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意思,行动的内容我们并没有掌握,内务部的同志们对此有不同的猜测,但这些猜测是互相矛盾的。到了现在,内务部的同志们还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曼图洛夫故作谦虚地说:“我又不是情报专家,也不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能提出什么想法呢?”
“沃罗佳,你别这么谦虚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曼图洛夫拿出一张地图,放在了办公室里的一张大桌上,摊了开来。
他仔细地看着地图,分析着局势,用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了德军的调动路向,标出了他们可能的部署。
“雅沙,你来看看,这就是我对德军这次行动的预测。”
雅可夫看着地图,分析着曼图洛夫画在地图上的箭头和“鬼画符”,然后说:“你的意思是,他们要在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一带向我军西南方面军发起攻势?”
“没错,”曼图洛夫指着地图的相应位置,解说道:“按照我对德军战术的了解,兵力较充足的中央集团军群可能会集中兵力,在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北部一带形成局部兵力优势。
然后,他们会寻找一个易于突破的位置,集中优势兵力在这一线向东南突击,突破曼图洛夫防线,向基辅一带推进。”
“他们的目标是基辅?”
曼图洛夫点点头,说:“没错,基辅是他们其中一个目标。”
“其中一个目标?那他们其他的目标是?”
“中央集团军群突破防线之后,南方集团军群会在中央集团军群的协同下突破我军在西乌克兰的防线,然后利用德军在机动力方面的优势,迅速向东南方向前进,甚至有可能推进到第聂伯河流域,然后沿着第聂伯河南下。
其主要目的是切断罗马尼亚方面军(苏联新组建的方面军,由驻扎在罗马尼亚的苏军组成)甚至是整个西南方面军的补给线,同时威胁基辅、哈尔科夫工业区,逼迫罗马尼亚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撤。
否则的话,兵力较为空虚的第聂伯河以西地带将可能会被德军占领(当时曼图洛夫防线以东地区根本没多少兵,因为西南方面军把太多兵力调往罗马尼亚了),然后他们会顺着第聂伯河南下,挺进到黑海沿岸,切断罗马尼亚方面军的补给线,到时如果罗马尼亚方面军不向东北突围的话,就有可能被德军围歼。”
听了曼图洛夫的想法后,雅可夫的脸上冒出了一滴冷汗。要是德军成功突破苏军防线的话,恐怕罗马尼亚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都要撤退,苏军好不容易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战场上取得的成果恐怕就要化为乌有。
“沃罗佳,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我只是代入希特勒的角色,想想如果我是希特勒,面对这种局面,应该会怎么做。希特勒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而德军也比较倾向采用进攻型的战术,作风比较冒险。
在波兰和法国战场的时候,德军就一直采取这种突破防线,然后切割敌方补给线,包围敌方主力的战术。
在苏联的战场上,我觉得他们应该也会这么做。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迫使我们撤离罗马尼亚,放弃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目的。
对了,你通报红军总参谋部没有?斯大林同志知道吗?”
“放心吧,我已经第一时间向他们通报了。”
“这就好”
276 半履带车()
“斯大林同志,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向您汇报运输工具的生产情况。”曼图洛夫一走进斯大林的办公室,便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并且递上了一份报告。
在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可以说是全苏联最忙的其中一个人。他每天不仅要处理军队事务,还要处理苏联这一个世界级大国的外交、内政事宜,工作量非常大。
为了完成手头上的繁重工作,斯大林每天都要工作14到16小时,就连休息娱乐的时间也没有,睡眠严重不足。
所以他见每个人的时候,都不想听废话,说话内容尽量简短,节省时间。
跟他讲电话的时候,最好不要说客套话,不打招呼也是没问题的,至少这可以给斯大林节省几秒的时间。
斯大林放下了手中的烟斗,打开了曼图洛夫呈上来的那份报告,但他的眼睛却望着眼前的年轻人,“你简略地介绍一下。”
曼图洛夫想了一下,然后说:“目前,我国的火车头主要在科洛姆纳内燃机车制造厂、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伏罗希洛夫格勒机车制造厂、诺沃切尔卡斯克机车厂、迪纳摩工厂和新西伯利亚机车厂制造。
这四家工厂的生产设备都比较齐全,人才也比较充足,但科洛姆纳厂、伏罗希洛夫格勒机车制造厂和诺沃切尔卡斯克机车厂却被转化为军械工厂,现在只有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和新西伯利亚机车厂在生产机车。
而我国的卡车则主要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今利哈乔夫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雅罗斯拉夫尔机械厂和共产国际汽车厂(КИМ)生产。
当中以斯大林汽车厂的生产规模最大,卡车产量也最多。而高尔基汽车厂和共产国际汽车厂的生产资源则集中在轿车的生产上,卡车的生产规模和产量相对较少;雅罗斯拉夫尔汽车厂则以生产卡车和火炮牵引车为主,但生产规模太小,产量也不如斯大林汽车厂。”
“那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提升运输工具的产量?”斯大林根本就不在乎现在苏联汽车和机车生产的情况,他在乎的是,怎么样提升卡车和机车的产量,以满足现在及未来的需求。
“首先,在机车方面,我们应该恢复科洛姆纳厂、伏罗希洛夫格勒厂和诺沃切尔卡斯克机车厂的火车生产,将那些工厂的军品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工厂。
另外,我们也可以扩大新西伯利亚机车厂和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规模,提升现有工厂的机车产量。
完成这些之后,估计我国机车的产量就能够满足需求了。”
“很好,就按你说的这样去做。”斯大林点了点头,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说:“那怎样提升卡车的产量?”
