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肃地叮嘱,他可不想大材小用了。
“当然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表现好的,我会将人给换下的。”她又补充一句。
接着就是认人了,一个个都自报了名字,人太多,赵玲玲能记住的不多。
“至于你们,就不要用原来的名字吧。我想想呀。”看着六个年轻的丫头缩在后面,赵玲玲有些脑袋大。
“这样吧,你们就叫春晓、春分、夏雨、夏雪、秋叶、秋香。”她挨个指着丫头们说。
“谢谢小姐赐名。”小丫头们规矩倒是学的不错。
“就你识字吗?”赵玲玲指着一个圆脸的小丫头问道。
“是,奴婢认识几个字。”小丫头出来恭敬地回答。
“别的没有呢吗?”看到剩下的人都低着脑袋,赵玲玲追问一句。
“奴婢不会。”五个丫头羞愧地回答。
“这样呀,从今天开始,夏雨、夏雪你就跟着我在我身边吧。”赵玲玲看着她们严肃地说。
“春晓、春分你们两个跟着我母亲,秋叶、秋香你们两个就跟着我大姐吧。”赵玲玲说。
“小姐,奴婢做什么?”月娘着急地问,她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是当下人没活干,迟早会被主人给发卖了。好不容易一家人才在一起,她才不愿意分开了。
“你暂时负责厨房的事物,我相信你能做好吧,要是田里活多的话,你们还要负责送水过去。”
赵玲玲思索一下才慢条斯理地说。
“奴婢一定会做好的。”月娘急忙答应。
“你的孩子也别忘了照顾。”赵玲玲叮嘱了一声。
“你们现在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吧。”苏青青看着所有的人懒懒地吩咐。
别看她年纪不大,整个人却透露出逼人的气势来,这些下人在她面前一点儿也不敢轻视她。
等她走了,赵玲玲才看着家人,见他们一脸呆滞和讶然,便笑道:“爹娘姐姐可是不习惯?”
“玲玲,娘用不着丫鬟的……”焦母说着说着噤声了,不知怎么说。
无疑,今日赵玲玲突然闹的这一出,实在让她感到太陌生了,也太不解了,可又找不出理由反驳,好像心底也是认同赵玲玲的做法的。
“娘,走了,去看看我和姐姐从省城给你们带首饰啊!”赵玲玲聪明的开始转移话题,边说边还给姐姐赵瑶瑶使眼色。
“对,娘走去看看我们亲自给你们挑的首饰,妹妹给奶奶挑的那个抹额可好看了,奶奶带上肯定好看。”赵瑶瑶拉着焦氏撒娇道。
“好,好,走去看看娘的好闺女给娘带来什么好东西了。”看着两个女儿向自己撒娇的焦氏那还记得什么赵玲玲的反常啊,高高兴兴的就跟着自家女儿走了。
礼物当然要先给家里辈分最高的的人先挑了,这是赵家的规矩,为的是教导赵家的子孙尊老。
“没想到,老了,我还沾了孙女的光了。”赵玲玲的奶奶孙氏穿着新做的长身褙子和长裙,看着赵玲玲姐妹拿来的东西,就对焦氏笑着道。
焦氏一听就立刻答应了,说:“应该的,其实我也想着这事,孙女给祖母准备给东西还不是应该的嘛,这些年娘一直为我们操劳,这点东西您老享用我们还觉得少呢?”
“奶,您带上这个抹额出去人家还以为是地主家的老太太呢?”赵玲玲拿着那个银制的抹额给老太太带上说道。
“什么像啊,娘你这一穿戴起来,好像年轻了十岁,村里的地主婆也不如你富态。
娘这个你就带着吧!我看着挺好。”三婶也捧着老太太。
这次去城里,赵玲玲可真是大肆采购了一番。除了各种布料,还给孙氏买了一支银花的簪子,上面雕刻着一朵红色的玉牡丹,一副银耳环,一对刻的福字手镯,一个银镶玉的戒指。焦氏自己添了一支银制的步摇,一对上好的银手镯。张氏、沈氏也一人拿了一整套的银头面、手镯、戒指、耳环。
孙氏见自家孙女儿的兴致如此之高,也不忍扫兴,一边配合着还一边说:“可惜了,这些都银子能买多少亩田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庄户人家,有一副银子的头面就不错了,这些也太多了,戴出去也太打眼了,这镯子我要一只就行,都是银子的,今日你们又买这些,我还戴得过来吗?”
