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梵音禅唱隐隐。
此女本来就是仅次于大宗师的高手,但此时占据天时、地利之下,这一剑纵使大宗师来了也只有暂避锋芒。
“哈哈……当初我们共赴巫山的时候,清惠你可不是如此说的,宋某现在还记得你当时婉转承欢的表情呢!”
方明双手缓缓合拢。
他的动作极慢,仿佛一帧一帧动作,令人看得无比清楚。
但梵清惠的一剑却又似与他相隔千万里,直到他顺利结印之时还未杀至,充满了一种时空的诡异错乱之感。
“邪魔外道,给我退散!”
方明面上无悲无喜,更带着无上的威严,忽然双手往前一推。
这一推平平无奇,却又带着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恐怖,天与地、山川河流、乃至日月星辰都仿佛活了过来,汇聚在他双手之上,镇压佛门。
在这一刹那,方明便是创造天地人三界,统治一切的天帝!
对于天地大道而言,慈航静斋的这点佛力,不过芥子尘埃,不值一哂。
噗!
梵清惠吐血倒飞,瘫软在地。
只是一招,方明便令她重伤,乃至失去所有行动能力。
“师父!”
师妃暄挡在方明面前,两行清泪却是缓缓留下:“还请宋皇留手,否则妃暄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的!”
“原谅?”
啪!
方明一挥手,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师妃暄绝美的面孔上,令她嘴角溢血,倒在地上:“宋某人又何需你的原谅?”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种好笑的味道:“虽然未抚养你,但我赐予你生命,令你能够产生灵识,来到这个世界,感受着一切,而不是永远的混沌,已是极大的恩德!偏偏你还希望仗着这点血脉关系来钳制我?何其愚蠢!”
噗!
一道剑气浮现,刺入师妃暄气海丹田,一瞬间就将她体内经脉摧毁殆尽。
师妃暄再次吐血,知道自己之前十数年的辛苦修持,念经诵佛,打坐行气,全部都成了无用功。
“师妃暄,你很幸运,因为宋缺之女的身份,我决定再饶你一次,你要自尽的话也随意!”
方明来到梵清惠面前,注视着她数十年不变的清丽眸子:“至于你……求仁得仁,再复何言?”
一挥手,刀光落下。
第五百九十二章种魔
“《慈航剑典》?”
灵觉张开,捕捉到的气机令方明确信此时的慈航静斋之内,除了自己与师妃暄已再无其它活物,堪称真正的鸡犬不留。
而此时,扫荡慈航静斋,最大的战利品也来到了他手上。
此乃四大奇书之一,共分十三章,以静、守、虚、无为要,最高境界乃是死关!
说实话,以方明现在的武功见识,不论是彼岸剑诀,又或者前面的心有灵犀、剑心通明、乃至撒手法,都是不堪一晒,一看就懂,也唯有这最后一关,才令他有着研究的兴趣。
这死关之法,乃是剑典中第十三章记载的一种徘徊于死亡边沿般的枯禅坐,假若道行未够者妄自修行,便会全身精血爆裂而亡。
甚至,就连创出慈航剑典的地尼,最后有没有臻至此等境界也是两说,唯一一个确实有载的,便只有一个秦梦瑶。
而她能突破剑心通明,臻至死关之境,当中到底靠了韩柏的魔种多少,就实在是一件难说之事。
说实话,与韩柏等邪帝比起来,徐子陵、侯希白、甚至李世民之流,都只有蹲在墙角画圈圈的份。
“得此书之后,却令我对推演道心种魔更有信心了!”
《慈航剑典》的创始者地尼,与初代邪帝交情甚笃,甚至还曾经翻阅过道心种魔的秘笈,《慈航剑典》之创造过程当中,未必便没有邪帝的出力。
因此,《道心种魔》与《慈航剑典》,在方明看来几乎便是一体两面。
否则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慈航静斋的传人每次遇到历代邪帝,就仿佛遇到克星的模样。
这实在是因为《剑典》与《道心种魔》互相吸引的缘故。
但方明心里清楚,若将这个消息说出去,在江湖上肯定会引发起恐怖的地震。
毕竟,武林白道圣地,与魔门最为凶残的邪帝,武功竟是来自一路?这也未免太过离奇惊悚了一点。
可实际上还就是一路!
“大唐四大奇书,以战神图录为首,并且,剩下的三部,恐怕都是从战神图录中获得的启示!”
《长生诀》就不用说了,创造者广成子直接在战神殿中悟道破碎,很难说不是战神图录的再传版。
而初代邪帝的道心种魔大、法,来自他盗墓获得的典籍启发。
但那一任墓主,却是很有可能去过战神殿的存在。
而地尼的《慈航剑典》,却是从初代邪帝那得来的启发,因此线索就很清楚了。
四大奇书,《战神图录》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长生诀》乃是再版,《道心种魔》乃是残缺版的整合版,至于《慈航剑典》?那就是整合版之后的盗版……
当然,这只能说明三大奇书都多多少少与《战神图录》扯得上关系。
而三大奇书各自的创立者也是天资纵横之辈,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东西,从而演绎出了新的精彩,未必就比原始版差上多少。
“九卷天魔策与慈航剑典都在我手,道心种魔还跑得了么?”
