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时能到?”郭嘉急忙起身问道。
“据估计,再过三刻就能到。”
二人神情肃然,郭嘉一边低头沉思,还不住的呢喃着什么。
荀彧摆了摆手让那小卒退下,突然想了想复叫门外的传令兵叫道:“赶快通知城中的各部兵马集结,黄巾来袭了!”
“喏!”
“奉孝走,回你府上在说。”荀彧不愧是有着大局观的人,明白现在一个人想没用,回去与大家商量商量才是最好的办法。
。。。。。。
此时郭府上,书房里,大家都一脸肃然的坐在座位上。
虽然云生好像是一脸肃然的闭着眼睛。。。。。。
夏侯渊还是那副万年不变的表情。。。。。。
至于黄月英,她则是一脸认真的盯着手上拿着的木头鸟。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木头鸟是某日云生闲的慌,没啥子事情的时候随手做的,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月英的手里。
一阵沉默。。。。。。
过后,郭嘉沉声道:“现在的情况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那好,我们来商量商量这城该怎么守。”
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的云生半眯着眼睛说道:“这黄巾袭城,不是应该由县令县尉来应对的吗?”
“云生,你这是什么意思?”荀彧皱着眉头问道。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云生答道。
“你!”郭嘉有些怒视云生,正要继续道,突然荀彧用手一挡,阻止了下来,对着郭嘉摇了摇头。
郭嘉只好坐在位子上,默然不语。
“不知云生此举是为何?”接着荀彧对着云生不解的问道。
“二位何不趁此良机,施展施展,你觉得呢?”云生似笑非笑的看着荀彧和郭嘉二人。
郭嘉猛的抬头盯着云生,“我郭嘉必大败黄巾!”
“哈哈哈!那某就拭目以待了。”云生大笑三声,如是说道。
旁边的夏侯渊那万年不变的脸颊也不禁有些微微变化,就连已经沉浸在机关术之中的月英也有些动容。
“文若我们走,去县衙继续商量对策。”
郭嘉起身对着荀彧讲道。
二人即刻出了书房,回了县衙。
看着他们二人渐渐的走远,夏侯渊不禁
带着些许不解的问道:“云生,为何要。。。。。。”
云生轻笑,摇了摇头答道:“这黄巾我当然不放在眼里,不过是随时可灭之军。倒是他们二人,还是太嫩了,让他们去试试不是很好吗?”
“可如果失败了,那。。。。。。”夏侯渊倒是有些担忧的说道。
“如果失败了,那就说明他们二人不是我要找的人,我要找的人怎么可能连区区千人黄巾都打不过。”云生饱涵不屑的用眼神瞟了瞟渐渐远去的背影说道。
听着云生所说的,看着那渐渐消失的背影,夏侯渊默然不语。
“要不这样,妙才如果你实在没办法,可以去帮忙,不过只限守城,不能带兵出城,明白吗?”云生有些犹豫道。
“好,我再看看,再看看。。。。。。”夏侯渊不住的呢喃着。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来来来,月英我们来讨论讨论机关术。”云生复满脸笑容走到月英的旁边道。
“哦,好。正好我这里不是很明白,你能讲讲吗?”月英回过神来,问道。
“当然没问题,这里是这样的。。。。。。那里还有这边是。。。。。。”
。。。。。。
城外,正向着县城行进的黄巾军处。
只见那为首将领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身材彪悍,一看就是一员猛将。
“距离那县城还有多远?”那大汉大声问着旁边的就副将。
“将军,还有两刻左右。”
“最近有传闻说我们在豫州的兄弟们被那曹操给杀了不少人啊!等我拿下颍川就去会会这曹孟德。”那大汉口气不小的讲道。
这大汉不知道的是曹操已经拿下了除颍川以外的豫州之地,就算他拿下了颍川也没有机会为他那兄弟报仇了。
“那是,我们将军是谁啊,你可是大名鼎鼎的截天夜叉何曼啊!拿下颍川那是手到擒来的,大家说是不是啊!”那副将马屁拍的真是响响的。
“那是当然,将军出马那是手到擒来的事。”后面的士卒一起起哄道。
原来这一路将领是何曼,这何曼就比较厉害了。
首先他是何仪的部将,绰号“截天夜叉”,最出名的是在曹操前往颍川、汝南平定黄巾军时,他出阵挑战,和曹洪步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一时不察被曹洪用拖刀计砍死。
在后世的网络上有网友提出三国黄巾五虎将,而他居然还是后黄巾五虎之储备将领。
虽然只是个储备,但好歹说明他的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然这储备也轮不到他了。
————————————————
啦啦啦,作者菌又来推荐啦,这次真的真的是非常不错的好书哦!也是一好基友的书哦!
