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煤炭百万斤云云,这让胡志刚更是失落,这朝鲜人是要上天啊。
当然他并不知道,东岸人转让给朝鲜的一些技术都是本土早就淘汰的过时技术,目的也是为了让朝鲜人能够更有效率地冶炼原材料然后供应给黑水钢铁厂,说穿了都是生意。但这些所谓的过时技术,对朝鲜的冶铁工业来说无疑是一粒大补丸,极大提高了他们原本较为原始的技术,一跃成了远东地区除东岸外的第一冶铁先进国。
现在你去朝鲜北部的几个冶铁重镇看看就知道了,因为外部市场的巨大需求,其乡间大大小小的熔铁炉林立。每当生产时,呛人的浓烟和火焰遮蔽天空,一车车标准型制的生铁被运输至港口,然后卖到东岸去。所获得的利润,除了继续扩大生产外,还会流入到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之中,极大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至少在朝鲜铁工业带的那几个郡,其市面其实是非常繁荣的。各种餐馆、妓馆林立,服务业从业人员多到令人发指,各种老板在此豪掷千金,四处流淌着金钱的气息。另外在朝鲜南部开城区域,因为大规模种植人参等药材并出口的关系,当地也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商业市场,各色人等在此出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不一而足。
眼前这位正与东岸合作伙伴商谈的人是来自北方铁工业区的人,他去过登莱、宁绍几次,对东岸十分仰慕(甚至已经到过于谄媚的地步了),但对清国就各种鄙视了,因为他觉得清国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可能还没他们那片高,虽然那些朝鲜冶铁工厂内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并不那么让人感到安心。
但朝鲜人就是这个性格。他们以前被中央帝国压了一千年,虽说整体来说比较恭顺,但谁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就以他们那个偏激的性格,指不定心里怎么恨着呢。几十年前的报恩郡之战被东岸人打服后,他们被迫接受政治、经济改革,如今看来,倒是有了一点成效了,至少这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增长了不少。随后他们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被战争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清、顺两国,一股小人得志的意气感顿时充盈胸中,再加上他们偏激的性格,一下子便从以前极度的自卑变成了极度的自大,居然开始有点看不起中国大陆的人了。
胡志刚在旁冷眼旁观,对这朝鲜商人的丑态一清二楚,不过他现在也懒得去琢磨这些朝鲜人的内心世界了。他更在意的,其实是朝鲜这个国家,居然也在东岸人的妙手回春治下,开始了激烈的变革,并硬生生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这似乎对大清有那么点借鉴意义。只不过,朝鲜的面积和人口只不过相当于中原的一省,他们能够成功改革,并不意味着大清也能成功进行改革,未来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很可能就会招致天下大乱,那样可就麻烦了。
船只继续向前,哪位朝鲜商人这会已经结束与合作伙伴的谈话,两人说笑着往餐厅去了。胡志刚趴在栏杆边,看着外面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时间思绪纷飞。他此番离开烟台前往丹东,其实是为了去一趟沈阳,完成自家服务的对象、汉军旗出身的知州冯瑜的一些私事。因为大清已经与登莱、宁绍等藩签署了和平协议,并互相开放边境,因此胡志刚这个清国人只要手续齐全,也是可以在登莱藩境内活动的,包括辽东——当然鉴于当地敏感的局势,一般清国人只能在指定区域内活动,并无法停留过长时间——而从山东去沈阳,说实话还是坐船到辽东后再走陆路更方便一些。
这一路行来胡志刚本来也挺高兴的,但在烟台港见识了那巨大的铁碾子,又听船上的朝鲜商人谈到了朝鲜的铁工业发展之后,心情一下子就复杂了起来。他觉得,要是让自己的堂叔胡庸以及冯知州知道了这些事情,他们一定会惊讶得无以复加,进而相对默然无语吧。朝鲜,一个他们从来没有放在眼里的孱弱国家,居然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这对他们的思想冲击实在有些大。大清打不过东朝可以理解,毕竟西洋人都说他们是一等强国,但若是连朝鲜也打不过呢?将来若是东国人帮助日本进行改革,连日本人也打不过了呢?这要怎么解释?
