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向匈奴人学习的。
一日一夜,章邯狂奔三百余里,终于到达淮水,而此时,楚军右军也刚刚到达平舆,正准备安营扎寨,等待项燕的归来。
他们如何得知,项燕部已经全军覆没,再也回不来了呢?
而楚军左军则还在路上,因为楚王的仪仗队的行军速度的确不快。一路上不管楚国三大族将领还是四国老世族都在为楚军捏一把汗,这样的行军速度,万一秦军追来如何是好?
而秦军,已经在淮水边等待着了。
章邯下令全军下马休息,饱餐战饭,派三十个军士打探楚王下落。
很快,探马来报:“楚军已快到淮水,离此三十余里,兵力在二十万上下。”
“楚王可曾在军中?”章邯问。
“在下不敢肯定。”探马说,“但是楚王仪仗和四国老世族旗帜都在,楚王应该在军中。”
章邯深思,楚军会不会声东击西呢?不管怎么样,如今还是以消灭楚军有生力量为上。
一声令下,秦军个个雄赳赳气昂昂,三万秦军就这样向楚军冲杀过去。
楚军此时还处在迷茫之中,他们如何也不会想到,秦军已经抄了他们的后路,而且主动冲杀过来,难道他们都不累吗?
的确,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绝非浪得虚名。
淮水边是平原地带,章邯的三万秦军一马平川像一支箭穿进了二十万楚军的心脏。由于楚军准备不足加之前后队伍尾随太长,瞬间被秦军拦腰截断。
狼入羊群,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形容词了。
楚王大惊,此时已经来不及细想秦军如何从天而降,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个字:逃!
于是,楚军准备强渡淮水,幸好冬季淮水处于枯水期,水面狭窄,水深低矮。楚军紧急搭载浮桥,众多楚军不顾淮水的冰冷为他们的大王下河拼命。
楚军渐渐也缓过劲来,后面的楚军都向着楚王的旗帜汇集过来,在淮水边上围出了一个巨大的半圆阵型来保护浮桥的搭建。同时下令弓箭手压住阵脚,疯狂的向秦军射去。
秦军毕竟兵力有限,章邯看到楚军兵力已集中,便下令暂停进攻,退军五里与楚军对峙。
这一趟冲杀,楚军伤亡五万余人,而秦军只伤亡不足两千。
这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这个时候,蒙武率领的十万援兵赶来了。章邯笑了笑说:“蒙将军,您怎么才到啊?”
蒙武看了看眼前战场的形势,从死亡的秦楚士兵的比例立刻明白了楚军已溃不成军了。也稍稍带着微笑说:“我两条腿能跑的过你四条腿吗?”
“蒙将军,那下面就要看您的了。”章邯一拱手,坐在马上对着蒙武施了个礼。
“全军听令,前往楚军阵型两箭距离与其对峙。”
楚军看着眼前威严的秦军心里已经开始发毛了,不顾将领命令,各自为战的乱射一通。可是,距离较远,弓箭都顺着平坦的土地滑向了秦军的脚下,等于白白送给秦军一份礼物。
“弓弩手准备。”蒙武一招手,说:“放箭!”
五千弓弩手来到秦军最前方,集体往地下一趟,双腿登住弓,双手拉弓弦,向天空60度的方向射去。
楚军还像看杂技似的看着秦军时,箭雨已经铺天盖地的射了下来。楚军大惊,没想到秦军的弓箭射程竟然比我们远,看来这腿的力量就是比胳膊的劲大!
屈氏景氏将领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下去楚军将全军覆没。当今之计,只有和秦军短兵相接才有胜的可能,毕竟兵力大致对等。
可是这时的冲锋军令已经不好使了,战鼓刚刚想起,楚军并没有立刻冲杀过去,他们心想:爱谁去谁去吧,反正老子不去送死了。
几乎所有楚军都退向了淮水,边跑边脱衣服,看来他们是准备泅渡淮水了。
兵败如山倒,楚王君臣也看到了结局,顾不得任何事情了,也一味的在警卫的保护下强渡淮水了。
当蒙武章邯军追到淮水边时,好一派大好景象让秦军哭笑不得。十几万的楚国人,光着膀子,有的为了游的快甚至光着屁股,他们不顾冬季的寒冷,拼命的向对岸游去。每个人都知道,那里才是活命之地。
这下好了,整个楚军都变成了秦军的活靶子。秦军没有下水追击,命令弓箭手向楚军射击,谁射杀的多,有赏!
本身残酷的战争变成了秦军自娱自乐的游戏。一场血淋淋的屠杀开始了。
“你射中几个了?”
“26,怎么样?你呢?”
“41了,哈哈。”
“怎么这么快?神箭手啊!”
