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古代山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石板不都是方形的,不规则形状的更多,佩瑶用锤子敲掉多出点尖的,还有厚度上多了一块包的,经过整理,这些石板还整齐些。

    当然,比不了专业的石器加工的,只能看得过去就是了。

    处理了大部分的石板,看看也差不多够铺炕了,毕竟炕才没有四个平方大。

    佩瑶又去背黄泥了,这个黄泥是要铺到炕底下地面上的烟道中,要从炕头位置薄到炕稍逐渐加厚踩实,是让烟顺着斜上方顺利通过烟道,因为减少了烟道面积,也会增加火炕升温速度,不会浪费柴火。

    做好了后续工作需要物品的准备,佩瑶进洞看了一下火堆都灭了,炕墙也凝固了不少,就先搞定了炕下地面的黄泥层,用铁锨把没有掺水的黄泥大概撒匀拍平,剩下就靠脚踩实,毕竟地方太小,回身都要小心,有工具也用不上。

    搞定地面,她从洞口外搬抬一块整理好的大石板进洞,用石板平整的那边对准炕墙放下。

    不错!能周圈都搭上边,佩瑶满意,又用手压了压,有一个角有些悬空不平,就去门口石堆那里找了一篮石片回来,挑选了一块垫进去,这下平稳了。

    有了成功的案例,剩下的就好弄多了。

    一块一块石板尽量拼的接缝对齐,跟七巧板差不多,佩瑶玩的不亦乐乎,就是有点重。

    最后一块石板铺上,这个炕的雏形就出来了,看着各种石板拼的炕面,和满洞顶的烟熏火撩,佩瑶表示还得等,暂时不能再烧柴火烘干黄泥了,这洞里一直没停火,火堆点的也多,从外面看洞口咕嘟咕嘟冒烟,就像里面着火了,现在还没散开,要是再烧,洞里就会成‘仙境’了,烟雾缭绕啊。

    等炕墙干了她才敢爬到刚放好石板上,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抹黄泥炕面。

    现在还只是半干,她可害怕爬上石板压坏一片。

    其实炕墙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脆弱,虽然她的水平是菜了点,不过等干透才爬上去站人是正确的,要不然哪怕没压塌,压歪了也不行不是?

    佩瑶看了看自己平常用的铁锅,炖一锅兔肉都半锅了(一只杀好四斤的兔子),在乡村人家用的大锅都有这个铁锅三四个大,做菜做饼一锅就出来了,就连佳佳家的锅也比自己的锅大,虽然自己人口少。

    算了,还是就砌个小锅灶把,以后要是换大锅,再改就是了。

    很快佩瑶在火炕挡墙这边的进烟口前,一个没按锅的锅灶,就砌好了,锅灶中间是一个圆圆的大洞,是照着铁锅放进去比较着做好的。

    可以了现在,等这两天没事烘烘就干了,等干了就可以收尾工作做好就成了。

    现在有空,佩瑶带着多多上缓坡山割药草去,她准备在后天小集的时候,去集上搭个牛车去县城卖药草,顺便逛逛这个时代的县城,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特别的东西别人没发现好处,自己却懂的东西,俗称捡漏。

    不得不说,佩瑶在靠河镇晃的比较熟了,对这个世界也是越来越放心了,没有当初的谨慎了,没想到放宽了心,却让她吃了一次大亏,却也祸福相依收获了亲情。

    带着多多背着藤篓,来到缓坡山的那片药草多的地方,收割起了决明药草。她得正是应季的时候尽量多收割一点,这种药草秋季结种,还没成熟的时间收获最好。

    冬天干枯或者春天发芽时都不行,而夏天季节这药草的效果差些,价位也会下降的,反而不如等秋季收割,又压称,又价位高。

    佩瑶也注意了有些年头太短的小苗没有收割,留着长长才好,杀鸡取卵的活不能干。

    收割了一捆药草就夕阳西下了,背着药草下山,把药草扔到竹棚下等明天再晒,又给鸡仔切了一把萝卜缨子拌碎米。

    和多多分了昨天烧的竹叶鸡,佩瑶考虑了一下以后,决明药草不多了,不知道多少年生成的现在这个规模,被自己都收割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不割,留种吧,明年开春收拾一下那片坡地,年年都全种药草,用不几年就可以见回头钱了。

    那现在除了手头这些药草大概也就值10几两银子,县城回收贵点也有限,那之后自己靠什么挣钱呢?

    藤编手艺?小吃?点心?

    算了,现在自己也好歹有了容身之处,虽是辛苦些,可是自己喜欢这种生活并甘之如饴。

    等过不下去再考虑抛头露面吧。

第四一章 进县() 
等待的时间过的飞快,一天时间,上山砍柴,晒药草,烘炕,还顺便捡了一篓蘑菇和其他杂七杂八的。

    到了次日小集,佩瑶把背着的藤篓塞满了药草,给多多和鸡仔多留了食物,检查了山洞里的水火安全,就出山去了靠河集。

    到了集市口的大路旁边,看见只有两辆牛车在等着拉人,完全没有大集时候的车多,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集小人少,背着东西她也没心情去集上转转,这准备要去县城了,心里激动着呢!

