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约10米以上,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铺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立体公园,全长将近40公里,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新北京城按照这设计建成后,果然不同凡响,是连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的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礴的历史文化名城,引得来北京参加和会的各国使节赞叹不已。
李经述总统和外交总长梁士诒商定,分三批接见了各国外交公使。协约国的使节为一批,中立国的使节为一批,同盟国的使节为一批。当总统与各国公使随便交谈时,总统夫人席幕兰、容雪在毗连的一间客厅里接待各位使节的夫人,非常自然地同她们交谈了诸如家里有几口人、挑选衣料等妇女关心的事情。
和谈刚开始谈的,是协约国和同盟国战俘交换问题。在欧洲战争开始后的第一个冬天,德国就收到了关于德国和奥地利俘虏在西伯利亚遭难的报告,这些俘虏在夏天和初秋被俘虏后不久被运送到那里,身上穿的还是夏季军服,他们象牲口一样地被赶进一些连普通应有的设备都没有的营房,受着西伯利亚冬天严寒的折磨;为了防寒,这些营房都是密封的,因此各种疾病很快蔓延开来。在战争后期,法国和英国俘虏的处境也很悲惨,因为德国由于运输被英国皇家舰队封锁,粮食短缺,俘虏的口粮就一减再减。出于人道主义和国内民众反战的压力,各国就战俘问题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在中国和美国的斡旋下,很快同盟国和协约国签署了立即无条件释放俘虏的协议。
那段时间,中国外交总长伍廷芳因年龄原因退休了,新任外交总长梁士诒担任中国外交代表团团长,“忧劳所以致疾”,高烧不退。李经述去探望他,看到他人都瘦了一圈。梁士诒见到李经述,感激得挣扎爬起。李经述走到他的床头,劝他好好休息。
梁士诒面带愧疚地说:“如今正是外交多事之秋。我的身体却不争气,不能为国效力。实在惭愧。”
李经述说:“梁总长,你日夜操劳,受累了。外交部那边,可有合适的人推荐,来代替你参加这次北京和会?”
梁士诒便推荐了三十九岁的外交次长陆徵祥。
“他能力真的行吗?”李经述一听,虽然有点吃惊,但没有否定梁士诒的提议,问道。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李经述深深懂得“外交是不能靠所谓的爱国情绪的,外交能力代表一个政府的智商高度”。
历史上真实的陆徵祥,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中华民国现代外交体制的建设贡献卓著。国会通过的“外交部官则”,即出自陆徵祥手笔。外交部内设“一处一室一厅四司”:秘书处、参事室、总务厅、外政司、通商司、交际司、庶政司,部长下新设一次长,四秘书,分管英、日、法、德相关业务,参事则负责法规与条约之研究草拟。陆徵祥主掌外交其间,竟然敢禁止大总统向外交部“疏通”人事,坚持选拔“不闹笑话之外交官”,凡无外语外事专业者不予授职,袁世凯之侄儿也因此离任,顾维钧则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返国即被延揽入部。至于外馆,陆徵祥废止了由大使统筹包办使馆人事与财政权的旧规,外馆预算改由中央每年核拨决算,外馆正式人员皆须经中央政府考核任命。总而言之,民国初立,中央各部专业化程度甚低,唯有外交部一枝独秀,培养了不少杰出的外交官。
梁士诒极力推荐外交次长陆徵祥,说:“陆徵祥这人。做事沉稳。能把握大局,对欧洲很熟悉,是可造之才。”
李经述问道:“我听说陆徵祥的夫人,还是比利时人吧?那他的外语一定不错。”
梁士诒说:“是的,陆徵祥精通英语、德语和法语。”
李经述说:“那好,我就人尽其才了。让陆徵祥接替你担任中国外交团团长。你意下如何?”
