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步安放炮模和模心。炮模轻的有几千斤,重的有几万斤,炮心也十分笨重。要靠简单机械的帮助,先放好炮模,然后再把模心安装在炮模里,将下口塞紧,四周用干土垫好。
第三步炼料配料。不管是用生铁还是用铜,都要先进行提炼,然后浇铸成三五斤一块的薄片,等着浇入大炉内铸造用。
第四步化铁浇注。将精炼的铁放入预先用砖砌好的灶池形化铜浇注炉内,然后用大火将铁催化成汁,再逐渐添铁。等到铁汁全部化清,如油如水,上面冒起金花绿焰之时,便引出铁汁,渐渐放入模内,等注满木模,就算浇铸完毕。
第五步起心。待炮铸成3天内,将模心摇松;到第5天,把模心取出;第8天将土挖开,把炮放倒,两头垫起2尺来高,把模子上的泥打去,扫干净,炮身就铸好了。
第六步是看膛。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检查膛内是否光润,膛内光洁才是好炮。
第七步是齐口。炮铸好后,炮口凹凸不平,必须齐口,使炮口齐整光滑。
第八步是清膛。将镟刀扦入炮口,把火炮内膛镟得极为光滑。
第九步是钻火门。大炮的位置是否适当,关系到火炮的使用。所以要比照内膛尺寸,紧挨炮底,用纯钢粗钻,蘸油钻好火门,火门必须与炮底平行,才算合适。
火炮炮身全部加工完毕了,最后安装在炮车上,或者是安装在固定炮台上。
念完这大炮铸造之法,王大全眼前仿佛就看到了一门威武的万斤大炮,随着大炮的怒吼,蒙古骑兵就成片倒下!
看到王大全还在走神,沈荣就推了推他,小声道:“大人,大家还等着你呢!”
王大全这才发现自己又走神了,轻咳了两声,不好意思地道:“吕大人,李公子,还有各位大人,实在是不好意思,刚才王某看得入了迷,不过李公子研究出来的办法,的确是精妙无比啊,虽然还没有试验,但是我王大全敢打包票,这回我们军器监要在一个月之内做出合格的虎蹲炮来。还有那千斤大炮,万斤大炮,我们也要把它搞出来!”
李响也不禁鼓掌笑道:“王大人真是一位好官呐!时刻都是忧国忧民,我相信这次你们一定可以成功的!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吕文信也点头道:“看来我可以向皇上复命了,虎蹲炮试制进展良好,只需一月便可完成。”
王大全忽然道:“李公子,虽然这些火炮很是不错,但我们现在生产的火箭也不能放弃,不知道李公子对我们的火箭可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李响心下暗道,这个王大全还真是贪心呐,都有了大炮还想着其他的,也罢,就把火箭炮的原理说给他们听一听,至于能不做出得出来,就看军器监这些人的人。
想到这里,李响便正色道:“各位大人,小子倒是有一个设想,只不过还不太成熟。我们何不把现在的火箭放大,做成十数斤重的杆状火箭,在其弹头部位加入爆炸物和铁片,在中部装入一种推进剂,通过尾部的燃烧室喷射出来,推动火箭,在发射时将其放进铁制的管子里面,这种铁制的管子可以制作成蜂窝状,如此一来,就做成了一个可以同时发射的火箭箱,各位以为如何?”
第八十一章 古代喀秋莎()
王大全想了想,便摇头道:“李公子,不是我们没有想到过,而是这十数斤重的火箭,如何能射得远?就是一斤重的火箭,还不如士兵用弓射得远呢!这火药的推力有限呐!”
吕文信也点了点头道:“王大人说得没错,小哥儿莫非真有办法将这些重达十数斤的火箭射出数百步远?”
李响呵呵笑道:“各位大人,刚才我已经说了,这火箭采用的是推进剂,而不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火药!”
超级3D打印机提供的资料显示,最早苏联人制造的火箭炮,采用的推进剂是一种无烟火药,射程可以达到一千多米,只有采用那种无烟火药是比较现实的,如果说要用到复合固体推进剂,以南宋的科技水平显然无法实现,而液体推进剂,比如汽油煤油,这个时代也是无法提炼的。
当然李响也在想,等以后时机成熟,利用超级3D打印机,打印出一台工业母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制造出很多工业设备,或许几年后就能够制造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火箭弹,还有简易的喷气发动机也不是不可能。
在二十一世纪,有很多航空爱好者,就能够利用区区一台小型机床,以及一些普通的材料,制造出简易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当然可以用在火箭上。只不过要制造它,需要一台机床,还有钢铁和铝合金等材料。
王大全的疑问打断了李响的思绪,听了李响的话,王大全纳闷地道:“李公子,莫不是虎蹲炮的******吧?这种火药虽然比我们之前的火药,在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要用来做火箭的推进剂,只怕还是不行呢!”
