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7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军骑兵的队列中爆绽开来。强光一闪,褐土崩飞,人叫马嘶,一群英国骑兵被炸飞,被机枪的子弹割倒,被震得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可是,中国骑兵的冲击仍在继续,速度没有丝毫的变慢,他们手中的重马刀和步枪金属部位,也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那一场决战,在如血的残阳中进行。威廉的英军三面受敌,英国炮兵阵地很快被中国的军队占领。中国的军队调转了重炮的炮口,骑兵和混入印度仆从军里的军人都杀红了眼。英国指挥官威廉的额头,被弹片的碎片刮伤,渗出血来,流到嘴角边,咸咸的血腥味,他手里的指挥刀上,被副官的鲜血染黑了。他很绝望,这一次惨败,是无可避免了。他感觉到很沮丧。不过如果他知道自己输给了蒋百里中国的炮神,他不会如此沮丧和绝望。

    威廉站在冰冷的夕阳里,下令放弃山谷阵地,英军撤退,来不及逃走的英军和印度仆从军很多选择了投降。那些掩护英军撤退的印度仆从军,又成了中国的军队的炮灰和活靶子,叽里咕噜死了一大片。

    这一次年楚河大决战,英军伤亡一千二百多人,被俘四百人,印度仆从军被俘五千,死亡四千多。中国的军队再次取得了对英国的巨大胜利。明托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给伦敦发电报:“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我敢把保证,将来我们的对手,将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英军一路溃败,蔡锷指挥军队追击,很快到了麦克洪马线附近。如果再打,中英有全面开战的可能。蔡锷发电报请示李经述,到底还追不追,李经述回复说,“打了大胜仗,还不趁胜追击,那不是傻子吗军人的天职,是收复失地我命令你们将英军赶出,赶出亚洲”

    年楚河大战结束,英军溃逃。英军少将威廉带着大约三百英军和一千多名印度仆从军一直逃到不丹的境内。蔡锷和蒋百里接到李经述的电报,带着一万新军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不丹的交界后停了下来。

    不丹是不丹王国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的一个小国,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西北部、北部与中国接壤,西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与印度锡金邦、西孟加拉邦、中国藏南交界,国土面积约3839平方公里,面积只相当于一个台湾那么大。不过,不丹主要是山地和冰川,冰川占不丹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这些冰川是不丹河流重要的水源。

    不丹在当地语言中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看名字知道国民有古老的佛教传统。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领土,元朝统一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1865年,英国侵略不丹,同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平方公里的地区。197年建立不丹王国,乌颜旺楚克成为第一代国王,不丹对外关系,仍然要看英国的脸色。

    英军在噶伦堡等占领区有驻军一千,首领为英国驻不丹特使为约翰克劳德,他也是军人出身,不丹的兵力主要是民兵武装组织,兵力约3人,武器装备很落后。

    英军的威廉少将和约翰克劳德在噶伦堡会合后,整合了一千五百人的英军部队,还有一千人的印度仆从军,并且让不丹的国王乌颜旺楚克也出兵,狙击蔡锷的中华帝国的军队。因为威廉接到英国驻守印度军司令明托的电报,称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已经赶去黄海,让他坚守几天,相信中国的海军会不堪一击,很快中国人会坐下来和英国谈判。

    当时,蔡锷没有马上大规模进攻英军。打仗后勤补给很重要,因为战线有点长,中国的军队武器弹药后勤已经不足,他在等物资的到来,以及正在路上的二十辆坦克。在攻克了江孜后,李经述命令坦克部队去支援蔡锷,还有五万帝国的新军从四川军区向不丹赶来。李经述决定这次要狠狠教训英国人,吞并不丹,将英国的势力赶出南亚,永保和中国西南边陲的安全~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

    。。。

第198章 不丹回归中国() 
蔡锷和蒋百里收到李经述总统的密电,要求中国的军队武力占领不丹,马上执行了这最高指令。;蔡锷为了解英军在噶伦堡的布防,派一部分军队对噶伦堡的英军阵地进行了几次试探攻击。但中国的军队每次进攻,英军把印度仆从军派出来当炮灰用。那些拿着劣质的武器的印度阿三,比如拿着十九世纪早期的来复枪,还有燧发枪的印度仆从军,被中国的军队用重机枪不断扫射,死伤无数。

    虽然中国的军队取得大捷,但蒋百里看着那些中国的机枪手和士兵们把子弹疯狂打出去,心里还是不太高兴,弹药消耗如此之大,干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印度仆从军,实在不值得。他下令军队停止了进攻,等待和英军进行总决战。

    英军将领约翰克劳德见识了中国的火力,大吃一惊。原本他以为,古老落后的中华帝国,绝对不可能拥有如此武器先进、士兵经验充足、军事素质高的军队。相比之下,因为大英帝国这些年在南亚地区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在印度的英军日子过得非常悠闲,战斗经验少,只是偶尔帮助商人去剿灭土匪。

