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抢鱼头。
有一年母亲做了剁椒鱼头,她害怕母亲又抢鱼头,急忙夹上一块子放在自己碗里,母亲光笑不语。
她还以为母亲知道自己孝顺的,很自豪的吃了一口鱼头,啊,真好吃,她心情复杂的看着母亲。
“我可没有我妈做的好吃,我记得你可是最爱吃我妈做的剁椒鱼头,今天好好吃一吃。”
又看了看几个孩子继续说:“宝梁,腥辣的你就别吃了,多吃菜,喝鱼汤。”
鱼身都用来炖鱼汤主要给柯宝梁补钙,洪梅知道孩子们都需要补钙,她有点儿过意不去,心里默默的记住。
洪梅去给罗小梅系围兜,又想起李交健问罗景全:“那还有还没吃饭呢,估计他妈也不会管他,宝栋去给他盛碗饭去。”
罗小毓觉得近期事情越来越多,刚操心表哥骨折后康复的问题,李交健挨打又摆在桌面。
她望着窗外的落叶发呆,柯宝良拄着拐棍慢慢向她走来。只要不走很远的路,他都尽量不坐轮椅用拐棍,“在为李交健的事发愁?”
“是呀,咱们又不能老守着交健,要想一个以逸待劳的长久法子才行,除非他妈不在家,这不可能。”
罗小毓自从大表哥来了,她感觉自己的担子一下轻松很多。
那天下午罗景全就把李交健送回范素群的屋里,这几天范素群没有闹腾,可也不让别人去看李交健,大家也不知道他的伤好了没有?
柯宝梁接过罗小毓的话说:“我们油田好像成立了专门管家属的妇女什么会?有钱一起挣,有困难互相帮助,不知你们这里有没有?”
罗小毓猛转过头看着大表哥,前世父母都是双职工,没有注意过这种事,但经常听同事朋友说起当家属的母亲多辛苦,打零工挣的比父亲还多呢。
可是范素群才不会打零工,记得那里都是重体力活,他才不会干。
罗小毓觉得行不通又摇摇头。柯宝梁又说:“那个妇女什么会就可以管一管像李交健这样的事呀。”
罗小毓抬头看向窗外,一阵小旋风让落叶带着灰尘一起飞舞,她吐了一口气夸张地松了松肩膀说。
“这事儿要从长计议,先不用管,反正这段时间他妈不会打他,倒是你的腿做完手术到现在有几周了?”
柯宝梁扬那浓黑的眉毛算了时间说“大概快两个月了”。
“那就是七至八周了,嗯,你可以做些康复运动,这个时候康复最佳,不然以后你的腿长一个短一个,走路高低不平,媳妇都不好娶。”
“腾!”柯宝梁脸红起来,他不自然地扭动拐杖想转过身去,罗小毓却不知道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年龄。
六七岁的小姑娘怎么会懂娶媳妇的事呢?罗小毓却觉得她说什么稀奇古怪的话大表哥都能接受,就像现在柯宝梁脸都红了罗小毓还在继续往下说。
“腿的康复很重要,等过两年发育就来不及……”,“哐当”柯宝梁一只拐杖掉地下了。
罗小毓附身捡起拐杖还是没有自觉性的说:“要抓紧时间,做运动明天就开始,不然像你这样,长大哪个女孩儿会要你。”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举一反三()
第二天早上几个孩子都多了一项体育锻炼,没有人教,都看着罗小毓指挥科宝梁做动作,先是柱拐杖走路,每天坚持走半个小时,这个简单,孩子们沿着放牛的路一直往上上走,然后站在高处看看蜗牛般的柯宝梁,都担心他会摔跤。
第二个动作是抬起没有骨折的腿向前迈一步,然后骨折的腿向后慢慢伸直到坚持不了为止,休息再做,连续10次,其他孩子开始追逐打闹。
罗小毓前世骨折后没有在意,等意识到已经晚了,她查看资料才知道错过最佳时间,现在虽然骨折的部位不一样。
但防止肌肉萎缩,加强肌肉力量是一样的,她还告诉洪姨,多给大表哥按摩,多晒太阳。
每天两个动作对正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柯宝梁每次都大汗淋漓,柱双拐的双手都磨出血泡。
自从罗小毓说了,骨折手术后要做康复运动,他就开始给自己做准备,但是他还是小看了这区区两项运动。
但每次大汗淋漓后又好像无数个毛孔在吸取大自然的精华,让人舒服。
龙建兵那天和弟弟回家后全家已经吃过饭,两人胡乱吃了锅里热的饭菜,龙建国抹了嘴就跑下楼去找父亲。
龙建兵急着问龙建军,“哥,你学过《三字经》吗?”龙建军想想然后摇摇头,龙建兵像泄了气的皮球用脚踢着桌子的腿。
龙建军看弟弟不开心关心的问:“啊,出什么事?”龙建兵这才别扭的说了当天的情况。
龙建军小大人般地摇摇头,罗小毓这是听谁讲的呢?她怎么能记这么清楚?
