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凯瑟琳不需要太多的药,但一般人可不行。
药生产什么的,也是未来投资莱肯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珍妮现在抓住了这一点,凯瑟琳觉得不错。
“唔……对了,我听说鱼只有7秒钟的记忆,这是真的吗?”
凯瑟琳回过头又问了一句。
这好像还是上辈子自己听过的谣言来着……?
珍妮奇怪的看了一眼凯瑟琳:“鱼和鱼之间是不同的,就像是人和猩猩不一样是相同的,甚至,他们之间的差别,达到了人类与老鼠,或者狮子与猫头鹰这样的毫无关系的程度。”
也对……
“我记得之前也查找过一些资料……对了,这里。”
珍妮将之前找到的资料给了凯瑟琳看。
“这是我在选择实验xìng用鱼的时候查找的资料,里面就有和记忆系统相关的东西。”
196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用金鱼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金鱼放在一个很长的鱼缸里,然后在鱼缸的一端shè出一道亮光,20秒后,再在鱼缸shè出亮光的一端释放电击。很快,金鱼就对电击形成了记忆,当它们看到光的时候,不等电击释放到水里就会迅速游到鱼缸的另一头,以躲避电击。设计实验的科学家们发现,只要进行合理的训练,这些金鱼可以在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一直记住躲避电击的技巧。
不仅仅如此,除了金鱼,另一种有名的观赏鱼——天堂鱼——也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当这种鱼在水池中遇到陌生的金鱼时,会好奇地游来游去,打量着新来的陌生邻居,直到失去兴趣止。如果天堂鱼和金鱼第二次在水箱中相遇的话,它们会很快发现对方是老熟人而失去探索的兴趣。实验发现,这样的记忆力至少可以保持3个月的时间。
“原来如此……”
虽然比起陆地脊椎动物来说,这简直是太糟糕了,但不管怎么说,鱼类相对而言,却是落后很多,就硬件上的条件对比,大部分的鱼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索马里与美国之间的科技差距这样。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生物学研究上的模式生物——斑马鱼——也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动物,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俄亥俄州的托雷多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在和方舟大学进行联合xìng合作实验的时候,测试了斑马鱼的记忆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他们会在喂食前给斑马鱼一个红光作信号,训练中止10天以后,斑马鱼仍然记得红灯信号说明进食的时间到了。在实验室里,斑马鱼还可以很快学会如何走迷宫,根据声音信号寻找食物,记住捕食者的形状,根据示躲避电击。
相对于一条鱼而言,这简直是太有趣了。
甚至,斑马鱼和人类的记忆特点有相似之处。对于这些小鱼而言,过大的压力会让它们记不住东西,注意力分散也会降低学习效率。斑马鱼的记忆能力也会随着衰老而逐渐减退。
看样子,珍妮选择斑马鱼,也不仅仅只是因这玩意儿的大脑能被人看到的原因。
……
爱情什么的,都是骗人的骗人的骗人的啊
今天一直上不来络,码字去,还有四更……(。如果喜欢这部作,欢迎来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1283章 思维与机器()
当然,斑马鱼并不是凯瑟琳这次过来的重点。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进行神经感应芯片的第一次试验?”
凯瑟琳问了一句。
“哦,可以,等系统将这边的数据都记录了下来就好……大概还需要等待15分钟左右。”
珍妮看了看时间,然后这样告诉凯瑟琳。
“还好。”
凯瑟琳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然后看着眼前这奇怪的斑马鱼的大脑的玩意儿。
凯瑟琳也需要一个神经回路芯片。
可这样的一个脑控芯片,却需要很大的准备。
虽然是脑控芯片,但实际上,凯瑟琳的这块芯片与植入式的有些不同。
感应式的芯片体积很大,而且达到同样效果的需要的资源更大。
但这样做有些使用植入芯片绝无仅有的好处:安全。
安全、方便,这样就足够了。
按照最理想的设计,这样的一个芯片,应该是如同一个护脖或是项圈什么的,盘绕在凯瑟琳的脖子上面,然后在颈椎与人体开始进行数据传输和转化,同时,还能够依靠人体的血糖获取能量。
可那是理想状态。
现实上,凯瑟琳见到的,却是一个从锁骨一直支撑到下巴,与此同时,还需要外接电源的一个奇异的玩意儿……
这玩意儿看起来就够呛,凯瑟琳严重怀疑这东西是否真的有用……
“通过这玩意儿,我也能够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咯?”
