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七章 参军()
下午放学,父亲和另一个伙伴儿赶着四十多只鸭子到水田里,鸭子在戏水,父亲在水沟打螺丝。
罗小毓在想,也许在现在鸭子,水田,还有戴草帽的父亲组成一副‘放鸭图’水墨画,可那个时候温饱都是问题,更没有心情欣赏风景。
五八年大炼钢铁的时候,每家每户要交废铁,父亲家连神龛上的千手观音也被公社抢走,到最后家家户户砸锅卖铁,全村人到食堂吃大锅饭。
父亲那个时候已是中学生,每月的订量是三十八斤细粮,可是生产队克扣他们十五个中学生的口粮,中午是一小碗米饭,下午却是稠稀饭,让一伙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成天眼冒金星,浑身无力。。。。。。。。。。。。。
有一次父亲扛着东西没走多远就浑身冒汗走不动,为此父亲带领学生们找生产队长,商量能不能把十五个中学生的粮食称出来自己做饭?
没想到生产队长不但不解决问题,还反告一状给他们校长,校长找父亲问话,父亲一五一十把实际情况告诉他。
校长听完后非常气愤,也赞同父亲的做法,到最后几方压力让生产队长不得不把粮食单独称出来。
至此学生们吃上饱饭,有时甚至每天的粮还吃不完,气的生产队长牙痒痒。
罗小毓却觉得父亲的刚直是骨子里就有的,这是罗家本性,这件事看怎么想,有些人会用巧计说服生产队长,有些人会使用暴力,还有的人像父亲用正义战胜邪恶。
“小毓,怎么还没有把点心送到大伯家呀?”罗景全扛着锄头走进屋里,大家一愣,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呀?
“爷爷给我讲故事呢,马上就去。”罗小毓说道。
罗景全点点头,看着父亲问道:“现在怎么这样?一天能挣几个工分呀?爸爸你一个人能挣多少工分?”
罗万德面色尴尬,他看了看老伴低头不说话。罗景全好像发现什么,突然走到堂屋的神龛下,打开里面椭圆形木桶,这是农村每家每户用来储存粮食的,他低头从空荡的大桶里提出一个有二三十斤的袋子,打开一看愣住。
袋子里大米打成面,他想起几年前参军之前就是吃这个,为了节省粮食,把米打成面粉,把它撒在煮开的锅里拌上菜叶或萝卜土豆,就能充一顿饭。
母亲总是给他做最好的,就像去转山坡那样,说出门在外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而他们却在屋里吃面糊拌野菜。
罗景全眼眶酸痛,这是十多年前的事,怎么现在还是这样?他记得胡家大院胡大哥都是大米白面吃的饱,他想到父母的生活不如意,却没想到会是这么糟糕,他寄得钱呢?
父亲直眉怒目让罗小毓不敢说话。罗万德心虚的对小儿子说:“你大哥大嫂也不容易,你寄的钱我也分了点给他们。。。。。。。。”
“可是他们有好吃的给你吗?他们吃这样的面糊拌菜吗?我寄的钱是给你二老的,你难道不知道我为什么去参军?”
罗万德想起小儿子参军的情景,那时小儿子刚上完初中准备上高中,L军区侦查营来村里征兵宣传,他们一个副连长看上了来看热闹的小儿子,劝他去当兵。
当时家里为了分家闹得不可开交,大儿子听他媳妇的,什么都要好的,小儿子却要父母争取,为一块还没有成熟的洋芋地,大儿子几锄头把上面的秧苗产断,没有秧苗洋芋等于烂在地里,小儿子大哭一场。
所以副连长劝他当兵时他就说:只要父母同意,就去参军,副连长让他先报名,他们负责来做工作。
当罗万德知道小儿子要去侦察营那么苦的部队参军,坚决不同意,后来禁不住部队和小儿子苦口婆心劝说,看到家里的情况,想着出去也许会好一些,最后含着眼泪同意。
老两口知道小儿子是为他们当的兵,在部队上受过很多苦,每月津贴都舍不得花寄回家。
后来大儿媳妇知道后,每次寄钱,就把大孙子支过来,后来大孙子懂事不来,她又把大孙女支过来。
老两口看着大儿子拖家带口也不容易,首先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怜天下父母亲呀!
