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家军和姚家军两方夹击之下,西夏国的军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同时在数次大战之中,西夏也是损兵折将,现在的西夏可不是李元昊建国时候的西夏了,大宋的军事实力也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西夏在大宋的府州受到了非常大的军事压力,所以在西面的凉州,他们进攻吐蕃国六部的人马,也没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很快就被击败了。

    自此大宋这一年发生的各种战争,才算是结束,对于大宋的军队来说,也经受了非常多的考验,锻炼出了一些比较精锐的人马。

    在所有的战斗都相继平息之后,各地的大将都依次进京,接受了赵构的奖赏。

    历史上在这一年,岳飞平定了南边的数场叛乱,所以被招到了临安城,并且授予了他“尽忠报国”的旗号,而这便是岳飞背上,刻“精忠报国”四个字的实际故事原型。

    岳飞的背上到底有没有刻字,还存在非常大的争议,但是从宋朝的主流的历史文献上来看,基本上他的背上应该是没有刻字的,所谓的刻字,更有可能是他参军的时候,在手臂上刻的军籍号。

    这些都是闲话,此处不再多表。

    秦桧又用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才走到了建康城,而一直陪伴着他的太行山的人马,也基本上全部都北上,来到了开封府以北的各个州郡,进入了各支朝廷军队之中。

    因为秦桧的建议,所以梁青虽说自己带着,他所属的太行山的大部分人马,投靠到了滑州岳飞的麾下。

    但是他手下的其他一些头领,相对比较均匀地投靠到了王德、王彦,还有牛皋的麾下,而相应的他们的子弟,也就要归到他们的麾下。

    之所以将太行山的数万人马,全部给肢解到各个军队之中,第一个是避免太行山一系的人马尾大不掉,也是为了不至于使得岳飞一家独大,说白了还是为了太行山众人和岳飞的安全。

    但是对于任何将领来说,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没有任何一个将军不希望,自己手下的人马数量越多越好,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

    正是因为秦桧提议之下,梁青让太行山的人马,分配到了各个将领的麾下,这件事情也被岳飞给知道了。

    而在岳飞的想法之中,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他觉得这就是秦桧在故意打压他,之前他跟秦桧两个之间曾经有过间隙。

第两百一十三章为相() 
现在因为秦桧的提议,使得本来应该投到他麾下的数万人马,分到了别的几位将军的名下,他只得到了相对比较精锐的两万人左右。

    而且岳飞还听闻,还有一些非常有前途的年轻的将领,也因此没有能够进入他的军中,这让他非常的不满。

    甚至为此,岳飞直接上奏朝廷,说秦桧针对他,并且使得本来归到他麾下的军队,有一部分没有能够归到他的麾下,而是到了其他同僚的手中,要求赵构必须要严惩秦桧这样的祸国殃民之人。

    岳飞的上奏朝廷,直接点名道姓,并没有指桑骂槐,且这“祸国殃民之人”这样的言语,已经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

    秦桧和岳飞两个人,在赵构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秦桧可是刚刚在大宋的西南一带,走了一圈,并且为大宋立下的汗马功劳。

    在外交上,不但摆平了贵州的四大土司的势力,而且也使得乌蒙部落,派人前来表示臣服,还使得大理国和大宋进入了一个相对甜蜜的外交期。

    赵构同样非常欣赏岳飞,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将领,而且也非常有能力,之前曾经多次击败金国的进攻,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输过,这在大宋的军队之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岳飞在赵构的心目之中的地位,也还是和秦桧之间有着一些差距。所以赵构自然在心底里,是偏向于秦桧的,对于这一本奏折,直接进行了斥责。

    但是对于前线将领的想法,赵构自然还是要照顾,他可不想把自己手下的大将,逼到对面伪齐去。

    于是赵构又对岳飞进行了一番安抚,同时将抗金名将李道,连同他麾下的五千人,划到了岳飞的麾下,这样岳飞才算是相对比较满意,平息了自己的怒火。

    不过太行山一脉,还是暂时留下了花逢春夫妇,继续跟随着秦桧一行人,一直护送他们到建康城,确定了秦桧的安全之后,着才再次北去,前去王德的麾下效力。

    一路上秦桧他们倒是没有遇到任何危险,非常顺畅的回到了建康城,先向赵构汇报了一路上,在各个势力所有的的所见所闻,并且将各个地方首领的想法,都完完本本的告诉给了赵构。

