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放歌没什么意见,就先进录音室去,里面几百万的大三角钢琴,比他自己买的五万块的立式钢琴真的要好了太多,光是用手触摸上去,那琴音,听到耳朵里的感觉就相当不一样。
他在试弹了会之后,就跟外面示意说可以开始了。
霍耀华也就紧张地开始录制工作,几十万的监听音箱也开启,让监控室的大家听到最纯粹的钢琴声。
秦放歌先从花之圆舞曲弹起,这首浪漫优雅的曲子,让吴泓芹这样的女孩子没办法抗拒,看她脸上灿烂的笑颜就能感觉得出来。
然后是两首前奏曲和赋格,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秦放歌在吴泓芹的钢琴演奏交流会演奏过,让大家见识到他真正的演奏水平,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几个没听过的作曲系教授第一次听,难免有些惊讶,可看周围大家都很淡定的样子,他们也就跟着淡定下来,天才嘛也只有弹到这种程度,才能算是天才
然后,秦放歌也借着这样的好机会,多弹了几首曲子。
一分零十秒的野蜂飞舞,听得大家耳边仿佛真有一群野蜂在飞个不停,再看看秦放歌那快得不像人的手速,简直酷炫到了极点。
吴泓芹则是各种羡慕,她自己就永远没办法演奏到秦放歌这么快的水准。
野蜂飞舞之后,秦放歌又弹起了他自己创作,写给宁秀佩的给母亲以及给曾在理的b小调奏鸣曲。
他这样的举动,还差点引发监听室里的骚乱。
因为这两首曲子,大家都没有拿到曲谱,那首野蜂飞舞倒还好,大家或多或少还都听说过的。
于是,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邓红梅身上,可她也没有曲谱,只能报以歉意的笑容,表示她也不知情,还忍不住抱怨说,“真不知道他到底创作了多少曲子”
大家都是懂行的人,都听得出来,秦放歌创作出来的这些曲子,都是特别优秀的。作曲系的那几个教授,甚至有他们自己的作曲生涯算是白过了的感觉。
秦放歌在每首曲子之间并没有停歇太久,只是稍微歇息下,好让大家知道,前面一曲已经结束。
吴泓芹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他那一身的天赋和才华,还有他在各种风格之间的转换,竟然能做到如此流畅自如,不带丝毫痕迹。她们这些练钢琴的,每种不同的风格,不都得苦练个几个月才行的啊为什么他就能这么轻松写意。
终于等到最后的重头戏,监听室内的众人的精神也都高度紧张起来,一个个低头看着曲谱,敏锐的耳朵捕捉着空气中跳跃出来的一个音符。
和先前的那些曲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放歌在演绎这首变奏曲的时候,心态是相当宁静平和的。这一点,从他触键的第一个音,大家都能清楚明晰地感觉得出来。
这也很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但想想秦放歌提前预告这首曲子的长度,其实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不管外面教授和学生们的心情如何,秦放歌的演奏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和干扰的,他也听不见外面的声音。
这台大三角钢琴也给他了更舒适的演奏空间,演奏这首哥德堡变奏曲的时候,秦放歌其实不觉得他自己是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更像是经历了一段生命的体验。
而在杨睿邓红梅这样世界顶级钢琴鉴赏家的耳中听来,也确实如此。
秦放歌的琴声中,有着于他年龄极度不相符合的宁静平和,一般而言,那得是上了年纪,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才能拥有的返璞归真,甚至他们自己都自认没有达到这样宁静致远的境界。
但秦放歌就是弹出了这样的感觉来,他那敏感而轻柔的指触,纯正的巴洛克风格,还有他脸上那平静从容的表情,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他这点。
先前在吴泓芹的音乐交流会上,杨睿就嫌秦放歌演奏钢琴的时候,表情实在太少太单调,但这个时候,他却觉得,秦放歌这样的心态和姿态,才是他能演绎好这首曲子的关键。
抛开这些不谈,秦放歌在主题和变奏曲上的处理,真的是无可挑剔的
第167章 谎言()
这些教授们可不像周秀英和方希平那样容易被催眠,即便他们昨天晚上,都睡得不怎么安稳,有的人甚至还带着黑眼圈。但这时候,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是极度兴奋的,只是这种兴奋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秦放歌的钢琴声中,传达出来的那种平和质朴的精神和情感,影响到了他们。
像吴泓芹,干脆就没有去看曲谱,只是用耳朵,认真去倾听那仿佛是秦放歌在低声细语,述说人生经历的钢琴声。那一个个变奏,就仿佛是人生的一次次经历,有挫折,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哀伤,但最后,归根结底,还是宁静。
邓红梅曾经评价,说这是一首宏伟壮观的,伟大不朽的变奏曲。
在听着秦放歌的演奏的时候,大家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十个变奏,无数的乐思,无数的灵感,让人惊叹叫绝的对比,感觉就像是一本教科书,闪耀着天才的思想和智慧。
