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通人用都会直接刺进去,最多再把刀锋推出来,可是面前的这具尸体明显就不是这个样子。刀被刺进被害者的身体之后,刀锋并没有被立即推出,而是用一种很缓慢的方式离开被害者的身体。
之所以会说这种方法变态,原因就是平常刀在身体上留下的是细长的划痕,而这一具尸体,所呈现的方式身上明显就不是留下划痕那么简单。
而是像搅拌一样在里面进行搅动,也就是说死者的身上全部都是血窟窿。
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次顾安宁看到的觉得血肉模糊得像从战场上死掉的人一样,因为尸体除了冰冻以外没有经过二次处理,依旧保持着去世时候的样子,身上的血迹,也没有经过清理,不过她认为应该已经在警方那里有了完整的验尸报告。
否则是不太可能,拿来当成实验用品一样的使用,顾安宁经过仔细的检查之后发现死者的身上有多处伤口,也有多处的致命伤致命伤,分别是在太阳穴,心脏以及腿部的大动脉,尤其是腿部的伤口,直接把整条腿都贯穿了。
当然也会割伤动脉导致出血不止,事实上,只需要一个致命伤就可以要了人的命,更何况是那么多的致命伤,叠加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人不死才怪。
顾安宁再次检查的尸体,在死者的头部发现了一个很大的伤口,像是被重物击打所致,顾安宁用灵瞳观察死者头部,发现死者头骨碎裂,呈开放性颅脑损伤。
这恐怕也是致死原因之一。一个人到底是有多恨死者才能把他弄成这样?
而且根据顾安宁的观察,有很多的伤口并不是在死者死前形成,而是在死者死后所形成的。
也就是说凶手不仅杀死了死者,还在死后采取了凌辱尸体的手法,发生这种情况无非两种解释。
第一凶手与死者之间,有很大的个人恩怨所以,凶手才会将死者变成这样,用以泄愤,要么凶手就是心理阴暗,心理变态,心理扭曲,以折磨旁人取乐。
无论是出来推测的哪一种,都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顾安宁又仔细的检查了死者的内脏,发现内脏虽然破碎但是全都还在。
也就是说凶手不是为了盗取内脏,谋取暴利却将尸体损坏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作案的人行事是有多残忍。
顾安宁,根据观测骨骼得出了死者的年龄,年龄大概是在三十五到四十岁左右。
之前应该遭到过钝器打击,身上一共有伤口四十七处,其中致命伤十五处,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他身上的致命伤,只要拥有一到两处就足以令人死亡,更何况还是十几处呢?
至于死者的面貌应该要通过头部复原技术,通过电脑技术来完成。
这种技术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应用,至少在这么高等级的军方基地里是肯定有应用的,那么,辨认死者身份的工作就需要交给技术科的人来完成了。
至于死者的死亡时间,从尸体腐烂的程度来看,综合其他的原因,大概是三至五天前。
其实尸体并没有腐烂到某一种程度,而是因为被放在了冰柜里面冰冻起来,所以延缓了它的腐烂时间,所以因为有这一个前提,死亡时间要相应的往前推。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顾安宁甚至怀疑,这应该是这场考验当中所设下的障眼法。
很多人在验尸的时候都会忽略一个前提,那就是尸体本身是经过冷冻处理的,所以会导致一系列的判断失误,从而拿出的一系列的数据也是全错就很有可能导致一败涂地,无可挽回。
顾安宁也差一点就忽略了这个前提,幸好及时发现才没有中招,她又对其他需要检查的方面做了相关的检查,得出了相关的数据。
最后才在填完了验尸单之后,离开了那个令人看一眼就会做噩梦的地方。
完成这一项考核之后,顾安宁稍作等待。很快就会有人把她得出的验尸结果和正规法医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误差不大,那就证明正常考核通过。
反之则考核不通过,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离开。完成了这项考核之后,顾安宁紧接着要开始准备第二场的考核。
是有关法律法规的抽测,有点类似现在的司法考试只不过,它所蕴含的题量和案例数量都会比司法考试多上很多,难度也会增加不少。
所以又会有一大批人离开开,顾安宁坐在考场里拿到题目的一瞬间,她就愣住了,第一道题目就是一个国际纷,争顾安宁清楚的记得这个题目描述的这场国际纷争,十几年后都还没有解决。
当时负责解决这场国际纷争的就是她和她的父亲,所以会有相关的处理经验和心得,这题目写起来也不是那么复杂了。
因为当年是亲自经历过的所以即使到了现在,她依旧记忆犹新那场国际纷争,最后是通过谈判解决的。
