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感到满意的。”书院陌陌的小伙伴早已得到了消息,奈何因为上学却来不了,禁不住一阵怨念,等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除了每样留下一个作为样品外,其余的没一会儿全部都兜售一空了……!一天的忙碌下来,大家都累的身心疲惫,大伯娘和几个小姑娘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但却个个兴致高昂,面露兴奋,吃过晚饭,所有人聚集在大厅里,张氏噼里啪啦的拨拉着算盘珠子算了算今天的收益,除过布料和人工费用,卖出去的那几样东西加起来竟然净赚了八十六两银子,这还不算今天已经定制出去的十几个背包和玩偶定金,把个大伯娘张氏激动地拿着银子的手都有些颤抖,张氏回家和大伯一说把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大伯也坚定了辞工回家帮忙的决心。(另一原因大伯不好意思说看自家媳妇儿累的心不落忍啊!)如果赵玲玲知道的,肯定会感叹闷骚啊!

    开业后赵玲玲也来过几次,看到大伯也来帮忙后就彻底放下了心。

    因为刚开业又太忙大伯和大伯娘这两天就暂时住在店里,又在村里顾了一位叫李寡妇的料理大家的一日三餐,三婶、四婶马不停蹄的在村上带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加紧货源供应。

    赵玲玲在家抓着子轩、陌陌、瑶瑶研究定制了几项管理制,凡是店里的工作人员,每工作六天可以轮换着休息一天,给那几个女跑堂暂时先规定每人每月五两银子的工钱,这可是他们几个以前一年都挣不来的,可把几个人的家人给高兴坏了,这样到时候嫁人到了婆家也会让人高看一些,于是小姑娘们干起活来就更加的用心用力。

    紧接着赵玲玲又让大哥赵子轩代为宣布,如果店里的生意好,还会给大家发红包,到了年底还有年终奖励,大家伙听了更是个个卯足了劲的干活,走起路来都是脚底生风,一路小跑。至此,这个店也算是走上了正轨。而且因为这件事赵家几兄弟的心更齐了就连赵家在焦家坝的地位也无形中提高了不少,这也算是额外的收获吧!

第五十二章 端午(一)() 
时光飞逝,岁月流梭。很快到了人们非常重视的五月份了。在古代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因此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夫妻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这儿的人们都会在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着许多的古德智慧和经验的传承。

    过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不分地域,共有的习俗。虽然吃粽子是共有的习俗,但是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吃的粽子是不一样的。南方大都吃的是白米粽子,也就是用糯米包的粽子。但是北方就不同,就像赵玲玲所在的焦家坝村,这里并不出产大米,更不出产糯米。虽然也有富裕人家过端午节的时候,会买糯米来包粽子,但是大多数的庄户人家,包括城镇的居民,吃的都是黄米粽子。

    本地产的大黄米,比外地运来的白糯米要便宜许多。所谓物以稀为贵,从南方远道运来的江米,在大多数人眼睛里,是稀罕、珍贵的东西。

    但自从家里的生活的好了以后,夫妻二人都是对儿女在吃食方面舍得的人。因此夫妻俩一合计就打算包两种粽子一种是本地的黄米粽子另一种就是有钱人家包的糯米粽子。顺便把作坊和店面工人的份例也给包出来。

    这个年代,有一条不成文的定例。对于长期雇佣的雇工,包括各种铺子里的伙计,地主雇佣的长工等,东家除了按月发给工钱之外,逢年过节还要给一些额外的福利。至于这福利的多少,要看东家的收益,同时也要看东家的人品。

    有厚道的东家,给伙计们的福利就好。也有那刻薄的,干脆就不给,也有碍着舆论不得不给伙计们发钱物,但却会想尽法子克扣。比如某一家粮店的东家特别的刻薄、小气,逢年过节给铺子里的伙计们发米,对外面说是多少斤多少斤上好的米,其实却是拿第三百一十七章节礼风波发霉的、仓底子带沙土的米来充数,弄得铺子里的伙计怨声载道,被街坊邻居背后指脊梁骨。

    端午将至,天气已经有些小热。要过节了,孩子们总是最高兴的人群。

    赵玲玲一家提前坐在一起,商量出了一张长长的采购清单,这天一大早就赶到镇上赶集。要包粽子,首先得得去打粽叶。理所当然这项任务落在了赵父身上,焦氏算计着,这样还能省下买粽叶的钱。于是娘几个到了集市去买了鸭蛋和五斤的上好五花肉。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将几个篮子都装的满满的,娘几个才又出来,最后才到粮店里。

    伙计看赵玲玲一行人是大主顾,就赶紧把掌柜的叫来殷勤地招呼,又是倒茶又是拿点心,听说她们要买江米,又忙让她们看米。

    “这些江米是刚到的,从江南运过来的,是今年的新米。您瞧瞧,这一粒是一粒……”

    “那好,就这种上好的江米要一百二十斤。”焦氏挑好了之后,就对掌柜说道。

    掌柜的连忙点头:“好的,您稍等我们马上给你打包好,这位夫人怎么拿回去?需要我们送吗?”

