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棋魔前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和小时相比多了几分沉稳。少了几分淘气。原本圆圆的脸庞也现出了棱角。浓重的眉毛。短短的头发。由于长年坚持晨练。浑身上下总是充满了活力。
    “飞飞。飞飞!”正在足球场上和一帮同学踢球。球场旁边传来女孩子清脆甜润的叫声。
    “干嘛?”停住脚步。王一飞回过头来大声问道。他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叫他的女孩子只会有一个人。就是自上学以来便一直同桌的朱慧妍。
    和王一飞一样。这些年来朱慧妍的变化也不小。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尽管以前那大多是在形容进入青春期的少女。不过用在她的身上也完全适合:乌黑发亮的长发用漂亮的丝带系在脑后。随着身体的运动一甩一甩。细腻滑嫩的瓜子型脸蛋上总带着一层淡淡的红晕。水汪汪的一对大眼睛就象是两颗刚刚剥开的葡萄粒。小巧的鼻子总是微微向上翘着。显的活泼中还带着几分狡黠。
    “别踢球啦。快过来。我有话问你!”小姑娘在操场外边用力的招着手。
    “真是的。来啦。”知道以朱慧妍的脾气自已现在如果不过去。等回到教室后肯定少不了被教育。王一飞只有离开球场。背后随即响起小同学们的起哄声。
    “起什么哄!再起哄我告老师去!”朱慧妍把眼一瞪大声威胁着。几个男生互相眨了眨眼。吐了吐舌头又去踢球去了。
    “妍妍。干嘛叫我呀?我正踢的起劲儿呢。”王一飞跑到小姑娘身边有些不满的说道。
    “叫你当然是有正事儿啦。我问你。你要考哪所初中呀?”朱慧妍嘻笑着问道。
    “哪所初中?哪所也没关系。我又不打算上。”王一飞想也不想的答道。
    “啊?!为什么?”朱慧妍一愣。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现在有几个人不是沿这条路走过来?如果是学习差。或者家庭条件不好单说。可最起码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总该学完吧?
    “还用为什么。因为我要当职业棋手。”王一飞理所当然的答道。
    “当职业棋手就不能上学吗?”朱慧妍不服的问道。据她所知。有些职业棋手就是一边上学。一边参加比赛。似乎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当职业棋手上学不是不可以。但想成为顶尖的职业棋手。就必须把最关键的这段时间放在下棋上。”王一飞答道。
    “有那么严重吗?”朱慧妍难以理解:黄春生十六岁定段。正常而言。这也就是初三毕业时的年纪。中间这三年用来上课学习不好吗?虽说黄春生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但王一飞的情况显然不同。
    “当然有啦。你看现在。有哪位超一流棋手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一边上学一边下棋的?那些边上学。边下棋的大多是对自已在棋上的发展没信心。或者是已经不想在下棋上继续发展了。所以才会去上学。拿学历。好在不做职业棋手后可以干别的。”王一飞答道。
    “有学历。又会下棋不好吗?”朱慧妍质疑道。
    “好当然是好。可惜那是不可能的。一心不可二用。鱼与熊掌不可兼的。两样都想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这个也没搞好。那个也没的到。”王一飞答道。
    “胡说。我听老师说过。日本有一个人就是上完大学才成为职业棋手的。”朱慧妍反击道。
    “呵。你知道的还不少。那你知道那个人最后怎么样了吗?升到职业七段就再也升不上去。结果只能靠给业余棋手下指导棋和做节目主持人过活!”王一飞笑着反问道。如果说知识面的宽度。他和朱慧妍各有所长。但要谈到围棋。朱慧妍在他面前连当学生的资格都未必够。
    “下指导棋。做节目主持人也不错呀。有的时候还能上电视呢!”朱慧妍调皮的笑道。她倒是不认为那个半路出家的职业七段过的有多惨。
    “切。你听说过哪位超一流棋手在当打之年做节目主持人的?鸡同鸭讲。我和你没共同语言。踢球去喽!”知道再往下说朱慧妍又该乱联系了。惹不起。躲的起。王一飞快步跑进了球场   


第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苦恼

    王一飞的想法很简单,但事情的发展却不是那么的容易。
    按辨证法的说法,每一件事有有利的一面,必然会有不利的一面,有人支持,就必然会有人反对。
    而这一次的反对来自于王一飞的母亲…………丁立梅。
    在她的心里,下棋始终是一种爱好,虽然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不过爱好就是爱好,不能替代正规的学习。在她上学的那个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意思就是说只要数理化学好就等于有了一个铁饭碗,有了一门谋生的手艺,不管到哪里都能活得好好的,但她却从来没听过“下棋下得好,舒舒服服活到老”。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和中国的大多数普通母亲一样,丁立梅甚至在王一飞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到他成家立业、聚妻生子的路程,当然,那个时候她绝不会想到自已的儿子要成为以棋为生的职业棋手。
    当王一飞在围棋上的天赋被发现,她心里自然也是非常高兴,不过那种高兴只是觉得自已的儿子比其他人家的孩子更聪明,而不是因为这种天赋能够使儿子成为围棋国手。
    所以,当王一飞向穆建平和魏进东学棋时她是支持的,当王一飞成为忘忧清乐道场的住宿生时她也是支持的,但是,当小学阶段的学业就要结束,是成为一名职业棋手,还是象大多数人那样走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路时,丁立梅迟疑了。
    在来北京之前,可以说她对围棋是一窍不通,虽说后来曾经有过一番恶补,但可惜的是。遗传这种东西向来是由上至小,由长至幼,似乎从来没有过反向成功的先例,所以尽管王一飞少年成名,天赋惊人,丁立梅至今却还只是入门级地水准,甚至连她公公地四子关都闯不过去。===
    不过呢,棋下的好坏是一回事。对围棋现状的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
    公公希望孙子成为大国手,丈夫也希望儿子成为职业棋手,每次见到忘忧清乐道场的几位老师,他们也总是说王一飞肯定能成为非常优秀的职业棋手,她又怎么可能不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呢?