“你傻啊,这么多人闭着眼睛也能射中,我都是两支箭同时发射的。”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
一阵惨叫过后,当楚军在对岸集结时,已经剩下不足五千人了。被射杀的,淹死的,没有衣服穿冻死的,自相践踏的不计其数。短短几个时辰,二十万大军就几乎全军覆灭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这样,血腥、暴力、成王败寇。
于是,后人才会这样评价: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与此同时,冯去疾辛胜部也急行军赶到了汝阴,楚军左军也在汝阴二十里外停了下来。这支楚军迟于楚王军撤退,一路上左顾右盼又想回头与项燕一同战斗,又想在楚王军与秦军开战时前去支援。但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逃命,想退回淮南之地力求防守,实在不行就回自家封地,继续做一个自封自闭的小王国国主,干嘛去趟这份浑水呢?
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熟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这样走走停停,硬是让秦军先到了汝阴城下驻扎下令,高耸的壁垒,让楚军望尘莫及。于是楚军也安营扎寨,与秦军对峙着,同时等候着楚王的消息。
两日后,楚军右军有消息了,只可惜这个消息让剩余的二十万人心灰意冷,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楚国的有生力量就剩他们这些人了。
楚王狼狈不堪,身边的将士也冻得瑟瑟发抖,几乎人人带伤。可不管怎样,楚王还在,说明楚国还没有亡。
只是,楚国灭亡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楚王换了身衣服,精神稍稍缓和些,他看到自己眼前还有二十万人心中也宽慰了一些,于是问道:“当今之计,该如何是好?”
“我军当立刻强攻汝阴秦军”一个少年大声说,“我军兵力占优,而秦军刚刚站稳,工事并不巩固,若等待秦军中军到来,我军必全军覆没。”
这个少年真是项燕的孙子项羽,这是项氏最后一个嫡系血脉,他继承了爷爷的果敢,遗传了项梁的勇猛,区区十几岁,便有了如此透彻的见识。
楚王带着欣赏的口气说:“项羽啊,我知道你一腔热血,可是现在军中没有统帅,寡人又不懂用兵,还是等你爷爷来了再定决策吧。”
“王上,兵贵神速,不能再迟疑啊!”
“还是再等待吧!”
三个时辰后,有探马来报:“项燕部二十万人全部战死,项老将军殉国!”
“啊——”楚王眼前一片昏暗,众人立刻上前扶住,才没有让其倒下,他渐渐喘了口气,道:“天亡楚也。”
“王上,快做决定吧!”
“罢了。”楚王眼睛一闭,“强攻汝阴秦军,定要全军撤回郢都再从长计议!”
可是,正如年少的项羽所说,兵贵神速,就在这短短的三个时辰,楚军已经错失了突围的可能。三个时辰,对于加强壁垒工事已足够;三个时辰,让王翦大军前行数十里已不成问题。
冯去疾不愧当世名将,在辛胜几次劝说下都没有主动出击楚军大营。一方面是秦军兵力处于劣势,另一方面他知道辛胜等人要建功立业,可是这样未免伤亡太大。十万秦军对二十万楚军,进攻不敢言胜,防守却万无一失。他要等待王翦大军与蒙武大军的到来,到时候三军夹击,必能大获全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楚军的灭亡也处在了倒计时……
42。…第四十一章 楚国灭亡
公元前223年,楚国的国运也到了最后岁月。
二十万楚军全力攻杀冯去疾防守的汝阴路口,楚国军队像疯了一样冲向前方秦军,他们都知道,这是一条通往重生的路,打开他,生命就可以延续。
可是,没有大型器械,没有云梯,只靠弓箭手与人墙的垒叠,无论如何也敲不开这扇门。
秦军的箭雨无情的射向没有盾牌防护的楚军,看着一个个自己的士兵惨死眼前,楚王也失去了抵抗的信心。呆若木鸡的楚王对手下将领说:“爱卿们,鸣金收兵吧。”
“楚王,难道我们真的就这样放弃吗?”
楚王有气无力的说:“王翦军队近在咫尺,我军又无攻坚器械与防守盾牌,就这样活生生的当成牛羊任人宰割,我于心不忍。”
最后楚王站了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号着命令:“鸣金收兵,向秦军投降!”
秦军停止了射杀,楚军也停止了攻坚。每一个秦国人都为经历历史的一刻感到自豪,每一个楚国人都为处于王国没落的时刻感到羞愧。
王翦大军已然近前,楚王手捧降书躬身交于王翦车前,全军等候着王翦大驾,一个个疲惫不堪的不敢抬头。
可是,王翦却从车里漫不经心的吐了一句:“楚王这样未免有些太漫不经心了吧?受降大事,事关两国邦交礼仪,怎可在这荒郊野外尸横遍野之处进行,您说是吗?”
这个时候,楚王也顾不了什么国君礼仪,只是唯唯诺诺的点头。人家连面都不见,还有什么脸继续进行呢?
“王老将军,那您说该如何……”
“楚国郢都恢弘大气,不请我等去喝杯楚酒吗?”
楚国君臣听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