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岛。尼德兰人得了这些岛,就能和巴达维亚的大本营连成一片。何况唇亡齿寒,吕宋一丢,接下来就轮到尼德兰的巴达维亚。
在面对共同的劲敌方原上,双方的利益却是一致的,所以才会联合起来对抗。
方原又冲着科恩说道,“尼德兰国内也太平吧!贵国威廉亲王想要加强中央集权,而各大商会却想各省自治,双方是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科恩,你们东印度公司是站哪方的?!哈!”
威廉二世意图加强尼德兰中央集权,与各大商会爆发严重的冲突,在1650年,既一年后被各大商会派人毒死。之后尼德兰各省宣布自治,取消执政官之职,处于无政府状态。
遇上这么个对西洋情况了如指掌的方原,普尔、科恩无论是忽悠,还是恐吓都没了作用。
被方原当众打脸的普尔羞愧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科恩更是满脸的颓然,二国的底裤都被方原掀了个精光,还有什么谈判的,问道,“方总督果然是情报灵通,方总督的想法是?”
第424章 初战告捷()
这次谈判的目的,不是要和二国开战,主要还是要和谈收回吕宋部分的岛屿。
方原不愿将二国逼之过甚,若令他们直接交出吕宋全部的岛屿,双方就无法继续谈下去,只能选择开战。但逼迫他们让步却是必须的。
方原想了想,微微一笑说,“这么吧!我们共治吕宋。北部的吕宋岛归我大明,吕宋岛之南的诸岛归你二国。”
吕宋岛就是整个大吕宋的精华所在,矿产丰富,土地肥沃,也是大量明人集聚之地。
方原的条件,就是将吕宋纳入本国的领土、殖民地来管理。
至于吕宋国内民意同不同意,根本就不重要。因为吕宋的命运根本就不由吕宋人来掌控,只需要方原和尼德兰、西班牙人签订了合约便成。
普尔、科恩互望了一眼,二国国内的旨令是令他们保住吕宋岛的利益,没提过不让割让北部的吕宋岛。国内评估是吕宋必然丢失,他们能谈判到占领吕宋以南诸岛,已不能算是外交失败。
何况吕宋以北的明人看佛朗机人个个都是蛮夷,心高气傲,远比那些土著人难以管理。之前还能靠着大屠杀来减丁震慑,如今再不敢屠杀,以西班人、尼德兰人的能耐,是管理不了这些明人的,还不如直接放手,以免再生事端。
若再讨价还价,惹怒了方原,恐怕连吕宋以南的诸岛都保不住。
谈判至此,双方算是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二人冲方原说道,“好,我们立刻将谈判成果传回国内,请方总督耐心等候。”
方原这方谈妥了与西班牙、尼德兰人关于吕宋岛的归属。秦展那方征讨广东,也是捷报频传。
施福以火炮母舰编队为箭头,还有两艘巨舰为掩护,带了五百艘运兵船,两百艘运输船,载着五万军士,一百门火炮,数之不尽的铅弹、火药直接从海路驶入了广州府的治所,广州城下。
广东布政司之前早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广东境内大部分都是蛮荒之地,广州府乃是广东最富庶、地理位置最中心的一府。一旦广州府沦陷,广东的诸府就会被切割成几个独自为战的州府,广东的行政体系也立刻宣告崩溃。
广州城又是广州府最重要的港口,若广州城一旦失陷,玄甲军便可以从容登陆。凭广东那点装备奇差,战力低下的软脚兵,去和装备精良,精兵悍将的玄甲军对战,无异于驱羊羔去和虎狼搏斗。
所以保卫广东的关键一战,就是广州保卫战。
广东布政司一面调集广州府的府兵一万人全部在广州城内集结。又将肇庆、廉州、高州等府,用于防御广西土司渗透,镇压壮族、瑶族、侗族叛乱的两万战力稍强的军士也尽数集结在广州城。
这么一来,广州城里据守的军士达到了三万人。
顾元镜等官吏又在广州城墙的炮台架设了仅有的两门红夷大炮,五门中型火炮,抵御玄甲军水师舰队来自海面的进攻。
广东布政司除了自行布防之外,还向广西的靖江王朱亨嘉,还有各族土司都发去了求救消息。承诺只要广西能出兵援救,待打退方原的进攻之后,广东布政司愿意提供两百万两银子犒军,并允许广西狼兵在肇庆府境内劫掠五日,能抢走的粮食,钱财,女人都可以尽数带回广西。
朱亨嘉,还有广西各地的土司在收到广东布政司求救书信的同时,也收到了秦展派人送来的书信。
秦展在书信里提出,邀请朱亨嘉,广西土司出兵共同攻打广东,宰肥猪。双方共同来拷打广东的官员、富商,得来的银子双方一人一半,而且还愿意割让广东境内的七个壮族、瑶族、侗族等族族人聚居的州县交给广西的各族土司。
但书信里也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朱亨嘉和广西土司狼兵所过之处,只能杀当地的官吏、富商,不得骚扰广东的大明百姓,否则,双方的盟约立刻撕毁。
靖江王朱亨嘉接到两方递来的书信,双方也都开出拉拢的条件,他立刻邀请几个广西最大的土司到居城柳州城商议对策,怎么才能争取到广西利益的最大化。