没有人讲话,甚至他们在翻谱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因此而影响到了耳朵的听觉,错过秦放歌的任何乐句的表达。
秦放歌的演奏速度极慢,仿佛就是在表达那种端庄,深邃,平静的感觉,在有反复记号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复的演奏。
这样的演绎,也将整首曲子的表现力增强了很多。也让很多教授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容易背这首曲子催眠。
在需要快捷演奏的时候,比如那些华丽丽的舞曲风格变奏时,秦放歌也采用了整首曲子的情感基色,弹出来的声音清澈流畅,行云流水,就算有波澜壮阔的时候,最后生命也都归于平静。
没有人出声去评价,整个监听室十几号人,就这样保持着宁静,听着监听音箱里面传来的钢琴声,一直持续了九十分钟。
秦放歌的演绎告一段落,他昨天晚上在接到邓红梅的电话后,虽然有准备快一点的版本,但能不演奏的话,他也就尽量不去演奏。
他从录音室出来的时候,许久的宁静一下子就被打破了,杨睿这个领导也真是有水平,亲切地握住秦放歌的手,笑着对大家讲,“我就说过嘛这首曲子,也只有创作者自己,才能最好地演绎出它的味道来。而秦放歌,他的钢琴演奏水平,正如大家所听到的那样,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也正是有这样的钢琴演奏水平,他能够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这是我们华夏音乐学院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看来杨睿是选择性地遗忘了,秦放歌都还没有正式进入华夏音乐学院学习的事情。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去挑他的刺,因为他们的心情是同样激动和兴奋的。
周娅舒还特别感慨地说,“我们中国,终于出了一位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真是件天大的喜事啊”
秦放歌自己都有些汗颜,可大家却不允许他谦虚,邓红梅还跟他讲,“这么多教授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的,你现在的水平,已经足够进入世界顶级音乐家的行列。再谦虚的话,就是打我们的脸,认为我们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有问题。”
“我哪敢”秦放歌也是很无奈。
刘文江则激动地说道,“我们先前探讨过,还觉得你弹这么慢,有些欠妥,想让你弹得更快点。可是在听过你刚刚的演奏之后,我才发现,我们之前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点。没有深入到这首曲子的思想中去,这种平淡如水却又宁静致远的风格,才是对这首曲子,最完美地诠释。”
作曲系的龙富锦也表示赞同,他昨天晚上拿到这首曲谱,除了和他们探讨分析外,回去又研究了一个通宵,到现在眼睛都还是红的。“如果我猜测得没错的话,这样的风格,才是你创作的初衷吧对生命的感悟,还有升华”
龙富锦把他的咄咄目光直视着秦放歌,让他不得不回答,不过秦放歌的回答却差点让他吐血,他只说,“其实我在创作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
邓红梅打圆场说,“那就是心底感情最真实的流露,自然,平和,宁静,稳重,内敛。”
秦放歌只能说,“我觉得各种感情其实都是有的。我的情感好像特别丰富”
大家都笑了出来,好像这也是事实,因为在秦放歌的琴声中,除了这首平和安静的变奏曲外,还有很多欢乐的,悲伤的,浪漫的,激烈的情感。
秦放歌自己是真不确定,巴赫在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是用怎样的心态,胡乱揣摩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能从最原始的曲谱上去进行分析。那些演绎巴赫相当出名的钢琴大师,也不敢说自己就完全领悟了巴赫的精髓,只能讲跟其他人的演绎相比,更符合巴赫的风格一点。
然后,作曲系的龙富锦也问秦放歌,“你是怎么想到每三组用一次卡农变奏的,还层层叠进,这样的处理方式,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效果也相当出色。”
秦放歌只能吹牛皮了,“我当初是想做出更多的变奏来,数量最好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有意思。卡农变奏,是我最熟悉,也是最精通的,而且卡农变奏,增加特别有规律,二度卡农到九度卡农也特别好听,然后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周娅舒则问他,“你当初怎么会选择这首法国风格的咏叹调做主题的。”
秦放歌只能接着编织谎言,“之前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迷恋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而且受巴顿的影响特别大,复调音乐卡农,赋格,各种舞曲幻想曲托卡塔,都是那么有意思。为了练习自己的创作能力,那时候又刚创作这首咏叹调,自我感觉写得还相当不错,旋律优美,又很有巴洛克时期的味道,就拿她来做变奏了。”
龙富锦还问他,“你的乐理知识,作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