梁士诒点点头,咳嗽一声后道:“大总统英明。我也正有此意。”
陆徵祥果然没有让李经述失望,关于中国在北日本国的利益,很快以“二十一条”形式确立下来,得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支持:凡北日本国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中国政府允诺开放北日本国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中国政府在北日本国享有优越地位,租借港口九十九年为期。中国和北日本国合办警察学校,地方之警察官署,聘用多数中国人。北日本国每年向中国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在北日本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中国技师,并采买中国材料。如需外国资本之时,先向中国协议。
这些决议最后交由联合国安理会讨论通过,以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为团长的日本代表团气得不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上签字,李经述下令调动军队和舰艇,对日本威胁恫吓,下最后通牒,声称不惜一战。段祺瑞担任陆军总长,已经开始秘密备战,晚间运输彻夜不停。
“弱国外交弱”,大隈重信看到中国外交官已经深谙国际社会游戏规则,再不是闭关锁国的蒙昧状态,不得不妥协了,发电报给日本大正天皇:“我岂愿意屈辱承认,环顾彼此国力,不得不委曲求全耳,两国力量之比较,陛下应该最明白。”
日本代表团还在北京前线奋争,后院燃起熊熊大火,群情激愤,学生涌上街头,矛头直指大隈重信等官员,大隈重信的老家被烧。
因为欧洲大战之后,亟需长时间的休整,恢复经济,在北京和会上,中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吵吵嚷嚷了半个月,最终相继达成了和解,确立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亚洲、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新的世界到来了!
在欧洲领土上,德国撤出比利时,但卢森堡被德国吞并,乌克兰、波兰等国家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英国和法国承认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的独立,也就是说奥匈帝国解体;俄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国、法国、中国美国等国瓜分。俄国不复存在,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被认定为中国的领土。芬兰、阿富汗等地则被英国和法国瓜分。东南亚被划归中国的势力范围。中东成了英国的地盘。美洲、澳大利亚则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支离破碎,只剩下土耳其本土的那些领土。其余领土被英国和法国、德国瓜分。印度被一分为二,中国占领的地方成立了巴基斯坦,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余地盘还是属于英属印度。美国人还要了所有国家的自由贸易权。
在一些弱国的报纸上,比如日本,这次北京和会,就是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这五大列强的“分赃”会。李经述看了这些报道,觉得很无聊,完全是弱者无奈的呻吟,中国现在是帝国主义国家,是东方列强,这才是“硬道理”!
世界格局重新划定之后,在新世界,各国的实力发生了变化,中国、美国、英国成了世界上三大强国,德国和法国实力次之。从领土上看,东道主中国成了最大的赢家,其次是德国,法国除了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也增加了殖民地。在新世界,德国的实力,足以在欧洲牵制英国,英国和法国对德国也保持了足够的警惕。
联合国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也让国际关系日趋缓和。接下来就是对斯大林等人的历史审判,还有国内各种改革。
那天凌晨两点了,李经述还没有睡,躺在床上,外面万籁俱寂。他开始思考进行国内改革的突破点。1910年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虽说吸收了全人类的现代文明经验,但终究是实用主义,什么好用就拿来用,也会造成人民思想的混乱,整个社会物欲横流。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官商勾结使得国内贪污盛行,出现了新的特权阶层,致使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是摆在李经述面前的难题,他知道,那些说世界上没有公平正义的国家,往往自己不讲公平正义。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公民国家,守护人性化的信念。他要建立的政府,是一个没有人敢对老百姓吃拿卡要,没有人敢对人民故意刁难,没有人为人民办事拖拖拉拉的高效率政府,是一个政治权力服从于法律的政府。不这样走下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只是一句空话!
李经述知道,深入改革社会不会很容易,即将到来的新世界,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战斗的起点!
。。。
第245章 绞死斯大林()
北京和会之后,剩下的重要事情,就是对斯大林等人的历史性大审判!这件事很重要,关系到人类未来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各国政府和世界舆论都很重视。联合国安理会公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斯大林等一大批战犯进行历史性大审判,由中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共同任命法官审理。
中国对斯大林的的罪行很清楚,经过各国协商,由中国指派一人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李经述考虑再三,提名中国原外交总长伍廷芳担任此要职。伍廷芳这时已经从中国外交部门退休,他有浓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背景,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时就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期满后取得大律师资格,他还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主持修订过中国的多部法律,提出了包括删除酷刑、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一系列法治主张。另外,伍廷芳担任中国外交总长多年,欧美各国的政要和媒体都很信任他的能力和人品。
李经述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