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念叨之余,这位编辑也是暗暗点头:“好久没有读者打电话赞赏作品了,这部少年包青天,的确是写得非常精彩。”
只是,不等文艺报编辑感叹完毕,文艺报的电话再度响起。
“不要说话,我只要知道杀死太子的杀手是谁,你告诉我就好了。”
又是一个少年包青天的读者打来的电话。
又是跟那位读者一翻解释,挂掉电话。
但可惜,今天注定要这位文艺报的编辑忙死。
因为,在他接了第一个电话之后,后面文艺报的所有客服电话全都响了起来。
而且,电话的响声从下午开始,一直响到晚上,甚至半夜都有几十个电话打了过来。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仅仅出现在文艺报上。
几乎是连载了少年包青天的报纸,杂志,当剧情一天一天连载之时,关于到底谁才是真凶,成为了所有读者来电一致寻问的话题。
而这一现象,也在不知不觉带动了国内侦探悬疑小说的话题。
一直以来,侦探悬疑小说在国内都是不温不火,属于小众的作品。很多的读者认为侦探悬疑小说太过于烧脑,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一个体裁。甚至有很多读者只要一看这是侦探悬疑类的作品,可能连看都不看。但是少年包青天却是另辟蹊径,虽然少年包青天也是属于侦探悬疑类的作品。但是,他却巧妙的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我们熟知的大宋。此外,在代入感上面,也用了铁面无私包拯的身份,让人们放弃了一开始就舍去侦探悬疑的想法。而直到当他们看了少年包青天之后,哪怕在后面知晓这是侦探悬疑作品也没有用了。因为,那时的我傅韵已经深深的被少年包青天给彻底的迷住了。
某广播电台眼光独到,第一时间便推出了一个有关于《寻找杀死太子真凶》的节目。
没想到,节目仅仅只是播出了一期,一下子就吸引了无数听众的兴趣。
很多听众在听了少年包青天的案件之后,亦不时加入了“寻找杀死太子真凶”的大讨论当中。
有的认为杀死太子的真凶是大将军。
也有的认为杀死太子真凶的就是那个小艾。
只是,虽然大家都在讨论,但却一直没有给出最为关键的合理解释。
例如神秘的杀人十字是什么?
而且,杀人十字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在太子房间,另一次是在七皇子房间。
这两个杀人十字是一样的吗,还是各有不同的意义?
此外,杀手是如何在密封的房间里杀人的?凶手又是如何在杀了人之后快速逃走的?
按逻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从衙差进入房间的速度来看,凶手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逃走。
房间里又没有什么地洞,还是密封的。
不说凶手是怎么进去的,在密室的房间里又要怎么出来,这简直变成了最大的悬案。
如果不能解释这几个问题,哪怕你就是无比的怀疑谁是凶手,这个案子都无法破掉。
而这样的未解之迷,也一度让各大连载了少年包青天作品的报纸跟着销售突然暴涨起来。
他们购买这一些报纸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知道谁才是真凶。
那么,到底谁才是真凶?
知道答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天下第一白。
无数的读者都在翘首以盼,期待最后的真相公布。
终于,几天之后,万人瞩目的真相公布了出来。
原来,所谓的杀人十字,第一个太子所见的杀人十字是灯上毛毛虫与凶手帽带的投影。
第二个杀人十字,却是衙差的符印。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凶手是如何在密室中杀人的。
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因为这几乎不可能。
但是,结局却给出了一个密室杀人最为完美的解释。
其实凶手根本就一直没有离开房间。
他在杀死太子之时,是故意一刀一刀杀死太子,令其死状惨忍,分散衙差的注意力。而真实的他,却是躲在大门之后。当所有衙差冲进太子房间,看到的只会是太子,根本就没有留意躲在门窗边上的凶手。甚至,因为凶手也是衙差,别人都会认为凶手是跟着他们一起进来的。
至于那声惨叫声,也并不是死者发出来的,而是凶手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自己叫出来的。可是,当所有的衙差进入房间看到太子惨死,就自然而然认为这是太子发出来的惨叫。
看到这里,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在拍案叫绝。
不少读者当场就已尖叫起来。
“没想到,密室杀人竟然能做得如此的天衣无缝。”
“若是现实里面的凶手也有这样的聪明才智,恐怕所有的警察都要下岗了。”
“我的神呐,我怎么突然发现,凶手的犯罪手法简直堪称艺术。”
不过,在解释完这两个问题之后,当真正找出凶手之后,亦是让无数人大跌眼镜。
真正的凶手,竟然是与包拯一起破案的刀头“沈良”。
当然,哪怕是当时包拯指出杀手就是沈良的时候,一众读者都有一些不敢相信。
