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作者:gfan001(起点13.12.02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他来说,虽然是习性如此,但是在这个时代,到了这个年纪仍然能够保持这么好的身体,坚持徒步旅游的人,他徐霞客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踏着北回归线以北所特有的冻土,徐霞来到了高加索,爬上了海拔平均三四千米的大高加索山脉,来追索当年的高加索血战的踪迹!

时间是降临三十八年的四月份。

降临三十八年,这有什么意义?作为一个大明国人,徐霞客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当年皇帝陛下要制定这么一个奇怪的年历,三十八前,现在的皇帝还没有出现,更不曾举手覆灭曾经的大明朝,创立出眼前的这一片伟大的大明帝国的基业,这三十八前,究竟是什么伟大的日子,值得整个帝国都为之永远铭记?

关于这个,其实整个帝国的臣民们都很有些迷惑。最靠谱的推测是,三十八年前,就是如今的帝国皇帝降生的日子,所以值得臣民们永远铭记。这个假说,对于现在一手创立出如此伟大的丰功伟绩神武皇帝陛下而言,也算是说得过去,只是这就不免有些显得太过张扬了些,和帝国文化普遍推崇的深沉内敛有些不符。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算是帝国臣民们普遍接受的一种推测,帝国官方,也从来没有对这一个奇怪的年历做出解释。就像……就像帝国初创时的很多让人莫名奇妙的政策一样,都是毫无征兆和理由的突然出现,开始推行,最后证明,结果非常的出人意料,对帝国确实总是利大于弊。

久而久之,帝国的臣民们也就接受了帝国统治层的英明神武,近些年帝国的各种令人欣喜的变化,工业进步,国民普遍富裕,国势强盛,国威播于四方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对于徐霞客这样的已经进入了帝国统治层的人士而言,大家都知道,帝国是掌握在一群奇怪的人的手中。帝国的各项国策以及政策,都是那些处于最核心的那些人一手推定,其来历和英明睿智的神武皇帝一样,扑朔迷离。而这些人,最明显的,但是也是无法深究的特征是,他们的名字,全部都是和民间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的人名有关。

比如从建国时期就一直担任首辅,执掌帝国多年,在举国上下威望仅次于皇帝陛下的名臣,孔明阁下。比如亲手打赢了一系列的西进战争,为帝国打下了这数千万平方公里徒弟的魏延大将军!

魏延大将军,就是高加索战役的指挥官,在这场帝国西进战争中居功至伟,在这一战中,帝国击败了土耳其和欧洲诸国的联军,取得了对欧洲的全盘战略优势。

其中在南部击败了土耳其大军,跨过了大高加索山脉,俯瞰土耳其北部边疆,在北部,在击溃了波兰和立陶宛王国、法兰西、普鲁士、乌克兰、芬兰和俄罗斯等欧洲数十个国家组成的联军之后,大兵推进到乌克兰平原,兵压欧洲,至此,牢牢的确立了帝国的世界霸权。让帝国在世界上唯一的对手,欧洲和土耳其都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帝国西进战役,是从1642年开始的,其时大明帝国已经完成了东亚和南亚地区的整合。

其中日本于1638年归化,成为帝国的东瀛省,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分别成为帝国的北越省、南越省、马来省、千岛省和附属国暹罗、缅甸。至于天竺,则因为情况复杂,被立为一个总督府直辖,内部本地宗教的形势仍然有些根深蒂固。

帝国内部在建国初期在江南地区培养起来的以纺织工业为首的轻工业生产力剧烈膨胀,不得不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帝国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开拓,却一直受到欧洲诸国的联合抵抗,打不开局面。帝国皇帝陛下一怒之下,遂亲自下令,西征!

帝国大将军魏延,率领着帝国的百万大军,裹挟着此时已经被驯服的蒙古诸部的骑兵,从亚洲跨过千山万里,直驱欧洲本土,不再和欧洲诸国联盟在海上捉迷藏,而是直接进行对欧洲大陆本土的征服战争!

其时最大的阻碍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横亘在帝国和欧洲诸国的疆土之间,进行着为时长久的拉锯战,由于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使得百年世仇欧洲诸国和土耳其之间,已经前嫌尽释,成为战略上唇齿相依的伙伴。每年从欧洲输往土耳其的战争物资,成千上万,使得土耳其虽然在西亚被帝国几乎全部压到了欧洲的边界之内,却是韧性却是十足,为欧洲挡住了帝国的兵锋,在帝国西亚总督徐晃的压力下顽强抵抗。

而魏延将军大军则是从北路前出,铁蹄踏过,直接将残余的准格尔汗国、希瓦汗国和哈萨克汗国尽数歼灭,中亚大草原上的鞑靼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还有其他的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游牧民族,尽数被大军征服,数量数百万的各族骑兵,在重新出现的天可汗的旗帜的号召下,用了两年的时间,西向跨过乌拉尔河,进入顿河流域。在此终于碰见了整个欧洲都动员起来了的各国联军,数量达两百多万,和从高加索山脉北上的土耳其大军,和魏延率领下的铁蹄大军展开了正面决战。

