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马云沉重的点了点头。“杨大学士,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马公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然,皇上重病之前唯一召见的顾命大臣并不是我,为何马公公第一时间选择和我报信呢?”
杨荣意味深长的反问道。(。)++,、、,
194章 最深的潜伏者()
此时的大太监马云,一扫平日的阴柔,变得十分果决,他对杨荣说道:
“杨大学士真是七窍玲珑心。皇上死在征途中,既要防止蒙古人偷袭,又要防止朝中的阴谋家们乘机政变。若是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秘不发丧,这是必然之举。”
说到这儿,马云似乎也感到了一丝无计可施:
“只是,这件事情,我们如何隐瞒众人?这需要好好动脑筋。”
“马公公是在想,皇上驾崩这件事情,到底可以让谁知情,是吧?皇上在征途中驾崩,要想成功瞒住将士,必须依赖一些可靠的近臣来配合。”
此时,杨荣摸了摸胡须,神色严峻:“如果我们选错了人,比如这个人并不是忠实的******,那么他一旦走漏风声,则太子顺利继承皇位的事情就容易有波折,对不对?”
此时,马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终于遇到知己的欣喜表情,他激动的说:
“是啊,这么多年,我故意隐藏立场,和汉王和太子都有很深的交情,在对待汉王的臣属和******成员的事情上,都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其实,我就是想摸清,哪些人是太子的人,哪些人是汉王的人。今天,是咱家亮出身份和底牌的时候了。”
此时的马云,就像一个潜伏多年的特务,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执行组织交给他的重大任务了,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马公公用心良苦,对太子苦心造诣,杨荣代太子谢过。”
杨荣由衷的深深的施了一礼。
马云摆摆手,“你我都是忠心为主的人,就不必自谦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我们应该将皇上驾崩的消息告诉英国公张辅呢,还是同我一样身份的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呢?”
杨荣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时之间也显得有点犹豫。
“皇上传位于太子一事,那是明确的,可是皇上病重之前,召见的唯一的托孤大臣是英国公张辅,皇上把你和金幼孜学士都撇在了一边,因为皇上深信,张辅一直都是太子的,可惜,这一次,皇上真看走了眼。”
马云摇摇头,开始头头是道的分析:
“首先,自宫中‘鱼吕之变’后,太子修为不够,迁怒于张辅,逐步疏远了英国公;再次,英国公张辅是张玉的儿子,而张玉和淇国公邱福以及汉王朱高煦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都是靖难时候的战友,在立储问题上,张玉淇国公邱福是朱高煦的。张辅虽然并没有盲从与其父,但是难保他在被太子冷落的那几年,不倒向汉王一党。”
听马云这么一说,杨荣的心顿时就亮堂了,他朝着杨荣长长的拜了一拜,由衷的说道:“马公公真不愧是局中高手,将人心、世情看得如此透彻,杨某服了。那金幼孜毫无背景,是心性单纯之人,本身喜欢吟诗作对,一向喜欢太子的儒雅。”
说到这儿,杨荣不由得有些自得:“当日北征时,我曾与他金幼孜和将军胡广、侍郎金纯迷路,陷在山谷中。天黑时,金幼孜从马上掉下来,胡广、金纯去而不顾,是我为他结鞍再行,金幼孜走了一会儿又掉下来,我便将自己的马让给他骑,第二天才到达行在所。他非常感激我,当日我们推心置腹,谈论时局,我看得出,他是真心太子的人。”
“好,有你这句话,老奴就放心了。那就这么定了,我们立即去找金幼孜,商议如何秘不发丧,而对于英国公,一定要严防死守泄露消息。”
马云当机立断。
“只是,我们现在去找金学士,不太好,恐怕会惹人注意。这样吧。我有主意……”
说到这儿,杨荣附在马公公耳边说了一番话。
第二天一早,马云公公如同往常一样,吩咐掌管伙食的人,做来了几样皇帝最爱吃的菜,当着众人的面,端进去,给朱棣喂食。
过了一会儿,马云公公端着朱棣“吃剩”下的空盘子,以及朱棣平日的洗漱用具,交给小太监,很随意的说了一句:
“皇上说,今日的菜很合口味,后边若是一直这样用心,回京城后,重重有赏。”
同时,他走到永乐大帝的车驾前,大声传旨:“皇上说,吃了今天这些菜,感觉精神头好多了,回城路寂寞,他想找金学士来一起斗诗。”
的人都深信不疑,因为金幼孜是六名文渊阁大学士中,文采最出众的一个。
当日朱棣带着金幼孜北征时,率军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立刻诗兴大发,赋诗一首,永乐帝非常高兴,还帮他写诗歌的铭文。
有此可见,皇上敬重金幼孜的文学才华,所过山川要害,总命他加以记载。金幼孜就在马鞍上当场起草,写下了《北征前录》和《后录》等巨著。
所以,此时,就算是英国公,也丝毫没有对马云的这道看似很随意的皇上的“口谕”多想什么。
当传令的人,带着金幼孜来到皇上的车驾前,下人屏退,金幼孜兴致勃勃的真的以为来吟诗作对的时候,却看到了龙榻上,永乐帝再无声息。
“皇……”金幼孜的哀嚎还没有出声,就立刻止住了悲声。
他表情严肃的看着马云和杨荣,立刻什么都明白了。
“现在正是八月,天气炎热,一直将皇上放在龙榻上,既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更严重的是,尸体若是腐烂,散发出的臭气,可能会传到很远,那样,你们的用心良苦就白费了。”
这金幼孜真是心思敏捷,思虑周全之人,一下子就指出了他们刚才的过失,马云和杨荣顿时感觉又多了一个得力帮手。
他们看金幼孜临危不乱,继而说出一个这么中肯的意见,心中大喜,暗想,他们真是看对了人。
“那依照金大学士之见,该如何呢?”