    牛车上的两个车把式看到她站在路口观望他们,那个年老的还没等动作,那个年轻的大概不到30岁的车把式,本来躺在车架上翘着二郎腿,嘴里叼了个草根的嚼着,看到她,一个鲤鱼打挺,噌的跳下牛车,吐掉嘴里的草,走了过来问道:“去哪啊,咱牛青壮有力气,跑多远都成!”

    佩瑶看了一眼他后面牛,牛是不老可是伺候的不精心,有些精神萎靡,眼角都是眼屎。而另一辆车上的牛虽老些,但是够稳够干净,车把式站在牛旁边,拉着牛笼头望着她,没有走过来。

    佩瑶对这年轻的车把式第一印象不好,因为有了比较,她决定选择那个年长的牛车坐,遂道:“抱歉,我爹叫我找那位大伯的车,我爹坐惯了的,比较熟。”

    年轻车把式一听,朝旁边呸的一声道:“这有什么你做我的车习惯了一样!我这车够劲!”

    那个老车把式听到佩瑶说和他熟,他也看出她这是托辞,就直接拉着牛车上前到:“来上车吧,你爹今天怎么没出来?”

    眼睁睁看到佩瑶上了老车把式的牛车,那个年轻的嘴一撇骂道:“老东西!”

    可惜两人都走出一些距离了,没听到。

    老车把式驾着牛车前行,佩瑶指了县城方向,就转弯上了官路,牛车虽慢却稳的奔东面县城驶去。

    佩瑶观察着这个老车把式,脸上皮肤黝黑多皱纹,精神不错,年纪大概不到50岁,在这古代不老也不年轻的岁数,不过这年纪的孙女一般都比自己大了。浑身上下的衣服裤子,像袖口前襟膝盖等处布丁虽多,却针脚齐整,全身整洁干净,有些银丝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用一条旧发带包在头顶,看起来整个人就利索。

    车把式回头道:“后生,你爹不是常来做我牛车的是吧?”

    “嗯,刚刚我不想做那个人的车,还谢谢老伯你解围。”佩瑶道。

    老伯笑道:“这有什么,你叫我吴伯吧,我家就在桥西的吴家村,过桥小半时辰就到。”

    “吴伯。”佩瑶从善如流道:“等到了县城,我想到处逛逛,吴伯你同我一起,还是约在中午城门处见。”

    吴伯当然不会同她一起去逛,除非她是要去采买,东西必须要用车装着,否则他们这种受雇的车把式都是在城门口等着。

    “我中午在城门口等你。”

    听了一路吴伯对县城里概况介绍。

    一路晃到县城城门口,佩瑶下了牛车,站在城门外看见古香古色的城墙门楼上,写着两个字黎县还行认识一个字儿。黎字和简体字一样,县字是猜的

    佩瑶背着背篓走进城门,睁大眼睛到处看什么都好奇的,就连城门洞里的墙壁也好奇是用石头还是用砖砌的这来古代看看的机会不是谁都有哇!得好好看。

    路过城门把守的两个手持长枪的士兵,也好奇的围观,这衣服就是古代士兵的制服,也没多什么啊,就是脖子上多了个红领巾样式的布巾,再看看士兵手里的枪,唔,挺旧的。她瞪大眼睛观察别人,别人也不瞎,本来也没和她一般见识,乡下来的这样的见多了,可她围着上下左右的看,终究是给门口的壮实士兵看毛了,就见他眼珠一瞪,道:“你是进城不进城!”

    佩瑶一缩脖,人家好奇么!辣么凶!

    进了城门里,就见中间是能容两辆马车通行的石板路面,两边各式商铺餐馆,家家店铺门前都是一个写了字号的店旗,随风飘动。

    已经是上午过去一半时分了,街道上满是逛街的人群,男女老幼,除了路过形色匆匆的人,逛店铺的都是些穿着还不错的人,看来这片店铺也是走高端路线的。

    佩瑶背着藤篓走进街道,在路中间走着两边摇头,挨个看店铺都是什么样的,看到了银楼眼珠都要掉进去了,这古代金银饰品大部分都是钗啊步摇耳钉什么的,很区别于现代,好奇!

    还看到一个大肚子的华服大叔领着小妾进银楼。你问怎么知道的?那小妾说,爷,您给红儿买个玉钗么,人家很久没有换过了,那如姐姐和巧妹妹都有新的啦!

    那声音甜的,让佩瑶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第四二章 县药铺() 
终于卖够了呆,她背着藤篓走进,转过一条街的药铺[回春堂],店门口有学徒在招呼客人,态度和素质都不是镇里的药铺学徒能比的,真不愧为县城最大口碑最好的药铺。

    药铺学徒看自己神情轻松,不像是来看病的样子,还背了一篓露出枝叶东西,可能也是来卖什么宝贝的,药铺里也经常接待这种来卖药的,遂开口道:“小哥,可是有什么事情?”

    佩瑶佩服他的眼光毒辣,说道:“小大夫,我是来卖药草的,不知道贵铺可收?”

    药铺学徒用手一引,指向后堂道:“收,我带你去后院有专门收药草的师傅。”

    转过前堂路过后堂,几间隔断房间用门帘隔住视线,听声音里面有不止一个大夫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