看着弟弟也是一脸不解,他在屋里走了几步又转过头对弟弟说:“《三字经》应该是古时候的一本书,咱们去问问爸爸。”说完拉上龙建兵下楼找父亲。
龙丁文听见一阵小跑接着有喘气的声音传来,“爸爸,爸爸,我要学《三字经》,我要听故事。”龙丁文放下手里的刷子往门口一边走一边驱赶身上的蜜蜂,然后摘下蜂帽,龙建国眼巴巴的等着父亲回答。
“建国,今天去罗叔叔家好玩儿吗?”龙丁文所答非所问。
“好玩,漂亮姐姐讲《三字经》,还讲了故事。”龙建国答道。
“什么故事?给爸爸讲一讲好不好?”龙丁文没有重视小儿子的问题,想听听什么故事让小儿子感兴趣。
龙建国眉飞色舞地开始讲:“古时候有一个孟子的人,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学习……爸爸孟子的妈妈真好。”在龙建国的心里能上学就是最美好的事。
很羡慕孟子的母亲,不学习还把织布机给砸了,虽然他还不知什么是织布机,可是他记住了孟子的母亲。
龙丁文哭笑不得,这孩子还记上仇了,正准备给他讲道理。龙建国又说:“爸爸,孟子的妈妈都让孩子上学呢,你为什么不让我上学,我要上学,我上学了就不会让你们砸织布机。”
龙丁文很高兴,小儿子有这样胆识,他笑着说:“哈哈,有出息,那你知道孟子是几岁上学的?”
龙建国张张嘴,想了想,那个小妹妹没有讲几岁呀?不行明天去问她。他耍赖的说:“我要去罗叔叔家听故事。”
“爸,你学过《三字经》吗?”龙建军和龙建兵走进自建房,龙建兵急切的问。
龙丁文皱了皱眉,今天是怎么了,这几个孩子都在问《三字经》的事儿,他找了凳子坐下,几个孩子都围在他身边,他说。
“《三字经》是古时候小孩子刚开始学习认字的书就像现在的课本一样,你爸爸我上学的时候,老家都解放了,教的大部分都是新编儿歌,我现在还记得一首儿歌呢。”
“爸,快念给我们听听。”龙建国想着跟《三字经》里的故事一样吸引人。
龙丁文想起小时候温饱都是问题,他们三兄弟连一条好裤子都没有,天气很冷,才穿上布做的袜子,鞋是草鞋。
直到冬天才能穿上布鞋,每年他的手都冻的肿起来,由于学校离的远三兄弟在家学儿歌的情景。
他觉得现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孩子有衣穿,有学上,吃的饱,穿的暖,无忧无虑。
他抬头看着两个侄子从自留地回来,忙招手让他们过来。
“小山下,有人家,又有牛又有马,还有两个小娃娃。我就是从这首儿歌开始学认字写字的。”龙丁文怀念以前的日子。
龙家兄弟各怀心思,龙建国大失所望,他又问最开始的问题:“爸爸,我要学《三字经》。”
“爸,罗小毓都会讲,是不是他爸妈教的?”龙建兵说话。
“爸爸,孟子妈妈为了让孟子好好学习都选了好地方,你也每天送我去罗叔家学《三字经》吧?”龙建国觉得这个理由很好。
“嗯?”龙丁文一听就明白,这小儿子还会举一反三,不错。
“可以,咱家的自行车放了都生锈了,刚好骑出去溜溜。”
“噢噢!!”龙建国欢呼。
龙建兵不屑一顾,龙建军很羡慕,事后悄悄对小弟弟说:“你可好好学,回来给我讲讲。”
第二天早晨,龙建国和哥哥们一起起床,临出门龙建兵悄悄拉过弟弟说:“记清楚了,回来给我讲讲。”
说完看也不看弟弟上学了,龙建国小脑袋反映不过来,傻傻的望着小哥的背影。
龙丁文骑车带着他到机务段家属区小山坡下,这里不经过医院和水库大坝,父子俩约好中午在这里见面,龙丁文看的小儿子爬上山坡才骑上自行车上班。
龙建国来到罗小毓家门口的时候,一群孩子正在吃饭,甜汤,馒头,自从洪梅到这里每天做饭,洗衣,去菜地种……
“龙小弟呀,吃饭没有?来喝碗甜汤。”罗小毓看见犹豫不决的龙建国笑着招呼他。
“不吃不吃,我吃过了。”他马上五岁,懂事多了,再说她进屋看见漂亮姐姐喝所谓甜汤就是一碗稀稀的浆糊,这怎么喝呀?
第一百三十章 棉被()
饭后一群孩子又去楼后面,今天罗小毓没有讲《三字经》,而是学习以外的内容。她觉得知识面广一点儿对孩子学习更有帮助。
昨天晚上她想了半天,怎样让懂怎么多知识的她蒙混过关呢?最后采取两头哄的办法,见了大人说一套,见到小孩儿说一套。
反正表哥们不会去问,李交建更不会去问,水娃话都不想多说,问了要说多少个三个字啊,只剩下妹妹和现在的龙小弟。
她咳了两声说:“之前我在陈昌时有一段时间没去托儿所,11号楼一位爷爷学问可深了,他说他那时候学《三字经》,《千字文》,我当时好奇,他就给我讲了。后来每天我都去听,害怕记不住,还让他给我抄了一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