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袋之中的浩大世界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更觉天下之道道法神奇,心中的修道之心再隐隐坚固了几分。
袁飞心中暗暗估量这布袋之中究竟能够盛物多少,随后不由得自嘲一笑道:“这袋子之内阔大无比,怕真如柳诗所言能够盛放天地万物了。”
不过袁飞转念一想心中却起了几丝疑惑,“或者眼前所见不过是些假象而已!”袁飞想了想越发觉得大有可能,认定这世界只是假象,他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布袋之中竟能有这般浩大的世界。
这和袁飞的修为有关,一个人的修为越高眼界便越高,能够看透的东西也就越多,反之亦然。
袁飞正是因为境界不够,实在是无法理解这小小布袋之中怎么会有这般浩大的世界,所以便认定这些都是虚假。
反过来若是袁飞有了元婴修士的修为眼界却不会觉得一个布袋之中有这般的世界有什么惊奇的。
袁飞看完了极远处便将目光收回,开始打量起周边的环境来。
就见此袋之中的地面平整异常,非金非土非石,脚步踏在上面有种踩踏木头般的感觉,地面之上光溜溜的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灰尘都没有,整个地面平整得就像是一块巨大的镜子一般,平滑得使人感觉要滑到在地一般。
袁飞思索了下,随后抬头看向天空,整个布袋之中充满了不知从何而来的淡淡光线,虽然不亮但是也足以叫袁飞看清很远距离。天空之中也是一样虚虚空空,除了氤氲的烟气外什么都没有,
袁飞不由得心中一苦,他现在不知道自己究竟如何才能离开这里。
原地转了几圈,朝着天空蹦跳了数十次后袁飞终于任命了,他确信自己绝无可能从这里蹦出布袋,随后袁飞看着那好似木头一般的地面突发奇想,蹲下身来捏起拳头在地上轻轻地叩了几下,地面上传来空空之声,袁飞心中不由一喜,这下面是空的,想必就是布袋之外的世界了。
随后袁飞试探着轻轻砸了下地面,咚咚之声震荡许久才散去,地面依旧纹丝不动,袁飞倒不奇怪,要是这么一下就将这玄(牛匕)口袋砸出一个大洞来,那这口袋也就算不上是宝物了。
袁飞舍不得损毁这宝物,所以只是试探了一下也就作罢,心中略微有底,知道自己若是实在出不去的话还有这穿破地面离开之法,心中有了些底袁飞不由得兴致大起,开始环目四望,希望能在这空旷的世界之中找出些特异之处。
果然被袁飞窥到很远处有一座山峰一般的东西在氤氲的雾气之中被遮掩着,要不是他仔细观瞧的话恐怕很难发现。
袁飞心中一喜,好奇之心大起,反正暂时也离不开这里,索性便去看上一看。
随后袁飞便朝着那山行去,最开始他还小心翼翼的缓缓而行,到后来袁飞也未见到什么古怪,所过之处全是一马平川,袁飞便渐渐地放开了胆子,放足飞奔起来。
即便如此,施展了最快速度的袁飞也跑了好一会才来到这山脚下。
随着那山峰越发接近,袁飞竟发现这竟然是一座高得看不见顶的石壁,石壁之上光滑无比,犹如蜂巢一般密密麻麻的全是一人大小深不见底的窟窿,这些窟窿形态各异,没有一丝的人工砍凿的痕迹,看起来竟像是天然形成的孔洞一般,一个个黑洞洞幽深深的洞口静静的镶嵌在这石壁上也不知有千百万年。
由于这空洞极多所以极其拢音,袁飞在这石壁之前竟能够听到自己的沉重的呼吸之声被放大了数倍,袁飞好奇心起,轻咳一声,无数山洞之中竟传来雷鸣般的声响滚滚好半晌才散尽。
袁飞看着那些空洞出了一会神,就见那空洞之中漆黑一片,镶嵌在石壁上便好似一个个漩涡一般,透出极其诡异的感觉,袁飞看着这些孔洞便有一种不安之感,所以不敢轻易踏入其中,而是沿着山壁行走,想要看看这石壁尽头究竟有些什么。
………………
(这个(牛匕)字是不是使大家看着不爽?三生正在想办法找替换词!大家先将就一下吧!我极端鄙视那些扼杀文字的国家某部门!)
第一百七十一章 牛匕
这石壁确实极高,但是占地似乎并不广大,袁飞在氤氲的烟气之中沿着石壁行走了一顿饭的功夫便到了石壁尽头。
这大大出乎袁飞所料,他原本还以为这石壁会蜿蜒数十里,看样子竟然不过数里长短。
行到近处一看袁飞不由得心中一震,就见这那里是什么石壁分明就是一根硕大的顶天立地的石尺,这石壁虽高,但却并不厚,厚度不过百十步距离,虽然站在近处只能看个大概,但是袁飞毕竟是从远处奔来,此时一看这石壁侧面立时将这石壁形状明了在心。
袁飞大是好奇,迈步便转到了这石壁后面,头顶光亮一闪,袁飞下意识的抬眼望去,这边的石壁上却没了那蚁巢蜂**一般的诡异洞**,而是有数道蜿蜒起伏的巨大光条交互游走,龙蛇一般。
袁飞静心看了一会,随后脑中灵光一闪,竟朝着远处飞奔而去,待跑了很远后袁飞才停下脚步扭身朝着已经在身后很远处的石壁看去,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袁飞立即被惊得目瞪口呆。
就见这石壁之上游走的光条分明是四个篆书大字——玄(牛匕)之门!
