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盈利又反过来促进他们在农业部的财政补贴下花费更大的精力去改进机器的可靠性和质量。同时研发更多的新机器。

    而在下游。一些农机维修个体户也开始逐渐增多,他们都在大丰农机厂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免费培训(培养农机维修人员是大丰农机厂的一贯政策,这能够增加农机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丰富农机市场的土壤),因此也开始给农机租赁企业做起了配套服务。而也正是他们的努力,东岸的农业现代化才真正看到了起步的曙光。

    至于收获完的农地种什么,在这上面国家其实并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定。但具体到每个县或者乡镇,当地一般都有统一的规划。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收割。毕竟,马拉玉米收割机和马拉大豆收割机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村甚至一个乡若是种的作物乱七八糟的,在如今农业机械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还真是不太好统筹调配,因此,如今各乡一般都有统一的种植计划。

    不过与乡政府的行政指令相比,市场对农民们的约束最大。在如今的东岸,尤其是南方地区,秋耕播种大豆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行为。这种作物一是经济价值高。二是能够固氮,可以让土壤肥力得到一定的保护。因此在农村的播种面积越来越大。甚至在南方的奇山乡、河阳堡,那里的大部分农户们一年两季都在种植大豆。

    大豆这种作物,在如今的东岸恐怕真是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农作物了。这个由穿越众们最初带来的东北大豆繁衍而来的作物已经种遍了大湖南北,甚至还被葡萄牙间谍们带到了巴西并开始少量种植不过限于气候的原因都不成气候。在如今的这个地球上,成规模、成产业地种植大豆,还真就只有东岸一家、别无分号了。

    在如今的梅林县奇山乡,大豆榨油产业已经蔚然成风。大量的手工作坊以及机械、半机械企业开始涉足这个行业,使得东岸国内的大豆产业得到了极速发展。在这其中,有的低成本作坊式企业采取的仍是传统的畜力拉磨粉碎大豆,然后将其蒸熟,再通过楔式压榨器榨油;有的实力雄厚的则先进一些,他们采用蒸汽机压碎大豆,然后用手推或畜力的螺旋式压榨法榨油;而代表东岸最先进榨油工艺的徐记榨油厂,则采用的是全蒸汽动力,机器压碎大豆、机器蒸煮、水压式压榨法,不但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比其他的企业要强,就连豆油质量和大豆利用率都要更高,堪称这个行业的翘楚。

    随着东岸共和国与热那亚人达成的一揽子合作协议,产自东岸的豆油开始在圣乔治商行等大型辛迪加企业的商店内进行试卖。这种在欧洲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食用油料在热那亚人卖力的推荐下渐渐有了一部分用户,这都是那些既买不起黄油同样也买不起橄榄油(橄榄油的主产区奥斯曼帝国最近陷入了混乱之中,出口锐减)的可怜人,鉴于东岸的豆油异常廉价,因此他们无奈之下不得不购买一些食用,时间长了以后倒也形成了少量固定客户,为东岸的豆油多多少少在欧洲打开了一些市场主要集中在德意志地区。

    此外,在看到欧洲人对黄油情有独钟之后,东岸人也开始了人造黄油的研究步伐。目前自然科学研究院已经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成功地使用大豆压榨油为原材料,生产出了与黄油有点类似的油脂。目前他们正在继续研究改进,以期尽快研究出与真正的黄油无太大差别的食用替代油脂,而如果这能够成功地运用到工业化生产中的话,那么对东岸来说意义可就太大了,因为这可是一种堪称棉布的生活必需品啊,消费市场极为广阔,简直就是一棵摇钱树。

    人造黄油的市场还没什么谱,但豆饼这种重要的残留物、副产品却已经成了东岸的一项重要商品。在如今的广大农村,农民们很乐意购买一些榨油厂剩余的豆饼回家做牲畜饲料,又或者干脆拿来肥田。而各乡镇农技站的农技推广员们对豆饼的科普宣传更是助涨了这么一种风潮,特别是那些养殖了不少牲畜的农户,他们除了在休耕地上种植苜蓿这种牧草外,平时也会定期购买一些豆饼回来喂养牲畜。

    同时,他们现在也开始意识到豆饼同样对肥田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因此如果价格不是很贵的话,他们也是会不吝金钱购买一些回去使用的,这就一下子打开了豆饼这种榨油副产品的市场,有力提高了各家企业的盈利水平。

    不过从1648年年中以来,大量聚集在梅林县奇山乡的东岸榨油企业们越来越愿意将豆饼这种副产品出售到国外了,而不是将其出售给本国的农民。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邻近的巴西人用高于东岸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大量收购豆饼,然后运回自己的甘蔗种植园内拿来肥田。

