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建东看见自己的儿子在看着与年龄不符的《道德经》,感觉颇为有趣,而且看神情也不想只是单纯的感兴趣,而是真正的在看书,于是好奇地问道:“阿仔,你看得懂这些书?”
庞愉抬眼看了一下自己的老爸,然后继续盯着书说道:“看得懂啊。”
“解释一下,就……第一章吧。”老爸试图考校一下自己的儿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道理是可以说出来的,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万物都是可以命名的,但也不是万物永恒的名。引申意义可以说明为万物万事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老子有关道的总章,为整本书的定下了基调。”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万物本来没有名字,有了名字才成为了天地之间的存在。大概就是说有和无的关系,即从无到有而后又变成无的概念,或者可以用对立统一来解释也更加合理一些。”
……
听着儿子在那里对着《道德经》娓娓道来,虽然不能说是全部正确,但是这个理解方向那是正确的,而且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要知道这本《道德经》可是1980年版本的,上面只有原文以及王弼的注释,并没有相应的白话文翻译,这是给拥有相应知识水平的人看的。
庞建东问完这件事情之后,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庞愉好好学习,不要太过骄傲,然后便走开了,但是庞愉可以发现庞建东的心事越发的严重了。庞愉也不去探究太多,只是继续看着书,趁着难得的机会充实一下自己,有些事情重新经历一遍真的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真——感觉自己接近了世界的本质。
除了看书之外还有跟随而来的事情那就是练字,这也是庞愉对于自己本来的一个执念,他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腹有诗书气自华。庞愉曾经很想达到这个境界,但是那时候人已经懒了许多,他也曾经向老师请教,老师说除了看书还可以辅以练字,都可以锻炼自身的心性。
读书写字就是庞愉最近的生活,这让父母看了之后很是开心,而且在这个因为一个事业单位所形成的小镇本来就连五千人都不到,经过三大姑八大姨的各种宣传之后,庞愉在一时之间就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现在他是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对于外界的一切纷扰没有任何的感触。
第三章 闭关()
对于读小学这件事情庞愉已经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了,读了一年之后,庞愉就用全年无论任何考试还是作业都是一百分的成绩告诉了所有人什么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而这时候庞愉也正式向父母提出了要跳级的要求。并且在庞建东的面前完成了一次二元一次方程的运算解题过程,这让会计专业的庞建东都不由得赞同的点头道。而对于母亲的说服就更加简单了——这可以省下好几年的学费。
真正来到学校之后,老师知道庞愉的要求之后本来是不赞同的,但是经过父母的说服,老师还是同意了。
而且经过一番测试,甚至是借用隔壁矿务局中学的数学试卷,庞愉对于这些的解题思路也是熟练应用。这让几个监考老师和阅卷老师都是颇为吃惊的,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看到了“天才”,这是在这种小地方很难出现的。而语文考试也是相对容易的,经过后来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洗礼,堆砌一篇辞赋繁华的作文真心不要太简单,反正就是各种似是而非的小资情调也让这里的小学老师惊为天人了。
最后讨论决定在之后的时间里让庞愉来参加98届六年级的毕业典礼,直接颁发毕业证书了,而在此之前庞愉便临时调入六年级三班。这个结果让父母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家的孩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而忧的是家里现在并没钱让孩子读书。至于没钱这件事情就要牵扯到父母家里两边老人的一些事情了,暂且按下不提。
只是庞愉做出现在跳级的决定也并不是要马上去上初中,而是希望自己能有时间去充实自己,两世为人,让他更明白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是真的,所以他告诉父母他决定先在家自学几年中学课程,然后再报考。
本来不想让孩子受委屈的母亲是不太想同意的,但是庞建东却意外的支持庞愉这个决定,并且保证到了合适的年纪就一定会送儿子去最好的中学,这才让母亲下定决心,并且一再告知庞愉要好好学习,不能懈怠,庞愉自然是满口答应。
事情结束的当天晚上,整个小镇上已经传遍了庞愉用一年时间完成小学六年课程的事迹,大家无不是交口称赞,而庞愉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名头也是彻底落实,让许多同龄人深恶痛绝。左邻右舍更是把他当做“神童”来看待。