    鉴于中英军队战斗力相形见绌,英军将领约翰克劳德火速向国内求援,电报里说“如果没有外援,不丹将在一个月内失守”

    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是个鹰派人物,他不相信中国敢占领不丹,他得到约翰克劳德的求援电报,和内阁商定了增兵计划,他们在印度和密支那大量招纳仆从军,大约十万仆从军迅速奔往不丹,还在国内派遣五千英军去增防印度,以防不测。

    与此同时,克劳德为了预防中国的军队飞机轰炸,命令士兵挖了很多的地下仓库来储存武器弹药,还让士兵挖了一种下面宽出口窄的战壕,他认为这样的战壕有利于顶住飞机的轰炸。

    中国的援军很快到了不丹,比英队的援军先到,包围了不丹。眼看不丹要陷落,不丹王族着急了在不丹的宫廷上,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一脸愁容,和大臣们商议着对策。他们夹在中英之间,一旦选择错误,将会导致国家危亡,王族灭门。乌颜旺楚克199年才8岁,正值壮年,他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一旦有闪失,实际上也是他的家族将被毁灭。

    不丹的国王乌颜旺楚克不是一位昏君,并且久经政治斗争的考验。乌颜旺楚克的父亲是重桑佩罗部落的高官晋美朗杰,来自当地的贵族家庭,是佛教伏藏大师白玛卡玛林巴的后裔。他的母亲的家族源于扎西却结,也是当地名人拉鲁佩吉多吉后裔。因此,他属于在不丹两个最受尊重的贵族,他却从小在基层法院服务,证明自己的价值。他的首次政治斗争是在1878年,那年他未满16岁。为了夺回帕罗城堡,他与父亲并肩作战。不幸的是,他们失败了,他被抓获并关押在帕罗塔宗,受了很多苦,后来他的父亲晋美朗杰劫持了他的竞争对手的家族成员作为人质,乌颜旺楚克才获释。

    1881年,旺楚克的父亲去世,十九岁的旺楚克镇压了了一场密谋的暴动。此次暴动中,他的舅舅第八世佩玛卡玛林巴活佛被僧格朗加暗杀于重桑仲耶,旺楚克在其母亲的支持下成功平息暴动,开始掌管部落,并任命他的哥哥池勒托不加为帕罗彭洛官。后来不丹发生内战,旺楚克凭借自己的才学,得到英国的支持,还配合攻打,最后统一了不丹,他还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那里得到了印度帝国骑士勋章。

    不丹的首都延布,夏季的天气闷热,乌颜旺楚克在普那卡颇章王宫里,满头大汗坐在金色的宝座。宫殿下面议事的有喇嘛中的精神领袖德布法王,还有高级喇嘛,贵族,议事官,还有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乌颜旺楚克一脸愁容,说:“现在,我们必须在大英帝国和中华帝国之间做出一个抉择,这将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各位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喇嘛中的精神领袖德布法王现在已经被乌颜旺楚克架空,但他仍然有议事的权力,他倾向于不丹回归地区,他说:“大英帝国虽然国力强盛,但是毕竟在亚洲实力不济。以前我们本来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我建议修书给中华帝国的蔡锷将军,说明我们的回归之意,免得生灵涂炭。我听闻中华帝国的总统李经述也是一位尊重信仰自由的领导人,断然不会为难我们。”

    不丹的哥哥池勒托不加亲王听了德布法王的话,不以为然,甩动袍子的红色袖子,高声说:“我们之前背叛过中国,还配合英军攻打过,中国人或许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底下的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回归中国,有的主张联合英国,还有的主张中立。乌颜旺楚克一时也没了主意,这次英军从江孜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打败而逃亡的事情,在英军进入不丹时他知道了,从逃跑到不丹的仆从军逃兵口中他得知了这次英军大败的经过,他想不到强大的英军竟然被中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让他更是惊慌,自己的军队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绝对不能和中国的军队去硬抗。最后,他拿定主意,派人去联络蔡锷和蒋百里,试探中国的态度。

    在蔡锷的军营,不丹的特使阿尔扎伊还没开口,一身戎装的蔡锷开门见山,亮明了中国的态度,“我们大总统说了,不丹自古以来一直是我中华的领土,所以我们欢迎不丹再次回归祖国的怀抱。”

    不丹特使听了这话,有点摸不清头脑,他想蔡锷的话意思应该是让不丹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这是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的谈判底线,阿尔扎伊说:“197年以来,我不丹已经完全,还获得了大英帝国政府的承认,我们愿意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尊中国为宗主国。”

    蔡锷摇摇头,说:“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