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9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ゴ謇镎腥恕D菑匀狭厥忠斩己懿淮怼H艘怖鲜怠8憬磺橐埠谩M妨礁鼍驼宜I掀麓宓匦⊥酢;褂邢缕麓宓匦〕隆缛ピ缁亍!闭孕±家豢谄懔撕眉父鋈嗣蟆2磐谱懦麓笥鲁隽嗣拧

    这一晚上。娘俩守着十四寸地黑白彩电。都有些心不在焉地看着。过了九点钟地时候。照以前赵小兰便催着儿子上床睡觉了。但今晚例外。

    等到差不多快十一点钟地时候。父亲才骑着他那辆老旧地凤凰车回来。一进屋便朝着一脸期待地母子俩。欢声道:“这事成了!徳三跟老六我只一说。他们就答应了。连预支给他们地五十块钱都不要。其他村地我也一口气找了八个。有几个刚开始没同意。见我肯预支给他们五十块钱后。也都答应了。一共花了四百块钱。”

    母亲一听也是满面笑容:“好好好!下周村雇你地那家房子这两天也快竣工了吧。我明天就出去替你宣传。争取早点接到活干。”

    “明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宣传正式接活了。爸。施工队地名字你想好了吗?”

    “哎呀!”陈大勇一拍脑袋,“幸亏儿子你提醒,爸一时把这给忘了。”

    “我想好了一个,兴旺发达,我看就叫兴旺施工队好了。”

    “好好好!‘兴旺’这名字吉利,就叫兴旺好了。”老妈举双手赞成,老爸当然也不反对。两人虽说都不是文盲,但也只是小学文化,自然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来。

    于是,陈大勇兴旺施工队就这样成立了。

    第二天全家又是起了个大早,赵大勇是去下周村赶工,尽快将那户人家的房子建好,老妈则去街上买纸,说是请人写告示,到各村去张贴。在陈锋的一再要求下,赵小兰才带上他一起去。

    与陈家村相邻的中镇村就是玉洋乡的政府所在地,有着一条百多米长的街道,各类杂货店开着不少,在远近几个乡当中,算是比较兴旺繁荣的一条街市。重回到九一年,再次踏足这片童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街道,陈锋不由东看西瞅,瞧了个不亦乐乎。前世种种关于这条街道的记忆纷纷浮上了脑海,他记得再过七八年的时候,这条老街就要被拆除了,重新建设的商业街落成后,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滚滚的税源,也让当初那些在这条商业街有店面的住户赚了满盘钵,光一个店面的租金一年就能入账至少一两万。自家要是在此之前,出钱盘下这里的几间店面,光每年收租金的话就是好几万了,这可比做任何生意都好,稳赚不赔。若是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将这条老街半数以上的店面都买下,到时还不是财源滚滚来。陈锋的双眼不由霎时金光闪闪……

    在一家杂货店裁剪了几十张红纸,娘俩便回了村,请本村的“老秀才”一口气写了二十张的告示,内容大致就是“陈大勇兴旺施工队,承接房屋修建,由十几年建筑经验的队长陈大勇亲自带队施工,价格实惠,质量保证”。末尾的联系方式,因为整个村子就村长兼村支书陈德仁家假公济私的装了一部电话,就只好写成了“玉洋乡陈家村陈大勇家”,陈锋看得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这“老秀才”是个专门给人写信写对联写协议之类文书工作的六十几岁小老头,据说解放前是个地主家的少爷,解放后尤其文革时期他这个身份当然遭了难,至今孑然一身,家中无父母兄弟姐妹,膝下无儿女小辈。他写的一手很是漂亮的毛笔字,半个钟头不到,就写好了二十张启示,价钱还算公道,每张三毛钱,一共六块钱搞定。前世的陈锋很是崇拜这位小老头,因为他不仅毛笔字写得好不说,国画也画得很不错,陈锋曾经亲眼看到过他画喜鹊,笔法行云流水,画得那个栩栩如生,让他羡慕不已,至今难忘,除此外他还会吹拉弹唱,二胡笛子快板样样精通,而且还会说古,每到夏天的晚上就会有人专门请他去村头的榕树下开讲,如《七侠五义》、《说岳全传》的很是受欢迎,可以说这“老秀才”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埋没的老知识分子。记忆中,再过两三年这“老秀才”就要驾鹤西去了,着实让陈锋感到有些痛惜。

    拿了告示后,赵小兰便回家取了浆糊,又去邻居家借了一辆破旧自行车,开始去各村张贴。她原本怕儿子辛苦不让他继续跟着,但在儿子的坚持下,只好继续带着陈锋这个小尾巴。

    赵小兰骑车,陈锋在车后座提着装告示的塑料袋,娘俩一起一个村接着一个村的张贴告示。

第5章 奔小康() 
二十张的告示是贴出去了,但随之在家两天都没有人主动找上门来。等到下周村那边的房子竣工,陈大勇也在家闲了下来。一家三口不由都呆在家里发愁。陈锋尽管知道这时下当包工头几乎稳赚,但见两天没生意上门心里也多少有些没底了。

