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压压的一片,全都是鱼在跳跃的身影。
不管是附近的百姓,还是那些士兵,看到这一幕,全部都看傻眼了。
在以前的时候,他们何曾见过多这种场景?
这真的太神奇了!
原来冬天真的能捕上鱼来啊!
这简直就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吕布赶紧指挥士兵将蹦上来的鱼,分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框里面。
渔网上面,需要不停地浇水,防止渔网冻在冰层上面。
幸好吕布命令这些士兵,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身上都穿着水靠,不怕被水给浇湿,否则的话,他们非得一个个的被冻成冰人不可。
本章完
第651章 冬捕(下)()
一条条的鱼,随着网跃出水面,带起一串串晶莹的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串串得珍珠。
一筐,两筐,三筐,十筐,一百筐……
一筐筐得鱼被抬出邛海湖面,在邛海边上堆积如山。
看到这么多的鱼,周围得百姓先是如海潮般欢呼雀跃,极度兴奋。
渐渐的,他们的声音呜咽,眼睛里泛起泪花。
这些鱼,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是活下去的希望啊!
百姓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一直没有粮食运送过来的话,随着粮食被吃光,他们真得有可能被饿死。
但是现在,有了这么多鱼,他们终于有支撑下去的希望了!
这些鱼,怕是至少也有几万斤鱼吧?
虽然仍旧不足,但是至少给了他们能过活下去的希望!
最终,忙活了半天,才将鱼全部从网里清理出来。
接下来就是收网,将冬捕需要的工具全部收集起来。
接下来,就开始称量捕捞上来的这些鱼的重量了。
鱼实在是太多了,想要称量出准确的数量,不太现实。
毕竟这是在三国时期,没有地磅,没有电子秤。
用钩秤称量,猴年马月才能秤出全部鱼的重量来?
所以,吕布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吕布命令士兵秤取了一百筐鱼的重量,然后取这一百筐鱼的平均值,再乘以总筐数。
最终得出的数字,虽然并不是准确数字,但是也相差无几了。
经过称量计算之后,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这个数字,让吕布都吃了一惊。
这一网,居然打上来三十多万斤鱼!
这个数字,就算放到现代冬捕,就是极为罕见的一个数字。
吕布也没想到,在邛海,第一网居然就能打出这么多鱼来。
不过想想,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得。
毕竟现在是三国时期,捕捞业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百姓在湖里捕鱼,通常是用鱼钩钓,或者是用小网撒网。
一年能够捕捞出来的鱼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也导致,邛海里面生存着数量庞大的鱼群。
不像是后世,大网小网断子绝孙网,涸泽而渔,导致个个湖里海里的鱼的数量,都变得稀少起来。
而现在的邛海,既没有遭受过涸泽而渔得待遇,也不存在水质被污染的情况,属于纯自然,原生态。
能够一网打捞上来三十多万斤鱼,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十万鱼,吕布决定士兵留下十万斤鱼,剩下的二十万斤,全部分到百姓手中。
二十万斤鱼,一家大概能分到二十斤左右的鱼。
二十斤鱼,虽然不多,但是也够一家人吃几天时间了。
要知道,这可是在缺粮期间,当然不可能让他敞开肚子去吃。
多加瓢水,多喝点鱼汤也能填饱肚子不是?
根据第一网得情况,吕布估算了一下,整个邛海大概能捕捉到百万斤以上的鱼。
有了这些鱼,足够他们支撑过去这个灾年得了。
等到开春冰雪融化,到时候粮食就运送过来了。
诸葛亮设置的这个死局,算是被解开了。
……
接下来,吕布命令士兵将鱼分发下去,分发到各村镇,最终由各村镇向下分发下去。
周围得百姓围拢在现场,无比的热闹。
一直忙活到下午的时候,鱼终于分到了村里。
然后村里的里正开始张罗着分发给村民。
二十斤以上的大鱼,全部给吕布给留了下来,分给百姓的鱼,都是二十斤以下的。
否则的话,一条重达三四十斤的鱼,根本就不好分。
村里每家都分到一两条三五条不等的鱼,但是大致重量都是在二十斤上下的。
分到鱼的百姓,用枯枝将鱼串起来,提着鱼欢天喜地地回家。
再有一两日得时间,就要过年了。
有了这些鱼,总算不用心里发慌,可以安安稳稳得过个好年。
等过年之后,冰雪融化,粮食就能送过来,跟着皇上,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很快,就临到小囡家了。
小囡家里分到了五条鱼,可把小囡给高兴坏了,执意要自己提着一条鱼不可。
爷爷拗不过小囡,只得用树枝穿了一条最小的鱼给她。
小囡提着鱼,乐呵呵地跟在爷爷身后,迈开小短腿,大步向前走着。
“爷爷,今天晚上咱们能吃鱼吗?”
想了想,爷爷才说道:“小囡,今天晚上,咱们就把你提的这条鱼炖了怎么样啊?”
