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领土之外进行,可是就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把战火烧到了埃及本土,西奈半岛
也沦陷了,这使埃及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战争的失败使纳赛尔心力交
瘁,但是,失败后的埃及更离不开纳赛尔,纳赛尔必须站起来,领导埃及人民消除
耻辱。
    消除耻辱的唯一途径是军事胜利,可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基本
上瓦解了。残兵败将把大量的武器留在了西奈,纳赛尔不得不重建军队。借着战败
的时机,纳赛尔对军队进行了改组。军队的土气和战斗力有所提高。在苏联的帮助
下,埃及再次武装起来。于是,纳赛尔发动了一场消耗战,其目的是,提高因失败
而受到沉重打击的军队士气,给一向经不起损失的敌人造成伤亡。纳赛尔知道,以
色列有钱,武器装备在他们眼中算不得什么,即使有所损失,美国老板也会源源不
断地给它运来,而人是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失去了不会再活上一次。只要给以色列
造成重大杀伤,以色列迟早会坐下来与埃及谈判。因此,纳赛尔选择了这一策略。
    1967年7月1日,埃及军队同以色列军队发生了交火,这是第三次中东战
争后两军第一次交火。结果,埃军不敌,留下了很多尸体撤离战场。第二天,埃军
开始炮击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坎塔腊。此后,炮击成了埃及的主要战争形式。这种炮
击给以色列人造成很大杀伤,让以色列十分头疼。1968年9月8日,埃及军队
用1000门大炮从150个阵地上向以色列的阵地发射了1万发炮弹。
    但是,以色列也木是好惹的。纳赛尔的策略很快遭到了以色列的报复。9月8
日的炮击发生后,以色列轰炸了埃及的苏伊士炼油厂、苏伊土城和伊斯梅利亚,随
后又派出直升机深入埃及腹地,破坏埃及的重要经济目标。以色列空军摧毁了埃及
北部的防空网,在伊斯梅利亚和塞得港之间打开了缺口,形成了一条可以长驱直入
尼罗河三角洲的空中走廊。此后,以色列空军对埃及的重要城市,包括首都开罗,
都进行了狂轰滥炸,工厂、医院、学校成了以军轰炸的目标,而埃及空军根本没有
还手之力。以色列的突击队甚至在埃及沿海频频登陆,搬走了埃及最先进的T-6
2坦克和P-12雷达。 从1970年元旦到4月 18日共4个半月时间,以色
列空军一共出动了3300架次,在埃及领土上投下了8000吨炸弹,埃及付出
了重大代价,消耗战的损失足以使埃及修上两座阿斯旺水坝。最后,消耗战不得不
停顿下来。1970年7月底,埃以双方签署了停火协定,同意在苏伊士前线停火。
    战争暂时停止了,但和平并没有实现,蒙在埃及人民身上的耻辱也没有消除。
停火只是为下一轮军事冲突作准备。埃及军队一直处于全面动员状态,大批军队长
年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前线,在沙漠中进行演练。诚如萨达特总统所说,官兵们一直
在“用沙子充饥”。很多士兵和下级军官已经服役5年以上,其中不少人是埃及各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荒废,在社会上寻找较好工作
的机会也丧失了,心中愤愤不平。官兵们强烈要求投入战斗,为“六天”战争的失
败洗刷耻辱。
    不战不和的局面给埃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在长期军事对峙的情况下,埃
及的工农业生产陷于停顿,电力和原材料供应脱节,许多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
态。苏伊士运河被迫关闭,旅游业也很不景气,埃及两项重要的外汇收入丧失。
    在生产下降、收入减少的同时,军费开支却急剧上升。据统计,1965年埃
及的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到1970年财政年度,已上升到13%。
1968年~1973年,埃及在备战方面的开支达80亿~90亿美元。
    严重的经济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埃及人民的情绪非常激动。
一部分青年学生和军人对政府迟迟不宣布对以色列作战而不满,影响了埃及的政局
稳定。1972年1月下旬,开罗爆发了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生运动,开罗大
学、艾因·沙姆斯大学和爱资哈尔大学的一部分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强烈要
求政府迅速动员,进行反对以色列的战争。开罗大学的一些学生占领了《金字塔报》
的办公室,并与警察发生冲突。埃及政府下令逮捕了300名示威者。同年10月,
一名青年军官率领七辆装甲车开到市中心的侯赛因清真寺,慷慨陈词,号召人民拿
起武器对以色列展开“圣战”。1972年发生的这两起政治事件突出地表明埃及
人民对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已经忍无可忍,促使埃及政府决心打破“不战不和”
的局面。萨达特总统说:“我理解这种不满情绪。时间过了六年,我们驻在运河的
士兵以及我们的学生都要求采取行动。”
    埃及在内政上陷于僵局,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阿以冲突的努力也未能取得进展。
