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7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宦见袁克定要带着这对姐妹花驰骋马震,担心这马经不起折腾,于是劝说袁克定道:“云台兄,天色已晚,我们还是改天再出来玩吧。”

    袁克定笑道:“不碍事,俺这时候正有兴致,陈兄弟不要扫俺们的兴。”

    陈宦不好阻拦,只好大声道:“那袁兄弟就在城外玩吧,可别把马骑到城里。”

    “驾!”袁克定骑着烈马,一阵狂奔,大风吹过他和马背上的两位女子,她们随着马的奔跑身子一上一下,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马跑了十来分钟,袁克定已是大汗淋漓,心中却十分得意,道:“别说是在这旷野之中,就算是到了城里,俺也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坐在马前面的妹妹也已经是满头香汗,笑道:“虽然我们姐们佩服袁公子,不过你这是吹牛吧?”

    “吹牛?”袁克定一挥马鞭,汗血宝马就往京城的朝阳门飞奔而去。

    当时,老城门已经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并无守卫。这时游人已经不多,马儿进了城,在人群中横冲直撞。刚开始,袁克定凭借自己娴熟的骑马技巧,果真如入无人之境。

    过了五分钟,一辆有轨电车迎面开了过来。马儿不知道电动车为何物,这时受了惊吓,径直朝电车飞奔而去。眼看有轨电动车就要撞上马了,电车的刘师傅紧急刹车,为了使得车上的乘客少一些伤亡,他拼尽最后的力气制住了车辆,自己却是受了重伤,他的前胸被制动的装置穿破了,血流不止。这时,车里的站着的乘客都没站稳,有一些放学乘坐此电车的孩子也受了伤,见到血吓得呜呜大哭。

    袁克定的马前面双腿几乎直立,将袁克定三人摔了下来,袁克定急忙跳下马,他落地的姿势几乎是膝盖着地,疼得他嗷嗷大叫:“摔断腿了,摔断腿了。”马背上的姐妹花也受了重伤,妹妹当场身亡,姐姐也把脸摔破了。

    陈宦赶到马祸现场,脸色顿时吓得惨白,急忙找人将袁克定等人送往附近的医院。但是为时已晚,袁克定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

    袁世凯听说袁克定摔下马后,跑到医院,望着躺在病床的袁克定,心里五味杂成。他想起自己的大儿落下终身残疾,二儿想做名士,三儿未达时务,其余则都年幼,内心十分悲伤,对一旁的幕僚张一麐说:“去好好查一查这次克定车祸的原因,总统也知道这件事了,俺要给他一个交代。还有,四川那对姐妹花的善后,你要稳妥处理。”

    张一麐是江苏吴县人,字仲仁,成为袁世凯的重要幕僚。他与幕主袁世凯之间的私人关系十分融洽,很多大事都参与谋划。而张一麐,对袁世凯的知遇之恩也是没齿不忘。他曾当着很多人的面感慨万端:“余新进惴惴,除公牍外,买书自修以补学力不足。如此一年间,除出见外,未私谒府主,未尝求一阶,月薪六十金未尝求加一文,人或以为呆,或以为清,不问也。”

    张一麐为文既工且敏,往往他人数百言不能尽者,他以数十言了之。偶遇昏夜,袁世凯想召幕僚商量事情,别的幕僚都已经入睡了,唯独他还在灯下用功,真可谓任劳任怨,忠心耿耿,还比较识大体。

    袁世凯让张一麐去查清这件事的真相,张一麐感觉这事非同小可,因为这时廉政局快要换届了,司法总长梁启超对袁世凯已经有所不满,这时候如果这起车祸是袁克定的责任,对袁世凯的连任是很不利的。

    张一麐觉得,四川那对姐妹花好处理,无非是给她们父母一大笔钱,主要还是要摆平电车司机。他到了电车刘师傅的病房前,那个电车司机已经重度昏迷了。司机的妻子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在病床上前守候着,那位司机的妻子眼角还闪烁着泪花。

    张一麐正要进门,却意外发现了自己的妻子吴氏和儿子张鹿鸣。吴氏抱着受伤的张鹿鸣,正在哄着他吃东西。原来,张鹿鸣那天也在那辆有轨电车上,受了一些轻伤。

    张一麐问妻子吴氏:“孩子不要紧吧?”

    吴氏回答说:“不要紧。托司机的福啊,听儿子说要不是司机很勇敢,拼命刹住了车子,一车子的人,就都危险了。可惜,好人没好报啊,车上就司机一个人受了重伤。”

    张一麐没有说话,走进了电动车司机的病房。医生也在病房里,在催问医药费的事。司机的妻子哽咽着说:“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实在拿不出钱来了,孩子他爸就不救了。”

    听了这句话,张一麐心里很不是滋味,拿出了口袋里所有的钱,交给医生垫付了那电车司机的医药费。

第270章 袁世凯停职() 
袁克定摔残废之后,袁克文赶回了京城。袁克文在上海除了惩奸除恶,还在在外面玩乐,结识了江苏南京的叶倩文,她在上海女校读书。两位年轻人一见倾情,互相订了嫁娶的盟约。在袁克文临行的时候,她赠给他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老袁家的规矩还是比较封建保守的,依照袁家的规矩,儿女回家,是要向父母磕头“请安”的。袁克文正在磕头的时候,叶倩文的照片却从他的身上滑落下来,他自己还没留意到。

    袁世凯走了过来,捡起地上的照片,见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女,打扮成少女模样,他以为儿子还在外面沾花惹草,于是连声问道:“这是什么,她是谁?你在上海还不知反省!你哥不让我省心,你也这么糊涂!”