听了爷爷的话,小囡不由不满地说道:“爷爷,这一条最小了,咱们为什么不炖一条大得呢?”
爷爷微微一笑说道:“小囡,大得还要留到过年吃呢!这些鱼啊,可是咱们救命的粮食,咱们可要省着点吃才行!”
小囡似懂非懂地点头说道:“我知道啦,爷爷,小囡都听你的!”
爷爷点头说道:“小囡真乖,懂事!”
很快,爷孙两个回到家里。
爷爷拿出刀来,给分到的鱼刮鳞,开膛花肚,除掉里面的内脏。
爷爷对小囡说道:“小囡,你去院子里稻草下面去鞣一把芫荽过来,再到屋里抓一些花椒,咱们炖鱼咯!”
小囡连连点头,连蹦带跳地去了。
很快,小囡就抓着一把洗好的芫荽,还有一小把花椒,放到锅台上。
这个时间,爷爷也将鱼弄好了。
在锅里加了两瓢水,丢尽一段葱白,几片姜片,几段辣椒,半把花椒,然后将那条最小的鱼丢了进去。
小囡点燃柴禾,生起了火。
村子里,大部分村民都在炖鱼。
只有极少数的村民才用的煎鱼。
虽然炒菜的方法早就流传开了,但是由于花生、玉米、地瓜等农作物,大华国控制得极严,并没有流传到这办来。
而花生油得价格非常昂贵,他们根本就吃不起。
因此,整个村子里,只有极少数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炒菜。
再者说,现在每家的粮食都不多了,如果用炖得话,可以多加瓢水。
肉不够,汤来凑。
用煎得话,一顿就吃光了。
一家就分到二十斤鱼,那才够吃几天的啊?
不多时,灶台周围就弥漫开来诱人的香味儿。
馋的烧火的小囡直咽唾沫。
本章完
第652章 诸葛亮,你等着!!()
香气越来越诱人,小囡一边吞咽着唾沫,一边垂涎欲滴地问道:“爷爷,好香啊,可以吃了吗?”
爷爷哈哈大笑道:“小囡,还早着呢!老话儿说的好,千炖豆腐万吨鱼,火候不到它不好吃啊!火候到了它自美!”
爷爷让小囡一直炖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才让小囡停火。
直到停火之后,爷爷才在煮的已经成为乳白色汤汁得锅里加入盐巴和一勺醋。
他们都是在邛海边上长大的,谁家没在邛海里捕过鱼啊?
家家都炖的一锅好鱼汤,各有各的绝招。
而爷爷的绝招就是,先煮汤,最后再加盐巴、醋等调料。
这样炖出来的鱼汤,鲜美无比。
当然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就是鱼肉的味道要差了一些,发柴。
爷爷又闷了一会儿,才掀开锅盖,在热气滚滚的锅里将事先切好的芫荽沫儿撒了进去。
用勺子一搅和,顿时一股馥郁的香气弥漫开来。
小囡咕咚吞咽了一大口口水,迫不及待地问道:“爷爷,爷爷,好了吗?可以喝鱼汤了吗?”
爷爷哈哈大笑道:“小馋猫,看把你给馋的吧!好了,好了,快去拿碗来吧!”
听到爷爷说好了,顿时把小囡乐坏了,连忙屁颠屁颠地跑去拿碗去了。
很快,就拿来两只碗过来,眼巴巴地递给了爷爷。
爷爷拿过碗来,先盛了大半碗得鱼肉,再填满鱼汤,然后交给小囡。
小囡端着碗,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小心翼翼地端到屋里。
这边,爷爷已经在另外一只碗里乘了一些鱼骨头鱼腩肉,然后用鱼汤将碗盛满。
当爷爷端着碗来到屋里的时候,发现小囡早已经做到桌子前,喝了一大口鱼汤。
才刚出锅得鱼汤啊,太烫了!
烫的小囡小嘴张开一丝缝隙,吸吸溜溜得直吸气,就是舍不得吐出来。
半晌之后,才将嘴里的鱼汤咽下去,忍不住伸出舌头,用小手直煽风。
直烫的小舌头通红,都起小泡了。
小囡憋着小嘴,眼泪汪汪的看着爷爷。
爷爷赶紧心疼地吹了两口,给小囡说道:“不哭不哭,爷爷吹吹就不疼了!这刚出锅得鱼汤啊,最烫了!一定要吹着,慢慢吃才行。”
小囡乖巧地点了点头,用嘴吹着,哎吆哎吆地喝起了鱼汤。
实在是太美味了,一吃起来就再也收不住口了。
小囡大口大口地吃着鱼肉,喝着鱼汤。
爷爷不由吩咐道:“小囡,慢点,慢点,没人和你抢,锅里还有呢!小心鱼刺,别卡着了!”
小囡一边胡乱点着头,一边大快朵颐,也不知道到底听到没听到。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