从此庞愉开始了闭关读书的生活,当然还会帮父母去买买菜,而且大家都喜欢调侃他,但是每次买菜都会便宜不少,卖猪肉的王大姨也会多给一两肉……
生活就在这样的鸡毛蒜皮中慢慢过去了,然而在半个月之后,庞愉的家里来了几位大人物——市教育局副局长和安州学院的两位教授。这让全家人都是颇为震惊的,毕竟原来的小老百姓生活离这些实在是很远了。
安州由于地处桂省南方,虽然不是山地地形,但是由于划归桂省之后经济政策上没有照顾,故而发展还是挺慢的,新世纪也是一零年代之后才颇有起色。经济的落后所影响的还有文教事业的落后,在市第二中学还没出现以及市第一中学还在积攒底蕴的这时候,燕京大学和水木大学的学生更是几年才有一个,全省也就仅有桂大这个亮点而已,而安州基本上可以用“南蛮之地”来形容。
本来庞愉这件事情是不会引起什么风波的,但是在矿务局小学归到市教育局统一管理之后,学校要是想要教育资源,在这时候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只是矿务局这个地方在那么小的人口基数之下,又哪会有什么人才呢。而庞愉的出现这是让学校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这件事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大人物来这里,则是安州学院里面的几个老教授以及一位北大教授起了兴趣。
崔振刚教授,原来燕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主任,在1996年来到广信,受聘在桂省大学广信分校开设中文系专业。这时候是收到安州学院的交流邀请来到这里的开交流会的,只是在知道了安州治下的一个小镇里出现了一个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小学课程甚至是部分中学的“神童”之后,也跟着另外一位颇有兴趣的安州学院教授下去一起看看,而市教育局自然也会跟着领导过来,所以就有了这一次庞愉家里出现的情况。
市教育局的副局长在和庞愉的父母说了几句话之后,又对庞愉勉励了几句,就跟着单位里的领导到处去视察了。而庞建东作为单位里的财务处的小领导自然要跟着出去,母亲则是出去买菜了,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之后,已经决定今晚要好好庆祝一番。
这时候家里就只剩下两个老头子和一个小屁孩了,一位崔振刚教授和另一位黄志远教授,两个都是花白胡子和头发,但是精神很好,至于庞愉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黄毛小子。两个老和一个小都在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好似在斗气一般。
过了好半天,崔老教授才笑道:“小子,你怎么不说话。”
“尊老爱幼。”
崔老教授被这句话憋得半天说不出话,实在是不想认老,所以不好接话,而黄教授这是笑问道:“你是尊老,那我们是爱幼啊。”
庞愉盯着两个老头子看了一会儿,然后又看着自己,又问道:“你觉得我像小孩子吗?”
这一句话倒让两个老小子一时间无话可说了,毕竟庞愉怎么看都不像是小孩子,倒是更像一个成年人,但是又没有成年人那般狡猾,对比一番,这个孩子更像是古书中所说的早慧,这让两个老小孩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更是激发更大的兴趣。
随后的一番问答之中,可以说是两个老小孩一段颇为畅快的时刻,自己可以不用在那些成年人面前端着姿态,很多事情都可以和这个孩子畅所欲言。而且这个孩子嘴里还时不时蹦出一些新奇的词汇,乍一听之下有些奇怪,但是细思之下倒也是颇为有趣,“喜大普奔”、“十动然拒”之类,更是让两个教授笑得开怀。
其实最让两个老小子看重的是庞愉那一份灵动和早慧,聪明是每一个人可以学会的,但是智慧这种东西则是难能可贵的,毕竟这属于一种唯心的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很难学。这让两个老教授有一种看到璞玉的感觉。
而随后表现出来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一些对于历史和人生的见解,虽然颇为成熟,但是还保留着孩子的天然属性。更让两个老教授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本以为只是一个聪慧的孩子,聊天时候已经颇为开心了,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东西打底,对于两个老于世故的老者也就是到此为止了,而随后的这些东西才是庞愉真正打动人的东西。
至于庞愉这样做,只是被原来的英语逼的不耐烦了,如今有机会就想找一个可以直接保送大学的机会,而如今眼前这两个据说是教授的老人,则是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至于抛出来的那些论调,不过是后来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产物,许多都是阴谋论的见解,不过庞愉是用一种天真的语气说了出来,到让两个教授惊讶了一番。例如真假孙悟空的分析,庞愉一句“假如被打死的是真的孙悟空怎么办?”就让两个教授思索良久。
如果两个老教授知道这些都是庞愉为了不考英语就能上大学而做的,不知道会不会吐血呢。
第四章 欲远游()
“小子,你想跟着我学东西吗?”聊了好半天,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