“奶奶,你就换着戴吧,你看我买的都是银制的,要不是为了打眼,我可就换买金的、玉的了。”赵玲玲笑着对孙氏说道。
当然这趟老宅之行自然是皆大欢喜。
第八十三章 酿造葡萄酒()
因为要酿酒,赵玲玲在去省城之前就就在贺家庄的贺大连家预订了一批大肚收口的坛子。
早上玄冥驾着车和赵玲玲两人头上都戴了草帽,就往贺家庄出发了。
贺家庄与焦家坝离的并不远,沟村过去就是,两个村子的地挨着地。因为驾着牛车,赵玲玲只能走相对宽而且平整的路,所以用的时间就多了些,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贺家庄。
贺大连家因为烧窑的原因把家安在住在村头,家住的院子外用矮墙围起一大片空地,里面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坛子、罐子和缸。他家是方圆百里内,唯一会这个手艺的。附近的人家用的水缸,腌咸菜用的坛子,还有酒坛子等差不多都是出自他家。
赵玲玲在计划用葡萄酿酒的时候,就注意打听哪里有卖坛子的。后来她还特意来这里看过。当时她就看中了贺大连家烧的这种二十升,也就是五十斤装的大肚坛子,这种坛子还有盖子,可以用泥封口,腌菜装酒都十分适用。
“贺大叔,我要的的坛子都准备好了吗?我现在就要。”赵玲玲进门就对着正在忙碌的贺大连说道。
贺大连见玲玲如约来了的时候,顿时喜出望外,这可是一个大主顾,何况还留下了五百文的定钱:“行啊。用我送送吗?我现在就套车,给你送过去。”
贺大连这边肯送货,赵玲玲自然高兴,自己也可以少跑几趟不是?就看着贺大连带着两个儿子。把车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干草,一车装了二十五个坛子在车上,在捆扎结实了。然后玄冥就驾着车和拉了满满一车回家了。因为贺家送货的原因,赵玲玲就等在家就可以了。
酿造葡萄赵玲玲并不打算在家弄,一来地方不够,二来赵玲玲决定把家里弄得闹哄哄的不好,因此赵玲玲早早的就在山坡上搭建好了作坊。
虽然这些坛子都是新的。但是要装喝进嘴里的东西赵玲玲觉得还是要洗刷一下才放心。
赵玲玲带着夏雨她们几个打水,将坛子里里外外地刷洗干净。等坛子晾干的时候,赵玲玲又剪了一块白细棉布,沾着高粱烧酒将坛子里面和坛子盖都擦拭了一遍。
酿酒最需要的就是干净的器具,用酒精度高的酒来消毒,是最好不过。俗话说好吃的葡萄酿不出好酒,要选皮红酸涩为优。酿酒选用的葡萄当然要选择那些成熟、饱满、没有病害的,而且葡萄皮的颜色越深越好。
古代的葡萄可不比现代的葡萄表皮很可能残留农药,那可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有百花等谷的人,酿酒的人手就很充裕。采摘葡萄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赵玲玲只是叮嘱他们,摘下来的葡萄,最好整串冲洗,不要用手搓洗,更不可以用刷子刷,葡萄上面的那层白霜千万不可以弄掉,这要确保野生酵母的成活。赵玲玲知道前世工业上葡萄是不洗的,很多大型葡萄酒厂都有自己的种植园,是严禁使用农药和化肥的。
酿酒的坛子贺大连家分送几趟都送了过来,赵玲玲就将余下的二两三百二十五文都跟他结清了。这个时候,采葡萄的人也拉回来第一车野葡萄。
野葡萄是用箩筐装着运回来的,运回来后,就先放在旁边用高粱杆搭起架子上。赵玲玲检查了一遍,发现葡萄都是挑的好的摘的,上面的白霜也都还在,就很满意。等葡萄上的水分晾干了,才将葡萄一粒粒摘下来,捏碎了放进干爽并经过消毒的酒坛子里。每只酒坛子不能放满,要给葡萄发酵留下充足的空间。
因为这个过程也要保持绝对干净,连蔓儿把手洗了又洗,又干脆用高粱烧酒消毒后,才肯让人接触葡萄。
人多好干活,这些人又都是会武功的,不会偷懒明显,干活效率明显偏高,一直忙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已经整整弄好了一百二十坛子的葡萄。赵玲玲觉得自己的手都要麻木了,还有一些运回来的葡萄,就干脆晾在那里,等明天接着处理。
“山上还有多少葡萄没运回来?”赵玲玲累的一屁股做在地下问道。
“明天上午,就都能摘回来,就是这坛子怕是不够。”玄冥接口说道。
“那估计还得要多少坛子?”赵玲玲接着问道。
玄冥估计了一下,“大约还得五十个坛子。”
葡萄越多越好,添再多的坛子赵玲玲都愿意。
“玄冥找个轻功好让他跑一趟,让他们明天早上再送五十个坛子来。”赵玲玲懒懒的吩咐道。
“我去吧,我跑的快。”瘦瘦的兴业说道。他果然很快,说是到贺家一说,贺家就同意明天一早再送五十个坛子来。
大家吃的饱饱,天刚刚放亮,就依旧按照昨天的分工去干活。贺家很快又将剩下酒坛子送来,一次卖这么多坛子,最主要的银钱都是现结的。赵玲玲现在可算是主顾中的vip了。另外又因此送了两个小坛子。一个五斤的,一个十斤的,还和赵玲玲说以后但凡用什么。去他那买,价格都好商量。
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葡萄装好,酿造葡萄酒的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慢慢发酵,发酵时每天还要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
最后,汁液开始清晰时,再次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还有最主要的加糖。
第八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