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四七章:黄帝姓什么?()
“上古八大姓。”
“哇噻,没想到,我们的姓氏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学问。”
“果然,黄教授的百家姓不简单呀。”
上古八大姓一出来,不只是现场的听众震惊不止,同样在电视机前的朋友亦是被“上古八大姓”的历史给震住了。
“那么,我们先来单独说说八大姓里面的姬姓。姬姓可能大家很熟悉,黄帝就是姓姬,名字就叫做姬轩辕。那么,黄帝为什么姓姬呢?各位,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像我姓孔,别人问我一句,我为什么姓孔。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因为我的父亲姓孔,所以我也姓孔。”
这样的回答却是令众人大笑:“同理,黄帝为什么姓姬,是因为他的父亲姓姬。不过,在问完这一句之后,我又要再问一句,那么,他的父亲为什么姓姬呢……”
众人又是大笑。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脑筋急转弯,就像世界上第一位教大学的老师他一定没有上过大学一样。世界上第一个有姓的,他的父亲一定是没有姓的。所以,姓是根据一定的成因产生的。而这个原因,是因为黄帝出身于姬水,所以,黄帝与当时部落的祖先都姓姬。”
“那么,姜姓呢?姜姓各位会想到谁,历史当中有一位比较出名的人物姓姜,他叫姜尚,也叫做姜子牙,他是周朝时的开国丞相。不过,比之姜尚更早的时候,还有一人姓姜。这人便是炎帝,炎帝出身于姜水一带,所以,炎帝就与那时的部落一样也姓姜。”
“至于其他的赢姓,姚姓……这一些姓氏其实都与我们的人类祖先有着很大的关系。”
孔书俊准备充分,一口气说将下来,电视机前的观众只感觉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他们不仅从孔书俊这里了解到了百家姓的传承,他们还在通过百家姓了解到了上古之时人类祖先的文化活动。
不用说,在孔书俊讲到上古八大姓时,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却是快速上升。
当然,姓氏的文化并没有讲完。
不但没有讲完,事实上孔书俊只讲了一点点而已。停了几秒钟,待众人稍稍消化,孔书俊继续开讲:“之前讲的是关于姓,讲完了姓,那么,我们就来讲氏。氏是什么?对于姓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姓,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姓的传承,历史,但总算知道姓是一个什么事物。但是,关于氏,可能大家就没怎么听说了,或者干脆就不知道。”
姓氏是一个完整的的体系,所以在姓氏体系里面,他即应该有姓,同样也应该有氏。而要完整的了解整个的姓氏,那么就应该知道姓是什么,氏是什么。
之前孔书俊讲了姓,不少听众对于姓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此时再讲氏,却是变得完全不懂。正如孔书俊说的一样,他们只知道姓,至于氏是什么,完全不知道。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知道,却是无比的吸引他们。
姓氏姓氏,这与我们的姓氏息息相关,恐怕是任何人对于姓氏也都无比的感兴趣。
是以,当讲到这里之时,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又是提高了一成。
当然,对于收视率之类的,讲课当中的孔书俊是不知道的。不过,哪怕不知道,他也明白一众听众肯定对于“氏”非常感兴趣。正如他一样,哪怕他身为堂堂的教授,当初在研究姓氏的时候,也是一度对于姓氏体系表现出了一种超出任何一种学术的热度。
孔书俊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原因,那就是几千年下来的姓氏文化。
虽然姓氏文化很多人并没有研究过,但姓氏文化却一直传承了几千年。很多人哪怕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是怎么来源的,但他们却一直对自己的姓氏有着无比的认同感,甚至是自豪感。
“氏是什么,在此之前不知道没关系。虽然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用氏,但我们从很多古籍,或者一些先秦时期人物的简介里面,我们仍可以看到氏的踪影。仍是拿黄帝来说,很多历史文献在介绍黄帝的时候,会说黄帝姓姬,号轩辕氏。轩辕氏里面的氏,便是我们要讲的氏。那么,氏是什么呢,氏其实是姓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姓的一种。”
说到这里,台下一位不明白的观众却是站了起来问道:“孔教授,我还是有一些不明白。你说氏是姓的一种,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有姓了,为什么还要氏?就像我们一样,我们现在有姓就足够了,至于氏有没有已经无所谓。”
对于这位学子的提问,孔书俊点点头说道:“这位同学,你的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正是我所要讲的。正如这位同学说的,既然有姓了,为什么还要氏。既然氏也是姓的一种,难道非得在姓里面再开一个小姓吗?”