    “他爸,要不我再弄些告示,到别的乡去张贴,多贴点。”赵小兰建议。

    “也只好如此了,多弄点,我和你两人分开去贴。”赵大勇有些愁眉苦脸的点点头。

    “大勇在家吗?”夫妻刚想出门时,却是有人找上门来了。居然是陈家村的村长兼村支书陈德仁,一个四十多岁的干瘦老头,已经连任好几届村里一把手的职位了。

    陈德仁在村里的辈分蛮高的,陈大勇还得管他叫阿公,两人一个村虽然熟识,但以前却是没什么来往。

    陈德仁是个很干脆的人,也没跟陈大勇客套,或者说他根本不屑跟陈大勇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原来他家的老二,今年初订了婚,下半年就想张罗着结婚,所以呢,他们家准备起栋新房子。乡里乡亲一个村的人,谁还不知道谁,赵大勇的手艺和为人他是很放心的,加上他又刚好看到了贴出的施工队告示,于是便找上门来了。当然,主要还是考虑到造价的问题。都是熟人又是对方的父母官,再加上有那么一点亲戚关系,想来陈大勇也不敢给他这长辈乱报价,黑他的钱。

    头一个生意上门,而且还是村长大人,陈大勇当然不敢怠慢,也不打马虎眼,稍稍估算了一下,便给他报了价,包工包料的给多少,光包工的话给多少。他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可也不是白干的。报价十分的合理,几乎是没赚什么钱。再说,陈大勇也不是没有头脑的人,这开门红第一单生意即使不赚钱也要尽量做好,不然以后谁还给他活儿干?

    想来陈德仁之前也了解过行情,对于陈大勇的报价很满意,当即便点头答应由他包工包料,保证质量,可以马上去“老秀才”那里立协议,让他明天开始就带队去施工。

    一家人欢天喜地的跟着陈德仁出了门,来到“老秀才”处立好了协议,签了字。陈德仁故作客气的要让陈大勇跟他一起回家先拿一千块的定金。陈大勇很识趣的连说不用,陈德仁当然也没坚持。

    接到了头一单,而且还是村长大人的活儿,陈大勇当然不敢怠慢,当即便骑着他的凤凰车去联系兴旺施工队全体队员,通知明天上工,然后便又马不停蹄的联系砖瓦水泥石灰之类的个体建材商,向他们订货,因为是头一次提货,陆陆续续的花去了几百块的定金。这一次,陈大勇倒有了破釜沉舟的气概,一点也不含糊和节省。

    等到陈大勇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赵小兰和陈锋娘俩早已等得望眼欲穿。

    一家三口这一夜都几乎失眠。次日。天还没亮。陈大勇便带齐了工具往陈德仁家赶。

    陈大勇带着施工队连他自己一共十一个人。连干半个来月便已建起了一层楼。这期间。陆续有几人主动上门来询问房子造价。其中有一人已经签了协议。交了定金。陈大勇便跟陈德仁解说了一番。分出了一半地人手去那家建房子。因为两家都不是很赶。便也都没说什么。人手也勉强还能凑活地过去。但一个月后。连续接了三桩活儿后。这人手就明显地不足了。在和妻子商量后。还有在陈锋这儿子地一再鼓舞下。陈大勇一咬牙一跺脚。当即便决定扩编施工队。又是一口气招了十人。这回他倒没有再给定金。那些人早已听到了风声。只要有活干有钱赚。哪还较真?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村长陈德仁地三层楼房早已竣工。工程质量很是过硬。价钱也公道。赢得了不少地口碑。陈德仁倒也很是干脆地给结了帐。有了这第一笔流动资金后。陈大勇狠下魄力地花大钱给家里装了部固定电话。这还是要接线员地那种。不过这时候固定电话可是极度奢侈品。价钱说出来能让人吓一跳。差不多要三千块钱。还是求了村长陈德仁找关系送了礼。才给办下来。不然地话只能等着。陈大勇之所以装这么贵地一部电话。主要不是为了别人方便联系自己。这时候肯出钱打电话上门地人毕竟还是少数。主要地目地是为了摆阔。就是明着告诉别人他陈大勇赚钱了。家里装了电话地人。当然不会没钱故意拖欠工人工资和那些建材商地货款。而实际上陈大勇在拿钱装了这部电话。给工人发放了一部分工资后。这手头地钱早已所剩无几了。但家里装了部昂贵地电话后。这好处还是很明显地。平时村里不大怎么来往地人。也时常地过来串门拉关系了。那些建材老板也不再坚持要求尽快结清尾账了。最明显地是。这业务量也跟着直线上升。

    兴旺施工队通过三个月地发展。果然很是兴旺了起来。活儿开始接地有些应接不暇。队伍地规模也一再扩大。现今正式在编人员已经满五十人。几乎将周围几个乡镇地泥瓦匠搜罗一空。编外地散工一度达到近百人。已渐成气候。

    等到差不多半年过去地时候。陈大勇跟妻子粗粗一算账。这段时间居然净赚五万余元。当然其中也包括还没收上来地一部分呆账和家里地一些额外花费。但尽管如此。手头上还是有三万多地结余现金。两夫妻高兴地一夜没睡觉。

    看着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