这玄(牛匕)二字乃是出自上古的道德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原句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牛匕)。玄(牛匕)之门,是谓天地根。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道乃是生养万物的最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混的,是天地万物的母体,是微妙深奥的母体的门户,是天地的根源。
(牛匕)乃是母体之意,又被称为女子的阴*户,乃是降生万物之所在。
说到这里前朝还有一个典故,前朝皇帝褒共最是崇信老子的思想,对一部只有寥寥五千字的《道德经》爱不释手,这本来也算不上什么恶事。
偏生这褒共为人最是小肚鸡肠,每日里就是害怕手下的子民学坏,只要有一点不堪入目的东西他都要想方设法的遮掩起来。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雌性之意的文字更是大家避忌,凡是出现在书本中便认定其必然是坏的,必然是荒淫无礼的,必然是会使得百姓道德丧失的,于是乎便发起了一场浩大的封文禁字的运动,不光文字遭殃,甚至还有千万人为文字入狱,被砍去头颅的不知凡几。
这褒共虽然崇信《道德经》认为此经乃是万经之首,但却对这部经书其中的这个(牛匕)字大加避讳,认为这个字会使得天下礼乐崩坏,所以便使人将这个(牛匕)字从天下广为流传的《道德经》中扣掉,以一片树叶代之。
后世将此事演变为一句成语,叫做一叶障目!这褒共以一片树叶遮掩了《道德经》之中的(牛匕)字,封禁了天下所有他认为能够教坏百姓的文字,心怀大悦,以为自己做了一件万世功德之事,朝臣之中尽皆都是奸妄之辈,看着褒桀坐在皇座之上乐哉乐哉,便朝朝暮暮为其歌功颂德,竟以此事对比上古诸皇,将个褒共生生吹捧成了当今的尧舜禹汤四位贤帝。
褒共的这道政令持续了一十八年,一十八年之后新生之孺子尽皆不识雌字,即便是说到自己的母亲都要以小父代替,然,褒共删字之举非但未使天下礼乐得以弘扬,反倒使得天下伦常崩坏,男不知女,女不知男,书籍典故之中尽皆是一片刺眼删减过后的空缺,古人云文以载道,这载道之文被大删大改之后那里还有道字可循?
待一日,天风怒吼,紫气狂卷,红日都化为紫色,京都之内来了一名老者,须发皆白拖地而行,一手牵着一驴一手持着一物,那物件金光闪闪,灼人眼目,世人尽皆看不真切。
老者做歌唱曰:“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诗文大意乃是说,老子庙宇破败荒凉,只能想象昔日的神仙居住在怀有圣德的庙堂里,人们曾在这里拜祭神灵。如今庙宇内残垣断壁,荒草丛生,人迹断绝,尘埃浓重,鸟迹深藏。炼丹灶也已被流沙埋没。通往函谷关的路上氤氲的紫气已经消散,千载之后恐怕只剩下稀疏松柏,圣人的庙宇必定荡然无存。
京都府军对这携带天地异象而来的老者大是惊异,团团将老者围住。
面对丛生的刀枪剑戟,老者晃了晃手中金光,笑曰:“老夫是来献宝的,快带我去见当朝君王!”
府军不敢造次急急上奏,群臣闻之尽皆颂扬褒共之德,褒共自认为功业可比上古圣皇,认定这、是神仙嘉奖他的功绩这才前来送宝。
连忙沐浴洁身,正衣冠,踏云履,请见神仙。
那老者牵驴而来,缓步而行,皇宫之中自然有些修士,这些修士远远地一见这老者尽皆面色大变,在他们眼中,这老者头顶上紫气杵天顶地,目力所及根本望不到边际,这些修士心神大变,尽皆逃遁,却哪里来得及,瞬间便化为气雾爆散无形。
老者笑曰:“得道不仁,助褒为虐,死则死矣,留你们一条魂魄来世好走正途。”
褒共哪知外面之事,一脸恭谨的迎出殿来,见到老者便恭谨施礼,连呼神仙。
老者托起手中之物哈哈笑道:“褒共,老夫将此物送你。”
说着一扬手,手中那金光闪闪的宝物便飞了起来,径直落在褒共面前。
褒共自然大喜,连声称谢。
那老者摇头笑道:“你先看看此物再谢不迟!”
褒共喜得什么也似,弯腰便去捞地上宝物,就见那金光一顿随后便收敛起来,化为一片金灿灿的叶子,叶子之中一个(牛匕)字金光闪烁,紫气氤氲。
褒共一看便知是件仙家至宝,爱惜不已,连忙趁着老者未走问讯此宝功用。
老者笑道:“你可知那叶上之字是为何意?”
褒共最是推崇《道德经》自然认识这叶子上的(牛匕)字,连忙道:“(牛匕)是为母字,乃是天地万物生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