方明的信心却是很足。
他重行推演出来的道心种魔,自然不可能是原版,但却有着把握,比起原版来也丝毫不逊色。
长笑一声,方明当即下了血腥满地的帝踏峰。
慈航殿中再无半点生息,但方明却感应到师妃暄并没有离开。
心如死灰,或许便是最适合形容此时之她的词语。
只是方明已经懒得去理了。
“数次饶过,已是仁至义尽,若是再来……”
他的眸子中放出两点寒芒。
……
静念禅院早毁,而灭了慈航静斋之后,江湖武林,顿时万马齐喑,再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出来作仗马之鸣。
大宋的威严,也被真正推行了下去,势力无孔不入,对基层更有着强大的掌控能力。
时间转眼到了贞观七年。
好消息传来,李靖带着神火军并陇右养起来的骑兵,在投诚的黑狼军辅助下,横扫草原,大破突厥,擒杀颉利。
此时,高丽、吐谷浑早就臣服,等到突厥也被打服之后,大宋真正威慑四夷,为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更是一颗文化的明珠。
方明扶持诸子百家道统,又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自信自强,从而演绎出了全新的民族文化,为开始露出衰微味道的汉文化重新注入新血。
一个充满希望、又富有激情、自立自强的汉民族,开始崛起,一扫五胡乱华的倾颓,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太极殿当中。
“李爱卿传来捷报,朕心甚慰!”
方明召见群臣,商议草原之事。
“此时毕玄、颉利已去,伏难陀的喇嘛教已经在黑狼军范围传播,这时便要继续再接再厉!”
他此时脸上愈见雍容,处理起国事来,更是游刃有余。
毕竟乃是开国太祖,有着敢把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对付文武百官天生腰杆子就硬,底下人知道天刀性子,更不敢自取死路。
有着隋朝打下的底子,还有方明的新政,从贞观五年开始,便进入了真正的盛世。
“至于菩萨将军几个要求增加草场的要求,一律驳回!”
“这几旗赏赐战功,都以金银、香料、锦缎、美女等享用为主,告诉底下人,不可逾越了!”
“至于金狼军留下的草原?便迁依附于我们的小部族过去,补全草原八旗编制!”
方明毫不客气地将后代清朝的八旗制度,拿给草原上用了。
在此制度之下,草原的上层头人都是主子,下层牧民近乎奴隶,两边又不得不对宋朝争相讨好。
宋朝控制了这些八旗上层,每年尽可大量收割牛马,补充内地需要。
遇到不服的,边关将士当即剿灭之,不论男女尽数贬为奴隶。
总而言之,就是不断腐化上层,剥削下层,更加巧妙的是,这些都是‘外国’内务,与大宋没有丝毫关系。
方明现在还很清楚。
在没有掀起工业革命之前,在草原上种地,乃至控制草原,都有些不太现实。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不过将能吞下的草原地盘一口吞下,至于其它的草地,纵然灭族,也照样有其它部落迁移,因此就必须扶持亲善势力,当作殖民地。
这一套,后世的日不落、白头鹰,都已经教给他无数的经验与例子。
实际上,方明这几年已经深居简出,很少理事,令宋师道渐渐接过担子。
若非这次李靖大胜草原,乃是天大喜事,他根本不会出来。
皇城之中,方明特意为自己造了一间幽居。
花园极清、极静,令人一见忘俗。
而在竹楼之内,摆设也是简朴到了极限,唯有壁竹上的天刀,还有旁边的一架瑶琴。
宽大的案桌上铺满了白纸,旁边就是天魔策、慈航剑典等任意一部放出去,都容易令武林掀起腥风血雨的神功秘典。
一些白纸上有着龙飞凤舞的字迹。
笔墨未干,却已经带着一股似摄人心魄的可怖魔力。
方明施施然盘坐,拿起御笔,接着在白页上书写起来。
“魔种冥合万物,一切神通变化,自悉具足,是为魔极第十!魔极之后,乃有生死转化,魔道之别,存乎一心,是为魔变之境!”
方明以自身武学为基,天魔策和慈航剑典为骨架,又加入《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等奇功绝艺,此时业已将道心种魔大、法推演到了第十一层的魔变之境。
距离最高境界的魔仙十二,只差最后一重!
在方明推演看来,道心种魔乃是视万物为波动的心法,一草一木,都是一种‘波动’。一般练武者的真气也是波动,先天真气则是更高层次和精微的波动,因此能与人的精神结合。而‘魔种’则是超越了生死的波动,故能人之所不能。
正是在这个看法的基础上,虚空亦可以是波动,破碎虚空也有了合理的解释。推而广之,人和神灵的分别只在波动层次的分别。
“初代邪帝不愧天纵之才,道心种魔的理论已经无比完美,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