广西的朱亨嘉,各族土司正在商讨对策,广东这边,玄甲军的水师也抵达了广州府的海域。
双方的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广州城的港口外水域开阔,不比台湾鹿耳港的浅滩,连鸦片战争时期的蒸汽铁甲舰也能自由出入。玄甲军的火炮母舰编队能直接开到广州城港口外,与城墙上的火炮对轰。
玄甲军舰队一艘火炮母舰上就有四百门火炮,再加上三艘护航巨舰上的一百门火炮,玄甲军舰队的火炮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七百门,单算侧翼也至少有三、四百门火炮。
双方火力十分的悬殊,再加上火炮母舰是铁甲覆体,明朝时期火炮的铅弹砸中了也无异于隔靴捎痒,全无威胁。
火炮互轰了一日,广州城的炮台被炸毁,二门红夷大炮,五门中型火炮被尽数摧毁。
没了火炮的狙击,玄甲军的运兵船开始运送军士登陆。
顾元镜等一众广东布政司官员还想着照搬兵书,兵法有云,半渡而击之。趁着玄甲军立足未稳,派五千卫所兵出城,冲击玄甲军阵地,或许能赢得头阵,甚至可能将玄甲军赶下海去。
等广州城的军士杀至登陆点时,张英早就率一千族兵立了偃月阵,前方是防御的大盾阵,其后是远程攻击的火枪队,再后则是近战的倭刀长枪队。
这个一千人的军阵就是为了防止广东兵的偷袭,掩护大部玄甲军士登陆的。
面对整装待战的军阵,广东兵硬着头皮连冲了三次,张英的阵地却稳如泰山。在经过最初的试探后,张英果断的察觉到这些广东兵的战力远较想象的差。
作战方式和蛮族人一样,散兵作战,可见平日里根本不习阵法;
军备低劣,不见几支火枪,大部分还在使用弓箭,而且射程近得可笑。寻常的弓手,有效射程是一百五十步左右,但这些广东兵到了一百步才开始放箭,可见臂力之差,连当个弓手都不合格;
甚至奔跑速度都较张英估计的要差了很远,张英所部装备的是寻常鸟铳,一般来说,这种鸟铳是阻挡不了步兵冲锋的,必须要使用经过改良后的后膛燧发枪,以三段击,或是五段击的战法才能挡住步兵冲锋。但一番冲锋下来,那些广东兵根本杀不到军阵之前,就被尽数击杀,可见奔跑速度也是远不如寻常的军士。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张英一眼就可断定,这些广东兵气势很足,但素质极差,就是滥竽充数的,根本不堪一击。
他立刻下令族兵从两翼作出反击,这些广东兵被打了个猝不及防,立刻崩盘,仓皇逃往广州城。张英率五百人追击,大有斩获,倒毙在广州城外的军士尸体至少有八、九百人之多。
顾元镜等人这才知晓,所谓半渡而击之,有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两军战力至少相当。若是驱赶一群绵羊去半渡击杀猛虎,不是用兵如神,而是纸上谈兵。
广州城再不敢派出一兵一卒出城来送死,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日后,所有五万玄甲军士在广州城郊尽数登陆。
第425章 诡异的攻城战()
玄甲军全军登陆之后,但见广州城的城门紧闭,城墙上架设着二十门火炮。看来刚刚一场强弱悬殊的败仗,没打醒这些守军,城里的守军还是不想投降,准备顽抗到底了。
不过这也在秦展预料之中,广州城乃是广东最繁华、富庶之地,广东布政司更是在城里大量集结各府军队,攻打广州城本该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恶战。
他生性谨慎,又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出征,若打了败仗,怕是立刻会被方原判断成烂泥扶不上墙,那个许诺的闽广总督也就悬了。
秦展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策略,不急于一时去攻城,而是先巩固本阵的防御,在中军营前搭建好两道防御工事,以免被城内偷袭。
他更下令全军,花了三日时间扎成营寨。
依照正常的劝降程序,秦展又派人向城里递交了一封劝降书,责令城内守军三日内投降,否则城破之后就屠城。
劝降书递进了城里,秦展就在军营里等了三日,结果城里没有任何回应,回信不见一封,使者也没派一个,只是城门仍然紧闭。
秦展下令火炮阵地,对准广州南城的城墙、城门不间断的狂轰滥炸了一整日。
在玄甲军火炮的密集炮轰下,南城城墙已是处处烽烟,城门更是摇摇欲坠。但令人奇怪的是,广州城城墙上的火炮只不痛不痒的反击了十余炮,然后就如同哑火了一样,再也悄无声息。
秦展浑不知城墙上的守城军在玩什么玄虚,这种战法他是闻所未闻。他想着是不是对战场之事孤陋寡闻了,立刻召集冯廷、张英、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