书名军火大皇帝
简介一次神奇的时空穿梭把徐杨送到了异界,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得到了军火商店。
“小七,给我拿一百辆m1a1坦克来。。。”
“小七,给我拿一艘航母来。。。”
“小七,原子弹给我来一发!”
从此我们的主角便踏上了他人生的天梯。。。。。。
第五十一章 黄巾攻城()
城墙上人头涌动,士卒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报~,县令大人,黄巾军还有一刻钟就到了。”一探子回报道。
荀彧神色一动明显有些紧张,或许还有些犹豫吧,他摆了摆手示意那探子退下。
他心里想着,全城的百姓性命都在我的手上,我必须得对着起他们,必不负众望。
紧握的双手冒起了青筋,关节处已然发白。
“文若,你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求学时说过的话吗?”郭嘉问道。
荀彧一愣,他皱着眉头转头看着郭嘉讲道:“我们曾说过许多话,你问的又是哪句。”
郭嘉一拍额头叫道:“怪我,怪我。就是出师之时,你要回宗族,而无法与我一起游历。那时候在我们分别之前曾互相问过对方的毕生志向。”
“我记得!我记得你当时回答我说:当今世道已显乱像,吾只愿寻一明主助其一统天下,早日结束这乱世。”
“不错。而你的话是:匡扶汉室。”
“匡扶汉室一直都是我的志向,不曾改变。”
“那么我告诉你,匡扶汉室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今日黄巾军就要兵临城下,而你还在犹豫不决,想想我们身后的全城百姓,想想你的志向吧!”
荀彧当然明白这些,“可。。。。。。”
“不要可是了!你只要牢牢记住站在你身后的是全城百姓。”
“好!不变的志向,不曾改变的方向,我定守住此城。”荀彧意志坚定的沉声喊道。
。。。。。。
城外不远处,肉眼看见的黑压压像蚂蚁一样的黄巾军向着县城行进。
“停!”行至城外一里地,何曼大喊道。
他骑着马,手提一铁棒打量着眼前的县城,只见城墙上布防非常严密。
没想到这县城居然是早有防备,看来布置的那个人不好对付啊!
“你们看,此城的城墙上布置的井井有条,明显是有高手啊。看来此次攻城不会顺利了。”何曼感叹道。
“这小小一县城,难道还会挡着住我们的进攻。”旁边的副将回话,顺便还拍了个马屁。
“不管如何,此城终究是一座小城,没兵力,没人口,更没绝世猛看他们如何挡着住我们的强攻。”何曼有些嘚瑟的说道,“这样,你带兵集中火力强攻东门,无需围城。”
“是,将军。”
。。。。。。
城墙上,荀彧、郭嘉二人遥遥看着黄巾军。
不一会儿,只见对方全军直直扑向东门,黄巾军竟然放弃围城只选一门进行强攻!
二人大惊,急忙命人召集除东门外的三门守兵前来支援。
没办法,城里的兵马总共才五百,四个门一均摊,一个门更是都只有一百二十五人。
如果不调集兵力的话,就东门的那一百二十五人完全没可能顶住黄巾军的猛攻。
高大的城门,在黄巾军的强攻下俨然危楼,眼看着就要破门了。
这时,刚好从三门调集的兵力赶到,有了这些生力军,压力顿时一轻,大家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看着城门焦灼的情势,郭嘉突然明白过来,如果情况一直这样,恐怕会是我们先被耗完兵力而输。
郭嘉眉头一皱,心里不住的打着主意,必须想想办法,得顶住黄巾袭的强大攻势。
有了!郭嘉看着看着好像想到了办法的
。
荀彧一看,立马问道:“奉孝,可是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办法确实想到了,不过。。。。。。”奉孝有些为难的讲道道。
“不过什么?”
“按我这个主意的话,必须要有一员猛将亲自带领兵马抗住黄巾军的猛烈进攻。
然后我们再从城里的各大家族借点私兵,凑一凑应该还能有个四五百号人。
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人领二百多人分别从北门和南门直接前后夹击黄巾军。
相信如果此计成功的话,全歼敌军不敢说,至少可以击退黄巾。”奉孝的计谋还是非常好的,至少当前守住县城还是没问题的。
“向城里的各家族借私兵还好办,比较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得的。但你刚刚说的猛将就。。。。。。”荀彧表示爱莫能助了。
“其实文若你忽视了一个人,一个本来就是会武功的人,还是个猛将。他应该不会拒绝我们的求助的。”郭嘉看着文若,毫不犹豫的讲道。
“我们城里还有猛将?”荀彧有些神情不对的问道。
“不错!而且这个人一定非常乐意帮我们的。”
“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