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自己眼看着即将能够以和平的手段,解决饶,信两州的摩尼教起义,就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赵构又使用出了金牌的手段,要把自己给调回去,在听说有侍者带着金牌前来的时候,他的心里难免体会到了,当年宗泽和岳飞知道金牌的时候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不过在见到了那一名赵构派来的使者之后,他终于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赵构要急着将自己给催回去了,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终于可以起到作用了。

    原来在半个月之前,金国的一支军队由完颜杲率领,又有聂渊的数万签军,和折可求的数万人马,实际共十万人,诈称三十万南下。

    河北西路之前已经有大部分,落在了金国人的手中,完颜杲亲自带着三万大军,在相州西部防范翟进在洛阳方面的守军。

    折可求的五万余人在洺州、相州、滑州三地呈圆弧形,专门防御已经退到大名府的王彦“八字军”和原有的数千地方军队。

    聂渊的三万余签军从浚州渡过黄河,在李固渡上岸,李固渡的守将张得佩带着千人拼命抵御了两个时辰之后,自己被聂渊杀掉。

    之后封丘城团练使李存善直接开城投降,聂渊的队伍已经再次开到了汴京城下,只不过这一回包围汴京的完全都是原来大宋的百姓,一个金国人都没有。

    这聂渊本是大宋地方团练使,在完颜宗弼侵略河北的时候,他投靠到了完颜宗弼的麾下,保存了自己的家人和性命。不过只是这样的话,他是不可能能够做到现在这样统领三万签军地位的。

    之前完颜宗弼带人进攻德州的时候,曾经遇到过非常激烈的抵抗,差点就被暗箭所伤,当时就是聂渊挺身而出,为完颜宗弼挡了一箭,否则这个金国的四王子早就死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救命之恩,所以完颜宗弼对他一直照顾有加,也因为完颜宗弼的推荐,所以他才能够成为签军的首领,不过这本来也跟金国没有太多的,能够打仗的汉人将领有关,否则也绝对轮不到他了。

    至于这签军,算是金国发明的一种强行征招士卒的方式,金国自己人少,只有百万人口而已,这还是因为这二十多年,从辽宋获得了大量的资源,才发展起来的。

    但凡遇到战事,便签发所有统治范围内的,合适的汉族丁壮来当兵,谓之签军,不过这也就是一种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拉壮丁。

    其实金国在最早面对辽国的时候就这么做过,只不过当时被拉壮丁的对象主要是,东北一带的其他游牧民族,甚至是高句丽的百姓。

    至于之后在获得了部分辽国的土地之后,开始征招的主要就是辽国范围内的汉族人,一直到之后他们主要的进攻方向也还是在南边,因此之后的签军基本上就只有汉人了。

    汴京留守上官悟立刻派人前去周围,禀告自己这边的紧急军情,无论是周围的太原府,大名府,还是洛阳,在金国人行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异样,只是在不知道他们行动的时候,谁也不敢轻易的作出任何的军事动作。。。

    再加上金国大军这边人数确实是太多,这三处地方的守军无论哪一边,都不是金国人的对手,另外驻守磁州的张浚、刘锜同样也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得知汴京被围的时候,才知道金国到底准备干什么,他们准备直接进攻汴京,然后以汴京为跳板,向着南方广阔的开阔地不断的进攻,就算太原府、大名府和洛阳不予攻击,也同样有机会直接进攻到建康,对于南宋来说,这真的是很要命的事情。

    虽然现在赵构已经带着大部分的人马前去了建康,但是汴京仍然是之前北宋的国都,现在还握在大宋的手中,怎么说也算是宋朝的门面,是怎么样都应该守下来的地方。

第三十章汴京陷落() 
如果说汴京真的再次被金国给攻破的话,而且还是被签军这样的,在金国战斗序列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作战能力的部队攻陷,那就实在是太过于丢人了。

    洛阳翟进带领自己麾下的三万人,想要向东南过来支援,结果遇到了完颜杲的队伍,两边交战一阵之后,虽说翟进的军队一直也在进行着,非常严格的修炼,但是仍然不能够和金国的主力军队进行交战,在输了一阵之后,立刻向后撤退到洛阳固守。

    相比之下,翟进这边至少还在人数上差不多,想要防守还没有太多的问题,而八字军这边王彦就尴尬很多了。

    八字军是由当时作为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的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给河北一带的军民,还有金国称为八字军。

    在王彦发起八字军之后,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余万,其中一万多人由王彦率领南下,受宗泽等人节制,抗击金兵,屡建战功。

