就要来了,李悠的心中忽然生出了这样的想法,那么自己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乱局呢?京城是不能再待下去了,纵然这里是大魏最核心、最繁华的城市,可没了数十万禁军的拱卫,京城不过是个甜美的蛋糕,谁人都可以取用。
况且即使李圭顺利回到京城,他也没办法收拾杨介夫等人,以前有以英国公为首的勋贵支持,他都没办法压服众人,更何况是勋贵丧失殆尽的现在?他能安安稳稳的在宝座上当个图章就是好的了,不用想理由也知道杨介夫等人肯定将大军惨败的责任都丢到李圭和勋贵们的头上,人望皆失的李圭又能做些什么呢?
从接郕王入宫来看,宫中的太后也对李圭失去了信心,这位皇帝陛下犹如风中闪烁的蜡烛,稍有不慎就会熄灭;即使有护驾的功劳也对李悠毫无作用,还不如返回自己家经营多年的嘉州去,在哪里或许还要安全一些。
留在京中,一道圣旨或者一名刺客就能夺去自己的生命,而在嘉州,纵使下罪的圣旨到了,自己也可以掀桌子,就凭大魏眼下各州府的军力,绝对挡不住两千玄甲骑兵的冲击;好吧,现在统率值不够还不能召唤他们,不过想必最多再有一个任务就可以攒够了吧?
至于留在李圭身边当权臣,李悠一点都不想,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因为他有以曹氏宗亲为根底的大军,杨坚之所以能废立帝王是因为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他自己又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成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手上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兵有兵。
而李悠现在手上只有振威营的数千兵力,虽然也有丘尚俭、钱骅、郑亮等好友,但实力必起杨介夫等人来远远不如,更被说和曹操、杨坚相比了。
乱世之中,实力方才是根本,在京中我无法施展拳脚,还是回到嘉州去吧,那里有李家两百余年的经营,附近又有昌华伯钱家等盟友,比之京城可谓大有可为;李悠暗暗打定了注意,只是眼下若不能将李圭送回京城,助他重登宝座,那么一切都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