    甘蔗这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说实话其实是非常消耗地力的。通常一块肥沃的处女地,拿来种植甘蔗或烟草,若是主人不精心打理的话,那么也许用不了多久这块地就会耗尽地力而再也无法种植这些非常赚钱的经济作物。但有了豆饼就不一样了,它能够很好地补充土地所失去的营养,延长土地的使用寿命,使得那些甘蔗种植园的主人们获得更为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这,显然也是他们愿意花费金钱购买东岸豆饼的原因所在,毕竟和堪称暴力的甘蔗榨糖业比起来,些许豆饼的购买费用就显得有些不值一提了。

    就如同历史上欧洲人大量为自己的热带殖民地进口产自东北的中国豆饼一样,这个年代的葡萄牙种植园主们也很快发现了豆饼的价值,然后开始挥舞着钱袋来东岸港口大量求购了。光1648年下半年,东岸人就通过罗洽港往巴西出口了超过四百吨豆饼,平均出口均价为1。8元/包(一包五十公斤),创造出口收入1。44万元。

    大豆真是一种神奇的作物!这就是如今梅林县奇山乡众多投身大豆产业的工人、企业主们的共同心声。既能压榨豆油,还能有豆饼这种重要的副产品,而豆油除了用作食用油以外,还可以用作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同时甚至还能制造人造黄油一种在欧洲绝逼大有前途的商品;而豆饼也相差不离,不但能做动物饲料,同时也能肥田,几乎利用到了极致,浑身没有一点废物,简直堪称奇迹。

    而既然前景如此广阔,那么在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的带动下,东岸政务院如今也开始认真制定起了大豆产业振兴计划。随着新移民(今年将有约1。5万名明人移民抵达本土,男女比例为2:1)的陆续到来,政务院计划在新修建的河阴堡(雅瓜朗河对岸的里奥布兰科)、新民堡(后世贝尔加拉镇)、小溪乡(大阿罗尤)、中伊河堡(伊河畔萨兰迪)、卡门乡(卡门)这五个第一批定居点种植大豆。

    反正这些新定居点新开垦的土地基本都是生地,前几年种一些苜蓿或大豆来肥田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还会有利于以后种植谷物时的收成,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五章 “抢收”行动() 
裴钦骑在一匹体型壮硕的土库曼马背上,在一帮老兄弟的簇拥下,仔细巡视着西进兵站外围的防御设施。本轻小说由??西进兵站位于科尔多瓦和圣菲之间,后世阿根廷圣弗朗西斯科附近,规模不小,此时已经储存满了堆积如山的罐头、药品、食品、酒类、弹药以及枪炮等军械,足够一支六千人的部队持续作战三四个月了。而他们为了建设这个兵站,同时将这么多物资运输至此,前后差不多也花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从科尔多瓦到圣菲之间的道路实在是太令人蛋疼了!到处是森林、沼泽、荒草甸子,几乎就是一片原始的处女地(事实上也差不多),中间没有道路、没有居民、也没有任何可做补给的地方。也就是说,这片辽阔的大平原几乎成了西班牙人在科尔多瓦的那些残兵败将们最好的屏障。没有这么广阔的无人区,科尔多瓦恐怕早被东岸人彻底端掉了。

    从圣菲到西进兵站,再从西进兵站到科尔多瓦,一路上到处散落着西班牙人遗弃的损坏车辆、倒毙于途的人或牲畜以及被人当做累赘丢弃的作战辎重,很多倒毙在荒野上的人或驮兽的尸体已经被胡狼啃噬地不像样了;侧翻的大车将大量小麦泼洒在草地上,在雨水和阳光的滋润下,很多麦粒已经扎根草地,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攻城器械、火炮炮架、木桶等随处可见,上面已经长满了青苔或木耳,偶尔一只老鼠藏身其间探头探脑。好不凄凉。

    看过这副景象的东岸人无不摇头感叹。当初西班牙人从这里撤退时是如何地惊慌失措啊!同时他们也扼腕叹息。要是当时这里有一条铁路,能够让东岸人及时将大量战争物资运上前线的话,说不定这些败退的西班牙军队就都逃不掉了。但这注定只能是个美好的幻想,东岸人在这里既没有铁路,也没有那个修筑铁路的资金和时间,因此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花费数月时间在这里构筑一个坚固的前进兵站、囤积物资,然后才再度动身西进攻击敌军。

    在轮换了一批部队后,两个月前。由江志清少校指挥的大军已经越过西进兵站,然后在骑兵的先导下朝西班牙城镇科尔多瓦杀去。如今即便是在下层军士当中,与西班牙王国和谈的消息也都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家对此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觉得有些遗憾而已,尼玛大家还没捞够呢,上头怎么就突然和西班牙人和谈了?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以!

    因此,在这样一种心理的驱使下,整个江志清支队近六千名官兵心中都有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们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一路搜索攻击前进,先后击溃了数股小规模的迟滞东岸大军的西班牙军队。然后抵达至科尔多瓦城外。

    如今那边的战局如何,留守后方的裴钦不是很清楚。但通过前线返回的伤兵们的口中可以得知,东岸大军在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