“我认为应该让高尔基汽车厂停止生产轻型坦克,将高尔基汽车厂的轻型坦克生产线转化为卡车生产线。
而雅罗斯拉夫尔机械厂和共产国际汽车厂的生产规模太小,应该加以扩大,以提升汽车产量。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一些拖拉机的生产线转化为半履带卡车的生产线,生产ZIS…22M半履带运输车,以及ZIS…41自行火炮/自行防空炮。这不仅能够提升我军的运输能力,还可以加强苏联工农红军的火炮支援和防空能力。”
斯大林听到曼图洛夫的意见之后,开始皱起了眉头。要生产这种“没用的”半履带运输车就算了,还要把高尔基汽车厂的轻型坦克生产线转换为卡车生产线,这的确能提升苏军的运输能力,但牺牲了坦克生产,这怎么行呢?
“曼图洛夫同志,我同意扩大各个工厂的生产规模,但将高尔基汽车厂的轻型坦克生产线转化为卡车生产线,就会对我国的坦克生产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坦克产量少了,数量少了,就意味着我们的作战实力将会遭到削弱。”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解释道:“现在的战争经验已经表明,T…26、T…50、T…60等轻型坦克并不适合在现在和未来的环境中作战。
一来,轻型坦克的装甲太薄,能够轻易地被各种口径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所击毁。
二来,轻型坦克的火力太弱,其主炮根本无法击穿其他坦克的装甲。
所以,在之前的战事里,我军的轻型坦克损失比率一直都比其他坦克大。每次红军的轻型坦克遇上德军坦克的时候,一般都会在没有对敌方造成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被敌人击毁。
由此可见,轻型坦克对于我们的战局影响非常有限,而且占用了我们不少资源。这些资源,应该用于生产运输工具,或者是T…34、KV这些威力和防护力较强的坦克,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军的作战实力。”
“曼图洛夫同志,你说得有点道理,将高尔基汽车厂的坦克生产线转化为卡车生产线也是可以的,还有其他工厂生产轻型坦克。”斯大林虽然赞同曼图洛夫的意见,但并没有完全被他所说服。“但无论如何,轻型坦克还是需要生产的,我们不能否定轻型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
曼图洛夫也明白,要在这个时候说服斯大林,让他改变固有的军事观念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此,既然他能够在将高尔基汽车厂的轻型坦克生产线转化为卡车生产线的计划上得到斯大林的支持,这就已经达到他的主要目的了。
“斯大林同志,我并不否定轻型坦克在现今战场上依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不但可以支援步兵,还可以进行侦查任务。但如果将轻型坦克作为作战主力的话,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所以轻型坦克的生产还是要有的,但产量不需要太多,也不应该占用太多的生产资源,更不应该耽误运输载具的生产。
在我看来,这些多余的生产资源就应该用在生产运输工具上,因为苏联红军现在缺乏的是运输工具,轻型坦克的数量我们暂时还是非常充足的。
只有提升运输工具的产量,才能够改善苏联工农红军现在面临的,后勤供应负荷过重的情况,部队才能得到足够数量的物资进行战斗。”
277 自行火炮()
斯大林拿起了烟斗,洗了一口烟,突出一阵雾气,叹声道:“曼图洛夫同志,我同意你的看法。轻型坦克的确不能作为红军作战的主力,应该由T…34坦克、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坦克和最新的IS坦克作为我们作战的主力。
而轻型坦克速度快,机动性高的特点则比较方便执行侦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