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十天时间,整个金城郡就全部被拿下!
而后,马应命庞德率领虎骑军二营奔赴汉阳郡,扼守陇关道;命典伍率领虎骑军三营奔赴安定郡,扼守萧关道;又命张绣率领虎骑军四营奔赴北地郡西套平原。再加上在武都郡坐镇的马超,已然准备将整个凉州都纳入势力范围!
虽说韩遂和宋建两方势力覆灭之后,拿下整个凉州已经没有什么阻碍,但想要真正对其形成有效的统治,依旧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对此,马应也不着急,反正已经守住了边界,而司隶的董卓和益州的刘焉又无力来攻打自己,有的是时间慢慢巩固统治。
因为治下忽然多出了好几个郡,行政人才再次出现短缺,马应又将求贤令拿了出来,不仅命人于各郡县张布,连各乡里也不放过。他的态度很明确,想要将凉州的人才一网打尽!
其实不只是凉州,关中和益州也有求贤令流传过去……
此次声势这么浩大,必然能够网罗到不少人才。
不过,求贤令才刚刚颁布,一个月以后才能真正看到成效,并不着急。而马应,此时正在收编俘虏。
此次俘虏了宋建和韩遂麾下不少士卒,不处理妥当的话,恐怕会引出祸端,马应自然不会放任不管。
他打算先从这些俘虏之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将士补入虎骑军,毕竟虎骑军此次也出现了很大的伤亡,必须补充一些新鲜血液才能满编。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挑选一些合格的将士作为郡兵预备役。而那些不合格的,则准备全部迁往居延,分发田产,编为户民。
没错,马应准备将居延地区也纳入势力范围,以置居延郡。而迁往居延郡的第一批民户,除了金城、陇西二郡的俘虏外,还有白马氐、沮水氐以及新投奔过来的流民。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应该还会有不少不听话的世家豪族被强迁过去。
总之,不安定的因素马应都打算迁往那里。如此,不仅凉州腹地能够安稳,那些被强迁过去的人在居延没有根基,多半也会老实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阎行和成公英二人也都投在了马应帐下。阎行勇武值88,是一员难得的猛将,而成公英,虽然武力一般,但统率和智谋都超过了80,乃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二流将领!
原本这二人都不愿转投马应,尤其是成公英,为人忠义,坚决不事二主,最后还是马应以不杀韩遂为条件,这才让他们屈服。
而韩遂,则和宋建一起,被送往武威姑臧县,和皇甫嵩、滇昌做伴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腾以及马应的父母家眷也都在姑臧。毕竟马应是姑臧侯,这里是他名义上的封地,而武威郡的郡治和凉州的州牧府也都在这里,乃是当下凉州最安全的地方。
马腾其实还是有雄心壮志的,奈何自从兵败受伤之后,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好,连骑马都困难,更不要说上阵厮杀了。因此一直留在姑臧休养。
时至今日,他更加没有了重新领兵的希望,因为他的统率、勇武和智谋,都已经快被马应扣到极致。
不是马应心狠,只是不希望他动什么歪念头,导致不得不杀他。安安稳稳富贵一生,不好吗?
第148章 招贤纳士()
处理完俘虏之后,马应便率领虎骑军一营回到了武威郡。再有大半个月,就到他定下考核贤才的日子了,需要他回去先准备一下。
虽然他求贤若渴,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想要担任职务,需要经过他亲自筛选才行。他只会留下真正有才干的人。
要知道,他此次想要招募的可不仅仅是县令、县尉之类的中低级官吏,还包括郡令这一级别的重臣,自然需要谨慎对待。
他之所以笃定此次能够招揽到不少人,一是因为他现在是实至名归的凉州牧,在他治下出仕不用再背上叛贼之名;二则是因为他在求贤令上写明了想要招募郡令这一级别的重臣,而且还不止一个。只这一条,就足以让绝大部分人动心!
