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7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福的黑旗新军一起去远征古巴。

    刘永福的副将吴凤典不想远征,忧心忡忡对他说:“我们黑旗新军刚练成,总统就迫不及待派我们不远万里征讨古巴。这明显是要削弱我们的力量。我听说古巴的丛林当中,毒蛇猛兽巨多,我们去必然死伤惨重。总统和清廷一样,对我们黑旗新军还是不信任。”

    刘永福听了吴凤典的话,脸色顿时阴沉得像要下雨,他生气不是对李经述起了疑心,而是吴凤典竟然对总统的用兵之意妄加揣度,狠狠一耳光扇了过去。刘永福虽然已经61岁,但因为长期习武,身体还很硬朗,力气也很大,吴凤典的脸挨了重重的一耳光,顿时留了红红的指印。

    刘永福怒斥吴凤典:“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人为责任。今四万同胞在古巴生死未卜,海军总长刘步蟾都亲自率舰队远征,总统会欺我等?此身虽老,热血常存。倘为国用,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强美之国!汝何敢妄自揣度上意,乱我军心?”

    刘永福毅然带着一万五千黑旗军随着中国舰队远征古巴,只留下五千黑旗军驻守越南。李经述听说后,下令褒奖。他对前来听候指示的外交总长伍廷芳说:“我中国有刘铭传、刘永福、刘步蟾这‘三刘’,都是猛将,打西班牙这个没落的帝国,不会有问题,外交部的腰杆子可以硬直起来。”

    刘步蟾率领军舰到达古巴后,分成两支分舰队,一支舰队由北洋舰队副司令马吉芬、左翼总兵黎元洪带领,八艘军舰抵达圣地亚哥港,另外由他带领,七艘军舰封锁古巴的沿海。

    李经述并不想中国首先挑起战争,于是让外交总长伍廷芳强硬向西班牙政府交涉,提出了中国政府的条件:一是必须对1847年到1898年在古巴的种植园、矿山受虐待致死的华工给予补偿,按国际标准,每人赔偿一千两白银,中国死亡的苦力华工,有记录的共计十万人左右,须赔付白银一亿两;对于在集中营里被虐死的华人,每人赔偿五千两白银,共计二万人,须赔付白银一亿两,共计两亿两白银;二是必须给那些合同期满并希望回国的华工提供船费,还须给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重新订约,提供住房,允许其自由活动;三是禁止雇主对华工施行监禁与苛罚;允许建立华人工会,并允许劳工自由加入;四是所有违法案件均由中国领事处理。五是马上与古巴的“叛乱起义者”停战,结束万恶的集中营制度。

    当时西班牙处于波旁王朝时期,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才十二岁,他的母亲,来自奥地利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她这人极为自负,跟中国的慈禧太后一样,对权力极为嗜好,但又没有控制大臣的能力,西班牙的朝政极为混乱。

    接到伍廷芳的“最后通牒”后,尤其是第一条的两亿两白银赔款,极为愤怒,当场把中国的外交书撕毁。当时,西班牙还是一个欧洲强国,在当时欧洲人的眼里,世界分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以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列强,为文明发达国家,美国、中国、日本等属于半开化的国家,古巴、印度等殖民地都属于野蛮的国家。中国竟然敢向西班牙下最后通牒,简直是对“欧洲文明强国”的侮辱,于是让古巴总督韦勒积极备战,并派海军中将雪尔维拉为舰队司令,率领七艘西班牙铁甲军舰前往古巴支援韦勒。

    李经述深深知道战争中的舆论,意味着人心向背,意味着军心士气等,会让让瞬息万变的战场动态更加扑朔迷离,以致深刻影响着一场战争的走向。他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重金收买英美的报纸,揭露数十万古巴人赶出家门,被韦勒集中到指定的营地加以囚禁,然后分别隔离盘查。集中营里食宿恶劣,医疗阙如,传染病蔓延,成千上万的人死去的惨象,让英国通讯社发表一次有偿新闻,中方付给2000银元;通过路透社发布有偿新闻,则每次付给606英镑,经过英美报纸添油加醋的报道后,韦勒很快被世人斥为“古巴屠夫”,西班牙的野蛮名声顿时“顶风臭万里”,“西班牙的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和独裁、死亡中得到解放。”中国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占据优势,出兵古巴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经述这一招,是跟历史上的日本人学习的。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就跟中国大打舆论战,秘密聘请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作为国家舆论宣传的总指挥,收买英美主流通讯社和报纸,把中国和日本“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有计划地引导西方媒体形成共识。如经过策划,《纽约新闻报》就曾发表评论说:“中国的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和独裁中得到解放。”日本朝野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新闻媒体,向本国人民灌输“朝鲜**论”“义战论”“文野之战论”和对中国的“蔑视论”,以营造国内支持战争的舆论氛围。如日本《邮便报知新闻》在社论中就叫嚣:“我帝国必须援助朝鲜,并有坚决维护其国体之决心”“此实为我帝国之天职,顺天之责任”。紧接着《北国新闻》《朝野新闻》《东京曙新闻》《东京横滨每日新闻》等报刊也随声附和,为军事侵略“正名”。反观清政府在战争期间由于对国内舆论的不闻不问,放任其“自由”,致使舆论到了混乱的程度。战前,国内报刊上很多报纸主张希望派特使去努力寻求和平;还有的重复过去那一套痛骂,类似于“中国分分钟就能干掉小日本”之类的言论大有市场!在外国人眼里,当时中国的国内舆论是“无知、自负和可笑的”。

    舆论和战争两手准备好了以后,李经述盼着刘铭传、刘永福和刘步蟾战场上给中国带来最后的胜利!