“六天”战争的失败,使埃及在东西方世界丢尽了脸。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空前孤立,
埃及的外交努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冷遇。萨达特继任总统后,曾大力推动埃美关系
的发展,埃美关系有所松动。1971年1月,埃及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建立了直
接联系。埃及希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促使中东问题和平
解决。埃及表示,如果美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有所改变,它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
可得到改善。1971年,萨达特总统在国民议会提出了一项和平倡议,但遭到以
色列的拒绝,美国的反应也很冷淡。1973年2月,萨达特总统的安全事务顾问
哈菲兹·伊斯梅尔访问华盛顿,为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作努力。伊斯梅尔向尼克松
总统递交了萨达特总统的亲笔信。信中指出:中东地区的形势已经恶化到要爆炸的
程度,作为以色列的唯一盟国,美国应该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取得一个全面公
正的解决”。但尼克松却表示,美国能强迫以色列所做的事是“极为有限的”,并
声称,“在可以想象到的任何解决方案中,埃及都不能达到它的最高要求,对此不
应存有任何幻想”。在随后的会谈中,基辛格不但竭力替以色列开脱,而且要埃及
拿定主意作出让步,来换取以色列从西奈的撤军,这种让步应包括政治和领土两个
方面。他告诉伊斯梅尔,美国很遗憾不能帮助埃及,因为埃及是战败者,而以色列
是胜利者。作为“六天”战争中的失败者,埃及理应作出更大的让步。萨达特这才
意识到,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是不现实的。美国所作的一切只是“逼我们一再让
步,而对以色列却一无所求”,个中原由,是因为美国人认为埃及“决不会打仗”,
以色列人也认为他们不可能遭到突然袭击。“西方认为我们是残兵败将”,“全世
界在中东危机问题上都睡着了”。只有采取激烈的行动,才能打破这种“不战不和”
的局面和外交上的僵局,埃及人由于战败而失去的自信。自尊和荣誉感才会恢复。
也只有通过战争,埃及才能让以色列人明白,继续占领埃及的土地就必须付出非常
高昂的代价,从而迫使以色列人坐下来同埃及和谈,中东的政治格局才会为之一新。
萨达特这种心理,以色列人是说什么也不会懂的。后来,基辛格说,没有人想到,
包括他本人在内,萨达特为了在中东制造一场深刻的危机,不惜发动一场可能无法
取胜的战争。没有这场战争,阿以之间要坐下来进行认真的谈判是不可能的,理由
是“以色列认为自己的军事力量至高无上,埃及则一直蒙受耻辱而不能自拔”。可
惜,当时并没有人理解这一点。1973年3月底,萨达特在接见美国《新闻周刊》
编辑阿诺·德博什格拉夫时说:“如果我们不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不会有
进展……我的一切努力所导致的都是要我们作更多让步的压力……我打开的每一扇
门——随着美国人的祝福,都‘砰’的一声当着我的面关上了。”德博什格拉夫问
道:“从你的讲话中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你相信只有重开战争才是唯一的出路,
对吧?”萨达特斩钉截铁地说:“你说得很对。我国的一兵一卒。一草一木,都在
为现已不可避免的重新开战而认真动员起来。”他强调说:他为了和平已经“想尽
千方百计”,既然以色列人不愿和平,美国也不愿为之付出努力,“那么战争就是
结束一切梦魔的梦后——而每个人都将是失败者。”德博什格拉夫把这个消息带到
了耶路撒冷,可是,他在那里遭到了以色列人的冷遇,以色列人根本不把他的警告
放在心上。
    1972年10月24日,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开会,萨达特在会上阐述
了打一场有限战争的战略思想。他说:“如果我们能在西奈拿下10厘米的土地,
并能站住脚跟不撤退,那么我们就能改变东西方的态度,改变一切,特别是196
7年失败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耻辱。渡河到西奈并在那里坚守将使我们恢复自信心。”
据此,埃及武装部队制定了作战计划:第一步,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以色列苦心
经营的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公里~20公里地区;第二步,攻占3个山
口一线,保障运河以东前进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了实现这一计
划,埃及将在运河西岸集结2个军8个师共12万人的兵力,叙利亚军队则在北线
以3个师的兵力向戈兰高地发起进攻,时间是1973年10月6日,根据伊斯兰
教历,这一天是1393年斋月第十天。在为这个作战计划起名时,埃及人想到了
伊斯兰的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