李响回过神来,看到大家都疑惑着呢,便正色道:“说起来也是意外的发现,我找到了一种以龙须草为原料制造一种无烟火药的方法,是以龙须草为原料,用几种酸对其进行混合反应之后,就可以得到一种胶状的东西,最后将这种东西晾干后压制成球扁形黄药,就可以得到一种新的火药,这种火药更加猛烈,应该可以用作火箭弹的推进剂,也可以用作火炮的******,不过我也是初步试验了一下,还需要军器监来研究完善。”
王大全激动地道:“哦,李公子,此事可当真?若真是如此,不仅是你说的火箭炮可以做出来,而且我想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也能够有进一步提高!”
李响点了点头道:“当然,其实只要大家多发挥聪明才智,多进行试验,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发明。我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能不能成还是要看各位的。”
其实火箭炮制造起来并不算太难,甚至比身管火炮还要容易得多,当然原始的火箭炮缺点也不少,不过在这种冷兵器时代,它应该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即使它的精度差。
火箭是中国人发明的,然而中国古代的火箭,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威力并不大,中国古代的多管火箭炮在明代就有了,它叫一窝蜂,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
明代的著名军事著作《武备志》中,就有不少火箭图。如飞刀箭、飞枪箭、燕尾箭等,这些都已经不是普通的箭头。又如同时发射十枝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三十二枝箭的“一窝蜂”,发射四十九枝箭的“四十九矢飞廉箭”,发射一百枝箭的“百矢弧箭”、“百虎齐奔箭”等。它们大都是把箭装在筒里,把药线连在一个总线上,点燃总线以后,传到各箭,就一齐射出去。
箭头射向敌方的火药箭,这和现代火箭的发射原理是一致的,只不过当时的火箭,个头小,杀伤力不足,最多用来纵火或是和弓射出来箭支一样杀伤敌人。由于多种原因,火箭在当时没有能够大力发展。
李响觉得这是一个遗憾,如果当时南宋政府能够大力发展火器,特别是火炮和火箭武器,那么打败蒙古骑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既然穿越到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李响就不能再让原来的历史重演,他要帮助大宋发展强大的军事工业,打败蒙古帝国,火箭炮就是一个比较容易速成的选择。
早在1805年,英国人就制造出一个实用的康格里夫火箭,射程达到1800米,在1806年英国进攻法国布伦港和1807年英国攻打哥本哈根时,这些火箭就被当作舰载武器使用,英国海军向哥本哈根发射了两万多枚火箭,几乎将城市移为平地。后来这种火箭炮又装备了陆军骑兵炮部队,组成独立的火箭炮兵连。它还曾用来攻击美国人,虽然这种原始的火箭炮有着很多缺点,在威力和精度上都很难与身管火炮相比,但是它的潜力是巨大的。
尽管液体推进剂产生的能量和性能都比固体推进剂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使用液体推进剂的主要不利之处是增加了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复杂性,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火箭的成本。
固体推进剂则有使用简单可靠的优点,这对于一种需要大量装备使用的炮兵武器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早期德国和苏联搞的火箭炮除了精度和射程的问题外,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火箭弹外形并不十分符合空气动力学,他们的火箭弹就像是小号的煤气罐子,又短又粗,这样的确很影响射程和精度。
真正的高性能火箭弹,应该是细长的弹体和尖头,从前到后依次是战斗部和发动机部分,特别是火箭弹的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很重要,尾喷管的作用在于把热能和压力能量转换为火箭弹的动能。因此尾喷管设计成为一种横断面积逐渐减小的开孔,当气流喷出尾喷管的狭窄段,体积就会迅速膨胀,温度和压力降低,从而获得极高的加速度。
李响的话给了大家不小的信心,王大全也拍着胸脯道:“好,就冲着李公子这句话,我王大全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这火箭炮弄成!”
李响点了点头道:“火器不比其他的,具有不小的危险性,所以王大人一定要注意研究和制造过程中的安全,为什么不用现在的黑火药呢,除了推力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容易着火和爆炸。”
第八十二章 工业母机()
对于李响所说的东西,在场的所有人都深信不疑,因为虎蹲炮就是李响设计出来的嘛,虽然现在出了一些小问题,但至少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它的威力有多大,如果大宋的军队能够装备这种轻便的虎蹲炮,那么打起蒙古骑兵来一点也不会怕了,蒙古人还没有到跟前呢,就可以用炮把他们轰个人仰马翻,不要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