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谁意世宗竟拢她笑靥,硬与她亲一个吻。想是甘美异常, 
比天癸还要可口。尚女急摆脱帝手,立起身来,世宗岂肯放过, 
复将她纤腕携住,扯入内寝。当下服了仙药,霎时间热气满腹, 
阳道勃兴,看官!你想此时的尚女,还从哪里逃避?只好听世 
宗脱衣解带,同上阳台;但嫩蕊微苞,遽被捣破,这尚女如何 
禁当得起?既不敢啼,又不敢叫,没奈何啮齿忍受。此时恐笑 
不出来。世宗亦格外爱怜,留些不尽的余地,偏是药性已发, 
欲罢不能,一时间狂荡起来,尚女无法可施,只得在枕畔哀求。 

… Page 138…

明史演义                                                               ·527· 

毕竟皇恩隆重,不为已甚,勉强停住云雨,着衣下床,出令内 
侍宣召庄妃。庄妃事在此处插入,销纳无痕。庄妃姓王,从丹 
徒徙居金陵,由南都官吏选入,初未得宠,寂寞深宫,未免伤 
怀。她却幼慧能诗,吟成宫词数律,借遣愁衷。适被世宗闻知, 
因才怜色,遂召入御寝,春宵一度,其乐融融,遂册为庄妃。 
嗣加封贵妃,主仁寿宫事。先是方后崩后,应五十九回。正宫 
虚位,世宗属意庄妃,陶仲文窥知上意,暗向庄妃索赂,当为 
援助。偏偏庄妃不与,仲文因此怀恨,遂上言帝命只可特尊, 
不应他人敌体。世宗本信重仲文,况连立三后,依然中绝,想 
是命数使然,不便强为,遂将立后事搁起不提。惟宠爱庄妃, 
不让中宫,此番宣召,实是令她瓜代的意思。待至庄妃召至, 
尚女已起身别去,世宗也不遑与庄妃谈论,便令她卸妆侍寝, 
续梦高唐。庄妃年逾花信,正是婪尾春风,天子多情,佳人擅 
宠,恰似一对好凤凰,演出两度风流事,这且不必琐述。已不 
免琐述了。越两宿,世宗复召幸尚女,尚女还是心惊,推了片 
时,无法违旨,只好再去领赐。不意此夕承欢,迥殊前夕,始 
尚不免惊惶,后竟觉得畅快,一宵欢爱,笔难尽描。世宗称她 
为尚美人,后复册封寿妃。又要大笑了。正在老夫少妻,如胶 
如漆的时候,忽有一内监趋入,呈上一幅罗巾,巾上有无数血 
痕,由世宗模模糊糊的,细览一番,方辨出一首七言的律句来。 
其诗道: 

            闷倚雕栏强笑歌,娇姿无力怯宫罗。 
           欲将旧恨题红叶,只恐新愁上翠蛾。 
            雨过玉阶天色净,风吹金锁夜凉多。 
            从来不识君王面,弃置其如薄命何? 

… Page 139…

明史演义                                                               ·528· 

      世宗阅罢,不禁流下泪来,究竟此诗为谁氏所作,且看下 
回表明。 

      明有两汪直,一为宫役,一为海寇,两人以直为名,非但 
不足副实,且皆为罪不容死之徒。然彼此互较,吾宁取为海寇 
之汪直。直亡命有年,顾闻母妻之居养杭州,即有心归顺,似 
尚不失为孝义。后与蒋洲约降,中途遇风,仍易舟而来,其守 
信又可概见。宗宪为之保奏,使之清海自赎,亦一时权宜之计, 
明廷不察,必令诛戮降附,绝人自新之路,且使被质之夏正, 
为所支解,吾不禁为汪直呼冤,吾又不禁为夏正呼冤也。世宗 
有意修醮,乃好杀如彼,而好仙又如此,方士杂进,房术复兴, 
清心寡欲者,固如是乎?况年逾五十,竟逼十三龄之女子,与 
之侍寝,当时只图色欲,不计年龄,其后不肇武曌之祸者,犹 
其幸尔。或谓尚美人不见史传,或系子虚,然稗乘中固明载其 
事,夫庄妃且不载正传,况尚美人乎?史笔多从阙略,得此书 
以补入之,亦束晰补亡之遗义也。 

… Page 140…

明史演义                                                               ·529·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 

      却说世宗看罢血诗,不禁流泪。这血诗系宫人张氏所作, 
张氏才色俱优,入宫时即蒙召幸,但性格未免骄傲,平时恃着 
才貌,不肯阿顺世宗,当夕数次,即致失宠。秋扇轻捐,人主 
常态。嗣是禁匿冷宫,抑郁成疾,呕血数月,夭瘵而亡。未死 
前数日,便将呕出的余血,染指成诗,书就罗巾上面,系着腰 
间。明代后宫故例,蒙幸的宫人,得病身亡,小敛时必留身边 
遗物,呈献皇上,作为纪念。张氏死后,宫监照着老例,取了 
罗巾,赍呈世宗。世宗未免有情,哪得不触起伤感?当下便诘 
责宫监,何不早闻?宫监跪奏道 :“奴婢等未曾奉旨,何敢冒 
昧上渎?”这语并未说错。世宗闻言,不觉变悲为怒,斥他挺 
撞,喝令左右将他拿下,一面趋出西内,亲自去看张氏。但见 
她玉骨如柴,银眸半启,直挺挺的僵卧榻上,不由的叹息道: 
 “朕负你了。”说毕,揾着两行泪珠,叱将内侍撵出数人,与 
前时拿下的宫监,一同加杖。有几个负痛不起,竟致毙命,这 
且休表。 
      且说前锦衣卫经历沈鍊,因劾奏严嵩,谪戍保安,鍊独赴 
戍所,应六十二回。里中父老,闻悉得罪原因,共为扼腕,遂 
辟馆居鍊,竞遣子弟就学。鍊谆谆教诲,每勖生徒以忠孝大节, 
及严嵩父子作奸罔上等情,塞上人素来戆直,既闻鍊语,交口 
骂嵩,且缚草为人像,一书李林甫,一书秦桧,一书严嵩,用 
箭攒射,拍手称快。鍊或单骑游居庸关,登山遥望,往往戟手 
南指,詈嵩不已,甚至痛哭乃归。嫉恶太严,亦是取死之道。 