凯瑟琳看了看这个奇怪的东西,一体式成型虽然好,却让凯瑟的头没法低下来。
“你给戴一个月,或者你给躺在这里一个月,让机器读取你的大脑波动,然后我们定制芯片并且安装之后,你就将拥有超级的计算能力。”
凯瑟琳无所谓的耸耸肩:“我只是对于这样不错的技术感兴趣而已。”
带着这个笨重巨大的东西,艾尔莎看着凯瑟琳的表情。却开始变得奇怪了起来。
“艾尔莎,你怎么了?”
凯瑟琳立刻就问着。
“凯特你似乎并不担心?”
“你说什么?”
有些奇怪,但凯瑟琳还是疑惑的问了一下。
“我是说人工智能……现在仅仅只是一个辅助程序而已,但是凯特。我怎么看,都觉得这种技术……太可怕了。”
艾尔莎似乎对于人工智能很害怕。
“你以我们会发展得那么厉害?”
凯瑟琳有些好笑:“小说是小说,可别与现实搭在一起。”
“我只是觉得很奇怪而已……”
珍妮这样说着。
“很多人都相信科学技术最终能把机器人变chéng rén,这背后有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所谓思想,无非也只是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如果用计算机模拟出人脑中每个神经细胞的活动,那计算机不也就跟人脑一样有思想了吗?当然,这项工程的计算量显然是现在的计算机望尘莫及的。但随着计算机xìng能指数级的增长,在不久的将来这或许是能办到的。”
凯瑟琳对此,却是没有这种感觉。
计算机能依靠模拟大脑活动而获得思想吗?
凯瑟琳并不这样认。
事实上,和凯瑟琳有同样观点的人,有很多。
例如,了驳斥这个观点,1978年,美国心灵哲学家尼德。博尔克出了一个叫做“中华大脑”的思想实验:假设全中国的每个人都扮演大脑中的一个神经元。并用手中的对讲机模拟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大脑内部的一切机制,那么整个中国是否就构成了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有记忆的“中华大脑”呢?
这颗真正的“大”脑能像正常人一样。辨别是非,产生情绪,感受疼痛,体验幻觉吗?
尼德。博尔克认,这显然是非常荒唐的。同样地,计算机依靠模拟大脑活动而获得思想,这种说法也是相当不靠谱的。
但就现实生活而言,这似乎是有可能实现的。
例如,在曾经的世界的21世纪,似乎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思想的机器人。他们甚至能流利地和真人对话。
在2008年的Loebner人工智能大赛上,12名裁判和计算机程序Elbot进行文字聊天,结果有3名裁判竟以自己在和真人聊天,于是Elbot顺利摘得大奖。
凯瑟琳将“中华大脑的概念”给艾尔莎复数了一边——也幸亏这位尼德。博尔特先生在历史改变之后依然发表了自己的著作,否则,凯瑟琳这次必然又是要进行无耻的抄袭和修改了……
“听上去似乎是那么一回事。”
珍妮歪着头。
“当然。而且不仅仅只是‘那么一回事’而已。我只是想说,真正的机器,不可能达到人类的这种程度,它们不存在真正的智能,不能够进行创造xìng的发展。”
“一个能和人类正常交流的机器,能不能算有思想的机器呢?我觉得不可能。”
凯瑟琳觉得,这似乎也不能说明什么。
“两年前,也就是1980年,约翰。西尔勒出了‘中文屋子’思想实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言语交际能力并不表示有思想。”
艾尔莎点点头,她似乎听说过这回事,但是因这事情不太了解,一时半会儿的,艾尔莎也解释不了。
“哲学家将人工智能的观点分两类,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分别认机器智能只是一种模拟智能和机器确实可以有真正的智能。两种观点进行了争论,出现了不少巧妙的假想实验,而我觉得其中的‘中文屋子’就是反驳强人工智能的一个最有力的假想试验。”
西尔勒出了名“中文屋子”的假想实验,模拟图灵测试,用以反驳强人工智能观点。主要说明某台计算机即使通过了图灵测试,能正确的回答问题,它对问题仍然没有任何理解,因此不具备真正的智能。
西尔勒假设:西尔勒博士扮演计算机中的cPU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有输入和输出缝隙与外部相通。输入的是中文问题,而他对中文一窍不通。房子内有一英语的指令手册相当于程序,从中可以找到相应的规则。他按照规则办事,把作答案的中文符号写在纸相当于存储器上,并输出到屋子外面。这样,看起来他能处理输入的中文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如同一台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但是,他对那些问题毫无理解,不理解其中的任何一个词
计算机程序与我们聊天,无非是用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过程,分析我们输入的文字,最终得出一个最佳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