马云和杨荣迫不及待的问道。
“当务之急是,要给皇上找一口棺材,把皇上装殓进去……”
金幼孜不慌不忙的说道。
“金兄说笑了,到哪里去找棺材呢?”杨荣和马云一起无可奈何的说道。(。),、、,!
195章 秘不发丧()
金幼孜微微一笑:“杨兄,马公公糊涂。把军中的漆器收集起来,熔化成一口棺材,不就行了么?”
“对啊,只要把皇上装殓进去,安放在平日皇上乘坐的大车上,拉起帷幔,对外就声称,皇上疲累,下旨让近臣每日请安,送饭,汇报行程。就以皇上圣体欠安为由,的将领都止步于车驾十米外。这样可保万无一失啊。”
杨荣和马云都欣喜万分。
“不,这还不算万无一失。”
金幼孜笑道:“防止发生意外,我们还应该派人先走一步,快马回去报告太子他做好继位的准备。”
此时,杨荣和马云喜出望外,他们深信自己选中足智多谋的金幼孜作为帮手,真是没有做错选择。
如此,这个秘不发丧的计划,成功率又多了几成。
三个人中,金幼孜虽然心性敏捷,但是并不善于骑行,而马云显然不能离开,回京报信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在了杨荣的肩膀上。
于是,杨荣骑上快马,带上几位亲信随从,当夜就出发了,日夜兼程向太子报丧,并筹备太子继位事宜。
这可是本次行动中最为的使命,杨荣当然知道,一旦成功完成了,他的前程将贵不可言。
一切就按照三人的密谋安排火速进行。
大军过了榆木关,浩浩荡荡的向北京返程。
英国公被马云传旨去前线督阵,因为英国公本就是武将出身,所以对此安排并不意外。
因为之前,永乐帝已经单独召见他,并且称他为“托孤大臣”,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完全没有他想。
所以在以后的几十天里,皇上再没有召见他,英国公也并不怀疑。
而马云陪着永乐帝的车驾前行,每日,几个人一如既往地给朱棣请安,送饭。
的小将领远远的看着端出来的空盘子,已经几个近臣在皇上的车驾前点头哈腰,一切都像真的一样,谁也不会怀疑。
毕竟,在将士的心中,永乐帝还是那个对战争盛满狂热的热血元帅。
谁也不会相信,他们心中的战神,已经化作了一个说话、不能动的尸体。
永乐帝的车驾,最后一次走过山东临城。
前面的开路的士兵,顺利走过。
当马云和金幼孜随着永乐帝的车驾走过时,前面忽然出现了一个疯癫的道人。
“让开开。”开路的士兵凶神恶煞的驱赶那道士,可是那道士却气定神闲的从地上爬起来,挡在车驾前,嘴里说着胡话。
马云一生气,眉毛一挑,正想命令士兵砍翻那道士。
可是那道士却并不慌张,一个箭步跳到马云的耳边,低声道:“杨大学士回去报信了吧?当年他遍寻小道,只因时机不到。今日小道有几句话你回去转告。”
马云一听,吓坏了,这是个什么妖道,听他这口气,怎么竟然知道他们几个的密谋?
马云不敢怠慢,连忙让前面的开路士兵放慢脚步,自己则停下马车,跟道士借一步说话。
“等等,容小道先向王者默一次哀吧。”那道士站在装着永乐帝棺材的大马车,面容哀戚。
“哎,小道还是没能救你。宿命如此,看来真是非人力所该啊。”
那道士默哀了一分钟,长叹一声。
原来,他就是永乐七年,权贤妃客死他乡,受命安葬权贤妃的阴阳先生。
他就是那个杨荣苦寻的“王半仙”。
“皇上英雄一世,世人都道他狠辣决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