    在之后的历次战斗之中,八字军都有很大的损伤,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人再次加入,现在的人数也不过是八千人上下。

    就在年前的时候,其后傅选、刘泽、焦文通、白健、张和尚等人,带着一万人来到大名府,另一头领孟德已经在去年于冀州战死。

    这一万人已经和之前的八千人八字军,还有八千人的大名府军队,在一起整编过一次,最后王彦只留下了两万正式军队,另外六千人则留在各个城中,作为防守的二线部队。

    只是现在他们只有两万人,却要面对折可求的五万大军,而且对方还是西北军之中,和西夏一直交战的最精锐的折家军,折可求可没有真的在原地进行固守,他带着自己的军队突入了大名府之中。

    王彦这边只能够就地依托层次防守,才保证自己这边的城池不被工作,而问题就在于折可求那边,五万人分做三路前进。

    王彦一开始自己带着一万人,前去魏县抵抗折可求的三万主力,并且成功的将对方挡在了城池外面,不得寸进,但是形势也不是很乐观。

    大刀闻达带着自己的师弟云天彪一起,并四千麾下,在成安抵挡北边洺州而来的八千大军。

    傅选、白健、张和尚带着六千人马在南乐县城,面对的是南边滑州而来的一万五千大军。

    这三路人马无论哪一路,都让大名府这边倍感压力,作为大名府留守官员之中,官职最大的郭永,立刻将留守的六千人马分出一半,才做两半前去支援成安和南乐。

    大名府这边现在自保都成问题,想要抵抗折可求的折家军更是很困难的,更不要说去救援汴京了。

    这个时候太原的经略使唐经,本来准备带着一万人去救援汴京的时候,结果这个时候娄室又带着三万人南下,太原也自顾不暇了。

    此时河南北部已基本为金国所有,仅汴京及近畿仍为宋有,聂渊一开始还派人进行攻城,但是却被留守的宋军给击败了,毕竟这些签军的战斗力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

    之后聂渊之后下令围城,城内粮少,久守必然缺粮,聂渊让自己的麾下以食物与守城宋兵贸易,时间久了之后,两边就变得熟悉了,甚至连城内的大宋守军都有些松懈。

    之后聂渊趁着大宋守军不备,带着五百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人马,乘着夜色从城北登上已经千疮百孔的汴京,之后聂渊命人在城内纵火,并且打开城门。

    留守大臣上官悟及副留守赵伦,两人知道金国人打进城内之后,没有想着应该如何进行后续防守,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情,而是在第一时间却带着自己的近卫人马出逃了。

    上官悟至唐州今河南唐河,被当地豪强董平所杀,并将其头颅献于聂渊,于是聂渊彻底的攻下了汴京。

    历史记载,唐州有土豪董平,曾“称勤王兵”,而史书中又称其为“贼”,说是忠义军首领,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折扣而已,小说《水浒传》中的董平或有糅合其形象,可以说历史上的这个人,应该就是双枪将董平的原型。

    我们都知道董平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双枪将,河东上党郡人氏。他原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后被宋江用计生擒,遂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五位,上应天立星,担任马军五虎将。因常打头阵,又称董一撞,有“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之称。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董平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董平亦在其中,赞言为“昔樊将军,鸿门直撞,斗酒肉肩,其言甚壮”。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实际上此人不但仗着自己有一身武艺,平时在唐州好勇斗狠,而且一向欺男霸女,这与水浒传之中的形象也是非常相近的,这一次他以杀了上官悟作为晋升之资,已经投靠到了金国人的麾下,其人品确实是有一些问题。

    宋江的叛乱说白了也仍然还是一个旧社会的时候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揭竿起义的农民战争,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连农民战争都算不上,因为像宋江本身就是一个匪类。

    而加入了像这样起义的董平,又会好到哪里去呢,虽说在水浒传之中,我们看到了有许多的艺术加工,但是或多或少还是体现出了,在原本历史中,有着自己历史原型的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在原来历史上所作的事情和个人的品行。

    董平虽有英雄双枪将之称,也有一撞直这样的美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本身在历史记录中并不是什么正面人物形象,而且是一个投降了金国的地方豪强,怎么说都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反派。

第三十一章回到建康() 
当秦桧在之后,看到情报之中提到的董平这个名字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发愣的,毕竟是自己之前知道的人,虽说在水浒传之中就不喜欢这个人,没有想到他竟然还是变成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