因为,他们认为沈良没有杀人动机,沈良没有理由要杀太子。
但真相却在包拯的推理当中,一丝一丝剥了出来。
包拯回忆:之前八贤文跟他说过,辽人打仗向来是背对着河边喝水。因为,如果正对着河边喝水,你就看不到背面的敌人。而背对着河边,那你在喝水的时候也能时时刻刻看到有没有敌人来袭。虽然喝水只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但从这里一个很小的小动作当中就可以看出北辽战争意识完完全全碾压大宋。
很巧合的是,包拯有一次就发现了沈良是背对着河边喝水。
也就是说,沈良其实就是辽人,他来大宋的目的就是制造挑起大宋与高丽之间的仇恨,让北辽做收渔翁之利。
所以他才会杀太子,杀七王子,甚至连他最心爱的女人都杀了。
当然,如果这仅仅只是怀疑。那么,从通过小艾遗书发现沈良的动机亦是神来之笔。
小艾的遗书根本就不是小艾写的,而是沈良从小艾之前练字的字迹当中一个字一个字拓印下来的。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哪怕沈良精心策划,但还是被包拯找出了一丝马迹。
至此,少年包青天第一集的名扬天下,也在找出真凶“沈良”之后就此结束。
可是,少年包青天的第一集虽然结束,但他却似乎远远没有结束。
正如沈良最后自杀之时所说的一样。
为什么要有辽人?
为什么要有宋人?
如果辽人与宋人都是一家人,不是很好吗?
国与国的不同,民族与民族的不同,造就了发生于千年之前宋朝之时的惨案。
不过,天佑中华,千年之后,这世上不在有宋,这世上也不在有辽。
有的,只有一个国家——华夏。
这是黄一凡在《少年包青天》第一集结束之时写的后记。
===
PS:为百万盟“姜地”加更一章,哦也,大章哦,将近3000字了。兄弟们,继续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八章:经典句子:真相只有一个()
“没想到,真凶竟然是沈良。”
一位叫做“小不点”读者在看完少年包青天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即佩服作者笔力的老道,将这种谋杀案设置的一波三折,不到最后,你绝对不知道谁才是真凶,可以说是极为吸引人。同时,他更佩服作者将少年包青天里面的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
楚楚,小艾,公孙策,八贤王,庞太师,当然还有少年包青天里的主角包拯。
甚至,哪怕就是里面的真凶沈良,小不点亦认为塑造的堪称经典。
这样的一个人物,哪怕知道他是真凶,但是,当所有的事件梳理清楚之后,你都不知道怎么评价沈良这个人物。说他是大恶人吗,不,沈良的天性是好的,他可以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刀头。说他是好人吗?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沈良又做出了许多普通人打死也不敢做的恶事。甚至,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杀人。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喜欢沈良的小艾竟然甘心愿意为沈良去死。
爱情的魔力简直让人觉得恐怖。
不过,最为让“小不点”感慨的,还是少年包青天的背景设置。
其实,正如作者后记里所说的一样。这里面本没有一个是坏人,大部分人的心地其实还是不错的。但因为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利益的不同。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这一些人做出了种种违背心意的事。这不仅仅是沈良,甚至包括八贤王,公孙策。在此之前哪怕他们知道没有找出真凶,只是找到一个假的真凶,但因为可以交差,他们也不再管这一个真凶是否是真凶。
这或许是政治上的明智。
但是,对于“小不点”来说,他喜欢的还是包拯。
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句话。
真相只有一个。
是的,包拯所要求的只是一个真相。
这个真相,他不管是对自己有利,还是对自己无利。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当时看到这一句话时,小不点一晚上都睡不着了。
这是一句多么充满正义感,多么有梦想的一句话呀。
但是,现实当中却是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违背了自己的心意。
想到这里,小不点亦认为,少年包青天这部小说或许早已经超脱了一般的侦探小说。在这一部侦探小说里面,他告诉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人性思考。
随即,小不点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少年包青天读后感》。
当然,其实相对于不小点,在少年包青天正式结束之时,已经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