“当然,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我们当然没必要,我们只要有一个姓就足够了。但是,对于上古时期的年代,那却是非常有必要。而这个必要,我们仍得从母系社会开始说起。”
姓氏文化并不单单只是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的产生还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很深的关系。
了解姓氏不但可以追根问祖,同样,我们还可以了解当时上古时期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
“早期的部落是通过母系社会维持,这样的一个时间传承了很多年很多年,具体的多少年暂时无从考知。但是,在生产力得到更高发展的时候,当传统的锄耕农业过渡到犁耕农业之时,强而有力的男性得以从依托于母系社会当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以父权为主的父系社会。
可以说,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是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而当生产力提高之余,父系社会开始产生了奴隶,产生了平民,产生了贵族,甚至产生了王室。而如何区分这一些贵族呢,单纯从外貌上是看不出来的。那么,氏便这样产生了。有一些贵族便在姓之上加了一个氏,用来区分贵族与普通大众的区别。正如黄帝,他虽然姓姬,但也号轩辕氏。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氏的,只有贵族才有氏。也就是说,拥有了氏的人,他就不再是平民,而是贵族。至于平民,仍然是和原来一样,只有姓,没有氏。”(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八章:秦始皇为什么叫赵政?()
“原来姓氏是这样的。”
“没想到姓氏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文化。”
“这一堂课当真是受益非浅,值了。”
不少听众纷纷点头,感觉听这一节课,看这一期节目实在是太值了。
不过,有关于姓氏的知识并没有这么简单,上面只不过是初浅的介绍了一下,在讲了什么是姓,什么是氏之后,孔书俊继续说道:“了解了姓氏起源,那么,我们对于一些古人的称呼便更为的清楚了。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曾子,各位同学,有谁知道曾子姓什么?”
“孔教授,曾子难道不是姓曾吗?”
做为圣人曾子,几乎是所有人都是下意识的说道,曾子肯定是姓曾。
要不然,怎么会叫他曾子?
此外,如果他不姓曾的话,那么现在流传下来的曾子后人,他们都是姓曾。
所以,这也从侧面表示,曾子的确是姓曾。
但可惜,听到台下的回话,孔书俊却是摇摇头:“不对,不对,事实上曾子并不是姓曾。曾子是姬姓。”
说完,孔书俊却是笑道:“我知道,我说完这句之后台下肯定有人会说。不对呀,曾子怎么会姓姬。如果他姓姬,怎么不是叫姬子,而是叫曾子?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刚才我们就已讲到姓氏文化,姓与氏是分开了,姓是大姓,氏是小姓。我们即可以用姓当作是姓,同样也可以用氏当作是姓。曾子原本是姬姓,但是,曾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姬曾嘉”,不要笑,这是真的。当时“姬曾嘉”为了避乱,于是便以“曾”为氏,直到曾子一代便一直源用下去。直到现在,如果要说曾子姓曾,其实也是可以的。但如果真要计较的话,那曾子便不姓曾。”
原来如此。
一个小科谱再一次点醒了众人。
如果不听这一节课,恐怕他一辈子也不知道曾子原来不姓曾,他原来姓姬。只不过是用氏当成了他的姓,最后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孔书俊继续讲解说道:“几千年来,随着姓氏文化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变迁。原来的姓氏也在上古八大姓之内出现了很多很多其他的姓氏。比如,有一些以居住地为姓的。像东郭,西郭,南郭,北郭,这一些姓都是因为齐国公族大夫住在东郭,西郭,等地,于是便以东郭,西郭为姓。同样,还有一个姓叫西门,是因为当时有一位郑大夫住在西门口,于是西门也成为了姓。
也有一些是以国为姓,例如战国晋,秦,楚,卫,宋……很多人在当时便以国家的名字为姓。同样,除了以国为姓之外,也有一些以官职为姓,像司徒,司空,司马,这一些在古代都是官职。那么,为什么要以官职为姓呢?因为这一些官职都显贵,所以有一些人得到了这样的官职便以这样的官职为姓,衬托了身份与地位。
另外,还有一些是改姓的。也就是说,他原来并不是这个姓,后来改成了这样的姓。例如唐朝皇帝赐姓给大臣,往往这一些大臣便跟着皇帝一样姓李,于是便有了国姓爷之类的称呼。还有一些因为是为了避讳,当时汉文帝叫刘恒,于是,凡是恒姓都改成了其他的姓氏。”
一节课讲到一半,孔书俊差不多将姓氏的背景差不多讲完。
随后,孔书俊说道:“姓氏背景大概就这样,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姓与氏便合而为一,氏就是姓,姓就是氏,或者说只有姓,没有氏了。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百家姓里面第一个姓,赵……”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排在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