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了降卒,其他人全部战死当场。
这将近7000人的宋兵的死,也给完颜宗弼的军队造成了将近3000人的损伤,要知道他们面对的金国大军,全部都是骑兵编制,能够造成这样大概2:的比例的伤亡,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
挞懒在战斗结束之后,已经带着人马回到了中军,并且向完颜宗弼复命。
“王爷,这3000汉人留之何用,以我来看不如直接将其斩杀为好,免得浪费粮食。”挞懒坐在自己的行军马扎上之后,有些抱怨的对完颜宗弼说道。
“挞懒大人,你要这样说的话,本王就不同意了,这些降卒当然是有用的,否则我怎么会留他们下来,之后攻城的时候,拿他们来当我军阵前的挡箭牌不是正好。”
“挡箭牌是吗?大人说的实在是太好,原来是这样,属下明白了,如果是这样三千人还真不多,早知道应该我应该下令多留一些下来的,这3000人有意思了,哈哈!现在城内的守军也就不过5000人而已,如果有这3000人作为挡箭牌的话,我们之后的进攻也会容易很多吧!哈哈哈……”说到这里挞懒直接大笑,还笑得非常的嚣张。
在人群之中的秦桧听到他们这么说的时候,就有些郁闷了,既然准备用这些宋军降卒来当作攻城时候的炮灰和挡箭牌,这实在是太过分了,但是转念一想,两国交战无所不用其极,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如果是自己,能够这么做的话,也必然是用金国人当做挡箭牌。
他现在非常担心青州城的安全,因为一旦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攻城的话,那么郑宗孟现在在城中防守的队伍,将会变得非常的捉襟见肘,本来他们的人手就已经很不足了,还要防御金国之后的四面攻击,更要面对自己原来同袍的进攻,真是不知道他们要如何去进行防守。
第三十三章降卒的尊严()
如果说原来自己没有提醒过郑宗孟,使得他们输掉了这场战斗,或许现在的秦桧会非常的难受,之前明明自己已经提醒过郑宗孟了,他仍然还是坚持那样愚蠢的设伏的决定,这就不得不说自己的这些队友实在是猪了,他真的是搞不懂这人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再想这些,完全是于事无补,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去怨谁也没有任何的意义,还不如想一想之后应该如何去补救。
之前我们已经很多次提到过青州城的重要性,这确实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实际上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这座城市不只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也是一个在文化上非常重要的城市。
治平四年(07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因在皇帝丧期内穿紫衣而被革职,出知亳州。第二年,转兵部尚书知青州,成为了青州的父母官。
这时屡遭贬谪的欧阳修,因为之前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党争,多少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于是得到了青州的任命之后,在政治上决计退居山林,洁身自好,接连三次上书,坚辞不就。皇帝六次下诏,催促赴任。。。
王安石在替皇帝拟草的诏书中对他劝说道,青州是海岱名都,曾是姜太公的封地,又是安抚京东路的军事重镇,只有你这样的国家元勋才能担当此任。
在得到了王安石的劝说之后,不知欧阳修是拗不过朝廷,还是被青州的名望所吸引,最终到青州上任。?
在政理上广开言路,使得当地民风朴素,案件锐减,但是他确实是已经心向淡薄了。在青州的时候,欧阳修有做一首《春晴书事》:?莫笑青州太守顽,三齐人物旧安闲。晴明风日家家柳,高下楼台处处山。嘉客但当倾美酒,青春终不换颓颜。惟惭未报君恩了,昨日卢公衣锦还。?
欧阳修喜爱青州的美景,醉意青州的山水,但是年老体衰,仕途坎坷,归隐的念头挥之不去,时时萦绕心头。当朝廷调任他去太原府时,他深感自己体力不支,坚辞不就。
就在此时,他之青州写下了著名的文章《泷冈阡表》悼念养育自己的父母,并用青州盛产的大青石,刻成一丈余高的石碑,运回江西老家,置于父母的墓前。?