这一战,是西方和东方文明之间决定胜负的一战,也是决定世界未来的一战!双方数量达近千万的火枪兵、骑兵、炮兵、空军在高加索这块有限的土地上,为各自民族的未来洒下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这个时代最激昂的歌声。

帝国赢得了未来。(。)

第四十二章高加索会战

嬗变的三国卷第四十二章高加索会战

大国交战,战场横跨数千上万里的距离,动员的兵员数额动辄数十万以上,部队遍布在广大的空间内,大军调动的动作几乎是透明的,不可能有突袭之类的局部战争的戏码。在这样的战场上,起关键作用的,只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优势的全盘性的战略。

高加索战争,是从第比利斯开打的。其时帝国前锋在第二集团军群的孔有德将军的率领下,前抵到了顿河流域,包括阿斯特拉罕,察里津等要地之后,前驱的东瀛第三军团,却在萨拉托夫,遇到了从北部南下的俄罗斯芬兰联军的包围。二十万大军,尽数被限制在从顿河流域到伏尔加河流域交汇的狭小的三角地带,被迫就地修建战壕阵地防守!

而南线,据帝国的飞艇侦查,土耳其大军,近六十万敌人,已经临近第比利斯,在北线俄罗斯等北部三国联军的背后,从乌克兰而来的欧洲数十个国家的联军还有一百多万正在陆陆续续的赶来,而南线,已经被徐晃的西亚总督府压制的筋疲力尽的土耳其东拼西凑出的六十万大军,已经是土耳其苏丹易卜拉欣一世最后的一批努力!。。

而帝国方面,第一集团军群张颌部三个军团,近六十万大军,是帝国精锐的主力军,帐内大将云集,装备已经全盘火器化,都是一水儿的后装线膛单发步枪,轻便的中小口径野战火炮也都已经配齐,后勤也已经本土化,战斗力在这个时代首屈一指。是帝国鼎鼎大名的精锐主力!

而第二集团军群孔有德部六个军团近百万大军,则是由各省的地方部队和各附属国的部队组成。装备落后,相当一部分还都是处在冷兵器时代。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还有的第三集团军群,就是以蒙古准葛尔部喀喇沁部骑兵为核心的诸草原部族骑兵了,数量极多,足有近两百万,但是广布在从中亚大草原直到高加索的广大地域,很难聚拢起来!而草原部族骑兵的惯例,打顺风仗的时候很猛,但是打持久战和逆风战的时候那就是一泻千里了,根本靠不住!

魏延根据情况。选取了参谋部的第二套方案,先击中兵力,狂殴土耳其,将南方战线突进到大高加索再说,于是主力张颌集团军群在孔有德部的身后直接南下,直扑第比利斯。

……

第比利斯是高加索地区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城市,它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濒临格鲁吉亚中东部库拉河畔,从雄伟的高加索高原而下。第比利斯就是外高加索的第一道定海神针。

而现在,它将成为将从高山上跋涉而来的土耳其军队拦住的枷锁。

第一军群南下之后,飞艇空降精锐部队抢占第比利斯,直接将六十万大军堵在了大高加索山脉和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狭窄地域中。然后大军跟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高加索会战的序幕。

……

追根朔源是讲故事的人的权利,在这一次惊天动地的大会战当中。不得不说,魏延将军的战略虽然是准确的抓住了敌人的弱点。但是自身也处于某种不可预测的危险当中,但是如果不是第二军群中所谓的垃圾部队突然爆发出了惊天战力的话。那结果就很有可能不同。

这个时期,经历了和大明帝国的十几年的战争,不管是土耳其还是欧洲都基本实现了火器化,虽然限于技术和工业程度,很多国家的火器化,进行的很不彻底,但是其程度,也大致和亚洲此时的落后地区相仿。整个时代,已经提前进入了全火器化的时代,燧发枪和更差一些的火绳枪,以及各种口径的前装滑膛火炮,是这个时代的主力装备。

火器化部队的强势是超远的射程,密集的火力,远远超过了人力的弓箭的金属弹丸,在大国对战的情况下,火器部队的训练成本远远要比精锐的冷兵器要低得多。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补给线充分的情况下。

任何火器化部队,尤其是在这种超越了人类想象的大会战的情况下,失去了后防线的后勤支援,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战力。越是先进的火器化部队,由于更高的火力投放密度,对弹药的消耗就更要增加,对后勤防线的依赖性就越严重,当战士们手中的火枪变成了烧火棍,军团里威猛的大炮咋变成了一坨坨的铁管,那完全可以想象,一切的胜利都将化为乌有。

魏延将军的战略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后防线绝对不可能被敌方击破的情况下,这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冒险,在这种数百万兵员级别的大战中,这样的战略,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致命的失误。

欧洲第二批一百万大军的到来,尤其是瑞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