    赵构知道了这些之后,喜上心头,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边荒之民,对大宋有不好的想法,到时候会起兵进攻大宋,如果能够让这些部落都对大宋归心,至少不为敌,他就能够很满意了。

    赵构并没有马上奖赏秦桧,他只是当面褒奖了几句,秦桧虽说觉得有些奇怪,他可不敢对赵构有任何的意见,他显得非常的恭敬,一切也显得非常的自然。

    正是因为秦桧这样一如既往的自然状态,使得赵构对他非常的满意,至少他的态度在赵构看来,不悲不喜,这是他所希望的手下的样子。

    而不是像之前的一些大臣,因为一点点的事情,就在脸上表现出对朝廷的不满,又或者是只知道争权夺势,比如吕颐浩和朱胜非。

    至少从秦桧一贯的表现来说,到目前为止,他都是在为大宋的利益,在进行自己的所有行动,没有太多的个人私利参杂其间,也没有更多的个人待遇和享受的要求,同时也没有做出任何作奸犯科的事情。

    至于秦桧跟范宗尹他们,私底下拉帮结派这件事情,赵构并不准备追究和过问,因为这是他允许的。

    赵构允许朝廷里面的大臣之中有帮派存在,就比如说所谓的投降派,主战派,中立派,还有皇室宗亲派,只有这些人为了权力互相进行争夺,他自己手里的权力才会更加的稳固,赵构现在缺的就是在政治上的安全感。

    可以说秦桧一系列的所作所为,都是在赵构看来是能够放心,至少比那些统兵大将让人能够放心。

    在秦桧返回建康城,并前去见了赵构的十日之后。

    大宋进行了例行早朝,在早朝上传来了一个重大的消息,那就是秦桧被朝廷下旨,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官又升了一级,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是丞相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整个大宋的官场都震惊了,之前他的同僚兼好友范宗尹,作为一个投降派之人,最后也是在他当丞相的时候,跟金国进行了议和,同时也因为跟金国的议和,使得他离开了丞相的位置,成为了议和的牺牲品。

    之后也是为了平息各方面的矛盾,同时找出一个德高望重,能够镇得住其他大臣的人,所以从南边请回了之前的丞相李纲坐镇中枢,议和派受到了一定的打压。

    不过这两年在李纲的操作之下,因为接纳了秦桧的部分意见,所以大宋的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主战派借着这股东风,又恢复了很大的势力。

    秦桧现在作为右相,虽说不知道会给之后的大宋政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已经成为了继范宗尹之后,议和派的首脑人物。

    去年的时候,因为精耕细作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推广,大宋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丰盛。

    只不过那一次丰收的程度非常的低,全国综合的生产量,也就不过提高了一成左右,用大宋全国的收入来算,也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

    因为各地相继爆发的叛乱,大部分都比较和平的平定,所以大宋的地方经济,恢复的非常的迅速,去年的各种商业收入整整提高了三成。

    综合农业和商业的收入,大宋整体的财政收入,提高了两成不到,也就是大概九百万两白银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这还是绍兴二年,刚刚开始进行各种经济政策改革时候的数字。到了绍兴三年的时候,各种农业技术进一步发展。

    同时,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在大力进行,就算在淮河流域发生的一场洪灾,也没有能够造成特别大的灾害。

    。

第一章大宋绍兴三年的发展() 
在淮河流域的洪水之中,还是有部分百姓受到了损失,不过这样的损失,是朝廷可以进行抚恤的。

    至少跟比往年发生大的灾害的时候相比,这一年的损失,以及最后的结果都要好得多。

    这种提前进行防洪防旱的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也为之后,继续推动一些农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农业防治工程,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参照答案。

    整个绍兴三年,农业收入整体提高了三成,商业收入提高了五成左右,李纲对这个结果也感到不可思议。

    或许你会说商业为什么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因为在南方,已经开始真正的,在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了。

    首先是土地,更多的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生产,相对比较滞后的粮食作物,例如水稻的种植,而是多品种的开始种植荔枝、柑橘、茶叶,还有田间鱼塘里的鱼类、家禽。

    在国家的鼓励之下,普通百姓都在不断的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而这些农产品在产出之后,能够向其他进行粮食生产的地区,购买自己需要的粮食,进行商业交换。

    在这种农业产品的初级商业交换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商业的收入,而这些商业收入,并不是整个商业活动的结束。

    在商业交流的过程之中,还会产生各种附带的消费,以及商业方面的税收,这都是大宋的收入。

    在商品经济交换、流动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种餐饮、住宿、娱乐之类的商业消费,同样是会给大宋,带来一定的税收收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