胡志刚基本可以断定,如果那种事情真的发生的话,那么如今在朝堂上依然势力庞大的保守派、清流派什么的会在一夜之间失势,因为再多的花言巧语也掩饰不了现实的苍白。想到这里,胡志刚倒觉得,他办完手头的事情回到海州后,是不是可以想办法去一趟朝鲜?看看那边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有什么可以为我大清所借鉴的。据说冯瑜冯知州年后就要被擢升为淮安知府,可见圣眷正隆,很多事情若是得到了他的认可,那么基本上也就意味着进入了高层乃至皇上的视线,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索额图使俄(一)()
“这山可真险!”索额图在两名身手矫健的护兵的搀扶下,站立在蜿蜒的羊肠小道上。旁边是一条深邃的峡谷,峡谷中的秋水急流滚滚,漂浮着一些烂木头。头顶,悬崖陡立,生长在岩缝中的树木倒悬空中。马小心地一步一滑地在山道上迈着步,偶尔掉下一块石头,就像炮弹一样翻滚落下,摔得粉碎。
大清国的一等公、权倾朝野的索额图,大概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上这样的险径,过这样的苦日子。但没办法,为了出使俄国,为了完成皇帝交下来的这个重要任务,他只能拖着这样一把老骨头,硬着头皮上阵了。
他们本来是打算从西域进入中亚的,但考虑到那边混乱的形势以及策妄阿拉布坦可能的态度变化,就放弃了。说实话,别看他和康熙目前打得火热,但双方都清楚对方是敌非友,早晚必有一战。而索额图出使俄国也可能让策妄阿拉布坦浮想联翩,最近颇有一些被俄国人蛊惑的中亚游牧民威胁其西部重镇塔什干,搞不好策妄阿拉布坦下令将索额图一行人扣留了,那样可就抓瞎了。
因此,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决定从蒙古草原北上,进入俄国人的控制区,然后再转道西向,前往莫斯科。索额图他们的运气也比较好,清廷发起的一连串攻势压得噶尔丹喘不过气来,被迫收缩兵力,因此他们得以从车臣汗部的旧地北上,然后在乌丁斯克堡一带汇合了前来护送的俄国骑兵,顺利进入了俄罗斯帝国境内。
从西伯利亚前往莫斯科的路途是遥远的,正常走的话一年时间是必需的。考虑到索额图身份尊贵,不可能像大头兵们那样辛苦赶路,因此路上还要多耽搁一些时间,就像当初沙皇的特使戈洛文一样,走上一年半也是大有可能的。
索额图一行人此时已经过了这段艰险的小路,来到了一处相对平坦的草地上。伴随他们前往莫斯科的哥萨克首领亚历山大·格尔索罗金介绍说,从这片草地往下几十俄里处,有一座金矿,他们可以在那里休息个两天。
索额图通过翻译表示了谢意,然后找了块干净的地方,打算休息半个时辰再上路。护兵们很麻利地从驮马背上取来铺着软垫的小椅子,贴身仆从德哈则给索额图拿来了一袋烟,旁边还有几人张开了一个屏风,给索额图遮挡下山风。这副大老爷的做派,看得旁边的俄国哥萨克们啧啧称奇,觉得这博格德汗手下的贵族咋比莫斯科的那帮老爷们还会享受呢?
远处有拖着大辫子的清国士兵在让马儿散步休息,结果这马才刚走几步,就打了个响鼻,竖起耳朵,快速跑向了一边。众人正惊愕间,却见一大群猛禽从四面八方腾空而起,在空中盘旋。哥萨克们让大家不要惊慌,说这些猛禽吃惯了倒毙在路上的人和马的尸体,因此会跟着他们走一段路程,如果他们还生龙活虎的话,鸟儿会自行离去。
他接着又详细介绍说,西伯利亚又很多从西部过来的逃亡农奴,这些人一路上担惊受怕,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死了,被鸟儿分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还举了一个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说他曾经追索过一名金矿的逃亡矿工,那个矿工连续跑了几天几夜,精疲力竭,身体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他在路上看到一头死了的马儿正被猛禽分食,就过去赶走了这些畜生,然后大口撕咬吞吃马尸,结果吃着吃着自己也死了,最后都成了那些猛禽饱腹的点心。
哥萨克的话让清国一行人听了很不是滋味,但索额图倒是云淡风轻,脸上古井无波。他一辈子不知道做过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杀过多少人,心里对其他人也无丝毫怜悯之情。因此在听了俄国人说的这些事之后是一点反应也欠奉,心里面倒是琢磨起了这里面的信息,思考起了西伯利亚这些地方普通俄人得生活状态了。
……
佩卡尔斯基是著名的金矿主管人,在他的手里,不赚钱的金矿也可以变得赚钱。这会已经是夜晚了,索额图使团一行人步履沉重地踏进了这座金矿。哥萨克首领格尔索罗金找来了佩卡尔斯基,向他说明了情况,然后支付了一些卢布,所有人便如愿住进了金矿。
索额图被安排进了一个最好的房间,那是佩卡尔斯基招待县和州里官员的场所。一名穿着破旧衣衫的男人给他们搬来了还算干净的被褥,索额图让德哈给这人一块碎银,然后通过翻译和他稍稍聊了一会。
也许面对着来自异国的客人,这位金矿工人毫不掩饰对金矿主的愤怒:“佩卡尔斯基是一位吸血鬼,没有一个金矿有像他这里这么累人的。人们给他拼死拼活干了一个冬天的活,他连一个子儿也不愿意支付。许多人像狗一样饿死、累死在矿里、森林里,这都是些可怜人,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文件,脏得要命,衣衫褴褛,穿着树皮做的鞋,在茫茫大雪中拼尽全力地工作。”
“他甚至连像样一点的房子都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