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多少时间?”
老实说,凯瑟琳不抱希望。
“乐观估计的话,3年。如果……遇到了一些麻烦的话,大概需要5年,甚至更长。”
“嗯。”
凯瑟琳只能点点头了。
如果数据光盘能够弄出来的话,光轮游戏机的最大的一步,就搞定了。
3~5年……凯瑟琳估计,这些时候,自己的16位的cPU就搞定了。
著名的SFc,可就是使用16位的系统的。
最初的光盘游戏,可就是源自于SFc。
“当初”的任天堂,就是让索尼为他们设计SFc的光驱,结果索尼希望自己开发一下SFc的兼容机型,遭到了任天堂的否决。
于是,索尼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开发出了PS游戏机。甚至连这个PS的名字,也是索尼用来给任天堂打脸的——这直接导致了任天堂对索尼的诉讼。
只不过,最后那场官司却是不了了之了。
所以自己如果有了16位的cPU,完全可以用来开发光盘游戏机嘛
凯瑟琳唯一考虑的就是,这个游戏机是否要兼容的游戏。
最后,凯瑟琳还是决定兼容,但是所谓的兼容,凯瑟琳准备采用一些折中的方法,例如免费帮着已经购买了游戏的人进行游戏盘刻录之类的。
随后她又摇摇头,这还不如直接推出一个光轮游戏机的兼容光盘呢。
数据光盘的开发,还有耗费3~5年,那光轮Nimbus的开发,可能就需要4~8年的时间,凯瑟琳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开发一个的升级版本之类的。
想让一个用户购买他从来没有用过的产,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产生对这个产的需求。
如何才能让对方产生这个需求呢?
最主要的就是体验了。
在没有电脑的时候,人的生活也照样过,但是,当人们学会了使用电脑,并且将电脑普及之后,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的工作已经是离不开电脑了,凯瑟琳要做的事情,也与这相似。
当然,凯瑟琳的目标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她心中潜藏着一个很大的野心。虽然是野心,但是说出去,似乎又有些可笑。
不管怎么说,凯瑟琳心中,一直将这个野心,当成是自己的目标。
1966,自己18岁了。
1966,美国的黄金年代。
1966,世界的变革。
“好了,等桑德斯回来之后,你立刻打个电话给他,叫他到我办公室来。”
说着,凯瑟琳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继续处理自己的事情。
很快,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进来。”
走进来的果然是桑德斯,他衣着得体,外表靓丽,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塌鼻子的话,让他去拍戏,卖相绝对不错。
“埃德森小姐。”
他朝着凯瑟琳打招呼。
凯瑟琳让公司的人都这么叫她,她可受不了被人称为,或者董事长什么之类的……那样,她总是会联想到游戏中的“”,或者什么阴谋组织的老大之类的。虽然这些称呼其实很是平常。
“桑德斯,再去一趟好莱坞,没有问题吧?”凯瑟琳问道。
“是的,小姐。”
桑德斯似乎很兴奋……或者说,有些小人得志的感觉。
虽然这么比喻不是太好,但是与桑德斯现在的表情用这个词来形容,还真合适。
桑德斯本来就是出生好莱坞,却因为塌鼻子而毁掉了作为演员的前途。否则的话,凯瑟琳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好莱坞的二流演员桑德斯,而并非是一个总裁桑德斯了。
桑德斯现在的心情,就好像是“锦衣还乡”一般。
毕竟,作为ARK集团最核心的一个人物,桑德斯出席的会议和参与的公众活动,比凯瑟琳还多。
不过凯瑟琳并不担心桑德斯反水。
在历史上,桑德斯对仙童公司就是一片赤诚,但是他的忠诚换来的,却是排挤和冷嘲热讽。
如果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在90年代,桑德斯都在仙童任职。
:
第169章 凯瑟琳的科技帝国梦()
第169章凯瑟琳的科技帝国梦
等桑德斯离开之后,凯瑟琳又将自己的微软II型电脑打开,然后将一张卡带塞进去。
这张卡带是word的处理文档的卡带,这是用于P操作系统的一个软件,和“文曲星”的那个版本完全不同。
“感觉还不错。”
凯瑟琳点点头。
虽然还没有后来的系统好用,但是基本的文字处理已经是能够完成的了。
就目前而言,个人电脑的发展的钥匙,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中小型企业等地方。对于一般家庭用户而言,XBoX恐怕才是他们的选择。
虽然凯瑟琳推出了廉价的家庭版微软II型电脑,但是这并不是主流。
在使用过微软I型电脑之后,很多用户都希望订购II型电脑,这种真正的电脑,可以说是极大量的精简了日常的工作,让办公变得高效了起来。