… Page 141…

明史演义                                                              ·530· 

这事传达京师,嵩父子切齿痛恨。适宣府巡按路楷,及总督杨 
顺,统系嵩党,世蕃遂嘱使除鍊。路、杨两人,自然奉命惟谨。 
会蔚州获住妖人阎浩,连坐颇众,杨顺语路楷道 :“此番可以 
报严公子了 。”路楷道:“莫非将鍊名窜入么?”一吹一唱, 
确是同调。杨顺点头,遂诬鍊勾通妖人,意图不轨。奏牍上去。 
内有严嵩主持,还有什么不准。即日批复,着令就地正法。杨 
顺便命缚鍊,牵入市中,将他斩首,籍没家产。嵩给顺一子锦 
衣千户,楷擢太常卿,顺意尚未足,怏怏道 :“严公不加厚赏, 
难道心尚未惬么?”复将鍊子襄、衮、褒三人,一同系狱。 
      衮,褒不堪遭虐,先后致死。襄发戍极边。 
      未几,有鞑妇桃松寨,叩关请降,当由杨顺传入,桃松寨 
以外,尚有头目一人。桃松寨自言,系俺答子辛爱妾,受夫荼 
毒,因此来归。顺不及细讯,即将两人送入京师。其实两人是 
一对露水夫妻,恐被辛爱察出,或至丧命,所以同来降顺。辛 
爱遣使索妾,为顺所拒,遂集众二十万,入雁门塞,连破应州 
四十余堡,进掠大同,围右卫数匝。杨顺大恐,只得致书辛爱, 
愿送还桃松寨,乞令缓兵。一面申奏朝廷,诡言辛爱款关,愿 
以叛人邱富等,易还桃松寨,奏下兵部复讯。尚书许论,请如 
顺议,乃给桃松寨出塞,使杨顺阴告辛爱。辛爱捕戮桃松寨, 
仍然围攻大同右卫,且分兵犯宣、蓟,顺又大惧,贿巡按路楷 
七千金,求为掩蔽。楷爱财如命,自然代他遮瞒。可奈天下事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杨、路交蔽的情形,渐被给事中吴顺来 
察觉,抗疏并劾。世宗方怒顺召寇,见了此奏,立命逮顺及楷 
下狱。兵部尚书许论,亦连坐罢官,另简杨博为兵部尚书。廷 
议以博素知兵,欲御北寇,非博不办,乃命博出督宣、大军务。 
博驰檄各镇,谕诸帅克日会集,同仇御侮。辛爱闻知此信,引 
兵径去。博抵大同,励生恤死,筑堡浚濠,边境以固,寇不敢 

… Page 142…

明史演义                                                               ·531· 

近。已而辛爱复号召诸部,入寇滦河,蓟辽总督王忬,发兵防 
剿,号令数易,遂致失利,寇大掠而去。 
      先是杨继盛冤死,王忬令子世贞,代为治丧,且作诗哀吊, 
暗刺严嵩,嵩因此恨忬。忬有古画一幅,为世蕃所闻,遣人丐 
取,得画而归。嗣因画系赝鼎,料知为忬所欺,心益不平。全 
是私意。至是滦河闻警,震动京师。都御史鄢懋卿,密承嵩嘱, 
令御史王渐、方辂等,交章劾忬,说他纵寇殃民,遂由嵩拟旨 
逮问,锻炼成狱,竟罹大辟。嵩以鄢懋卿构死王忬,得泄隐恨, 
意欲把他升官,作为酬报。适盐课短绌,遂乘机保荐懋卿,极 
称他熟悉鹾政,可为总理。世宗立即允准,特命懋卿总督全国 
盐运。明制分设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盐运司,各专责成, 
运司以上,无人统辖。懋卿总理盐政,乃是当时特设,格外郑 
重。自奉命出都后,挈着家眷,巡查各区,沿途市权纳贿,势 
焰薰天,所有仪仗,非常烜赫,前呼后拥,原不必说,惟后面 
又有五彩舆一乘,用十二个大脚妇女,充作舆夫,舆中坐着一 
位半老徐娘,金翠盈头,罗绮遍体,俊目四顾,旁若无人,这 
人不必细猜,料应是总理盐政鄢懋卿的妻室。抬出乃夫的官衔, 
不啻出丧时的铭旌。彩舆以后,又有蓝舆数十乘,无非是粉白 
黛绿,鄢氏美姬。一日不可无此。每至一处,无论抚按州县, 
无不恭迎,供张以外,还要贿送金钱,才得懋卿欢心。及巡至 
两浙,道出淳安,距城数里,并不见有人迎接,复行里许,才 
见有两人彳亍前来,前面的衣服褴缕,仿佛是一个丐卒,后面 
同行的,虽然穿着袍服,恰也敝旧得很,几似边远的驿丞模样。 
未述姓氏,先叙服色,仍是倒戟而出之法。两人走近舆旁,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