事实上因为谈判双方分歧巨大,在中间还搁置了好几年,直到几年之后才重启谈判,顾安宁的父亲当时是华夏国的谈判代表,而顾安宁则是拿到了特别任命。
那场谈判的外交主谈判官是父亲,副谈判官就是她,当时不到三十岁的她,接到任命的时候,真的是被吓到了。
父亲也是疑惑不已,最后还特别去询问过才最终确定。
那场谈判,历经了七个月,每天都是连轴转,上午下午都有相关的谈判,简直可以用拉锯战来形容。
晚上又要整理相关的资料,提出疑议,并且就华夏方面不认同的相关观点,与对方进行交涉。
有的时候通常是在晚上还要彻夜进行谈判,谈判结束的时候都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有好几次几乎是零睡眠的状态连续工作,那段日子简直能够用刻骨铭心来形容。
第二十五章 各种测试()
因为当年曾经有过相关的经历,而且她又对当初的事情记忆深刻,包括当初后来签订的各项条约,她也都还记得。
最后达成的协定和处置方式,在条约当中也有明确的说明。所以她将那些条约上的内容经过整合,也参杂了自己的观点,很客观的将对那一次国际纷争的看法写进了答题纸里。
还引用了一些特别适合的以及因为那一次事件而衍生出来的外交专用术语。
第一道题目虽然特别熟悉,但因为解答的过程特别长。她也花了整整二十分钟才写完这道题目的看法和观点。
第二道题目是有关华夏国人在境外实施针对本国的犯罪,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有些境外犯罪嫌疑人经常不能够回国接受审判。因为这涉及到两国合作,包括相关的引渡协议还有就是境外国家对于其犯罪行为动机情节以及最终构成的罪行的认定。
因为国情的不同,两国国内的法律不同,导致没有办法对他定罪,按照华夏国内的法律进行定罪量刑,或者说有些行为根本就不能够取得他们所在国家的司法部门的抓捕或者起诉援助。
两国在司法界定上面有所不同,对同一个罪行的定罪和量刑方式也不同。而且有些犯罪嫌疑人在国外的时间很久,已经拿到了,国外的永久居留证或者是合法居民身份,等于说是用外国的身份证件把自己漂白了。
针对这样的人,采取司法强制措施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到境外之后是暂时不会受到指控的,因为身上没有背上什么惊天动地的血案或者大案要案,等到国内的警方知道事情之后,离案发时间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了,有关的通缉令也会隔很久才发,主要就是一个滞后性和信息时间差。
而不会像一些大案要案,会立刻发过通缉令动用各种渠道,用最快的速度把人带回来。
有很多都是经济犯罪,而这样的人,等到国内将他的事情立案侦查,以后可能他早就已经提前出境或者改名换姓潜伏在了某些地方想找他根本就是和大海捞针没有什么区别。
等到华夏国方面正式发出通缉令的时候,人都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而这个时候由于国际合作的渠道并不是特别畅通,所以就会出现明明知道犯罪嫌疑人在什么地方,但是又没有办法把人抓回来的尴尬状况。
尤其是那些拥有了合法居民身份的在逃嫌犯,因为已经是别国的合法居民,在他所在的国家没有对他进行立案侦查之前,华夏的军方和警方对于这样的人,简直可以用无能为力来形容。
还有的人跑到国外没有取得合法的居民身份,但是如果那个地方正在交战,很多人就会选择和反对派的武装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的话,即是一不小心要被带回国内,也可以动用**武装方面的关系。
曾经就有华夏政府为了带走一个外逃的经济犯,但是那个人所在的地方是当地的**武装掌控区,他还和当地的**武装头目有着很好的关系,结果华夏的军方和警方将他找到,要将他押解回国的时候就遭到了,当地**武装的跟踪,围追堵截甚至还引发了小规模的枪战。
虽然最后人是平安的带回来了并且依法进行定罪量刑只是这样的经历,未免太过惊险了。
当然,后来随着国际合作的日益加大,华夏别跟各国联合打击的力度和行动范围,包括合作渠道也开始逐渐的畅通起来。
有些外逃的人,只要他所在的国家肯对他启动追究罪责和刑事调查。那就证明这个人离回来投案就不远了。因为在国内和国外都要受到相关的刑事指控,那还不如回来更踏实一点。
至少不需要再躲躲藏藏的生活,曾经幻想国外是天堂,但是暮然有朝一日才觉得那里是地狱。
其实有污点记录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他们的地狱,只是他们发现的时间早跟晚而已。
但是畅通的国际渠道,恐怕也要十几年后,至于现在,顾安宁在执行的任务为什么会有国际的帮助,原因就是因为那是国际公害。
可是在华夏国内的犯罪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