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此分别的。若要把流品二字翻成西方名词也无法翻,只有中国人脑筋里才懂得。譬
如唱戏也是一职业,然而在中国人脑筋里,唱戏的自成一流。这一流,那一流,各自
有品,等级不同。种田的、读书的,也同样是职业,而在我们脑筋里,除开职业之外
,却夹有另一观念,这就是所谓的流品。在明代政府的观念里,胥吏另成一流品,胥
吏是没有出身的。先是不准做御史,后又不准考进士,结果只叫考生或秀才之中无出
路的来当胥吏。胥吏流品虽低,但他们对当时政治影响却很大。近代政治界中最有名
的所谓绍兴师爷,也不是清代才有,早在元明时代已有了。他们的势力,早已布满在
全国。明代有一位理学先生陈几停,他有一位朋友到绍兴去当知县,他写一篇文章送
行,大意说:天下治乱在六部,而六部的胥吏完全是绍兴人,这些绍兴人虽在中央政
府办文案,但他们的父兄都还在绍兴。希望你到绍兴后,多能注意教化他们的家庭来
。把胥吏的父兄教化好,将来他们就可以教化胥吏。胥吏变好了,天下就治。所以绍
兴是天下治乱的根本。陈几亭这番话,实在不能说没有他道理。历史上的事情,有些
摆在桌子面上,有些则隐藏在桌子底下。一般谈历史的,只注意桌子面上事,譬如宰
相怎样,六部怎样,而没有注意到桌子底下一样有力量,一样有影响。直到晚清光绪
年间,还有人这样说:一切事情到了胥吏手里,铨选则可疾可迟,处分则可轻可重,
财赋则可侵可化,典礼则可举可废,人命则可出可入,讼狱则可大可小,工程则可增
可减。大抵中国政治界里胥吏所经管的,不外此七项,即铨选、处分、财赋、典礼、
人命、狱讼与工程。其实政事之大者,在当时也只此七项。吏胥则是此七项的专业人
,传统的专门家。他们是职业政治家而擅有专门知识的。但当时官场又看不起这些人
,这些人也自认流品卑污,因此不知自好,遂尽量地舞弊作恶。我们都知道,旧官场
查复公事,有说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也有说查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照前面报就
轻,照后面报就重。这些都由吏胥上下其手。明清两代的地方行政官,大都是管官的
,不是管事的,事都交给师爷,由吏胥去办。这种师爷,各衙门都有,上下相混,四
面八方相勾结。而管官的官却从科举出身,哪里懂得这些事?一个真想做事的官,一
到衙门,至少需三四个月或一年半载,才把衙门里详细情形弄懂了,而一辈吏胥就不
免起来反对他,暗中作梗。这种情形,从明代起,以前是没有的。而直到清代,这种
趋势,日甚一日,其误在于分出官吏流品之清浊。在上面流动的叫清流,在下面沉淀
的是浊流。只要一行作吏,沉淀入浊流,再也不要想翻身,再也爬不上。
    此种官场流品,深一层说,还是一种法,还是一种制度,而讲制度者不注意。当
时的政治传统重法不重人。只要你在胥吏流品中,无论如何有才有德,也仍走不出胥
吏之本流,仍还是一胥吏。所以胥吏不再要自爱,不再要向上。而一切文书簿籍,例
案掌故,却全经他们手。他们便操纵这些来束缚他们的长官。长官虽贤明,无奈他们
何。此乃法病,非人病。现代一般人,都说中国人不讲法,其实中国政治的传统毛病
,就在太讲法,什么事都依法办。一条条文进出,一个字两个字,往往上下往复,把
紧要公事都停顿了。吏胥政治之又一面,便是今天所谓的文书政治。这是中国传统政
治里的尚文之弊。两汉政治的好处,便在其质实少文。而尚文政治之害处,则最易在
政治的下层低层暴露。地方政治是政治之最低层,最下层。在两汉是一个长官(县岭
)之下有许多小官(掾属即吏),明清两代,是一个小官(知县)之下有许多永无出
息的办事员(吏胥),而政治上许多花样(文与法)却尽付与他们,试问其影响与结
果该如何?