    《围棋天地》是她每个月都要仔细阅读地刊物,中国棋院官方网站是她经常浏览的对象,棋友沙龙、围棋论坛更是她每天必逛的网页,国际比赛的情况,国内棋战的现状。职业棋手的生存状态,业余棋手的出路。。。。。。,种种种种,在她的脑子里记了一大堆。
    成为职业棋手真地那么容易吗?
    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少年棋手争夺区区八个初段名额。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三。比名校的录取率还要低好几倍,而没能成功的就只有等第二年再来。运气好的成功了,运气不好的还要再等第三年。假如运气一直不好,到十八岁也没能定段,这五六年的时间就全白费了,再去上学?学习的最佳时期过了。想进入社会?在这大学生满大街的时代,一个只有小学学历地人能找到什么象样的工作?不错,成为业余高手,教小孩子下棋也是一条出路,可是靠这个能挣多少钱?万一围棋不景气了,没那么多孩子想学下棋了怎么办?
    就算运气很好,定段成功,成了职业棋手又能怎么样?
    仔细看看国内各种比赛,能够出现在决赛舞台上的不就是那四五个人吗?再看看每三个月中国棋院公布的国内棋手等级分表,排名十位以后的棋手有几个是经常在各种棋战报道中出现?棋友沙龙里不是有知道内情地棋迷说,真正能靠打比赛过上好日子地棋手最多超不过二十个人,其他大多数人的正常收入其实也就和普通公司地白领差不多,甚至连普通白领都比不上。*
    既然大多数人的收入和普通白领差不太多,那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大地代价去争取这样的职位呢?无论如何,完成正常的学业,进入一家普通的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白领的难度总比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小的多吧?而且,只要自已有本事,如果这家公司做的不顺心还可以跳到另一家公司去做,可职业棋手呢?难道中国还有第二家中国棋院吗?
    想的越多,担心的就越多,而担心的越多,想的也就更多,好象从山顶滚落的一个小雪团,本身或许不是很大,但滚着滚着就变成了一个大雪球。
    如果是别人的孩子,丁立梅可以大谈素质教育,唯能力论,竞争论,但王一飞不是别人的孩子,而是她自已的亲生儿子,她怎么可能唱着高调,看着自已的儿子走向一条注定不会平坦的人生道路呢?
    口号可以随便喊,但事情却不能随便做。人一生只有一个青春时期,过去了就不会再有,丁立梅不想用自已儿子的前途去验证素质教育理论的正确,因为,她只有一个儿子。
    所以,她的想法是希望王一飞好好上学,以后考上一家好的大学,等拿到大学文凭以后,想进公司就进公司,想下棋的话,北京那么多家棋社,以他在棋上的实力还愁找不到地方?
    对于丁立梅的想法,王国立并不是很赞同,也许是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上的不同,他虽然也很关心王一飞未来发展的道路是否顺畅,但他觉得路是人走出来的,顺利的人生固然是一种幸运,但崎岖的人生难道不也是一种财富吗?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帆风顺的人生造就的只会是温室里的花朵,美好是真的,却经不起一点点的风雪。而古往今来的伟人有几个人是喜欢走平常路的?
    如果说自已的儿子仅仅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想放弃学业,他当然是不会赞同,但是自已的儿子不仅仅喜爱下棋,而且的的确确是拥有这方面的天赋!
    所以,如果王一飞真的走上围棋之路,他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两个人两种想法,从王一飞上了小学五年级开始,夫妻两个人为这件事不知道讨论过多少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