罗万德忍不住眼泪流出,他忙用那粗糙苍老的手去擦,老伴儿看着丈夫的样子,也老泪纵横。
罗景全受不了这一幕背过身去,肩膀在不停抖动。
罗小毓傻傻看几个大人在哭,眼泪也流出来,咸咸的眼泪流进嘴里却不知怎么劝,唉,哭吧,发泄一下也好。。。。。。。。。
她悄悄的走出屋里守在门口,她害怕大伯一家回来看到这场景,还以为爷爷奶奶告他们状,等他们走后爷爷奶奶就更遭殃。
唉,让日子快一点吧,回到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房子可以自己盖,没有菜没有粮食可以种,满山遍野的荒地,他们可以垦荒,再说以后有些政策越来越宽,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把爷爷奶奶接到那里,好好孝敬他们。
罗小毓默默祈祷:爷爷奶奶保重身体,养好身体让孙女来孝敬你们。
那天晚上奶奶拿出浆洗过的被面缝了一床被子给他们盖,罗小毓从来没盖过浆洗的被子,看着硬却很舒服,经历一天就尝到酸甜苦辣的罗小毓很快进入梦乡。。。。。。。。。。。。
另一头罗景全却久久不能入睡,本来计划第二天就回陈昌,可是这个样子,他怎么放心呢?他决定在待一天。
第二天太阳公公也学会看人脸色,知道一家人心情不好,急急地亮出红红的笑脸。。。。。。。。。。。。。。
罗景全昨晚已经决定,今天不做饭,不上工去城里吃,顺便给老两口照像。
迎着晨光罗景全收拾好鸡公车,这还是那些年的鸡公车,只是多了修补的痕迹。
罗万德不敢反对小儿子的决定,很配合让老伴儿坐上车,蔡惠芳招了罗小毓一起上车。
第五十八章 照相()
罗景全推车,罗万德掏出烟袋国锅点着,他们没有给大儿子打招呼,一家人出发去城里。
十几里路对庄稼人不算远,连身体欠佳的罗万德也觉得轻松无比,罗小毓坐在车上看风景,先要过一条小河,说是小河,那是夏天才成河,冬天枯竭不用搭桥就能过去,河的那头是一条笔直大道,一条道就能走到城里。
进了城,罗景全熟门熟路走进一家国营食堂,这次买了菜豆腐还要了四碗面皮。
罗小毓忍不住翻白眼儿不是自家蒸的好吃吗,嘴上却不敢说。
“一碗不放辣子。”罗景全提醒服务员。
“放一点儿,只放一点儿。”罗小毓抗议,在家不让吃出门也不让吃,前世的辣椒呀,她想了很久,罗景全一愣,然后点点头。
老两口吃的很慢,却吃的很香,罗万德吃完后连带着醋汤都喝下去,罗景全脸色难看,罗小毓却笑了,她也爱喝这醋汤,是不是遗传?
去照相馆的时候罗小毓很兴奋,这种古老的照相馆太值得一游,布景不再是父母亲那个年代的天安门,这里是一副风景画,像是公园的一角,有杨柳还有湖水。
早来照相馆估计只有他们一家,照相师傅穿着深蓝色夹克,套着袖套,头戴不相配的军帽。
“来照相呀?先去那里开票,”照相师傅指着门口开票的人招呼罗景全。
罗景全开了两张两寸的,两张一寸的,两寸是准备四个集体照,然后老两口照一张,两张一寸的准备老两口单独各照一张。
他想以后如果办什么证件,或他们单位需要时可以用上,最后他想想对服务员说:“我明天一早来取行不行?”
“不行,要等四五天,单子上写有时间。”服务员想也没想拒绝。
最后罗景全掏了加急费用,服务员在票据上注明:明天一早取照片。
爷爷奶奶坐中间,她站在中间,父亲站在旁边,照相师傅走到一台用平绒蒙住的机器跟前,手捏气囊,看他们大概摆好姿势,钻进平绒布里调试。
“站的那个男的,在靠近点,唉,好,老两口在近一点儿,好,好。”
“咔嚓”第一张照好,后面几张大家都知道怎么摆姿势,表情也不再那么僵,罗小毓很期待明天看的照片。
中午他们又去饭馆吃饭,可是爷爷奶奶还是很拘束,眼里总是不忍和无奈,罗小毓知道他们是不愿意父亲花钱。
吃完中午饭就往回家赶,回去的路上离老家最近的小集镇那里有一家裁缝店,拿出那块蓝色布给父母各做一件外套,想想又高价扯了布做两条裤子。
准备再买两双鞋,老两口死活不让,罗景全犟起来,硬是买了两双单鞋,其中一双就是三寸金莲。
罗小毓拿起三寸金莲看了看,黑色的布面绣着简单的花,平头像只小船,小巧可爱,她拿着当玩具玩。
想到奶奶那个时候缠足受了是什么罪。她想不明白,不是农村女人很少缠足吗?不利于生产吗?
前世罗小毓学文科的,历史一百二分她就能考一百一,再加上一天到晚电视里什么皇帝,什么王朝,谍战,长征之类的电视剧数不胜数,书里没有的内容她都知道一些。
女子缠足她记得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妃子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璎珞装饰,让那位妃子以帛缠足,让足缠成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让舞蹈更加优美。
而蔡惠芳却不是为好看,家里人一心想让她嫁给家境富裕的人,早早就缠足,可是最终没有嫁给有钱人,前世的回眸,今世的缘分,她嫁给庄家汉罗万德。
鸡公车刚推进院子,大伯母黑着脸走出来阴阳怪气的说:“这一早偷偷摸摸出门,也不吭一声,我还以为早上一起吃呢,妈,我舀了你一碗面粉,凑合给他们打了汤。”
她眼睛尖看见婆婆手里的包袱跑步两步走过去拿起包袱打开。
“呦,景全,这是给你侄子侄女扯的布,我说你这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