    袁世凯的家规是很严格的,袁克文自然不敢在老父的面前透露自己在上海的荒唐行为。他情急生智,就说是他在上海给父亲物色了一个很好看的姑娘,现在带回来这张照片,为的是征求袁世凯的意见:“大哥腿折了,我们袁家办一件喜事,冲冲晦气!”

    袁世凯仔细看了这张照片上的姑娘,果然生得很美丽,就连声说:“好!好!难得你有这份孝心。”

    接着,袁世凯便派了向来给他做“置办”姨太太差役的符殿青,带了银钱去上海将叶倩文迎了回来。

    叶倩文在上海苦等了袁克文一个月,终于等来了符殿青上门提亲,她原是和袁克文有着嫁娶之约的,现在看到是袁家派人来接,很自然地便想到了袁克文身上,便说服了父母,收拾行装,欣然北上。叶倩文的父母也以为这是一门当户对的婚事,就挥泪同意了。

    没有想到在“洞房花烛夜”,叶倩文却发现意想中的翩翩少年,竟变成了一个满嘴胡须的公公,她百思不得其解,躺在床上泪水涟涟。

    袁世凯也没在意,只觉得这女孩子是留恋家里,解开了她的衣扣。那夜,瓜熟蒂落。

    叶倩文能怎么样呢?只好认命,成了袁世凯的六姨太。

    之后,袁克文和他的“六妈”叶倩文都难免要有碰面的机会,这机会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十分频繁。可惜,时过境迁,这对情人,一个做了对方的“六妈”,一个做了儿子。他们能怎么样呢?芳龄年华的两个意中人,阴差阳错间成了母子。曾经的海誓山盟,心心相印,现今却只有无尽哀怨。

    有一次,袁克文偕妻子刘梅真去大观园听戏,在戏园子包了一个包厢。可这听戏的人多了一个不该多的人,袁克文的“六妈”——叶倩文,“六妈”叶倩文还打扮成少女模样。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袁世凯的三儿子、和袁克文同一个生母的袁克良,发现此情况,起了怀疑,向袁世凯揭发,一顿添油加醋,袁世凯勃然大怒,把袁克文招呼过来,袁世凯责令他跪倒在地,抄起棍子就打。

    袁克文只好再次离家,去了天津。当时一些小报对袁世凯把持廉政局的大权早已不满,乘机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说袁世凯睡了自己的儿媳,成了当时一桩轰动一时的丑闻。

    对袁世凯最不满的,是时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按照中华帝国的法律规定,司法部是指导廉政局的,但是,廉政局是单独办案,一般案件的情况下,不受司法部的干预。袁世凯在廉政局到处安插自己的人手,梁启超根本插不了手。

    那天,梁启超找到廉政局常务副局长谭嗣同,商议借机扳倒袁世凯。廉政局的常务副局长其实是一个虚职,类似于美国的副总统,只有廉政局局长不在的时候,才代为行使廉政局局长的职责。谭嗣同一身正气,也觉得袁世凯虽是干吏,能力不错,但廉政局不应该由袁世凯这样的政治滑头领导,于是决定配合梁启超。

    梁启超对谭嗣同说:“今之号称正义人,观望持重者,比比皆是,是为最大下策。廉政局过去确实在行贿犯罪的打击方面还是手软,所以给一些寻租的人有机可乘,往往是案子结了,但是根还没有挖出来。打击受贿犯罪,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非常重要。我认为廉政局应该有清廉的领导者走在前面,心向公平正义的后辈走在后面,这样才会有公平正义的社会。袁世凯的屁股不干净,我们不应再隐忍了。大不了,我梁某人辞官回乡教书。”

    谭嗣同点点头,回答说:“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把德放在首位,突出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袁世凯的丑闻入手。大总统说过,每位廉政人员都应把公平正义作为思想之魂、行为之基、立身之本。只有守护公平正义,才不会迷路,在诱惑与阻碍面前站稳脚跟。去日不可追,未来仍可待,我愿意和梁总长一起战斗!”

    “袁世凯的丑闻,只是他的私生活。大总统一向公私分明,这伤不了袁世凯半根毫毛。”梁启超说:“就从袁世凯的两个儿子查起吧。袁克定和袁克文身上,都是有故事的。”

    谭嗣同便开始找人暗中调查袁世凯的儿子,突破口最终放在了袁克定摔残的那件事情上。负责善后处理此事的陈宦,接受了袁世凯的指示,将责任都推到了那位受伤的电车司机身上,说他应聘司机时隐藏了老寒腿的毛病,那天没及时踩刹车。那位电车司机一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