二、明代考试制度



    考试制度自唐历宋,还可说没有大变动。到明代,变动就大了。后来清代的考试
,都从明代沿下,现在我们且讲其间两点重要的:

甲、进士与翰林院

    第一讲进士及第和翰林院。唐宋两代的考试,由民间先在地方政府呈报,由地方
送上中央,这些人就叫进士。考取后称进士及第。譬如你是山东人,便向山东省政府
报名,他把你送到中央,你就是山东省进士。考试录取,就叫进士及第。因此主要的
考试只有一次。到了明代,殆因报考的人数更多了,才分成几次考。第一是府县考,
录取了叫入学,又叫县学生,俗名又叫做秀才。照理,县学生该赴县学读书,但有名
无实,并无正式的县学。其次是省试,考试地点在各直省的省会,这叫乡试,中试者
俗称举人。各省举人再送到中央,集合会考,这叫会试。会试中试,始是进士,也叫
进士及第。其实就名义论,举人就如进士,进士也就如举人,哪有这许多分别呢?明
制进士及第以后,还该留在中央政府读书,由中央派一个资格老的前辈进士出身的人
来教。这个人,本身就是朝廷大官,也不严格来教读。照例,要待这些进士读书满三
年,再加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就得入翰林院。所以明代翰林是进士在中央读了几年
书,经过考试,这个时候称为散馆,才成翰林的。但此种进士读书的制度,不久也有
名无实了。而明代风尚,则极看重进士与翰林,非进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明以前的
科举,只进士及第后,即便分发服务,依其行政成绩逐渐上升。明代则举人不便是进
士,一定要进士及第,进翰林院的这批人,才能当大官。举人以下就没有做大官的份
,如是则科举场中也分了流品。进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面直向前,秀才举人则变成
了浊流,沉淀在下面,永远不超升。鼎甲出身,也成一种流品观念了。我们不能说科
学场中有阶级,但却有流品。从两汉到唐宋,任何人都得从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
当大官的希望。明以后,科举分成两层,下层是秀才、举人,没法当大官。上层是进
士与翰林,也没有做小官的。清代也如此。像曾国藩进士殿试,虽列三甲,只是同进
士出身,然而进士散馆成绩好,获进翰林院,以后出来便做几任学政主考,后此就做
侍郎,等于现在的部次长,一下就做大官了。至于考不上进士翰林的,无论你学问修
养好,从政成绩好,总之没办法。这种制度,依然是重法不重人。但平心论之,此项
制度也绝非无好处。明清两代许多的有名人,都出在翰林院。因为考取进士后,留在
中央这几年,对政府一切实际政事,积渐都了解。政府又给他一个好出身,将来定获
做大官,他可以安心努力。他在进士留馆时期及翰林院时期,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
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政府之大用。进士与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养望之阶梯。科举
本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两代进士翰林制度下,却可培植些人
才。这种人才,无形中集中在中央,其影响就很大。即如曾国藩,考取进士时,也不
过三十几岁,那时在学问上是并无甚深基础的。而在他进士留馆一段时期,住在京城
,生活虽说很清苦,但亦很清闲,没有什么事,可以一意从师觅友,读书论学。学问
基础,便在那时筑成。及做翰林,还是没有事,还是读书,。即或放到外省作主考官
,主考还是没有许多事,旅行各地,多识民情风俗,多认识朋友,回来还是翰林。如
是多少年,财政是当官任事。国家养你在那里,担保你有大官做。政府的事,你都可
知道,只让你从容一时期,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明清两代,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
家,多半从进士翰林出身。并不是十年窗下,只懂八股文章,其他都不晓得。他们住
京都,往往只携一个仆人,养一匹马,或住会馆里,或住僧寺里,今天找朋友,明天
逛琉璃厂,检书籍,买古董。或者在当朝大臣家里教私馆。然而他们负有清望,是政
府故意栽培的人才。在政府论,应该要有一个储才之所,把下一辈的人才培养在那里
。培养他的学识,培养他的资望。如是才可以接上气。汉代培养人才的是掾属。唐代
培养人才在门第。宋代培养人才在馆阅校理之职。到明清两代,始把培养人才的机构
归并到考试制度里。当然,做翰林的不一定全都好,然而政治家学问家都由这里面出
来,那亦是事实。

乙、八股文

    其次我们要讲及八股文。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从明代下半期到清
代末期三四百年间,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毁丧人才的。大家知道:八股文没
有什么意思,但为什么政府偏要用此来考试呢?当然有人要说,这岂不是专制皇帝故
意的愚民政策吗?然而明代推行八股文,早已在衰世。那时的皇帝,哪里会用心创造
这样用意刻毒的制度来?当知任何一制度,很难说有一二人所发明,所制定。正因当
时应考人太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从前唐代考试,一定要考律诗,就因为古诗
不容易定标准,判优劣,律诗要限定字句,平平仄仄,要对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
不取。标准较易具体而客观。宋代不考诗赋考经义,仁义道德,大家一样的会说,谁
好谁坏,很难辨。所以演变到明代,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一个一定的格式来。违犯
了这个格式就不取。这不过是一个客观测验标准。八股文犹如是变相的律诗,是一种
律体的经义。这也不是一下子便制定了这格式,而是逐渐形成的。开始时,也并不是
政府存心要愚民毁丧人才的,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终于为此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