看看钟,现在已经下午四点了,凯瑟琳起身就准备回去,她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离开公司。这是因为明天的时候凯瑟琳要参加天使电视台的一次专访。
虽然是自家的电视台,凯瑟琳却一直是放权下去,只是稍微为他们指点了一下方向。事实上她对这方面并不算太熟悉。但她却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邀请自己去参加这次节目。
凯瑟琳也觉得挺有趣的,所以也就准备去参加了。
凯瑟琳的这个节目名叫《60分钟》——也是仿照cBS台1968年推出的一个节目。
当然,因为cBS电视台还没有推出这个节目,所以凯瑟琳很心安理得的为这个节目取了这个名字。
《60分钟》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它的主持人都是记者,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所以凯瑟琳每期的节目,都会聘请著名的记者来作为节目的主持。
最大的特色则在于,这个主持人,不仅仅有可能是凯瑟琳旗下的员工,有时候,也会聘请外面的记者。
不过让凯瑟琳没有想到的是,在很多年之后,这个节目会变成一个评价记者的标准。一个记者在《60分钟》主持过,又或者在《60分钟》主持过多次节目,这样的记者,往往会受到热捧。
这次要对凯瑟琳进行专访的记者,名字就叫做丹。拉瑟,这个被称为“休斯顿风暴”的著名记者,很受节目组欢迎,因为每次他做的节目,收视率都可以高达35%以上。
凯瑟琳这次专访大概在15~25分钟左右,但是拍摄时间可能需要数日。
丹。拉瑟计划拍摄一段凯瑟琳的日常,还有进行一段访谈。
等到第二天一早,凯瑟琳就在别墅中接待了丹。拉瑟。
《60分钟》这个节目的专访,并不是坐在沙发上谈上20分钟,而是更注重于平时的表现。
谈话的时间大概只会出现5分钟,其他大多数,都是在展现平时的表现。
“上午好,埃德森小姐。”
“你好,拉瑟先生。”
坐在会客厅,凯瑟琳感觉真有种奇怪的感觉。
自己居然也会参加这样的访谈节目?
“我用过苹果公司的微软电脑,这个东西处理文字非常方便,而且可以随时修改,比打字机好多了。我不得不说,这个产真是不错。”
“那真是太棒了。”
拉瑟作为一个记者,使用文档处理软件,的确是很方便。
“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想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简便化。”
“我听说过很多关于您的事情。开公司、拍电影,还要兼顾学业,您会不会觉得很忙呢。”
凯瑟琳摇摇头。
“不,我觉得很充实。”
“大多数人听说‘凯瑟琳。埃德森’小姐,是因为时代周刊的报道,还有那部《废土》的电影,但是我对您影响深刻的原因,却是因为‘个人电脑’。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产,您是怎么想到的?”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些东西并不困难,只要我们去‘找到’它。”
凯瑟琳大言不惭的说道,她完全没有任何的羞愧之色。
“那这样一个新奇的东西,你又是如何推广下去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因为体验。没有体验,就不知道这个产究竟如何,也就不知道这个东西将会怎样方便我们的生活。”
“体验?”
“对,可以是直接体验,也可以是间接体验。”
对于凯瑟琳而言,这的确是她的一个秘诀。
例如,让电视台的编辑者们体验到数字视频编辑的优越性,于是就会产生对视频数字化的需求。视频数字化就要相应一套的模数转换/数字摄影设备、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编辑软件、数字存储设备,数字传输络,数字电视等等。这些,则是从对视频数字化产生的间接需求。
“您的电影也很火爆,虽然您没有拍过太多的影片,但是您已经有了很多的支持者了。”
“哦?”
凯瑟琳一直都没有听说过这事,事实上,她真的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出门也是匆匆而行。而且她更热衷于去观看那些有关各类反战游行的新闻。事实上,凯瑟琳几乎是只看自家的电视台。
“最近这段日子,我一直都在公司里面。”
凯瑟琳笑着,算是掩盖了过去。
自己有粉丝了?
凯瑟琳有些不相信。
但是听着丹。拉瑟的话,似乎又的确是这一回事?
不知不觉间,凯瑟琳有种沾沾自喜的感觉。
“在我所知道的人中,有些是影迷,而另一些则是技术员。您在硅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您的‘电子游戏’……特别是艾玛方块,真是不错。”
看起来丹。拉瑟也很喜欢玩艾玛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