除了欧阳修之外,还有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在青州做了多年的盘桓,期间也是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最为缠绵的时期。
此处闲话不多说,我们言归正传。
一直到今天为止,秦桧实际上都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斗,包括之前狮子山那边的战斗也是一样,因为他陪在完颜宗弼的身边,所以实际上是处在中军的位置,根本就没有到前线去,更是不可能看到两边交战的具体情况,只能够从战后的战报上,知道两边死伤的情况。
之前在中军的时候,只是不断的能够听到前面士卒发出的喊杀声,以及各种马匹的嘶鸣,虽然能够感受到那样的气氛,但是却没有能够见识到真正战争的残酷,虽说他一直其实很抗拒战争,谁叫他是在和平年代中长大的。
没有想到的是完颜宗弼麾下的大军来到青州城下,连休整都不做,就直接催动着3000大宋的俘虏,到前面去攻城了。
就如完颜宗弼之前所说,那些俘虏全部被他们当成了炮灰和挡箭牌使用,3000人被分成几个小队,被金国的前锋士卒押着,慢慢的往城池方向推进。
这些大宋的士卒本以为,自己投降之后就能够避免死亡的命运,能够被金国人饶恕,然而他们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没想到的是居然要让自己作为挡箭牌去针对自己之前的兄弟,还有父老乡亲,去攻破自己亲人居住的城池,之后眼睁睁看他们被屠戮。
这些降卒当然不想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做人至少还是有自己底线的,这些汉子们被押着往前走,稍有反抗就有可能会被金国人斩杀,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他们心中被压制的仇恨越来越大,到了一个临界点的时候,怒火必然会喷发出来。
一个降卒身体非常的强壮,之前他也是因为惧怕,所以还是丢掉了武器投降了金国,现在这些宋朝的士卒,每个人手中配了一把棍子,这就是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他不想成为金国人进攻自己家园的走狗,于是趁着自己身后的那个金国人不注意,长棍子,猛然向后一捅,一把抢过金国人手里的钢刀,紧接着一刀将那个金国步卒给杀掉。
只要有人带头,这些齐鲁汉子们还是非常的剽悍的,没有一个愿意当孬种,要知道自古齐鲁本就是出武者的地方,不说久的,便是眼前的梁山起义,就聚集了多少齐鲁一带的英雄好汉,当然也有宋江这样投机倒把的小人。
完颜宗弼本来预想之中,是指望这些宋国降卒能够给金国大军做挡箭牌,能够使得大军顺利的推到城墙下,没想到才刚刚开始战斗,这些降卒竟然有胆子对他们进行倒戈,之前遇到的那些大宋的降卒,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过完颜宗弼也无所谓,对于这些投降的人,他没有任何的好感,就像之前说的,只不过是拿他们当作是工具罢了。
既然现在工具不顺手,那就直接毁掉好了,于是他麾下的骑兵们快速的冲了出去,与倒戈的这3000人在城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战,将3000人大部分斩杀在了青州城下,同时也算是给城上的守军一个下马威。
不过这3000人之中,倒是有数百人逃进了城中,这还要感谢郑宗孟的大胆,不得不说郑宗孟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留名的地方,除了因为其愚蠢害死了一万五千士卒之外。
他竟然敢在对方骑兵为主的情况下,将城门打开,这是一种近乎自杀的行为,秦桧要是知道绝对会骂娘的。
第三十四章青州开战()
一旦对方无视这些降卒,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直插城门口,任青州城铜墙铁壁,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其结果必然是城池陷落。
好在完颜宗弼虽然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机会,也派出了一支由阿里带领的精锐骑兵,不过大宋的这些齐鲁好男儿,硬是用血肉之躯,挡住了那些骑兵的进攻,保护了一部分袍泽进入了城中,城门也顺利的关上了,还带给了青州城更多的守城力量。
青州城上的精锐们,本来已经见识过一次金国人的厉害,这一次在面前又被屠杀了两千多同胞,虽说有些人害怕,会变得更加害怕,不过更多的则是非常的气愤,死在外面的很多是他们的父老乡亲,是和他们有血肉联系的人,是让他们不得不为之愤怒的同袍。
只不过为了杀这些宋朝的降兵,金国这边也还是付出了一些代价的,尤其是刚开始降卒返攻的时候,金国士卒猝不及防,金国自己这边也损失了上千的步卒,其中还有一个千户,和几个百人将,不过这样的损失对于金国来说还是受得了的,只不过完颜宗弼会有些肉疼罢了。
“真是没想到,这青州之人还这么的有骨气,倒是我小看他们了。”完颜宗弼看到前面的情况之后,都不自觉的感叹了一声。
青州人自然是有骨气的,之后的抗金名将张所就是青州人,而我们所熟知的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是青州人,最开始的时候还是起义军的领袖。
之前金国虐杀俘虏只能算是整个战斗开始前的一场插曲,在这一场插曲结束之后,完颜宗弼麾下的队伍还是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番修整,以消弭之前那场战斗带给他们的影响,同时他需要和自己麾下的众人商议一下,之后要如何进攻青州城。
第二天一早,金国人的军队已经整备完成,所有进行工程的攻击序列全部都准备好,只不过让秦桧奇怪的是,排在最前面竟然是一万名骑兵。
虽说他对战争完全不了解,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骑兵怎么能够攻城呢,城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本来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现在要攻城的时候,完颜宗弼竟然将骑兵排在前,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原来汉朝面匈奴骑兵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