    “不了,我们准备顾牛车的。”焦氏老实的把自己的打算给交代了。

    出了粮油店赵玲玲母女三人租着牛车拉着满满一车的回了家。到家以后就开始泡米,准备包粽子。

    娘正打算开始干活,就听见有人在外面和赵父说话。

    “叔。”

    听到的声音脸赵瑶瑶立马就红了。

    “是厚哥儿来了,快屋里坐。”赵父爽朗的笑声从外面传进来“孩儿他娘,吴厚来了。”

    焦氏立刻满脸是笑,一边答应着,一边就往外迎。

    赵玲玲看了姐姐瑶瑶一眼,见她害羞地站在那,有些不知道是跟着迎出去的好,还是站在这,又或者是避开的好的样子,就抿着嘴无声的笑了。

    笑完了,赵玲玲就调皮的拉着赵瑶瑶的手,跟在焦氏身后,也迎了出来。

    吴厚今天穿着一件上好的夏布直缀,手里抱着大包、小包地站在那,等对着焦氏和赵父笑。

    这个年代讲究男女大防,庄户人家虽然没有那些大宅门的死规矩,但在这方面也很讲究。因此,瑶瑶也就出来两人在一家人的“监视”下匆匆的见了见面赵瑶瑶就回去了。

    ------题外话------

    下午还有一更啊!同志们,加油!

第五十三章 端午(二)() 
赵玲玲左右看了看就忙上前去帮着吴厚拿东西,大家说说笑笑地将他让进屋里,安排茶水、果子。定了亲的未来姑爷进门,焦氏和赵父都是喜笑颜开,拿出来招待的,自然也都是家里最好的东西。

    吴厚是来送端午节的节礼的。

    庄户人家,讲究个三节往来。现在连家与吴家是正经的亲戚了,这个礼数自然不能少的。

    吴家送来的节礼很丰厚。两匹夏布,都是用最上好的棉纱纺出来的,即细密穿上又凉快,颜色和花样也鲜艳而不俗。是吴家从县城买回来的,价格并不比一般的丝绸便宜,据说还是今年县城最时兴的衣料。因为紧俏,百花镇的布匹店里还没进上货。

    然后就是一袋十斤的上等江米,一条子足有十斤的猪肉,另外就是两坛上好的白酒。

    “又实用、又体面。这是真用了心思。吴家人就是周到。吴厚走后背地里,张氏就和赵父低低的赞叹道。

    隔天,大黄米和江米都泡好了,焦氏又将干枣用水抛开,粽叶放入大锅里,用温热的水烫软备用。今年她们包粽子,在玲玲的建议下准备了几种馅料。

    一种是只放米,其他什么都不放,就是白棕。第二种是加入红枣,甜味的粽子。第三种是加入咸蛋黄,她们那天赶集买了些咸鸭蛋,就是打算将蛋黄用来包粽子的。第四种,是鲜肉粽子。

    大黄米和江米的白棕,还有加红枣的甜味粽子,是量最大的。其他几种,则准备的不多。因为这几种的价格比较贵,除了一部分打算是发给作坊和店里的人的,剩余的就是她们自己吃,加上送礼。

    要包这么多的粽子,她们自己当然忙不过来,于是胖婶和三婶、四婶带着自家的闺女自动过来帮忙,加上她们娘三个,每一个都是手脚利落的,倒也能忙活的开。

    ”这个真漂亮。“看到大家灵巧的手翻来覆去,几片芦苇的叶子就将糯米和大枣、花生……裹起来,赵玲玲仿佛已经看到它们在向自己招手了。

    ”这个酱肉也能包在叶子里面吗?“胖婶儿好奇地看着赵氏姐妹手问道。

    ”当然了。“要不是不想太漏光芒,赵玲玲真想把现代各种馅料的粽子都搬过来。

    煮粽子用的水是艾草汤水,赵父负责把锅端上去用大火煮上。

    ”等等,加一些鸡蛋进去。“赵玲玲连忙道,她最喜欢吃和粽子煮出来的鸡蛋了。

    很快,第一批粽子煮出来,焦氏妯娌三人就开始忙活着送礼了。

    新出锅的粽子带着芦苇的清香味,一下子将赵玲玲的馋虫勾出来了。

    ”姐姐,走,赶紧去吃粽子。“她一把拉着赵瑶瑶过去吃粽子了。

    这时多日不见踪影的轩辕浩就好像知道粽子好了似的,不知从哪给窜了出来,看着煮好的粽子,轩辕浩在焦家坝住的这些日子可是知道,不管是多平常的吃食在赵家都能吃出花样儿来,他可不会亏待自己的嘴。

    也不看这么人麻利儿的拿了一个还没在冷水里凉透的粽子就打开了一个咸肉的粽子咬了一口,顿时清香的糯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