事实上,凉州本地那些原本看不上他的人,确实有不少都动了心,他才刚刚抵达姑臧县,尹奉就将这些人的名单拿了出来,递于他的面前。
名单上密密麻麻写了一百多个人的名字以及基础信息。他们都是这些时日在县衙报备了的、并准备参与考核的人。
怕马应漏掉贤才,尹奉还特意将那些有一定名气的人给圈了出来,例如酒泉的庞淯;敦煌的盖顺、张猛和张恭;金城的郭宪;北地的傅巽;汉阳的赵融、尹嘉和薛夏……
凭借强化的记忆,马应对这些人都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一郡之才或者校尉之才。
酒泉庞涓乃未来曹魏重臣,担任过驸马都尉、西海太守、中散大夫等职位,并被赐爵关内侯。其母亲名为赵娥,就是那个为父亲报仇,用刀砍死了本地豪强李寿,并割下他的头颅前往县衙自首的奇女子。
敦煌盖顺则是马应的老上司盖勋之子,此人未来也担任过一郡太守。值得一说的是,盖勋现在还在洛阳任职。因为不受董卓待见,过得并不好,若是历史不改变的话,再过几个月就会病死。其子这个时候选择在凉州出仕,倒是让马应感到有些惊讶。
与盖勋同属一郡的张猛和张恭,乃是敦煌张家子弟。尤其是张猛,乃凉州三明之一张奂之子,草圣张芝之弟。原本张芝不想担负叛贼之名,坚决不让族人在马应帐下出仕,而现在,已经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了。
金城郭宪是西汉阿陵侯郭亭之后,不久前还是韩遂治理金城郡最得力的帮手,说是韩遂麾下内政第一人也不为过。现在韩遂倒台,此人转投马应倒也不难理解。只是这样的人,马应会用,但绝对不会过分信赖。
至于北地郡的傅巽,则是前汉阳太守傅燮的族人。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过不了多久他就要流转到荆州,成为刘表之臣。而后又跟随刘琮降曹,成为曹操之臣,直至官拜侍中、尚书。可现在,却是被马应劫了胡。
剩下的赵融、尹嘉和薛夏,同样不凡。赵融与赵昂同族,乃西园八校尉之一,后来八校尉兵权皆被董卓所夺,他便和同为西园八校尉的袁绍、曹操一般,逃回了家乡。奈何他没有袁绍、曹操那样的底蕴,却是无法在家乡拉出一支讨董军来。
而尹嘉,乃尹奉同族。此人与庞淯的母亲赵娥有旧。话说赵娥割下仇人的脑袋去县衙自首之时,尹嘉正好是禄福县县长,因不忍心给赵娥判罪,便解了印绶,辞去官职,驰法纵之……(出自《后汉书·烈女传》)
先不说此人才干如何,这性格,还真是放荡不羁,马应都不知道要不要重用此人,谁知道他会不会又因为什么事突然撂挑子?
至于薛夏,是真正让马应刮目相看的一个人。此人出于普通人家,但才学却非常出众,因为不愿屈从汉阳世家豪强而被打压,不得不外出闯荡。
只是,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虽然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依旧没有得到重用。要知道,此人可是被收录到了《魏略·儒宗传》之中,学问肯定是过硬的!
当然,学问并不等同于治政能力。马应猜测,此人多半是属于空有理论知识,却无实践能力的类型,否则不会一直不受重用。如若真是这种情况,马应只会考虑让他当个学官,或者州学院长什么的……
离考核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就有这么多人才来到了姑臧,马应是打心底里高兴。当初为了摘掉叛贼身份所做的那些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回到姑臧的第二日,马应再次和荀攸见面了。
马应在外征战的那些时日,荀攸并没有闲着,在兵卒的保护之下,他走遍了武威郡所有县乡。如今,他终于做出了决定,愿在马应麾下出仕!
对于他这样的大才,马应自然不会亏待,当即任命他为凉州别驾,辅助自己处理一州政务!
眼看选拔官吏的日子越来越近,马应反而闲了下来。趁这个机会,他终于和万年公主完婚,成为了结发夫妻。
婚礼当日,麾下文臣武将以及凉州世家豪族大多都到场,不过长安那边却没有一个人前来。想来董卓和刘协二人,都不愿祝福这对新人。
不过,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马应成为大汉的驸马,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主公,在县衙登记的士人越来越多,看来不用再担心新占领的郡县没有人治理了。”尹奉笑着说道。
“是否真的可以不用担心,还需等明日考核结束以后才知道。”
虽然马应表现得很平静,但其实心中早就高兴坏了,巴不得今日立马过去,直接进入明天。
“主公,这次打算如何考核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由你一个个亲自考较吗?”尹奉忍不住问道。
马应摇了摇头,“此次参与考核的人数太多,一个个考较太浪费时间。我出了一些题目,并让人印刷了三千份,打算明日让那些士人解答。能够答对其中一半题目的人,我才会亲自考较,并定下职务。”
他出的那些题目,都是非常简单和基础的东西,甚至包括算术加减法。若连这样的题目都无法答对一半,直接就可以淘汰了……
第149章 军政人事()
两天之后,官吏选拔考核总算结束,共征用一千七八多官吏。听上去很多,但分摊到金城、陇西、汉阳、安定、武都和北地六郡,共七八十个县,也就没有多少了,一个县也就二十多人。
这二十多人搭建好县衙框架后,还需要在本地招募一些人才能完善整个管理系统。
在这些人之中,能够称为郡级人才的也有不少,尹奉标注的那些人基本都在列:庞淯、盖顺、张猛、张恭、郭宪、傅巽、尹嘉……
除了这些郡级人才之外,还有几个虽然只能称之为三流,但却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人同样颇受马应重视,例如薛夏、姚规和蒲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