    。。。

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 
圣地亚哥,古巴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古巴岛东部,地理位置类似中国的上海。圣地亚哥城被马埃斯特腊山和加勒比海环抱,是一座山城,街道倾斜是圣地亚哥的特色,这点又和中国的山城重庆极为相似。在在16世纪和17世纪,圣地亚哥是加勒比海盗的“天堂”,1640年建起莫罗城堡和沿海防御工事,易守难攻。西班牙的大西洋舰队司令塞尔维拉知道目前在古巴的西班牙舰队实力跟北洋水师相差太远,便利用蛛网般的水雷阵掩护,加固了岸防火炮,带着九艘西班牙战舰躲在港口不出战。

    北洋舰队副司令马吉芬率领“定远”号、“济远”号、“广甲”号等八艘军舰开进圣地亚哥的外海,对圣地亚哥城严密封锁。此时,古巴的起义军在戈麦斯·伊·巴埃斯领导下,正带领四万起义军在城里的热带雨林里跟驻守圣地亚哥的三万名西班牙陆军打游击战。

    这三万陆军是西班牙驻古巴二十万陆军中还能战斗的精锐。刘永福便派人跟巴埃斯带领的古巴起义军会谈,协同作战。达成协议后,刘永福的黑旗新军一万五千名勇士,在北洋舰队的强势炮火掩护下,于圣地亚哥以东顺利登陆,并向向圣地亚哥城东的制高点圣胡安山和埃尔卡内发起猛攻。

    一百门克虏伯大炮在圣胡安山一字排开,对着西班牙军队的战壕猛轰,西班牙军的战场浓烟滚滚。刘永福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出战壕,黑旗军经过一天激烈的白刃战,在傍晚时分。攻占圣胡安山,接着,黑旗军浴血奋战,埃尔卡内也被中国的军队攻占。

    占领了圣胡安山,黑旗军在山上就可以架起重炮。俯视整个圣地亚哥城,西班牙军极为被动。不得不在第二天展开反攻,企图夺回丢失的阵地。圣地亚哥骑士团的五千骑兵,头戴四角帽,身着白色披风。上绘红色剑型十字,手握长剑,握柄和护手末端呈百合花状,如潮水冲向黑旗军的阵地。

    刘永福沉着指挥黑旗军应战,命令步军的来复枪营组成方阵,一排一排上前射击,“砰砰”的枪声响了一晚上。西班牙骑兵们死伤过千,还是往前猛冲。黑旗军的子弹快打完了,枪管打坏了,刘永福一咬牙。提着大刀,带着两千黑旗军骑马冲杀出去。

    这时的西班牙骑士团,在古巴拥有大量田庄和财产,生活安逸,跟满清八旗军一样,早就没多少战斗力,而肉搏战,反而是黑旗军的拿手好戏。双方展开了开拉锯战,刘永福的大刀都刀刃都砍崩了,西班牙骑士团人头滚滚,鲜血染红了白袍,最后西班牙骑士溃退,西班牙后续援军赶来,继续厮杀混战,但最终,西班牙被刘永福的黑旗军杀败。不过这场战斗异常残酷,西班牙军队死伤八千多人,而黑旗军自身也伤亡达1700人。

    巴埃斯领导的起义军,一看黑旗军大胜西班牙军,纷纷带着火铳和弓箭钻出热带雨林,袭扰西班牙军队的后方。大西洋舰队司令塞尔维拉眼看陆军守不住圣地亚哥城,他决定率领九艘西班牙军舰趁早上海面的浓雾突围。

    这时刘步蟾的舰队也赶来了圣地亚哥,中国15艘战舰,西军仅9艘军舰。上午,阳光穿透了厚厚的云层,薄雾散尽,金色的阳光铺满加勒比海蔚蓝色的海面。

    中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湾展开了激烈海战。刘步蟾下令军舰抢先攻击,北洋舰队的火力既猛又打得远,每次齐射的炮弹总重量为3万磅,西军齐射一次仅6000磅,形势对北洋舰队有利。

    西班牙舰队的旗舰是“玛丽亚·特雷莎公主”号装甲巡洋舰,1889年由西班牙造船厂开工建造,1893年竣工,长112米,宽20米,排水量6890吨,舰长为西班牙海军少将维科特·肯塔斯,装备有2门11英寸口径主炮,10门5英寸副炮,还有8门57毫米的哈乞开斯速射炮,8门37毫米的哈乞开斯炮,2门22毫米的机关炮,8个鱼雷发射管,航速20节,此舰的吨位、火力、航速都和北洋舰队的“定远”号差不多,战斗力不容小视。

    但西班牙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